原創 王振雅 李超然 健康時報
健康時報
權威健康資訊,因專業而信賴!
「都跟我們說是奶粉」「等於我女兒喝了兩年多的飲料」……
繼2003年安徽阜陽「大頭娃娃」事件之後,湖南郴州又發生「大頭娃娃」事件。
湖南郴州永興縣一家母嬰店,將一款名為「倍氨敏」的蛋白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售賣給家長。當地多名兒童此後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等異常情況,被確診為佝僂病。
媒體曝光視頻中受害兒童截圖
把飲料當奶粉喝 致兒童顱骨異常
「我們當時買的時候,沒有任何一個人跟我們說,這個是飲料,都跟我們說是奶粉。」
「我一個幾個月的孩子,吃了幾年,就一直喝飲料長大的……」
據報導,郴州永興縣這些受害患兒家長,都因孩子出現嚴重過敏症狀,經醫院確診後,到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購買了「倍氨敏」,作為「特醫奶粉」給孩子服用。
「她說這種是他們店裡最好的,說過敏寶寶都是吃這個,我當時有質疑,因為下面寫了一個蛋白固體飲料,然後她告訴我說,這個就是牛奶的另外一個簡稱。」一名受害患兒家屬稱。
誤將飲料當作奶粉使用,郴州永興縣多名幼兒身體出現異常。
「從曝光的受害兒童顱骨突出情況看,兒童出現方顱,是佝僂病典型的骨骼症狀。」營養師顧中一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佝僂病是嬰幼兒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全稱是兒童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它不僅僅和鈣、骨骼肌肉有關,甚至還會影響到癌症、代謝症候群、感染以及自身免疫系統。
「孩子生長發育的前提是吃飽飯,簡單來說,這段時間的嬰幼兒處於只喝飲料,而沒有正常吃飽飯的狀態。比如缺維生素A會出現夜盲症、缺維生素C會出現抵抗力低下,缺維生素D會導致佝僂病等等。」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主任委員汪之頊表示,這些受害兒童長期將固體飲料作為唯一營養源,造成一段時間的營養缺乏。
汪之頊提示,這種損害在改善營養情況後,某些症狀會緩解,但很難保證缺失的營養會得到100%的彌補。
半年內 大頭娃娃事件已現兩起
健康時報記者發現,湖南郴州半年內已現兩起「大頭娃娃」事件。
2020年3月30日,郴州市多名家長在「問政湖南」平臺,向湖南省市場監管局局長向曙光公開致信《郴州「大頭娃娃」父母們聯名請求政府處理郴州假奶粉事件》。
2019年以來,郴州市多位家長發現嬰幼兒出現睡眠不好、溼疹不斷的情況,經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醫院診斷為對牛奶過敏。醫生建議將普通奶粉更換為「特醫奶粉」,並推薦家長到指定藥店,該院對面的媽仔谷母嬰店購買「舒兒呔胺基酸營養配方粉」。
這些嬰幼兒年齡大都不超過3歲,有的嬰兒出生幾個月就喝上了舒兒呔,舒兒呔品牌的「奶粉」是這些孩子唯一的食物來源。在長期服用以後,許多孩子出現了明顯的「大頭娃娃」情況。
4月17日,郴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稱,針對「舒兒呔事件」相關投訴人的孩子進行了健康體檢。市衛生健康委前期已安排相關投訴人的孩子進行了健康體檢,指定三甲綜合醫院為其健康體檢的機構。
兩名涉事醫生已於2019年12月28日停止執業一年,停職接受進一步調查處理。
5月13日,健康時報記者致電郴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4月29日,郴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郴州益信康食品貿易有限公司和湖南萬眾藥品超市連鎖有限公司(即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便民藥房的經營公司)已下達了處罰決定書,近期內會將處罰決定書內容向社會公開。
然而,在「舒兒呔假奶粉」事件之後,5月,郴州市永興縣5名家長向當地媒體爆料,孩子因為對牛奶過敏,長期服用一款名叫「倍氨敏水解蛋白營養配方粉」而導致患有佝僂病的情況發生。
據永興縣委宣傳部對外公布的信息,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從湖南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先後購進「倍氨敏」法國進口深度水解乳清蛋白(蛋白固體飲料)47件,2019年10月前全部售出。
在食用普通奶粉過敏的寶寶家長諮詢時,推銷人員就推薦這款「倍氨敏」蛋白固體飲料產品讓其寶寶食用,目前已有5名家長向永興縣市場監管部門投訴。
郴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去年年底,郴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曾表示會組織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對轄區內所有醫院及批發零售藥店、母嬰產品經銷店進行拉網式檢查。排查工作一直在進行,從五月開始,還會開展三個月的排查,相關結果會擇期向社會公示。
專家呼籲 加強固體飲料的監管
「固體飲料就是飲料,說白了就是加完水之後,可以形成飲料的這類食品,比如速溶奶茶、速溶咖啡。」營養師顧中一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汪之頊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真正的「特醫奶粉」屬於「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對於過敏的嬰幼兒,可以有針對性的調整奶粉配方,製作的特醫奶粉可以幫助對牛奶過敏的嬰幼兒避免接觸普通蛋白。
「特醫奶粉與其他奶粉的營養成分一樣齊全。主要是針對牛奶過敏的寶寶使用。」汪之頊告訴記者,此類產品技術要求比較高,審批也很嚴格。
健康時報記者查詢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發現,目前通過註冊的適宜0~12個月嬰兒食用的僅有30款特醫食品。
而市場上售賣的一些產品,往往標有「某某胺基酸營養配方粉」、「深度水解營養配方粉」的醒目文字,在偏僻不起眼的角落卻印著「蛋白固體飲料」的字樣。
「這種固體飲料,就不是奶粉,它只是一種加了部分乳品成分的飲料,主要成分是糖,營養不齊全。」汪之頊介紹。
固體飲料是普通食品,不是嬰幼兒配方乳粉,更不是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其蛋白質和營養素含量遠低於嬰幼兒配方乳粉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營養師顧中一提醒,購買特醫食品一定要認準相關標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必須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批准註冊。合法的產品標籤上會標註產品註冊號,格式為「國食注字TY+8位數字」。
汪之頊認為,除了控制這類冒充特醫奶粉的固體飲料進入醫院、母嬰店等銷售渠道以外,對於這類產品,建議包裝更換要求,去掉「外觀偽裝」,固體飲料就做成咖啡、奶茶等應有的外觀,或許能避免消費者上當受騙。
對於此事件,郴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告訴健康時報記者,正在積極開展投訴當事人與責任方的損害賠償調解處置工作。
目前,郴州永興縣牽頭成立專案組在調查此事,永興縣第一人民醫院也正在對涉事兒童進行體檢。
關注健康時報微信,查閱更多熱門文章:
本文作者:健康時報記者王振雅 李超然
本文編輯:任璇
審稿主任:楊小明
稿件意見請聯繫:
電話:010-65363351
投訴郵箱:tousu@jksb.com.cn
,請點這裡↓↓
原標題:《湖南郴州「大頭娃娃」事件調查:喝了幾年才發現不是奶粉!專家:謀財害命》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