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寶寶蛋白過敏信號,get敏寶科學餵養指南!

2021-01-08 奶粉智庫

粉哥導讀:近年來食物過敏的發病率有逐漸增高趨勢,據各國食物過敏的流行病學研究資料顯示,第一位常見的食物過敏原是雞蛋,第二位是牛奶蛋白。牛奶既是嬰幼兒期主要食物過敏原之一,又是主要蛋白質營養來源。因此,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的處理相較於其他食物過敏更為複雜棘手,尤其是對於普通家長來說,不僅確診難,餵養更難!

很多家長在確診寶寶牛奶蛋白過敏之前,很難將寶寶出現的不適症狀聯想到「牛奶蛋白過敏」上面,例如在奶粉智庫留言的一位粉絲寶媽:

通過與寶媽的溝通發現,她家寶寶吃奶粉會出現「噴射狀吐奶」,再加上平時也是「一直有溼疹」,我們不得不給這位寶媽提個醒:「寶寶可能是牛奶蛋白過敏,建議及時去醫院檢查,調整飲食」。

雖然現在還不知道這位寶寶是否真的是牛奶蛋白過敏,但是寶寶既然出現了一系列疑似過敏症狀,那麼家長就得提高警惕,及時做出應對。

牛奶蛋白過敏是寶寶非常常見的過敏性疾病,據中國部分城市的研究顯示,0~3歲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患病率約為0.83%~3.5%。因此,對於家長來說,在餵養寶寶的過程中,學會認識牛奶蛋白過敏以及正確應對是非常有必要,以免寶寶遭罪而不知。

什麼是牛奶蛋白過敏?

牛奶蛋白過敏(CMPA):牛奶蛋白引起的異常或過強的免疫反應,可由IgE介導、非IgE 介導或兩者混合介導。牛奶中最常見的致敏蛋白是αS1-酪蛋白、β-乳球蛋白等常見蛋白質,其易誘發機體的不同部位產生不同的過敏性反應。

牛奶、酸奶、奶酪,以及以牛奶(羊奶存在交叉過敏風險)為原料的奶製品,包括以牛奶或羊奶為奶基原料開發的普通嬰幼兒配方奶粉等都可能引起過敏。

為什麼寶寶易發生牛奶蛋白過敏?

寶寶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全,腸道屏障發育不成熟,過敏原容易通過腸道進入血液,引起過敏反應。

遺傳因素也是過敏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過敏史,寶寶發生過敏的機率為60%~80%;如果父母其中一方有過敏史,寶寶過敏機率為20%~40%;沒有家族過敏史的寶寶,過敏機率相對較小,約5%~15%左右。

此外,環境惡劣、生產方式選擇剖宮產、餵養方式選擇等可能增加寶寶食物過敏的發病風險。

牛奶蛋白過敏有什麼表現?

從發作時間上來看,牛奶蛋白過敏根據免疫機制的不同可分速髮型和遲髮型:

從臨床症狀來看,牛奶蛋白過敏症狀多樣化而且輕重不一,累積多個器官系統,最常見的是:消化系統、皮膚系統、呼吸系統,無特異性。根據臨床表現可將牛奶蛋白過敏分為輕-中度和重度:

輕-中度牛奶過敏

(具有1種或多種下述症狀)

①胃腸道:反覆反流、嘔吐、腹瀉、便秘(伴或不伴肛周皮疹)、便血;

②皮膚:溼疹樣表現、紅斑、風團、血管性水腫;

③呼吸系統:非感染性流涕、慢性咳嗽及喘息;

④一般情況:持續腸痙攣(≥3 h/d,≥3次/周,持續≥3周)。

重度牛奶過敏

(具有1種或多種下述症狀)

①胃腸道:由於拒食、腹瀉、嘔吐或反流造成生長障礙、中到大量的便血造成血紅蛋白下降、蛋白丟失性腸病、內鏡或組織學證實的腸病或潰瘍性結腸炎;

②皮膚:嚴重滲出性溼疹樣表現伴有生長障礙、低蛋白性貧血或缺鐵性貧血;

③呼吸系統:伴有呼吸困難的急性喉頭水腫或支氣管阻塞;

④嚴重過敏反應:症狀進展迅速、累及兩個以上器官系統,尤其是心血管系統,出現如血壓下降及心律失常等表現,甚至過敏性休克。

懷疑寶寶牛奶蛋白過敏怎麼處理?

如果寶寶反覆出現以上一個或多個症狀提示寶寶牛奶蛋白過敏可能時,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以確定診斷。目前常用的檢測辦法有:

皮膚點刺試驗

該體內實驗容易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必須在具備急救設施的醫院內在專科醫生監督下操作。此外,皮膚點刺試驗可基本排除IgE介導的牛奶蛋白過敏,但是對非gE介導和混合介導型的牛奶蛋白過敏不具備診斷價值。

血清牛奶特異性IgE抗體測定

是體外篩查實驗,如需確診牛奶蛋白過敏仍需口服牛奶激發實驗。

牛奶迴避試驗、口服牛奶激發試驗

口服牛奶激發試驗前應進行牛奶迴避實驗。飲食中迴避牛奶及奶製品2-4周,若症狀改善或消失,考慮與牛奶蛋白過敏相關,需進行口服牛奶激發試驗確診。口服牛奶激發試驗從小劑量(0.5ml)開始遞增,若激發實驗誘發出症狀,即可確診牛奶過敏。若未能誘發症狀,家長也需要出院後繼續觀察寶寶表現至少72h,以免漏診遲髮型牛奶蛋白過敏。

如果寶寶經過上面的流程確診為牛奶蛋白過敏,則需要儘早進行幹預及治療,治療包括飲食管理和藥物對症治療兩大方面:

牛奶蛋白過敏寶寶如何飲食管理?

如果寶寶確診為牛奶蛋白過敏,目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迴避牛奶蛋白飲食,並及時採取科學飲食管理,以保證寶寶生長所需的能量和營養供給。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出現牛奶蛋白過敏:

建議繼續母乳餵養,但母親應迴避含牛奶蛋白的食物至少2周;部分過敏性結腸炎寶寶的目前需持續迴避4周。需要注意的是,媽媽在飲食迴避期間要注意補鈣。

若母親迴避牛奶及其製品後寶寶症狀明顯改善,母親可逐漸加入牛奶,如症狀未再出現,則可恢復正常飲食;若症狀再出現,則母親在哺乳期間均應進行飲食迴避,並在斷母乳後給予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胺基酸配方奶粉替代。

注意,若寶寶嚴重牛奶蛋白過敏,母親飲食迴避無效時,可考慮直接採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胺基酸奶粉替代。

奶粉餵養的寶寶出現牛奶蛋白過敏:

確診牛奶蛋白過敏後,寶寶應立即迴避含有牛奶蛋白成分的食物,包括普通嬰幼兒配方奶粉。為了不影響寶寶的營養供給,此時需要根據寶寶過敏程度在醫生指導下食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1)胺基酸配方粉:

胺基酸配方粉不含肽段、完全由游離胺基酸按一定配比製成,故不具有免疫原性,是牛奶過敏嬰兒的理想食物替代品。由於完全失去了蛋白質的致敏性,胺基酸配方粉適用於中度或重度牛奶過敏的寶寶

目前市面上的胺基酸奶粉很少,上面這款是優博特醫專為乳蛋白過敏寶寶研製的優博胺基酸奶粉,蛋白質由單體胺基酸提供,不含食物蛋白,無過敏原性;不含乳糖,避免乳糖不耐受;添加中鏈甘油三酯MCT,佔總脂肪含量35%。如果想要了解這款奶粉,可以進入奶粉智庫查看詳細信息哦~

(2)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粉:

深度水解配方粉是將牛奶蛋白通過酶水解工藝使其形成二肽、三肽和少量游離胺基酸的終產物,大大減少了過敏原獨特型抗原表位的空間構象和序列,從而顯著降低抗原性。因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口感較胺基酸配方奶粉好,且> 90%的患兒可耐受,故輕-中度牛奶蛋白過敏考慮首選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

上圖這款是優博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粉,將大分子乳蛋白酶解為短肽(80%)和胺基酸(20%),顯著降低乳蛋白的過敏原性,並且添加了中鏈甘油三酯MCT,佔總脂肪含量35%,單一營養來源可滿足 6 月齡以下乳蛋白過敏寶寶的營養需求,6 月齡以上的寶寶食用時應配合添加合理輔食。

(3)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粉:

乳蛋白部分水解和乳蛋白深度水解原理是一樣的,都是採用酶水解技術來將奶粉中的高致敏性的普通牛奶蛋白變成低致敏性、易消化的小分子。對於那些存在高過敏風險(比如有家族遺傳史)、疑似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建議選擇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粉;而如果是確診牛奶蛋白過敏以及牛奶蛋白過敏程度比較嚴重的寶寶,則通常是建議選擇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胺基酸配方。

上圖這款產品是優博敏佳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食品,將大分子乳蛋白酶解為小分子乳蛋白、肽段和胺基酸,降低了乳蛋白的致敏性且更易消化,還添加氯化膽鹼、左旋肉鹼酒石酸鹽以及核苷酸,更適用於乳蛋白過敏高風險嬰幼或者容易消化不良,容易吐奶,喝完奶之後嘴巴周圍出現紅疹,持續時間較短,且並未檢測出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

特別提醒:考慮營養因素及交叉過敏反應的影響,不建議採用羊奶粉、豆奶粉等進行替代治療。

藥物對症治療

如果過敏症狀嚴重, 迴避牛奶蛋白的同時,還需要到皮膚科、呼吸科、消化科、耳鼻喉科或消化科等科室進行進一步對症治療,醫生會根據寶寶的具體症狀選用糖皮質激素、抗過敏藥物等來進行治療以改善症狀。

吃多久特配粉可以轉到普通奶粉?

如何轉奶?

確診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需要根據醫生建議食用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胺基酸配方,根據寶寶過敏程度進行複查,經過醫生確診再進行轉奶。

注意:一切都要以寶寶體質為先,不可完全照搬照抄上述過渡方式來轉,如果寶寶在轉奶過程出現了嚴重的不適現象,一定要停止轉奶,繼續食用之前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總 結

養娃不易,養過敏娃更是難上加難,希望家長們能在生活中細心觀察,及時發現判斷寶寶身上的過敏症狀。如果懷疑寶寶存在牛奶蛋白過敏,家長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檢查、診斷,確定寶寶的過敏程度,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寶寶過敏程度選擇相應水解程度特配粉。如果寶寶是純母乳餵養出現牛奶蛋白過敏,則媽媽需要迴避牛奶蛋白飲食,並仔細觀察飲食控制前後寶寶的症狀變化。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寶寶經過正確飲食管理與治療,且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腸道屏障會逐漸發育成熟,對乳蛋白耐受的程度會增高。約55%患兒,1歲以內可耐受牛奶蛋白,>75%在3歲以內,>90%在6歲以內可耐受牛奶蛋白。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有信心!堅持住!一起和寶寶打贏這場對抗「牛奶蛋白過敏」的持久戰!

相關焦點

  • 牛奶蛋白過敏&乳糖不耐難判定?如何餵養?一文讀懂!
    粉哥導讀:近年來,越來越多小孩子出現牛奶蛋白過敏或者乳糖不耐症,因兩種反應的症狀有交叉,對於寶媽而言,很難準確判定。從事臨床婦幼營養工作長達15年之久的孫海嵐主任就曾表示,不少醫生在遇到過敏或者乳糖不耐的患兒時也常常出現誤診。事實上,這些症狀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誤判導致寶寶無法及時就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該怎麼判定以及如何餵養吧!
  • 讓它解決敏寶腹瀉問題
    其實,寶寶出現腹瀉情況,也有可能是對牛奶蛋白過敏導致的。 現在,很多寶寶喝奶之後總是哭鬧,還經常腹瀉,一些寶媽就會懷疑寶寶是乳糖不耐受。其實,寶寶出現腹瀉情況,也有可能是對牛奶蛋白過敏導致的。
  • 寶寶是牛奶蛋白過敏嗎?需要喝「特醫奶粉」嗎?
    這些孩子因被診斷為「牛奶蛋白過敏」被醫生建議食用「特醫奶粉」,沒想到買到的卻是根本不符合嬰幼兒食品要求的「固體飲料」!這次事件的真相尚有待調查,但牛奶蛋白過敏作為幼兒最常見的食物過敏類型,也的確是近年來家長關注度越來越高的話題。 「寶寶長溼疹了,是不是因為牛奶過敏?」 「寶寶總吐奶,是牛奶過敏嗎?」
  • 應對牛奶蛋白過敏,看這篇就夠
    如果寶寶總是莫名地哭鬧、腹瀉、打噴嚏、咳嗽、溼疹……當心是牛奶蛋白過敏!一、不只對牛奶過敏,CMPA臨床表現多樣!CMPA是指患兒對牛奶蛋白質(CMP)發生的一種異常的免疫反應。常見的引起過敏的蛋白質為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母乳餵養嬰兒發病通常與母親進食牛奶、雞蛋、大豆、海產品等有關。配方奶餵養的嬰兒發病通常由牛奶蛋白過敏所致。
  • 寶寶輔食餵養指南來了!這些輔食誤區你還在犯嗎?
    《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提出:寶寶應進行純母乳餵養到6個月,且在孩子健康時添加輔食。所以,寶媽知道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了嗎?在一般情況下不建議提前給寶寶添加輔食。據美國兒科學會2012的母乳餵養報告稱:純母乳餵養大於四個月,但在六個月前就添加輔食的嬰兒,患肺炎的機率是純母乳餵到六個月後的嬰兒的4倍。
  • 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哪個好?紐太特奶粉來給出正確答案
    乳清蛋白更容易被腸胃消化和吸收,營養價值高,它含有新生兒必需的半胱氨酸、免疫球蛋白和雙歧因子等免疫因子,以及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配比合理的它更接近人體需求比例,因此被稱為「蛋白之王」。而酪蛋白是大分子蛋白質,相較於乳清蛋白,它並不容易被人體所吸收。
  • 過敏、早產、乳糖不耐……特殊寶寶轉奶難,何時轉?如何轉?
    粉哥導讀:隨著醫學技術的提升以及環境的轉變,過敏兒、早產兒、乳糖不耐症患兒等特殊寶寶的數量正在逐年增長,這類寶寶餵養時需要格外用心,尤其是轉奶,更需要特別呵護。奶粉智庫後臺就有很多寶媽反饋特殊寶寶轉奶難,不知道何時轉、如何轉,看著寶寶受罪,寶媽們也很無奈,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特殊寶寶應該如何科學轉奶。
  • 寶寶初期餵養不完全指南
    作為一個食品科學專業的新手媽媽,今天想結合自己的知識和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有關嬰幼兒早期餵養的事。俗話說得好,雖然一個孩子不能幹什麼,但他能讓一個大人什麼也幹不了。為了寶寶在長大以後能更好地品嘗各種美食,不挑食、不過敏,不會有食物不耐受的情況,更為了現階段的生長發育,初期的輔食添加技術的掌握就十分關鍵。第一步:明確了解添加輔食的目的最直接的目的當然是補充營養,寶寶長到6個月左右母乳的營養就滿足不了他的需求了,尤其是鐵。
  • 牛奶蛋白過敏和乳糖不耐竟困擾了90%的中國寶寶!
    這種情況,在臨床上大約佔到了牛奶蛋白過敏的 60% 以上。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牛奶蛋白過敏呢?首先,母乳餵養。母乳餵養可能是緩解牛奶蛋白過敏最經濟實惠的方式了,但是呢,在母乳餵養期間,哺乳的媽媽可能就要受點苦頭了。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你必須嚴格限制自身對於乳製品的攝入;甚至,在有些時候,像雞蛋、豆製品這樣的東西也得減少攝入。
  •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牛奶蛋白過敏到底怎麼辦?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牛奶蛋白過敏到底怎麼辦?2020-10-23 11: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兒科博士志玲姐 牛奶蛋白過敏是個體免疫系統對牛奶蛋白反應過度引起的
  • 7-24個月寶寶如何餵養?每天幾次奶幾次飯、咋安排,看看指南建議
    對於新手家長來說,「寶寶餵養」雖然說起來聽起來簡單,但具體做起的時候會遇到各種問題,從母乳餵養到輔食添加。 6個月內的寶寶處於1000天機遇窗口期的第二個階段,各權威建議都是純母乳餵養,因此在前6個月遇到的都是母乳餵養的問題。
  • 問答|寶寶喝a2奶粉綠便要不要換奶粉?過敏腹瀉可以換羊奶粉嗎?乳糖不耐受怎麼辦?
    雖然也有吃牛奶粉過敏的寶寶轉為羊奶粉後過敏症狀減輕甚至不過敏的例子,但這只能作為參考,從科學的層面來講媽媽們首先一定要知道雖然羊奶蛋白相對於牛奶蛋白來說致敏風險確實更低,但不是「不致敏」!牛奶羊奶的蛋白結構有相似片段,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對羊奶蛋白也有過敏風險!
  • 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蛋白過敏,有什麼不同?
    什麼是牛奶蛋白過敏?牛奶蛋白過敏是機體免疫功能對調節牛奶蛋白出現的過激反應,體內抗體對牛奶蛋白不識別,從而出現的異常現象,當調節紊亂時身體就會出現過敏的現象。出現過敏時患者皮膚上會快速發紅或起溼疹,隨後可能會出現上呼吸系統的不適感,少部分患者會隨即出現腹瀉的現象。
  • 寶寶換季長溼疹?預防指南get起來!
    寶寶為什麼會溼疹?又應該如何預防、治療溼疹呢?各位寶媽們,紐奶樂奶粉來告訴你。  什麼是溼疹?  紐奶樂奶粉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嬰兒溼疹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發生在嬰兒身上的皮膚病,一般溼疹以紅斑、丘疹、丘皰疹為主,與嬰幼兒皮膚屏障功能差、接觸過敏原、皮膚過於乾燥等因素有關。
  • 倡導嬰幼兒早期輔食餵養新主張 雀巢Spoonfulone匙倍樂重磅上市
    (2020年7月8日,上海)時值世界過敏日,雀巢在上海舉辦了「雀巢健康科學過敏管理全線品牌發布會」,宣布雀巢旗下嬰幼兒早期介入多種食物蛋白過敏原的輔食類產品——「Spoonfulone匙倍樂」重磅登陸中國市場,帶來新一代嬰幼兒早期餵養新主張。
  • 胃食管反流合併牛奶蛋白過敏臨床病例分享
    有報導稱,1歲以內嬰兒中約50%的胃食管反流病發生與牛奶蛋白過敏有關。正確認識牛奶蛋白過敏在嬰兒胃食管反流病發生、發展中的作用,對於提高診療水平、減少誤診和藥物濫用、改善患兒症狀和轉歸具有重要意義。本病例是主要表現為胃食管反流症狀的牛奶蛋白過敏。通過該病例的分享,探討牛奶蛋白過敏和胃食管反流病應如何鑑別診斷及合理治療。
  • 假奶粉致「大頭娃娃」,牛奶蛋白過敏該如何正確選擇奶粉?
    近日,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將一款固體蛋白飲料冒充「特醫奶粉」賣給多名牛奶過敏的寶寶,導致孩子身體出現異常——皮膚溼疹、頭骨變形、體重低下、發育遲緩。不僅如此,孩子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圖片來自網絡什麼是牛奶蛋白過敏是指由牛奶蛋白引起的異常或過強的免疫反應,是嬰兒期食物過敏反應最為常見的一種,純母乳餵養的嬰兒也可能發生牛奶蛋白過敏
  • 這5種症狀,提示寶寶母乳過敏,家長可別大意!
    母乳過敏的5種症狀1、腹瀉吃母乳的寶寶,每天有3~6次大便都屬於正常現象,但有些寶寶大便次數過多,每天能達到8~10次,而且大便中偶爾帶血,這很可能是寶寶對母乳過敏。但有的寶媽卻很鬱悶,為什麼我護理寶寶很用心,也很科學,可寶寶還是會得溼疹,而且久治不愈?實際上,很可能就是寶寶對母乳過敏所導致。4、哭鬧寶寶總是無緣無故地哭鬧,白天哭、晚上哭,吃奶哭、吃完也哭,除了睡覺都是哭,這時候就要懷疑寶寶對母乳是否過敏了。
  • 寶寶總吐奶,是牛奶過敏嗎?要喝「特醫奶粉」嗎?
    這次事件的真相尚有待調查,但牛奶蛋白過敏作為幼兒最常見的食物過敏類型,也的確是近年來家長關注度越來越高的話題。「寶寶長溼疹了,是不是因為牛奶過敏?」「寶寶總吐奶,是牛奶過敏嗎?」「寶寶便秘了,要不要暫停牛奶?」「寶寶體重長得慢,要不要換水解奶粉好吸收?」
  • 嬰兒牛奶蛋白過敏與胃食管反流是個啥關係?怎麼治療?一文看懂
    再說詳細點,牛奶蛋白過敏的症狀很多,有呼吸道症狀、消化道症狀、皮膚症狀及全身症狀等,和胃食管反流的部分症狀重疊,比如都有嘔吐、反流、餵養困難、生長發育受限、易激惹、喘息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