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輔食不僅可以給寶寶提供均衡的營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但是「幾個月加呢?如何加呢?加多少」,往往是新手寶媽對輔食的三連問。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其中規定了健康足月出生的滿6月至24月齡的嬰幼兒進行輔食添加基本原則、分年齡段輔食添加指導及輔食製作要求。下面我們一起就來看看吧~
01
輔食多久加?
這個問題是很多寶媽非常糾結的,「到底是4個月還是6個月呢?」部分寶媽認為:「早點添加輔食能夠讓寶寶早點適應輔食,寶寶長得會快一些」,真的嗎?《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提出:寶寶應進行純母乳餵養到6個月,且在孩子健康時添加輔食。
所以,寶媽知道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了嗎?在一般情況下不建議提前給寶寶添加輔食。據美國兒科學會2012的母乳餵養報告稱:純母乳餵養大於四個月,但在六個月前就添加輔食的嬰兒,患肺炎的機率是純母乳餵到六個月後的嬰兒的4倍。在另一方面,如果過早的給寶寶添加輔食可能會造成奶量下降,進而發生營養不良的情況,而且在吃輔食時必要的坐、咀嚼和吞咽等動作也可能造成寶寶生理和心理的不適應。
02
輔食怎麼加?
很多寶媽在寶寶該加輔食的階段是非常迷茫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提出的原則吧~
輔食種類
我們先來看看在輔食的種類上該如何選擇?《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提出:
劃重點:從單一到多樣
下面我們來看看有哪七類輔食:
從上圖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正常特質的寶寶而言,食物的種類是非常豐盛的,但是寶媽要注意,剛開始添加輔食時一定要觀察寶寶是否過敏,如果對某種食物過敏,通常6 個小時內就會出現症狀;如果發生了過敏症狀一定要先把食物停掉,等3~4個月再添加該食物。
輔食添加的數量與營養需求
在輔食的數量與營養需求上如何把握?《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提出:
劃重點:由少到多、按需餵養
寶媽要記住,如果寶寶是第一次嘗試一種食物,需要從一小勺開始,這也是測試寶寶是否過敏最安全的方式,如果寶寶不過敏,第一天可以嘗試1~2次,之後可以增加量或者是次數。
最後,爸爸媽媽需要注意:剛開始添加輔食只是為了讓寶寶接觸新的食物,並不是代替奶類,尤其是1歲前,寶寶都要以奶為主要營養來源,所以如果寶寶不喜歡吃某樣食物,並且堅持嘗試幾天後,寶寶仍然不吃,那麼就不要強迫寶寶了,否則容易導致寶寶抗拒輔食。
輔食形狀與質地
隨著嬰幼兒的不斷成長,口腔及胃腸等器官結構和功能的發育逐漸發育成熟,對於輔食的精細度要求也會變化。對此,《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提出:
劃重點:由稀到稠、由細到粗
很多新手寶媽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容易走入一個誤區:越細的食物對寶寶胃腸道越好,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可以給寶寶的食物做精細一些,但是隨著寶寶牙齒的萌出以及胃腸道的發育,寶寶咀嚼與消化食物的能力會大大提升,而且據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教授——朱文麗曾表示:「即使寶寶10個月仍然沒長几顆乳牙,也要給寶寶添加固體食物,因為牙床也可以切割食物。」所以寶爸寶媽們要記得在合適的時機給寶寶添加適合的食物哦~如何把握時間呢?且看下文~
順應餵養
在輔食的添加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順應餵養。對此,《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提出:
劃重點:自主進食
寶媽要記住,如果寶寶1歲前是被動餵食,那麼1歲之後就是寶寶的自主進食階段,因為在這個階段的寶寶能夠掌握自己的飢餓感,知道自己是否餓了,而且能夠自主使用餐具,而不是手抓,所以1歲之後的寶寶一定要注意順應餵養,不要強迫進食。
此外,0~5歲是寶寶養成良好進食習慣的階段,每次寶寶進食的時間應控制在30分鐘內。
監測與評估
輔食是為了滿足寶寶更多的營養需求,所以寶媽要做好輔食均衡性的監測。對此,《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提出:
劃重點:寶寶生長發育正常
對比,筆者深有感測,在奶粉智庫的小紅書上經常收到寶媽這樣的問題:「寶寶不長肉,應不應該換奶粉」。由於奶是1歲前寶寶的主要營養物質,在1歲後很多媽媽就自動忽略了輔食的重要性,在輔食的準備上並不用心,然而輔食在1歲之後已經成為了寶寶的主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如果輔食上搭配不均衡,營養攝入不足可能會影響寶寶生長發育。
輔食添加的安全與衛生性
由於寶寶的胃腸道發育並未成熟,對於細菌、病毒等非常敏感,所以在製作輔食時要注意安全與衛生。對此,《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提出:
劃重點:安全與衛生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原則包括兩個方面,一:安全,意思就是有些食物容易造成寶寶吞咽困難的要慎重選擇;二:衛生,意思就是在輔食的餐具和食材都要安全,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爸爸媽媽更要注意衛生與安全。
患病期間的餵養
如果寶寶生病了或者是處於生病期間,在輔食的添加上也需要注意。對此,《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提出:
劃重點:暫停添加新的輔食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在寶寶生病期間一定要注意飲食清淡以及營養搭配一定要均衡,儘量選擇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的食物。
以上就是關於輔食的七個原則,爸爸媽媽記住了嗎?知道這些,爸爸媽媽還要注意在不同的輔食階段也需要更換輔食的性狀以及種類哦,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03
不同階段添加輔食需要注意什麼?
隨著月齡的增加,不管是在心理上還是生理上,寶寶對於輔食的接受度都會越來越好,那麼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呢?《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將不同階段的寶寶輔食添加分為3個階段,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階段:滿6~8月齡
由於這個階段的寶寶基本已經把從母體中攜帶的鐵消耗殆盡,所以在這個階段的寶寶需要選擇含鐵豐富的食物,而且需要軟爛的食物,避免寶寶消化不良。對此,《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提出:
下面我們在來看看這個階段的寶寶的輔食的種類與分量:
第二階段:9~12月齡
由於這個階段的寶寶牙齒基本都長了幾顆了,所以輔食的各個方面都會與第一階段有比較大的差異。對此,《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提出:
下面我們在來看看這個階段的寶寶的輔食的種類與分量:
爸爸媽媽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兩個階段都要以奶為主,不要讓輔食喧賓奪主,保證奶量是關鍵,下表可作為一個參考:
第三階段:1~2歲
1歲以上的寶寶應已經接近大人的飲食模式,三餐兩點。大人吃的食物種類基本寶寶都可以吃,不過仍要以清淡為主。對此,《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提出:
下面我們在來看看這個階段的寶寶的輔食的種類與分量:
04
做輔食時需要注意什麼?
由於嬰幼兒的腸道發育並未成熟,所以寶媽在製作輔食時需要注意很多,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中如何說的吧~
要求一:原料要求
對於輔食的原料,《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提出:
劃重點:原料應該新鮮、優質和無汙染
要求二:衛生要求
對於輔食的衛生要求,《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提出:
劃重點:保持清潔
在清潔方面,主要包括兩個部分:1、製作輔食的餐具;2、水果需要洗乾淨,生禽類需要煮熟,尤其是在這疫情期間,更要注意清潔。
要求三:調味料要求
雖然1歲之後的寶寶在輔食已經接近成人,但是要注意嬰幼兒的輔食都要以清淡為主。對此,《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提出:
劃重點:清淡飲食
要求四:烹飪要求
良好的烹飪方式能夠保留食物的更多的營養。對此,《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提出:
劃重點:先洗後切、蒸煮為主
了解完這些之後,你知道如何給寶寶做輔食了嗎?以上內容是結合《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為寶媽提供的輔食指南了哦~但是因為每個寶寶個體差異和生長發育的情況都會有所差異,對食物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樣,比如有些寶寶對蛋白過敏、有些寶寶對魚蝦過敏,就需要避開這些食物,所以添加輔食的時間與品類也不能一概而論。
爸爸媽媽們需要根據寶寶的不同月齡,合理製作出一道道營養豐富、健康美味的輔食!奶粉智庫也祝願所有寶寶都有好胃口,吃嘛嘛香,健康成長!
往期精彩:
益生菌、乳鐵蛋白真的有用嗎?用過的寶媽們這樣說!
客觀看待母嬰店,母嬰從業者需要被理解與認可!
轉奶常見5大疑問,你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