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變2020:大數據下的民意狂歡

2020-12-19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2020年已經所剩不多了,在這過去的一年裡,出現了哪些新的議題?有哪些熱點話題受到大家關注?文章梳理盤點了2020年一些行業新變化和新趨勢,對一些社會話題進行了回顧,一起來看看~

2020疫情黑天鵝的出現引發了各行各業的集體迷茫。

疫情期間,哪怕是餐飲界老將西貝,也向外界呼告」現金流只夠發3個月工資」,而這只是眾多不確定中的冰山一角。泡沫與謠言橫飛,猜疑與恐懼交織,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甚至成為大眾的集體意志。

新冠肺炎、美國大選、中美關係、北鬥發射、科比逝世,從社會衛生事件到國家重大動態甚至對個人英雄主義的推崇,都成為民眾意見抒發的出口;《乘風破浪的姐姐》《三十而已》《樂隊的夏天》《拒絕野味》《案板下學習的小女孩》,從大眾娛樂到社會公益以及對知識求索者的關懷,也成為疫情期間重要的情緒來源。

內卷、打工人、凡爾賽文學、職場PUA、」彈」性工作,職場社畜們不再只把賺錢當作工作的唯一使命,打破舊有的工作模式並敢於提出意見成為一種思潮;鍾南山、張文宏、李蘭娟等抗疫人物成為主流偶像;張玉環、孟晚舟、陸勇成為年度熱議人物;彰顯主旋律的電影《八佰》《奪冠》《金剛川》登上百度沸點年度電影行列。

每一個議題的形成、每一次爆點的探討,都對民眾情緒價值進行了沉澱,如何有效發揮輿論的價值並推動決策的形成,也成為各大商業主體參與者的重要命題。

回過頭來看疫情期間,儘管集體陷入迷思,但依然有很多行業迎來了爆發,直播帶貨、在線網課、外賣經濟、雲社交開始逆勢起飛。在大數據指引下,或許不止是民眾意見的集體狂歡,背後透視的商業密碼,更值得追尋。

01 線上行業大爆發

「逃得過雙11,逃不過李佳琦」。

2020年雙十一,直播帶貨已成為行業標配,受疫情影響,線下零售業經歷了一場大逃亡,並被迫向線上轉移,這也催生了直播帶貨的新風口。

頭部主播薇婭和李佳琦兩人實現了近70億的銷售額,薇婭、李佳琦的造富神話也吸引著每一個躬身入局者,除了頭部主播們的數字較量令人歆羨,行業的火爆更源自於對人、貨、場的重構,滿足疫情期間人們隔離在家,養成的看直播習慣,以及對於邊看邊買的強烈訴求。

在2020百度沸點年度生活方式榜單中,直播帶貨也成為口罩之外,排在第二的年度熱詞。

而直播帶貨火爆背後,不僅涉及視頻內容傳輸的通信技術,更涉及以大數據+信息流為核心對用戶進行精細化標籤定義的結構化需求處理技術。

直播中的李佳琦(圖:李佳琦微博)

在直播帶貨生態裡,平臺使用技術完成對用戶的初始定義後,可以根據用戶特徵去猜測並推薦用戶最需要的商品。平臺與用戶交互的數據越多,直播間和用戶的匹配效率就越高。在這種基礎下,用戶對於平臺和直播間越認可,身邊用戶就更容易加入直播帶貨生態中來。

這種在電視購物時代未能爆火的新生活方式,在疫情催化下,逐漸成為商業主流。

不止直播帶貨,據百度沸點發布的年度生活方式榜單顯示,在家辦公、在線網課、外賣經濟、雲社交等線上的新生活方式均入選榜單,並催生了新型經濟形態的發展,形成新的商業業態。

疫情發生後,教育部宣布2020年春季開學延期並提倡」停課不停學」,進而大大加速了在線教育的發展進程,今年2月3日,在線教育公司猿輔導開課首日500萬學生同日在線聽課,這些過往只能在學校和線下機構空白點外求生的教育企業,開始登上主舞臺。

甚至有業內人士表示,未來這種教育形態可能會成為一種常態,儘管在演變的道路上需要不斷攻克技術壁壘,但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背後的技術難題以及師資資源的分配也會更加合理化。

回溯17年前非典期間,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企業,在民眾隔離期間,同樣踩中風口,迎來了網際網路經濟的黃金節點,當然,那時還沒有風口這個概念。而無論是17年前還是現在,任何一種商業模式的勝利都離不開對民眾剛需和本質訴求的滿足。

毫不誇張地說,在大數據指引下,民眾主動搜索的數據中正隱藏著中國經濟發展的脈絡和路牌。

02 優質內容成價值金線

2020年6月12日,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開播當天,伴隨著火爆螢屏的熱度,芒果超媒一字漲停,直衝千億市值俱樂部。

由愛奇藝打造的迷霧劇場,憑藉《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十日遊戲》等系列,被網友稱為懸疑愛好者的精神烏託邦。

在《三十而已》中,顧佳不再掩飾頂層複式的」野心」,女性對虛榮的追求不再被單一定義;《慶餘年》所帶來的高級審美體驗以及物性的爽感開啟了電視劇超前點播模式的先河;《安家》從專業主義視角,把售樓處的日常以及工作人員的精緻利己展現人前;《奪冠》《八佰》《金剛川》在主旋律基調下,同時探討個人價值和集體主義之間的關係…

在《三十而已》中,女性內心追求的價值觀被放大並不再臉譜化,引發熱議和共鳴(圖:《三十而已》劇照)

當然,不止這些,在百度沸點年度電視劇和年度綜藝榜單中,表達愛情與親情邊界的《以家人之名》;探討大齡女性婚戀自由選擇權的《下一站是幸福》;把推理邏輯寓於輕鬆探案節目中的《明星大偵探》;青春風向標節目《青春有你2》等,都一一在列。

回顧過去一年的內容產業,個體的鮮活開始被尊重,人物的形象不再臉譜化,」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成社交貨幣,」你看我還有機會嗎?」賺足了話題,人與人之間的精神世界不再是孤島,社交壁壘開始被打通。

而這均得益於背後的優質內容。從2020百度沸點榜單中可以發現,人們對優質內容的追求依然狂熱。

當然,技術對內容的加成也愈加明顯。

伴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編解碼、5G、VR/AR等各類技術不斷升級,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大背景下,各大視頻平臺也加速了與社會各層面、各領域的融合。不論是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還是B站、芒果TV都在借技術創新實現視頻社會化的基礎功能。

電視劇《愛情公寓5》中,第13集」彈幕空間」刷新國內用戶對互動劇的認知。芒果TV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採用影譜科技提供的視頻自動生產引擎,有效提升了節目內容生產效率,通過深度融合智慧廣電實現了內容與商業的平衡發展。

但無論技術發展到何種程度,依然改變不了為內容服務的內核,縱觀一系列破圈作品,可以發現內容為王的時代仍然盛行。

03 技術重要性更加凸顯

近幾年,隨著新基建、雲計算的崛起以及大數據應用的迅速普及,民眾對技術、人工智慧的關注也空前高漲。

今年在百度沸點榜單上,口罩人臉識別、量子計算、虛擬人、腦機接口、無人計程車、工業物聯網、雲伺服器、產業智能化、人工神經網絡、智能紅綠燈都如數上榜。據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以人工智慧、區塊鏈、5G等作為核心概念的」新基建」在兩會前期獲得了集中關注,搜索熱度同比提升了3841%。

透過這些大數據背後的專業技術名詞,我們發現:

在技術層面,網際網路企業在追求商業化的同時,也在從社會角度去考量如何借技術更好去服務民眾,在這種價值觀改變背後,也在推動民眾對於知識門檻更高領域的求知。

在榜上這些熱點技術關鍵詞背後,很多技術場景已經落地。以工業網際網路為例,藉助5G等新興技術,工業4.0未來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場景包括:柔性定製化生產、數位化工廠(熄燈工廠)等。

在無人計程車領域,百度曾表示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Apollo GO計劃3年內拓展至30座城市,部署自動駕駛汽車3000臺。在2020年,不少民眾在出行上都面臨著較大問題,對無人計程車的搜索或許也是民眾對該技術能否成行落地的一種期待。

當然,今年被喊得最響的量子計算也榜上有名。儘管當前該技術還未達到大規模落地實踐階段,但一旦當量子計算機實用化,將會解決密碼分析、石油勘測等領域難題。

本次百度年度知識熱詞中,可以發現民眾作為社會參與者,不再是科技的旁觀者,同樣也可以通過相關詞彙的搜索,表達對某一領域的關注,進而影響輿論並提供決策參考。同時,在民眾搜索這些科技熱詞背後,也代表著他們在知識層面的追求在隨著時代發展的步伐升級。

從宏觀到微觀、從國家到個人、從單純的流行語表達走向某種價值意義的傳遞,背後也展現了億級民眾對於知識、信息以及精神需求更加強烈的內生性訴求。

04 民意之外,重估搜索

民眾對科技人情味的追求從未停止。

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巨頭的出現,讓信息檢索變得更便捷。10年前,PC端網際網路搜索逐步興起,」有事問百度」成為很多網際網路用戶的口頭禪。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除了百度、搜狗之外,用戶也能在微博、微信、今日頭條等產品上進行信息搜索。網際網路輿情陣地的每一次變遷,都與網際網路巨頭的關係更加緊密。

但也可發現,在網際網路公司前進的腳步中,也曾因過度追逐流量、尋求短期爆發而屢遭詬病,科技向善的口號頻遭質疑,科技背後的溫度、算法與人性等話題也頻頻被討論。

北京大學社會經濟史研究所名譽院長、教授蕭國亮認為:科學主義的網際網路經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沒有人文主義的導向性,高效率不等於高效益;如果沒有人文主義的價值理性,科學主義的單獨發展有可能給人類帶來災難性後果。

對於巨頭來說,通過積累用戶的搜索數據如何挖掘背後價值這同樣考驗一家企業的價值觀,搜索背後的大數據如何負擔起社會責任屬性,有效引導用戶真實了解事件發展過程,建立正確的認知觀同樣重要。

大眾輿情與決策關係圖(圖:網絡)

從疫情期間來看,無論是基礎通信支持還是在線問診平臺以及搜素大數據的提供,網際網路和巨頭們在公共突發事件中正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為了保障通信順暢,自疫情爆發以來,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為代表的通信行業,正在全力以赴保障疫情防控通信信息服務暢通。

在線上直播領域,百度推行」戰疫直播間」進行抗擊疫情的科普直播,開啟」雲戰疫」的徵程。在雲復工上,華為雲率先在1月26日就宣布,疫情期間,對有需要的企業和個人提供免費WeLink企業協同服務。

曾經被我們認為」落伍」的搜索數據,作為用戶自發提供的主動型數據,在復盤2020年經濟現象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從大數據來看,每天平均有超過10億人次使用百度搜索了解疫情。在線問診服務上,百度健康」問醫生」單日諮詢量超過85萬。

可以說,無論是堅持」用戶為本,科技向善」,或是為億級的人創造就業機會,網際網路巨頭們正在深刻意識到科技不應只停留在冰冷的算法和屏幕的代碼上,畢竟,誰能真正了解市場痛點和用戶剛需,誰就能真正參與到社會整個機制的運轉中。

本文由 @美股研究社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疫情啟示錄:搜索大數據成為民意「指南針」
    一個真正成熟的社會需要民眾參與,也需要民意的反映,更需要政府、機構去傾聽社會的聲音,及時發現社會中存在的問題。歐美發達社會的成熟之處在於,民眾有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公共參與,調研機構不斷在民眾中利用「定性+定量」的方式對民意進行調研。調研數據會在媒體上公布,形成輿論場,輿論場會一點點影響決策層。民眾意見能夠通過這些手段及時傳遞。
  • 論路人的觸底反彈,從數據看民意!
    這些數據的背後,才真正是滿滿的民意啊!還有《光點》的破億,雖然那時候仍有人跑出來搞事情,引爭議,但大數據的顯示是不得不讓人服氣的艾漫數據顯示,肖戰粉絲99.27%是成年人,而且有77.79%的人只買了一張,銷售結構非常健康。總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肖戰這件事,同一件事,在頭條,天涯,微博,知乎,抖音,豆瓣……各大平臺,風向卻大不一樣?可有沒有人認真思考過?以前,老是說粉絲控評,難道黑子不控評嗎?現在粉絲不控評了,可以說某平臺上已經都是黑粉的天下了,而且黑粉不只是控評,控的是平臺,平臺啊!!!
  • 評論:島內民意變化莫測
    柯文哲不停的輪番炮轟藍綠,明顯的得到了一定效果;他的網絡聲量大增,最近的幾個民意調查結果,柯P的支持度都在上升。根據《旺旺中時》的最新民調:柯文哲加入2020戰局,韓國瑜獲得44.8%支持度、柯文哲獲21.5%、蔡英文獲得17.8%。另一組民調數據:韓、柯、蔡三腳督對戰,韓國瑜獲32.4%選民的支持,柯文哲的支持度上升至25.8%,支持蔡的有23.8%。
  • 2020臺灣民意「鐘擺效應」的啟示
    回顧一整年的臺灣政局演變軌跡,從年初蔡英文以高票贏得選舉,到年末「秋鬥」以近年來最大規模遊行人數收場,一年來臺灣民意民心的變化印證了上述八個字背後蘊含的規律與真理。當「鐘擺效應」已現,意味著民進黨不可一世的「強勢執政」迎來了盛極致衰的轉折點。 在多黨競爭的選舉制度下,沒有永遠的執政黨,也沒有戰無不勝的政治人物。
  • 2020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實時數據小彩蛋
    11月11日消息,《電商報》獲悉,2020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實時數據顯示,生發類產品和脫毛類產品相比,生發類產品更勝一籌,成交額是脫毛類產品的1.29倍;視頻辦公火熱的最大贏家——假領增長率:102.4%。
  • 2020屈臣氏HWB年度榜單狂歡盛典來襲 神秘大咖空降揭曉年度好物
    哪些產品好用,大數據說了算——每年屈臣氏HWB年度榜單好物都會基於屈臣氏消費大數據篩選,美妝博主專業推薦,和3大維度科學評選而來。今年也不例外, 2020年屈臣氏HWB年度榜單狂歡盛典上將揭曉本年度的好物榜單,包括 "年度閃耀大獎"、 "國民級種草榜",還將增設"國民級新品獎",不得不說,美妝個護屆的"種草"指南真是名不虛傳!
  • 七麥數據舉辦「2020年麥粒er趴狂歡之夜」感恩7年陪伴
    12月22日晚,由七麥數據發起的「麥粒er趴狂歡之夜」——七麥7周年客戶私享晚宴閉門活動,在北京新雲南皇冠假日酒店舉行。今年是七麥成立7周年之際,特邀請到來自全國各地七麥用戶,現場面對面交流,結識人脈、遊戲互動,共享一場年末狂歡之夜。
  • F015《冒牌上尉》——《劇變》下的《烏合之眾》
    在剖析之前,我想先介紹兩本書: 《烏合之眾》 作者:古斯塔夫·勒龐 《劇變:人類命運的未來在哪裡》 作者:賈雷德·戴蒙德  《劇變》是他根據自己生平經歷,以幾個國家特定年代的事件作為案例進行分析,表達了自己對於危機中人類社會如何應對的思考觀點。(雖不夠嚴謹,但他的觀點還是有意思且值得參考) 《劇變》這本書始終圍繞著一個核心問題大作文章:面對危機時,我們該如何應對?我們?嗯,既是個人,也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
  • 狂歡夜驚「璽」不斷,這屆貓晚大數據來了
    昨晚,2020天貓雙11狂歡夜在優酷、淘寶直播、東方、浙江衛視強勢霸屏,CSM52城實時收視同時段排名第一,更在全網以300個話題引爆熱搜,4次登頂微博熱搜。雙重刺激之下,這屆貓晚在零點過半時的成交量就趕超去年,再次刷新狂歡夜的帶貨記錄。
  • 香港反對派的「傳統藝能」:扭曲民意丨香港一日
    隨後調查報告將兩組數據混合,指得出「代表全體港人」的「合計數據」,即反對延任的比例為47%,支持延任的比例為35%。此外,香港民意研究所稱,對1012名香港市民的隨機電話訪問顯示,37%的受訪者支持「泛民」立法會議員延任,41%的受訪者反對,側面也「印證」了上述合計數據的「準確性」。
  • 「學術騙子」—「香港民意研究所」的亂港「陰招」
    在其政治化思想的主導下,香港民意研究所緊跟「修例風波」、「港區國安法」、「立法會選舉」等香港時政熱點,以炒作為導向,以迎合反對派及國外勢力的聖意為遵循,以賺大把銀子為目的,先後炮製了「警察濫權濫暴」、「特首撤回條例」、「黃之鋒被DQ」、「96%香港民主派人士反對港區國安法」等等一系列破壞香港社會穩定的「民意」結果。
  • 蔡英文勝選一周年,「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韓國瑜是她的貴人
    2020年的1月11日是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開票日。當時,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以創紀錄的817萬票贏得連任,而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遺憾落選。一年之後,「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表示,蔡英文的勝選要多虧了韓國瑜這個「貴人」。
  • 盤點2020大數據下的工業網際網路:政企聯動激活內循環
    當前,在「新基建」紅利下,以數智化為主要特徵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滾滾而來,而對於在前三次工業革命中存在感不高的「中國製造」來說,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超車機遇。縱觀今日世界,無論是德國工業4.0、美國「先進位造夥伴戰略」,還是中國的「智能製造+工業網際網路」,全球各國目前都在探索工業網際網路的最佳路徑。
  • 勝者不是正義,民意也不是真理
    沒有一點點防備,1月8日的「快播傳播淫穢物品牟利案」就成為了2016年開年以後的第一場全民網絡狂歡。用微信公眾號「21早新聞」(選擇這家沒有偏見,完全是因為在我朋友圈刷屏,且當天就10w+了)的歸納,快播庭審的全貌可以這樣概括:「王欣慷慨陳詞、技術布道。辯方花樣吊打公訴方,公訴方加築的壁壘屢被突破,而民意就是:今晚我們都是快播人!樂視這個心機婊!
  • 《DNF》冰天雪地大狂歡活動地址 冰天雪地大狂歡活動
    導 讀 《DNF》周邊商城冰天雪地大狂歡活動上線。
  • 2020年雙十一成交額最新數據
    摘要:今年「雙十一」的第二撥購物狂歡又來了。11月11日0點剛過,阿里巴巴數據顯示,今年天貓「雙十一」全球狂歡季訂單創建峰值達58.3萬筆/秒,第一撥「洪峰」已過。天貓成交額「戰報」:2020天貓「雙十一」全球狂歡季從11月1日0點-11月11日30分,實時成交額破3723億。
  • 星圖數據《2020年雙十一電商大促節銷售分析報告》精華摘錄
    歡迎關注「星圖數據」!雙十一狂歡已經過去兩周,各位小夥伴是不是已經沉浸在收包裹的快樂中了呢?今天星圖君為您帶來的是星圖出品的《2020年雙十一電商大促節銷售分析報告》的精華摘錄,想要回顧此次大促亮點、了解雙十一期間調味品、方便速食、休閒零食、飲料四個品類的銷售表現的話,就請往下看吧~特別提示:本文展示內容僅為報告的精華摘錄,欲了解更多內容及數據,請發送郵件到 info@syntun.com 諮詢。
  • 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與民意代表選舉將於1月11日投票
    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與民意代表選舉將於1月11日投票 劉剛、李建華/新華社 2019-03-19 19:21
  • 和平相處 臺灣主流民意
    一、什麼才是臺灣的主流民意?  先來看臺灣的「主流民意」是什麼?依照臺灣國際戰略學會與臺灣國際研究學會2020年10月24日所公布的民意調查可知,認為兩岸應該「和平相處」者高達90.4%,而選擇繼續跟大陸「對抗衝撞」者,只有2.6%,這個高達9成願意與大陸和平相處者,難道不是「主流民意」,怎麼會是民進黨選擇「對抗衝撞」者才是「主流民意」呢?
  • 2020年「黑色星期五」購物狂歡趨勢與亮點前瞻
    和往年一樣,有了中國海淘消費者加入,國際品牌、商家及平臺都十分期待,對國內外電商平臺及跨境電商平臺來說也是一次「營銷大促戰」。01 麥肯錫報告研究「黑色星期五」在「黑色星期五」來臨前夕,全球知名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聯合流媒體直播運營服務商Periscope共同發布了一份《2020年假日購物季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