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無界」設計與藝術文化論壇|設計和藝術有界無界?大師發聲

2020-12-20 新浪家居

12月13日,大師先鋒石材設計聯展之「石無界」設計與藝術在地文化論壇在素有「世界石都」的福建省南安市水頭鎮舉辦!

著名藝術家高孝午;著名空間設計師、明星御用設計師、孟也空間創意設計事務所設計總監孟也;GID格瑞龍國際設計有限公司的創始人、董事曾建龍;獨立藝術家、著名設計師、北京仲松設計事務所創始人仲松;知名藝術家任宏偉;著名雕塑家黃智清;CDI設計事務所創作總監陳方曉;寬品設計顧問有限公司設計總監李瀧;廈門方式設計機構創始人方國溪;蘇州尼克設計事務所藝術總監尼克;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院環藝系主任、副教授/廈門一線空間創始人梁青受邀出席論壇,共同奔赴一場「設計」與「石材」的盛會。

本次論壇由著名設計師曾建龍、英良集團聯合策展,新浪家居全程內容傳播。論壇旨在推動設計與藝術力量相互結合,相互交融,更好將設計與藝術運用在「石材」當中,助力水頭石材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著名藝術家高孝午帶來《凡人藝術》的主題演講。他表示,時代的發展給社會帶來了非常多的標準,以這種標準來束縛人的內心,使我們喪失自由,標準時代在那個時候特別刺激內心對於自由的一種尋找。「當我從廈門到北京的時候,那時候城市的文化帶給我那種刺激,每天跟外界發生很多的心理關係,特別複雜。」他認為每天想得越多,達到的卻越少,這可能是當下現實生活的一種悖論。

高孝午談道,人類的發展經歷了幾個歷程,從工業時代的改變到網際網路時代的顛覆,而且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發展。他認為隨著時代的改變,最先被改變的是人們的日常行為,一切都可以通過手指頭來實現。「我是對電子比較不敏感的,但是又必須要跟它產生關係,所以我覺得隱隱約約被一種新的組織帶到了,我對這個現象比較恐慌。」

高孝午認為作品要立足於現在,不能脫離時代,脫離社會,即「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但他指出是重要的是用什麼方法跟時代發生關係,到了這個階段,他認為創作需要要面對當下,往更多方向探索,才能調動起內心的熱情,作品表達會更加追隨內心,也更容易跟更多人產生呼應。他希望提醒自己,保持當時的狀態,永遠不要脫離本心。

高孝午一席精彩的演講,帶來了關於藝術化、生活化的詮釋,碰撞出更多設計與藝術的靈感。設計如何走進藝術?藝術如何走進藝術?設計和藝術有界無界?接下來嘉賓們就這些問題各抒己見,展開了熱烈的談論。

新浪家居全國設計中心總監田海鳳擔任本場論壇主持人

GID格瑞龍國際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曾建龍認為藝術跟設計本身就是一個共生體,設計師就是藝術家,藝術家都是設計師。「我們從事的室內設計、產品設計應該公開藝術,本質上它不需要細分某一個領域或某一個板塊。作為藝術家需要設計整個作品如何在他的產業空間形成,在整個場地感裡面去表達。所以我認為藝術跟設計是兼容的,它是分不開的。」曾建龍表示,藝術來源於生活,只有真正成為生活的藝術家,才能夠把設計做好,把自己對生活的美的感受分享給客戶和朋友。

知名藝術家任宏偉用「設計是有用之用,藝術是無用之用」來形容設計和藝術的關係。獨立藝術家、著名設計師、北京仲松設計事務所創始人仲松指出,大家很容易去理解設計,但是不太理解藝術,在今天大多數人還是認為藝術是一種無用的東西,但恰恰藝術是非常有用,非常重要的。他認為設計是藝術的延伸,有了藝術才會應用在生活中,才會產生設計,所以設計嚴格來講不是源於生活,是源於藝術生活,設計和藝術「是你中有,我中有你」的一種關係。

著名設計師仲松認為,藝術跟設計是無界的,無論是設計還是藝術,最終要解決的是個體的生存處境的綜合性陳述,至於是用雕塑的方式、音樂的方式,還是用設計的方式,這是個人擅長的一種陳述方式。今天的社會是行業不斷細分,不斷複雜化,不斷精細化的系統,社會分工將設計師分為建築設計師、室內設計師、產品設計師等,但是仲松認為,作為個體來說擁有多元化的身份,不管是什麼身份、什麼社會職業,都離不開藝術和設計。

著名雕塑家黃智清認為設計師和藝術家可以跨界融合,他們的深度結合就形成了一個作品。回到產品來講,這兩種產物也是緊密結合的。他認為時代的經濟在發展,大家的追求也更高端,迫使這兩者在技術上面更精細化,在知識和學習方面要多樣化,可能就不單純只是一個藝術家或者只是一個設計師。當藝術品需要放在空間去呈現的時候,驅使藝術家更多地去了解空間的設計,設計師在設計空間時,也需要構思如何更好將藝術品融入在空間裡面。

寬品設計顧問有限公司設計總監李瀧一直思考如何在空間設計裡面融入藝術,他認為藝術與設計在深層邏輯裡面有非常多共通的感覺。「當王鳳昭的老師的作品一進入我們空間的時候,我覺得整個空間似乎有了一種全新的靈魂,整個藝術品跟空間的融合程度,包括對於空間的深層氣質的表達,瞬間達到了依靠設計完全無法做到的一個效果。」

但李瀧認為,設計與藝術不僅僅是互相融入,而是在尋找一種更深層次的氣質的表達。李瀧回憶到當年到石材廢料的堆場看到廢料的時候所產生的震撼的感覺,他認為這種原生態的東西所蘊含的某種力量,需要被設計,也需要被藝術家挖掘。李瀧表示,作為設計師,應該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空間裡面更多融入跟藝術有關的自我表達,通過更深層次的挖掘,找到藝術表達的方向。

蘇州尼克設計事務所藝術總監尼克表示,「藝術和設計本就很難分清,有些設計師當初可能是學藝術的,我想孟也原來也是學畫畫,後來才轉為設計。我原來也是學服裝設計,最後從事建築設計。作為藝術家或者設計師也好,最終是帶領我們的生活更加藝術化,讓藝術更加生活化。」

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院環藝系主任、副教授/廈門一線空間創始人梁青認為現在設計和藝術越來越無界、靠近和包容,融合得也越來越多。「今天論壇現場,曾建先龍生把整個展廳打造得非常藝術化,還非常浪漫得鋪了樹葉,用在地的石材做了這樣的藝術裝置,這就非常說明設計藝術的無界和融合,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展覽。」

著名空間設計師、孟也空間創意設計事務所設計總監孟也談道,室內設計應該理解成把普通建築變成更高級的建築,建築帶著自己的藝術看法和語言,藝術品在房間當中永遠能夠呈現核心的視覺衝擊力。「我們要讓生活更加藝術,在空間中運用藝術品成為孟也點亮空間的很好的方法。我相信很多設計師都是這樣,所有的設計師都是希望在空間當中融入一些藝術品。」

廈門方式設計機構創始人方國溪指出,藝術家是洞察自己,設計師除了洞察自己也洞察他人。方國溪暢想藝術家的狀態,應該是一個內心一直在構建自己的狀態,這種感覺這是一種最美好、最快樂也最激情的狀態。

在CDI設計事務所創作總監陳方曉的想像中,成為藝術家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如果我的業主把我當藝術家,那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因為拿到項目的時候,我想怎麼表達就怎麼表達,這也是一個最高境界。」同時他帶來了關於閩南在地文化的分享,他認為閩南文化是一種「往外走,引進來」的文化,這樣的文化基礎孕育了閩南獨特的在地文化,在福建有非常多的設計師攜帶著閩南人堅韌不拔的精神走向全國,一步一步踏實地往外走。

在場的嘉賓們娓娓道來,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設計藝術盛宴。也許大家對藝術和設計的存在著獨特見解和不同闡釋,但將藝術與設計結合起來,讓世界各地的石頭流入南安,經由藝術家設計流向世界,這也許同樣可以稱為對於「石無界」主題的詮釋意義之一。

重要提示1、樂居網根據用戶指令提供作品傳播服務,向來十分重視網絡版權及其他智慧財產權以及用戶權益的保護。2、樂居網原創內容著作權,均歸北京怡生樂居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網站內容;經本網站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 本網站內容時,請註明來源。對任何侵犯本網站著作權益的違法行為,本網站將採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3、本網站內容,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採集提供,並非商業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內容來源標註有誤,或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等相關權利的,請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等相關資料,通過【投訴電話】或【郵箱地址】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進行審核處理。投訴電話:58951841 郵箱:haoli1#jiaju.com

相關焦點

  • [現場圖輯]「無界:當代藝術」拍賣預展明天(1月15日)在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開幕!
    拍賣:1月20日預展:1月15至20日預展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周六及周日,上午11時至下午5時地點: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金鐘太古廣場一座五樓)「無界:當代藝術」把藝術及設計作品並列呈現,是次拍賣囊括超過100件藝術精品,包括現當代畫作及雕塑、街頭藝術和設計家具;一系列由西方藝術大師設計的罕有「藝術家珠寶」更將首次登上香港拍場,精彩可期。
  • 【入圍藝術家介紹】(下)| 2020無界藝術周
    我們繼續介紹參與2020無界藝術周的藝術家以及入圍作品。
  • 演講實錄 | 姜峰:無界之界
    ▌姜峰:我今天演講的題目叫《無界之界》,大家看這個「界」字,很特別,把各種「界」組合在一起,說明這個「界」字也是來自四面八方,有不同的解讀。設計行業內也是有明顯的界限之分,過去大家習慣分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工業設計、平面設計等等,分得很細,這個「界」,是不是真的要分這麼嚴格呢?
  • 紡織頭條 | 無界時代的源力覺醒!鏈尚•2018中國服裝論壇在京啟幕
    本屆論壇以「無界:創新的空間和邏輯」為主題,集聚零售、商業、品牌、製造、藝術等多領域的專業人士,交流新發現、溝通新思想、碰撞新認知,為品牌的發展注入新動能。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孫瑞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等行業領導,以及來自白領時裝、鏈尚網、安正時尚集團、歌力思服飾、晨風集團、領秀服飾、思凡時尚等時尚品牌和企業的掌門人,以及遼寧省紡織服裝行業協會會長王翀、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副會長王淼等嘉賓出席論壇。29日上午的論壇由中國服裝論壇執行主席王軍主持。
  • 悅享無界爵士風範!
    即將到來的短暫三天,我們稱其為狂歡絕不為過,來自全世界的百餘支大師級樂團、國內專業樂團與民間愛樂樂團將參與十周年的演出活動。爵士樂的精神是一種對生活充滿自由、愉悅和激情的生活態度;一種飽含熾熱情感和渴望的精神,它還原了人類情感最真實的一面,同時也帶給我們極致的喜悅;BMW一直傳達著對設計理念及藝術美學的堅持,以及對於純粹駕駛的激情和對人生自由愉「悅」的信仰。
  • 以水墨藝術擁抱世界—「無界.王西京2020水墨藝術展」盛大開幕
    「無界—王西京2020水墨藝術展」於12月5日在西安美術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由西安美術館主辦。作為總策展人的西安美術館館長楊超,從專業和學術的角度對王老師的藝術歷程給予梳理和總結:王西京先生這次對繪畫表現本體的「回歸」和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注,不是先生藝術探索的終結,而是先生對中國畫在國際語境下的探索,是一次再出發、再變革、再創新的開始。有別於中國傳統繪畫,有別於中國傳統文人畫,以國際的視野融合中西,超越界限,以更具全球視野的人文關懷在未來的藝術道路上創作出屬於這個時代應有的偉大作品!
  • 消融藝術的界限,品讀金臣別墅無界生活啟示錄
    藝術是無界的國度,虹橋是不可設限的宇宙中心。近日,上海虹橋商務區首個具有國際語境的藝術館——金臣·亦飛鳴美術館,從金臣別墅遷址"重生",驚豔啟幕,打造前衛摩登的"無牆美術館"。與之"藝"脈相承的金臣別墅,亦將藝術的無界理念融入社區,造極無邊際的國際生活。
  • 大蔬無界欲爭米其林三星 你能想到它99%的客戶是誰?
    大蔬無界美素館隸屬上海大蔬無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場,提供健康、時尚、流行的創意美食素宴。創辦人是號稱素食界「南傅北謝中宋」的三強之一的宋淵博,在大蔬無界之前,他還一手創造了「棗子樹」素食品牌。出生於臺灣高雄的宋淵博畢業於物理系,輾轉來到上海後了,跨界到了房產經紀行業,協助開創臺灣信義作為外資進入上海的第一家。
  • 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展
    此展雲集了14位世界超一流設計大師,這是如此眾多的國際設計大師首次在中國聯袂展覽,展品囊括了各位大師不同階段的一百多幅經典表演藝術海報。在中國最頂級的表演藝術殿堂——國家大劇院裡展出世界級的表演藝術海報,展覽品與展覽場兩者相得益彰,這場海報視覺藝術盛宴,是人們近距離感受全球設計大師經典作品的絕佳機會,也是中國設計創意界萬眾矚目的頂級設計交流盛會。
  • 麟角:看不見的設計 讓更多的人擁有好設計
    這個集合無界設計、智能科技、手工藝創新和環保再生的生活美學空間,攜手來自全球領先科技和藝術審美的近200餘個設計材料、智能科技及生活方式品牌,為大家呈現了一場「看不見的設計」的體驗盛宴。
  • 紫泥十二門無界社區
    △ 無界生活之無界社區 鄭慶齡2012年秋天,一群藝術家朋友邀我們來到沙灣水道旁的紫泥堂廠,打算將其改造成一個藝術創意區。這個建於50年代的大型工業區,曾接受過鄧小平的視察,但如今芳草萋萋,美人遲暮。特製的床隨時可以翻起變展板,屋頂甚至可以變劇場……如此具有網際網路共享精神的空間,卻有一個很傳統的名字——紫泥山房,共享是空間的精神內核,自然是永恆不變的嚮往。
  • 格力地產無界美術館新展預告|博洛尼亞插畫回顧展
    用繽紛色彩為生活帶來輕鬆愉悅,一筆一划畫出靈動生命為人們帶去溫柔的生命指引,每一寸的光影縫隙都有其存在的堅定。欣賞一幅插畫,宛如進入一場夢境與冒險,斑斕色彩照亮絢爛旖旎的闌珊夢境。或是荒蕪草原,或是水族館,看冰冷陰暗的海底世界用太陽般的色彩進行平衡,在畫中感受時代的荒謬與動蕩。10月1日,「博洛尼亞插畫回顧展暨斯凱瑞誕辰100周年紀念展」將在格力地產無界美術館拉開帷幕。
  • 八月|無界與無限
    紀凌塵,ETRO 2018秋冬全球形象廣告王雨甜、張志遠,《時尚先生Esquire》2018年8月時裝大片「不羈之旅」也是對「無界與無限」的一種嘗試和挑戰:經典永不退燒,使丹寧在時裝裡總有一席之地,桀驁不馴的自由精神是它的標識。
  • 「藝·無界」專訪Pianoboy高至豪:想要打破人們對鋼琴的固有思維
    藝·無界:音樂是帶有思想的,是麼?PB:音樂當然是有思想的。怎麼處理每一個樂句,重複段落的的設計,突出的聲部等等其實都是音樂思想的一種表達。一張專輯在排布曲目的整體安排上也是音樂思想的一種表達,演奏的過程也是賦予其思想的過程。藝·無界:都說文字和音樂其實是相通的,是一種訴說。
  • 格力地產"2020無界文學季"啟幕 站在世界的入口,致敬文學與美好
    11月14日,由格力地產無界文化重磅推出的"無界文學季"正式拉開序幕,此次文學季以"站在世界的入口"為主題,邀請知名作家、詩人、學者、音樂人赴會,與珠海的讀者開啟一段以文學之名的時光和思想漫遊。許知遠書寫梁啓超:青年變革者14日晚上,"2020無界文學季"迎來了它的首位嘉賓——著名作家、單向空間創始人許知遠。
  • 入圍藝術家介紹(中)| 2020無界藝術周
    我們將繼續介紹參與2020無界藝術周的藝術家以及入圍作品。
  • 經緯邊界與未來——2019「薪技藝」國際青年學術論壇·纖維藝術在...
    2020年1月4日下午13:30~18:30,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藝術史論系共同承辦,國家藝術基金、傳統工藝與材料研究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支持的「2019「薪技藝」國際青年學術論壇·纖維藝術」項目以「經緯邊界與未來」為主題,召集了來自中、美、波蘭等國的七位藝術家與國內四位資深藝術家、教育家、評論家,就新環境下纖維技術的邊界和未來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 無界沉浸,愛普生光影照進未來
    投影機本就應用靈活,山水皆可成為它的畫布,這種技術的進步使它有了更縱深的揮灑空間。而且愛普生有成熟的投影機串聯技術,理論上可以無限串聯,畫布可以無限延展。由藝術團隊teamLab打造的大型美術館「EPSON teamLab無界美術館:teamLab Borderless Shanghai」,是主辦方用約470臺愛普生投影機打造出的一場如夢如幻的光影盛宴,盛開的花朵、睡醒的老虎、浩瀚的宇宙、繽紛的茶室、遊過的巨魚、晃動的鞦韆……紗幔、玻璃、光影,串行其間,人仿佛進入了縹緲的無界世界。
  • 「創者無界」2020北京·溫泉文化科技藝術節3.0開幕
    VR大世界、智慧機器人、時空隧道、DIY工作坊、潮流轟趴……中關村創客小鎮,前沿科技匯聚,青年創客競技,文創市集炫麗,藝術氣息醉人,原創音樂展演。9月24日,「創者無界」北京·溫泉文化科技藝術節3.0拉開帷幕。
  • 扉訪談|陸小璇:透過「無界的牆」,凝視近鄰香港
    自 2017年春季開始,除了得到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園境建築學部以及建築系( HKU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的支持,我們持續兩年獲得香港信言設計大師( Design Trust)的資金支持,分別在上海及香港進行了「間隙香港」項目的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