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誰都可以怪,就是不能怪觀眾

2020-10-05 影視燈塔lighthouse

那些衝著第二部「哪吒」踏進影院的觀眾們,在國慶的第三天開始用腳投票。

《我和我的家鄉》單日票房上演逆襲,將無懸念成為國慶檔冠軍。

票房晴雨表的淘票票上,《姜子牙》只有7.5分,甚至不如《急先鋒》的8.1分。

而後者在豆瓣上只有區區5分。

據路邊社消息,《地球最後的夜晚2》劇組已申請將情人節假期擴充到7天。

相信這是一個讓大家更好地鞏固愛情果實,提高生育率的利國利民之舉。

截止目前,《愛情公寓2》已投贊成票。

曾有人說,當下社會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群眾在拿著現金貶值,和投出去虧損之間的矛盾。

《姜子牙》恰恰反映了國內電影行業的矛盾:

人民日益提高的觀影要求,

和電影從業人員居高自嗨之間的矛盾。

宣傳上的「一戰封神」和對《哪吒》的刻意捆綁,都無限拔高了觀眾對這部作品的期待。

但正所謂大熱倒灶。

興衝衝帶著孩子進影院的觀眾們大多都失望了。

上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還是《一步之遙》。

《哪吒》裡「我命由我不由天」和「消除偏見」的內核相較動畫原版的「反抗父權」並不高明,甚至是倒退的。

但在當下的環境裡,卻更受觀眾的歡迎。

尤其是追求獨立的年輕群體。

而《姜子牙》的主旨同樣很簡單:

當面對強大的外力和誘惑時,是否還要保持初心。

這個命題雖然簡單也不新鮮,但類似於電車困境,是有討論的價值和空間的。

但令人遺憾的地方在於無論是人物塑造、故事吸引力還是情節推動.....

《姜子牙》都沒有符合人們之前對它的期待。

大人衝著宣傳上的「封神一戰」;小孩奔著《哪吒2》而來。

結果卻是兩頭不靠。

《姜子牙》把簡單故事說得複雜,且講得無趣。

大量可有可無的情節、

尷尬無趣的搞笑橋段、

漫長無目標的徵程、

沒有來龍去脈的設定……

這些都在驚豔的開頭後,一步步吞噬著觀眾們的耐心和期待。

比如:刪掉紂王這個角色,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影片設立了一個羅生門式的懸念

但當觀眾跟著姜子牙一起踏上揭秘徵途時,卻發現故事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一會是救小九,一會是勇鬥九尾。

這樣的劇情模糊了主線,也把觀眾弄糊塗了。

在動畫界,有人喜歡宮崎駿和皮克斯的暖心治癒,也有人喜歡今敏的暗黑成人。

但這些屬於優秀品質下的風格差異,從未聽過僅憑立意就能分出高低的。

電影是第七藝術,但也是大眾消費得起的商品。

不管是電影製作方和觀眾,都明白一個道理:

簡單的故事要拍好並不容易。

苦大仇深的命題天然就站在鄙視鏈的最頂端,秒殺合家歡嗎?

一道難吃的佛跳牆,和一盤可口的麻婆豆腐....

毫無疑問,這並不是一道難做的選擇題。

《姜子牙》用110分鐘帶給普通觀眾的愉悅感,還不如片尾2條彩蛋精彩。

這已經說明了問題。

《哪吒》在反傳統上的勝利,讓《姜子牙》也有了更多自信。

就如《鋼鐵俠》打破超級英雄必須隱姓埋名的傳統。

也如《死侍》徹底打破超級英雄電影一身正氣,肩負崇高使命的模板。

不管是結合時代特點,還是新瓶裝舊酒,正所謂:

反套路也是一種好套路。

但著名的人民表演藝術家老師有句名言:

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

當聽到《姜子牙》裡講出「斬善」的時候,我相信大多數觀眾都是懵圈的。

不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是所謂的普世價值,甚至在古老的傳統認知裡——

「善」一向是一個明確且在腦海深種的觀念。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和「勿以善小而不為」都是例子。

被批判的也往往是披著邪惡外衣的「偽善」。

所以不管是「斬善」這個概念還是緣由,影片前期的鋪墊,和後面對其的詮釋。

都不足以讓人信服。

這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像極了師尊和眾神們要姜子牙「跪下封神」的樣子。

如果說「斬善」讓人感到困惑,那麼結尾突然出現的師尊上面的師祖,則是徹底讓人無語。

這樣的結尾,堪比國產警匪電影結尾那一行「壞人自首或被警察抓獲」的字幕。

《姜子牙》的人物塑造也算不上成功。

儘管在人物形象上一反常態,但不管是人物秉性還是精神內核,《哪吒》端上來的依然是觀眾所熟悉的:

在足夠且充滿的鋪墊下,觀眾能找到代入感,從而接受角色。

《哪吒》在母子情上的構建就比《姜子牙》裡的大叔蘿莉情有效得多。

比如踢毽子一段中,不管是踢毽子本身勾連起的童年回憶,還是哪吒母親和哪吒的互動,都充滿了生活氣息。

還有哪吒努力想融入小夥伴的團體中,但卻屢被排擠的經歷同樣在現實裡隨處可見。

我們輕而易舉就能找到情感共鳴點。

反觀《姜子牙》,姜子牙和小九的情感推進重點全在一個「救」字。

姜子牙先救小九在先,然後小九救姜子牙在後....

救來救去後再分一塊餅給這份感情蓋章。

雖然母子有先天上的血緣優勢,但姜子牙構建情感連接的方式卻是相當俗套的。

「救人」這種戲碼在影視劇的創作上早已有太多先例,觀眾也早已對此無感。

這是一種角色上強行的道德綁架。

就類似於古代「救小女子一命,她必須以身相許」的說法。

何嘗不是一種對觀眾的情感綁架。

說到這裡,我仿佛聽到了申公豹的一聲哀鳴。

《哪吒》和《姜子牙》並非是承前啟後的「宇宙規劃」。

哪怕沒有場外信息,從申公豹一角上的迥異也很容易看出。

都是申公豹,相比《哪吒》裡一口結巴,反派氣息濃厚的申公豹,《姜子牙》裡的申公豹徹底淪為了工具人角色。

申公豹是以粉絲的身份跟著姜子牙的,但他的行為卻又充滿矛盾性。

申公豹跟著姜子牙甘願被流放北海,姜子牙被流放的原因他是心知肚明的。

但他又從不相信姜子牙,總是試圖讓他接受這個結果,整天嚷著要回靜虛宮。

既無法堅定的站在偶像這一邊,另一方面卻又甘願為了偶像而死。

這就非常擰巴了。

他的犧牲根本沒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當然,申公豹的犧牲同時也是《姜子牙》裡非常大的一個矛盾點。

姜子牙在眾神面前為自己申辯時的立足點是:

救一個人和救蒼生並無區別。

但為了救小九,他在明知申公豹斷後的結果後,卻仍然拋下了申公豹。

姜子牙要救的,究竟是猶如露水的普通個人,還是只是小九?

另外,我有證據表明,《姜子牙》裡申公豹的造型參考了鳩摩智。

尤其是眉毛。

和申公豹一樣未達預期的,還有神獸「四不相」。

有了插科打諢的一根筋,自然少不了動畫電影裡的標配:萌寵。

比如小黃人和《冰雪奇緣》裡的雪寶,但正因如此,萌寵要出彩反而更加困難。

在四不相的造型上,片方顯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有特點,寵物屬性也突出。

但在呈現四不相的性格上,卻看不到獨特的地方。

無非還是圍繞著「萌」這一點做文章。

更重要的是,觀眾很容易就能猜出這個看似弱小的神獸,一定會在某個節點爆發。

並且會是以犧牲自己拯救主人的方式。

至於為什麼突然從「戰五渣」秒變「賽亞人」?

觀眾也無從得知。

《馴龍高手》裡夜煞和小嗝嗝之間一抓一放,再慢慢養成,感情是有充分鋪墊的。

但我們卻不知道為什麼四不相寧願失去神力也要跟著姜子牙受苦。

你能從《姜子牙》裡看到很多這種在其他類型片裡很常用的套路,尤其是在故事情節和角色的設置上。

比如開場北海的酒館:

一個主角,

一個萌寵,

意外的闖入者,

一群怪異的生物,

這些讓人想起《星球大戰》。

姜子牙和小九一起上路,動畫版的《這個殺手不太冷》。

甚至於姜子牙的形象,著一身灰袍,手裡一根棍子,結尾變身銀髮白衣,妥妥的東方甘道夫。

結尾登天梯那一幕,又仿佛耶穌降臨。

好吧。

至少在讓人「花一張票,看更多的電影」這件事上,《姜子牙》做到了。

《姜子牙》的特效好嗎?

很好。

不管是畫面的細節還是遠景,都做的非常的精美。

可以說美術設計代表了國內的頂尖水準。

色彩部分尤其亮眼,開場大戰的畫面美輪美奐。

在吉卜力隱去的今天,還能看到如此具有色彩表現力的2D國產動畫,工業層面上的進步有目共睹。

但整場電影看下來,你能回想起多少畫面呢?

說起《白蛇:緣起》,很多人會想起驚豔的寶青坊和水墨山水。

繞不過的《哪吒》裡,山河社稷圖一段也誠如太乙真人所說:

「再讓你娃開開眼。」

眼花繚亂,和姜子牙念咒。

這大概就是我對《姜子牙》打鬥場面的最大印象。

不管是打鬥分鏡的設計,還是動作的起承轉合以及流暢度方面,《姜子牙》都是不如前面二者的。

就動作設計而言,《哪吒》裡4人在江山社稷圖裡的瀑布旁爭搶指點江山筆那一段尤為華彩。

在這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裡,以筆在空中掉落為軸,哪吒、敖丙、太乙真人和申公豹圍繞它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每次出現在畫框裡的人物都不超過2個,既清楚地交代了每一次的打鬥和銜接,也不讓畫面顯得凌亂而難以辨別。

節奏上的快慢結合更是到位。

這場打鬥還充分展現了每個人的武器特點,比如太乙真人的拂塵和混天綾的「卷」。

可謂混戰戲的巔峰之作。

《姜子牙》首日就打破了國產動畫電影的單日票房紀錄。

票房曲線卻和《哪吒》的完全相反,一路走低。

雖然破10億不難,但在票房上勢必無法和《哪吒》相提並論。

《姜子牙》不是爛片。

它有誠意,製作上也很用心,票房上也談不上失敗。

但正因如此,才更加可惜。

《姜子牙》可以怪自己的劇本打磨不夠精細,

可以怪宣發胡亂捆綁,

可以怪自己想成人向卻左右搖擺,

可以怪自己立意太高執行太差……

但就是不能怪觀眾看不懂這部電影,理解不了主創們的苦心,沒有情懷。

這片土地上的觀眾,也跟姜子牙一樣糾結。

一方面,我們亟需看到更多高質量的國產電影。

另一方面,觀眾們對國產電影的寬容度也遠高於好萊塢。

他們好比電影院裡的中國男足球迷,但請電影創作者們不要忘記了:

看國足比賽不用買票。

相關焦點

  • 《姜子牙》口碑崩盤到底怪誰?怪他們吧
    不過,很多觀眾認為《姜子牙》的製作確實不錯,但缺點也非常的明顯。那就是外國風格過於明顯了,號稱中國神話卻也中國風格無關。哪種風格都可以接受,不需要有中國人必須拍中國風格這種說法。如果姜子牙斬殺了蘇妲己,就說明姜子牙真正理解了"神性",就可以成為當之無愧的眾神之長。
  • 《姜子牙》師尊的聲音,跟《琉璃》昊辰是同個人,怪不得那麼耳熟
    在這麼多的電影中,比較出眾的大概就是要數《我和我的家鄉》跟《姜子牙》了。特別是在《哪吒》後,又驚豔了一把觀眾的《姜子牙》, 不管是熱度還是票房,目前都是居高不下。不少影迷在看完電影後,都說這個角色的聲音聽著好熟悉,好像在哪裡聽過一樣。大家也都知道哦,現在很多的電視劇都不是原聲,大部分都是後期用配音演員的聲音配出來的。動漫就更加不用說了,配音演員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大家對師尊聲音的好奇,也讓不少人開始去深扒這個角色背後配音的人。
  • 都怪我
    全世界都是你,上一刻和朋友們還在歡聲笑語,忽然想到你,眼前都是你。在你走失的時間,我總把你當做還停留在我身邊。所以快樂是你,難過是你,朋友也是你,一切都是你。 你呀,一定不知道,我每次洗澡的時候,都會小心翼翼的把手機放在浴室的置物架上,生怕錯過你突然發過來的消息。 你呀,一定沒見過我頂著滿頭的泡沫,因為聽到你發來的消息聲音,迅速的衝乾淨手上的泡沫,趕忙的打開對話框,認認真真的回覆你消息時的樣子。
  • 盾鐵原本可以在《復聯3》相聚的,要怪就怪他!
    曾經的「盾鐵」雖然都在為同一個目標而奮不顧身,卻在整部電影中沒有任何的溝通。最主要的一方面就是不希望降低觀眾對滅霸的注意力。因為《復聯3》主角是滅霸。漫威希望大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滅霸這個角色身上,而不是自帶主角光環的「盾鐵」身上。
  • 《姜子牙》導演曝艱難製作過程,歷時4年,只想讓觀眾瘋狂
    從《奪冠》到《我和我的家鄉》,再到《急先鋒》,大家都開啟了熱火朝天的預售,但作為沒有任何明星加持的國漫電影《姜子牙》,卻在觀眾「想看」人數上一騎絕塵!期待越高,壓力越大,《姜子牙》得hold住啊!《姜子牙》有海量的宏大場面,在震撼觀眾的同時,還要抗住電影院高清大屏的細節審視,一絲一毫都不容敷衍。
  • 此「姜子牙」非彼「姜子牙」
    殘暴的紂王、仙風道骨的姜子牙、神奇的哪吒、變化多端的楊戩,各個人物耳熟能詳。今天趁假期帶著孩子去看電影《姜子牙》。看完以後有點失望,這不是我兒時記憶中的姜子牙。因為年前的疫情,原定春節檔上映的動畫片《姜子牙》推遲到了國慶節黃金檔。因為之前的國產影片《哪吒》祭出了國產電影票房第二的好成績,僅次於吳京的《站狼2》,加上春節前鋪天蓋地的宣傳片,我對這部《姜子牙》也是充滿了期待之情。
  • 什麼都可以變!——百變怪
    hallo小夥伴們,這裡是吃土的哆啦百寶袋本期帶來的神奇寶貝是圖鑑編號132的百變怪,變身神奇寶貝的百變怪能夠通過改變體內的細胞組合來變身成任何所看到的物體或寶可夢,在變身為其它寶可夢時甚至可以使用對手的招式,雖然百變怪的變身能力非常完美,但是如果被笑話的話就會失去力氣變得軟趴趴了
  • 《物怪》勿怪「物怪」,要怪人心!
    物怪,可稱為猛禽、惡獸、邪靈,典故裡它存於世間,現世中它棲息人心,它是當權者的慾念貪婪,它也是這類人的軟肋弱點,一旦利慾薰心的病毒思想掌控了靈魂,失控的罪惡最終會吞噬抱有僥倖的命運;它同樣是無權者的恐懼夢魘,它同樣能催生這類人的憤怒怨恨,但凡忍無可忍的求生意志打敗了怯懦,積累的怨念最後會燃燒血跡斑斑的法典。
  • 動漫特有變身技能:百變怪,喬艾莉波妮等,你想擁有誰的能力
    在許多漫迷心目中,變身類動漫也不勝枚舉,比如《魔卡少女櫻》、《美少女戰士》、《奧特曼》、《精靈夢葉羅麗》等,裡面每個擁有變身能力的動漫角色,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小編所要講的動漫變身角色,並非上面專屬於變身動漫的角色哦,而是《海賊王》力擁有變身惡魔果實的喬艾莉波妮,以及《精靈寶可夢》中的百變怪,誰的變身能力是你最想要的呢?
  • 「揚州八怪」都有誰?
    「揚州八怪」指清代乾隆年間活躍在江蘇揚州畫壇的革新派畫家。其人數和姓名說法不一。李玉棻在《甌缽羅室書畫目過考》中指出「八怪」分別為汪土慎、黃慎、金農、高翔、李鱔、鄭燮、李方膺、羅聘8人。其實不止8人,且人名亦不固定。
  • 也不能都怪她吧...
    以及一播就是一年的NHK大河劇,  首先,一般收視率遇冷,主演演員都是要被媒體抽出來「鞭屍」的,畢竟他們要扛下收視的責任。但是這次,日媒,甚至是日本網友都沒有把責任推給杉咲花。  晨間劇很愛舉行女主角甄選,有不少女主角在拍攝之前都沒多少經驗。而今年23歲的杉咲花,從小就是童星出身。
  • 《姜子牙》國慶定檔,姜子牙老婆什麼貢獻也沒有,竟然也封神!
    本來賀歲檔上映的《姜子牙》已經定檔國慶了!盼來盼去終於姍姍來遲,雖然《姜子牙》是一部動畫電影,但是有《哪吒之魔童降世》加持和結尾的彩蛋,相信期待這部電影的觀眾不在少數。不過,這裡還是要分享一些有趣的秘聞,讓你認識姜子牙的前世今生。
  • 大學生作弊被捉墜樓,怪學校,怪老師,怪班主任,責任最大是誰
    一場考試,一個手機,一次作弊就選擇從九樓跳下,父母白髮人送黑髮人,這樣的悲劇最終承受最大的就是父母。含辛茹苦二十載,就這樣沒有了,真的很令人心痛,是那種窒息的痛。也許,對於孩子來說,只是一個瞬間之間的歪念,可是身後多少的悲傷只是留給了父母。
  • 【怪美·劇評】乘風破浪的《怪你過分美麗》,到底帶來了什麼?
    1996年,張國榮在一首名為《怪你過分美麗》的歌裡這樣唱道:「怪你過分美麗,如毒蛇狠狠箍緊彼此關係,彷佛心癮無窮無底,終於花光心計,信念也都枯萎。」歌詞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是那個時代驚世駭俗的存在——殺伐、果斷而又充滿心機。時隔二十四年,無數的女性形象從大小熒幕閃過。但當這種女性形象再次在影視劇《怪你過分美麗》中出現,依舊忍不住讓人好奇。
  • 《姜子牙》:堅定的理想主義者,就是我想成為的中年人
    姜子牙下不去手了 ,說女孩何罪,我不能濫殺無辜!但姜子牙自己擰巴啊,總覺得自己雖然是中年人了,但做事還是不能光權衡利弊,得計較個對錯。「蒼生」到底是誰呢?我跟我對象都覺得,姜子牙的「蒼生」,就是小九一人。
  • 怪化貓 | 以「怪」圈粉的驚悚小動畫
    情節層層遞進、主人公亦正亦邪、妖豔的浮世繪畫風散發著末日的華麗,到處都是一派離經叛道。雖然究其根本還是歸屬於黑暗治癒系,但如果你因為「治癒」二字期待著《夏目友人帳》般的小清新那就趕緊繞行吧,因為這裡連配樂都是和風硬搖滾。 如果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這部動畫,那就是「怪」。 怪到什麼地步呢?
  • 火影忍者博人傳:動畫這麼低分怪誰?不是怪博人,而是怪動畫製作組
    ,對於博人傳動畫,很多觀眾都表示十分擔憂,或者說表現出一種不太耐煩的態度。因為博人傳動畫很多劇情都是原創劇情,而這些原創劇情正是罪魁禍首。說實話,對於原創劇情,火影迷們肯定十分熟悉,因為火影忍者經常搞原創劇情,雖然原創劇情和漫畫主線劇情沒有特別多的關聯,但是原創劇情也是很有趣的,只要原創劇情搞得足夠有趣有看點,觀眾還是十分樂意接受的。但是博人傳就是差在這裡,原創劇情的質量一般情況下都很差,只有偶爾會出現還不錯的。
  • 王思聰評論半藏森林惹網友群嘲,網友問,不怪劉陽怪誰,怪阿沁嗎
    畢竟正常的談戀愛分手,哪怕離婚後再戀大家都能接受,唯獨不能接受的就是戀愛或婚姻存續期間的出軌估計看到半藏森林展現如此身姿,泳裝之下曲線畢露,貌似顏值和身材都在線,所以王思聰直接評論道:真不怪劉陽。,真的不怪紂王,因為妲己太美了。
  • 「怪老頭」戰疫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在一勘局物測隊家屬院,有這樣一位老人,人們都說他很「怪」,卻又對他交口稱讚,他,就是該隊退休職工時育茹。作為特殊工種從業者,老時多年前就退休了,按理說,退休後的老時應該可以享享清福,享受生活了,老時怪就怪在他退休後仍堅持工作,主動要求在門衛執勤。閒不住的他仍奔忙在家屬院的各家各戶,今天去這家修修水電,明天去那家修修暖氣,跑上跑下,忙前忙後,似乎比退休前更忙了。
  • 《哪吒》陰影下的《姜子牙》,不應止步豆瓣7.1,觀眾有點苛刻
    如果你還沒看這部片子,作為一個已經觀影的「過來人」,我給你的建議是:可以看,不必止步於豆瓣7.1的評分之前。許多在豆瓣評了分的,我估計都是因為覺得《哪吒》很不錯,所以對《姜子牙》非常期待的觀眾而這次《姜子牙》並不亮眼,所以觀眾一下子就覺得非常雞肋。畢竟,如果第一步反響熱烈,那麼觀眾對第二部肯定要求會苛刻些,這幾乎是一切當代文藝作品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