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夏目漱石和他的耿直《少爺》

2020-12-25 開司米而已

最近在讀的是日本魯迅-夏目漱石的一部作品,該作講述他在明治時期在鄉下任教的故事。2016年這部作品被翻拍成了喜劇電視劇,以此來紀念夏目漱石逝世100周年和《少爺》發表的110周年。

明治時代距今已經有一個世紀,但現在再看這則故事依舊還會有一種沒有年代感的感動。書裡的「少爺」是一個沒有繼承父親衣缽的紈絝老么,他從小就被視為問題兒童,家人絲毫不認為他能有什麼大出息,而女僕阿清婆婆卻堅持他「比其他人更優秀」。大學畢業少爺找不到像樣的工作,隻身一人去了鄉下的中學擔任數學老師。在鄉下他遇到了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年輕有為卻心腸很壞的教務主任「紅襯衫」,和自己意氣相投充滿正義感的數學老師「豪豬」等人。而文章的主線故事是少爺同豪豬一起反抗紅襯衫的強權最終二人辭職離場,側面又寫了關於給學生授課,小鎮姑娘的愛情故事,和阿清婆婆通信等內容,整體是一部充滿著正義與善良色彩的年輕人故事。同名電視劇同樣延續了原著的風格,加上主演二宮和也等人的完美演繹,整體的好看程度超過了原著。不得不感嘆一下日本人的精神啊,日劇比某些流量國產劇真的有良心太多了!在這裡強烈給大家安利這部寶藏神劇啊!

關於善良和正直,「少爺」給了我們完美的詮釋。他不是一個十分稱職的老師,學生問他問題他不能馬上回答,所以就直言「我不知道」,而正常情況下作為老師這個職業,即使被問住也應該馬上含糊其辭想方設法回答出來,然而少爺確是如此耿直。晚上值夜,學生們惡作劇搞得少爺無法入睡,少爺就堅持和大家對峙一夜,因為他「生氣的不是你們的惡作劇,而是沒有人出來承認」。教導主任「紅襯衫」因為想求取小鎮姑娘而把小鎮姑娘愛慕著的英語老師調去了更遠的地方任教,其他人對「紅襯衫」各種冠冕堂皇的說辭不置可否,而少爺卻直接質問。得罪了紅襯衫以後,少爺又被其誣陷,雖然最終真相大白,但是少爺看不慣教育制度的黑暗最終遞上了辭呈。

「並不是所有人能像你一樣直來直去」道出了其他受紅襯衫欺負的老師們的無奈。

「他有教養有名望,你和他在一起會更好」英語老師被紅襯衫擠兌走後還不得不安慰自己一番。

原著更加的充滿了現實和無奈。而喜劇卻把原著中的無奈全部都藝術美化了回來。(同時我也想感慨一下一百年前的日本居然就有這麼多複雜的人際關係了,發達……)

少爺的「我不知道」最終也經過推理後向學生們講解了出來。

學生們最後在少爺離職的時候也承認了是誰惡作劇。

英語老師在奔赴更遠的地方的時候小鎮姑娘也跑來和他一起「私奔」。

少爺辭職,好朋友豪豬也陪他一起做抗爭,學校的人都跑來為他們送行,少爺最後打了紅襯衫一拳作為最後的收尾。

喜劇果然是喜劇,總是給人幸福的大團圓。但不管怎麼說,兩個版本中的少爺都是正直善良的,這就是為什麼他雖然衝動好鬥又不上進不成功但依舊被阿清婆婆是做「誰也比不上的優秀孩子」。

摘抄:

倘若要靠說謊來逃避懲罰,那從一開始就別淘氣呀。說到底,淘氣跟受罰是密不可分的。應該說,正因為會受罰,淘氣的時候才讓人激動嘛。光想著淘氣而不願意受罰,這分明是一種劣根性。要說這世上也真是奇怪,看不順眼的傢伙偏偏待人親切,而意氣相投的反倒是個壞蛋,真是造化弄人。所謂教育,不僅僅是教授學問,也要將高尚、正直、武士般的情操注入學生的內心。你們做錯了事也敢於公開承認嗎?你們做不到,所以只會笑。看到別人認錯、道歉就信以為真,就此原諒了對方的人,才是迂腐透頂的傻瓜。既然道歉是假道歉,那麼原諒也只需要假原諒就行了——如此考慮應該沒什麼不對吧。看來,若要想對方真心道歉,就一定要痛下殺手,將對方教訓到真心悔過才行。履歷不履歷的,有什麼關係?比起履歷來,我更看重情誼。既然不認錯又何必道歉。

世界上的大部分人似乎都在鼓勵別人幹壞事,似乎都在相信一個人如果不變壞就不能在社會上取得成功。說謊之法,不信任他人之術,趁人之危之策略。比起數學,這個會讓你們受益百倍,但是我對這些一竅不通。夏目漱石想告訴我們的也正是這些。雖然明知道「說謊之法,不信任他人之術,趁人之危之策略」會讓一個人獲得成功,但請不要去做。

引用最近很火的一句話作為結尾吧

「最要緊的是,我們首先應該善良,其次是誠實,再其次是以後永遠不要相互遺忘」

END

相關焦點

  • 少爺果然為人正直,品性難得啊!
    The Rose夏目漱石。日本國民大作家,在日本家喻戶曉。朝日新聞曾評選揭曉一千年以來最受歡迎的50名日本文學家,在兩萬多張選票中,夏目漱石以3516票位居傍首。很多人對二宮和也的認識源自他是傑尼斯事務所旗下組合嵐的成員,所以經常是各類日本綜藝節目的常客。但除此之外,其實他更是一名出色的演員。
  • 《少爺》願你能一生都為人正直
    夏目漱石的回答,便是「為人正直,品行難得」。而這也是少爺的行事準則。少爺生長於東京,作為一個從小惹事不斷,讓父母與校長頗為頭疼的男孩兒,唯一把他當做寶貝一般疼愛的便是家中的老女傭阿清。無論少爺做什麼,阿清都會誇讚他說:「少爺真是生性爽直,品行難得的人啊。」連少爺自己也會覺得不好意思,他會皺著眉回答道,「又不是小孩子了,不要總是這樣誇我。」
  • 《少爺》從未過時的眾生相
    《少爺》去年榮登豆瓣日影榜單第一,雖然知名度不太高,但看完以後似乎明白了其榮登榜首的原因。   改編自夏目漱石同名小說《少爺》,在細節上做了小小改動。近來看夏目漱石的作品,深覺幽默,從極度誇張的語言能感受到作者心中對當時社會強烈的憤懣,厭惡至極卻無從改變,因而極盡諷刺之能事。
  • 日本國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心理病自救手冊
    頭像曾經被印到 1000 日元紙幣上,與其作品《我是貓》、《少爺》、《草枕》、《三四郎》等一樣廣為流通。1984 年前舊式一千日元上的夏目漱石像即使真的沒有拜讀過他的書,也多少曾在 QQ 空間看過流傳他說過的 —— 今夜月色真美。這句含蓄的表白金句,也許你曾用過或聽過。
  • 《少爺》這部由日本的「麻疹書」改編的電影,在我看來足以成為文本改編的典範了
    改編自夏目漱石同名小說的電影《少爺》曾是2016年豆瓣電影年度榜評分最高的日本電影第二名(第一名是《比海更深》),不過並沒有引起太大關注。2016年是夏目漱石逝世100周年,為紀念這位被譽為「日本的魯迅」的大文豪,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之一《少爺》(有譯本譯為《哥兒》)被拍成電視劇於當年1月在日本播出,電影版也於1月3日上映。
  • 《少爺》的劍
    作品根據夏目漱石的原作改編 《少爺》的劍根據夏目漱石的原作改編以下觀點僅代表個人看法,權當消遣,如有打賞,感激不盡!自幼生長在江戶的少爺(二宮和也 飾)性情耿直,也就是傳說中所謂的耿直但是同樣的耿直的他絕對不會趨炎附勢,不分是非曲直,即使利益誘惑,也全然不會苟同於他人。最後,他只得被校長(佐藤浩市 飾)分配至一處蠻荒之地任教。影片至此展開,生動,形象,可愛,幽默,還夾雜著那麼一絲絲的無可奈何。不經意間,這位「狂放不羈」的少爺居然用自己的一把把利劍肅清了這所學校的一些人,也成全了這裡的愛情故事。
  • 谷口治郎與他《少爺的時代》
    從創作《少爺的時代》開始,竟然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仔細想來,對我而言《少爺的時代》是一部擁有特別感情的作品。創作這部作品之後,我的漫畫表現風格發生了極大轉變。我在故事表現方法領域中開拓出一條新的小徑,發現了未曾創作過的、以日常為主題的家庭劇的創作方法以及它的畫風和表現方法,並得以自然而然地擴大漫畫表現方式的範圍。
  • 《少爺》又燃又古典
    原著裡面有意思的點全部體現到了,恰到好處的取捨和延伸。像是為了那一元半錢而爭吵的幾個回合,電影改編後的爭吵延伸到了街道上,在吃瓜群眾的圍觀中增加了衝突的效果;學生捉弄老師後道歉的場景也在影片中體現出來,結果被少爺霸氣的回絕。
  • 松間照夏目漱石與道後溫泉
    茗就樂活:以茶成就,和樂生活。
  • 《少爺》無愧於心的少爺
    自己看過兩遍,又和男朋友看了一遍。夏目漱石的小說改編而成的。老師,到底什麼是老師呢?畢業之後,很多同學考了教師資格證,也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可是每次聽到,實在不行就去當老師這樣的話,總是有一絲涼意。沒錯,可能就如很多人說的那樣,老師只不過是一個職業,和其他人一樣,不過都是解決生計的一項職業。然而要做一個無愧於心的老師,或者說一個值得人尊敬的老師卻很難。
  • 《少爺》不愧是夏目漱石
    電影的色調配合故事背景頗具歷史感 在一個舒服的調子裡向大家娓娓道來一段往事 但完全不會讓人感到無聊 反而讓人覺得感動又不乏俏皮可愛之處 小小一個辦公室也有人間百態 有為權勢和金錢溜須拍馬者 有為與人處好關係人云亦云者 有仗著權勢顛倒黑白表裡不一者 但也有一腔熱血的少爺和大爺 有人帝大畢業 卻遠不如阿清嫂這位從未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來得純粹 遵從內心是件了不起的事 故事發生在松山
  • 日本國民作家夏目漱石:漱石枕流的「怪人」,卻在文學上大獲成功
    關於夏目漱石及其作品的研究,已經形成了一門顯學。夏目漱石的自傳體小說《道草》,短篇小說集《貓之墓》等提供了作家自己對生活的觀察和解讀,何乃英的《夏目漱石和他的一生》側重於作品與經歷的交叉解讀,由夏目漱石之妻鏡子口述的作品《我的先生夏目漱石》則以家人的角度,截取生活中的大量細節。
  • 《少爺》如果真的遇到這樣的人,請善待他吧。
    夏目漱石的原著,奠定了故事詼諧諷刺的風格。編劇功力到位,改編得很不錯。二宮的氣質非常符合少爺的人物設定,演技也有保障。綜合以上因素,這是一部非常不錯的影片,針砭時弊、詼諧有趣,觀影體驗非常愉快。影片的拍攝風格是昭和時期的味道,小鎮的景色和建築增加了這種古色古香的感覺。少爺的性格品行可能在現實中並不討人喜歡,太過爽直,正因如此更覺難能可貴。
  • 《少爺》買塊紅花浴巾在浴池遊泳
    周末分享一部好電影《少爺》 電視劇sp改編自夏目漱石的小說《哥兒》(或譯為《少爺》)。 電視劇跟小說的劇情差不多,從哥兒與阿清分別然後去任教的故事,只不過開頭,哥兒與家人相處分別的劇情省略過去,而小說大部分劇情都沒有改動,還帶給讀者surprise.其中,最大的surprise就是出現了夏目漱石本人,雖然只是演員,不過,真的很感動,彷佛見到了作家本人,此外,那聲貓叫,又想起了《我是貓》。
  • 知書 | 夏目漱石的妻子真的是「鬼嫁」「惡妻」嗎?
    這張票子上的大叔正是日本有名的作家——夏目漱石,原名夏目金之助,他的「鬼嫁」之妻名叫——夏目鏡子,原名中根鏡子。今天,我們不談文學,悄悄推開夏目家的木門,去窺探一段明治時期關於婚姻和愛情的平凡故事。娶你之初,你是心頭的白月光,娶你之後,你是牆上那一抹蚊子血。
  • 夏目漱石的妻子真的是「鬼嫁」「惡妻」嗎?| 日本人物
    這張票子上的大叔正是日本有名的作家——夏目漱石原名夏目金之助,他的「鬼嫁」之妻名叫——夏目鏡子,原名中根鏡子。今天,我們不談文學,悄悄推開夏目家的木門,去窺探一段明治時期關於婚姻和愛情的平凡故事。就是這兩個性格耿直的人,猝不及防給大家塞了一嘴的「狗糧」。不盡如人意的留學生活和童年生活的不幸,使夏目漱石患上了神經衰弱。他變得急躁、暴力、焦慮不安、疑神疑鬼。
  • 紀念《夏目漱石之妻》:冷暖自知的明治婚姻故事
    夏目漱石的性格缺陷在與鏡子的婚後生活中逐漸顯露:他冷漠、神經質、自我中心,是個大男子主義的家暴狂,令觀者驚詫——沒想到文豪的個人生活竟然是如此不堪,夫妻兩人簡直可算作「渣男配聖母」的虐心怨侶。動蕩不安的童年讓夏目形成敏感自卑的個性,他不相信人和家,卻又因缺愛而成為極度渴望家庭溫暖的愛無能患者。這些遭遇相信對於夏目的心境及日後的創作有很大的影響。從幾部帶著濃厚自傳色彩的小說如《少爺》《三四郎》《之後》《道草》等等都可見其端倪。故事裡的主人翁多半有著良好的家世,卻不受父兄所重視,也因此他們往往是孤獨地、很早就意識到要自力更生,但內心裡則無不渴求親情的溫暖。
  • 日本溫泉之旅:漫步瀨戶內海的都市街頭,別樣邂逅大文豪夏目漱石
    更別說在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的作品《少爺》的描繪下,加上流傳著這是吉卜力動畫《神隱少女》中湯屋原型的說法,人們對「道後溫泉」更是嚮往。 要知道,這輛在夏目漱石的小說《少爺》一書中,被形容成「像火柴盒一樣」的列車,正是日本第一部輕軌鐵道,自1888年起行駛於松山市內,一直到1954年才步入歷史洪流之中,從明治、大正至昭和年間,每日每夜成為居民的代步工具,風雨無阻地陪伴著他們渡過靜好歲月。
  • 蠟燭少爺到死也不會想到,耿直讓人名垂青史,也能讓人客死異鄉
    在蕭太后和遼聖宗親自率領之下,20萬遼軍像狂風驟雨般直奔北宋邊境而來,一場危機眼看著就要爆發……一、澶淵之盟和神經病北宋和遼國的戰爭起源,可以追溯到宋太宗時期。當年趙光義從哥哥趙匡胤手裡接過權杖之後,馬上就開始對遼用兵,可是從907年一直打到997年,也沒在大遼身上佔到什麼便宜,反倒損兵折將,國力大損。
  • 《我的先生夏目漱石》:你是迎風的帆,我是隨你奔流的河
    ,他對妻子的打罵責備,他病重時沉重的囑託,生活中的涓涓細流中,匯聚出一個完整的不是完人的夏目漱石站立在文學史上,文學成就光芒萬丈,背後是默默支撐一個家庭的妻子,兩個人都有著巨大的力量,一個為了文學,一個為了愛他和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