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長:10′55″
▏創業人物
何侯擇,驚奇幻想基地創始人,康曦影業總裁,白羽扇影視智囊聯盟創始人,中國文化信息協會影視文化發展工作委員會秘書長。
出品製片20多部影視作品,屢獲大獎。擁有10多年創業高管經驗,其中不到兩年打造康曦影業成為單體量領先的影視集團公司,2016年6月獲得主板A股公司大晟文化注入上億資金,估值破十億。創辦白羽扇影視智囊聯盟成為極具核心競爭力的影視產業鏈聯盟,打造國內首個奇幻電影節,國內首個影視在線實戰教育平臺。
製作運營項目包括: 《可愛的你》 《長江七號》《狐狸的夏天》《八月未央》《宣武門》《彼岸花》《斐濟99度愛情》《畢業季》 《叢林筆記》 《情迷馮家屯》 《誰的青春不叛逆》 《奇星記之鮮衣怒馬少年時》 。
▏創業團隊
驚奇幻想基地是中國首個專注於類型電影的服務平臺,聚焦中國類型電影的藍海——以科幻、奇幻電影為主的幻想類電影。主題項目模塊包括幻想電影節、電影市場、產業論壇、嘉年華、大師班等,形成全球對中國幻想類電影的持續關注,促進全球優秀電影機構及行業人才的交流和互動,整合海內外優質電影資源,拓展中國電影的想像空間,促進兼具中國實際和世界接軌的電影工業體系的搭建和實踐。
▏採訪背景
2017年10月,第十屆歐盟電影展在中國五個城市拉開了帷幕。其中,驚奇幻想基地聯合策展方在北京主辦了本屆影展的「驚奇幻想特別策展單元」,以科幻、奇幻、懸疑、驚悚四大類影片為主要內容,引進了一系列最新的國外類型電影。特別是請到了現象級科幻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的主創與中國觀眾進行面對面交流。
從大力推動這次影展單元的舉動不難發現,驚奇幻想基地致力於對幻想類電影的孵化開發和平臺服務。那麼驚奇幻想基地是誰?他們為何策劃這次奇幻影展?他們對國產奇幻、科幻類型電影有著怎樣的認識和發展計劃?
帶著這些問題,本期創做觀採訪了驚奇幻想基地創始人何侯擇先生。何總長期從事影視劇開發創作,特別是對國產類型電影的開發獨具心得。在本期採訪中,何總分享了推動中外類型電影交流的初衷,分析了當前中國類型電影的發展態勢和短板,對打造中國科幻、奇幻類電影的可行辦法提出了中肯建議。
以下為視頻採訪文字內容
▏主辦本屆歐盟影展的初衷
從我們創辦這個驚奇幻想基地開始,我們就把它定位成一個專注於類型電影的服務平臺,我們和國際上很多國際電影節都有合作,所以這次歐盟電影展也是一樣,我們也是希望能把一些國外的優秀影片能夠帶進中國,也希望能應用這次電影節的一個機會,把我們中國電影介紹到國際,所以這是我們一個比較大的源動力,這是做平臺的一個關鍵。
我們聚焦在科幻、奇幻、懸疑和驚悚四大類型,就是想把這塊真正的類型電影真正推向國際,用國際的語言,能夠看懂中國的故事。
希望成立這個平臺,來推剛剛講的四大類型的類型電影,我覺得這是一個國際語言吧,在這裡面我希望民營企業,因為我們也屬於民營企業做的一個平臺嘛,那我們就想好好的去嫁接這個空間,怎麼把中國的故事能夠用世界的語言,能夠講給世界人民聽,這是我們目前正在想要做的事。
▏中國電影在國際交流中的收穫
我是覺得首先需要學習人家整套的工業體系,第二個就是創作的理念,這是我覺得通過影展,通過和各個大師過來分享,這是我們做這次影展比較大的一個目標,因為之前國外的話呢,我們這裡說實話,因為受到很多方面的原因,(國內)在創作方面是有一點點禁錮的,人家國外的話,說實話也有一部分禁錮,但如何帶著鐐銬跳舞,這是一個新型的創作理念,值得讓我們去學習。
創作理念這塊,說實話差距還蠻大的,因為國外的創作環境相對比較自由,接觸的面比較多,能拍的東西比較多,相對應的對於整個社會價值觀的影射,處理的也會比較好,我們相對在這一塊來講的話呢,相對起來,創作起來有一點點難度,當然呢,這也是我們自身的一個問題,我們可能沒有去找到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去切,就像前段時間在這裡熱播的《看不見的客人》,這個就很值得我們去借鑑,他沒有違反任何的禁令,對吧,但是很好的向我們闡釋了什麼叫一部很好的懸疑推理,所以這是我們未來值得學習的,包括這次歐盟電影展我們引入《彗星來的那一夜》的導演,他用一個很好的想法去拍了一個科幻片,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驚奇幻想基地如何服務類型電影
這是我們目前做平臺的關鍵,第一個引入更多國際上面比較知名的導演,還有專門拍小成本的好導演來過來分享一些經驗,第二個的話呢,我們好好的去剖析人家的工業標準化,看怎麼能把這些工業標準化運用在我們本身的拍攝中,首先,因為我們兩個的起點有些不太一樣,因為國外有很多機會能夠去拍很多實驗性的作品,我們國內的話呢,拍實驗性作品的機會不太大,而且基本上大家好多一上手就直接來這種網大這種純商業片,基本上大家對於創作的這種空間感不是太夠,但國外真的是有很多的時間去研究,去拍很多的實驗性的作品,所以這也是我們平臺想做的一個原因,我們後面想搭建一個很好的資金,去推動很多的新型導演,新銳導演,拍自己比較覺得有創意有想法的一些題材。
我們通過平臺,來嫁接人才,讓各個人才在整個平臺上面能推出自己好的項目,我們能夠可以挑出一些好的人才來推薦給各個影視類的公司,第二個的話呢,我們引入一些國外的好的影片,能夠讓目前中國的一些發行公司,還有一些導演,能夠願意去和外面的一些公司合作,第三個我們會做一些大師班,能夠引入一些國際上知名的大師,來分享一些他們的創作經驗,還有一個未來比較大的,就是我們的主題園區,就是我們會有一個專門的影視產業園區,滿足我們這個類型電影的拍攝。
▏國產類型電影的突破方向
踏實想故事,因為我是覺得現在想故事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差異化,因為我們看項目多嘛,包括和市場碰了這麼多,你首先無論怎麼樣,在想一個故事的時候,你一定要對比周邊,對比你看過的所有東西,你到底得和他們有什麼不一樣,因為現在觀眾水平實在是太高了,因為大家已經都是看好萊塢出來的,我不管你現在是兩萬塊錢做的,我都會拿你和兩億的美劇、美國電影來比的,因為我們對於觀眾來講,耗的是觀眾的時間,不是耗的是人家的錢,所以同樣是花這麼多時間,我為什麼要看你這麼小的一個東西,所以從這點來講,你必須要給人家一個很奇特的故事,或者很奇特的人物,還有很奇特的世界觀,都行,但是我們現在說實話有點心浮氣躁,我們現在給我們項目的好多創作者,年輕人,他們給的東西都是基本上都是無法實現,第二個就是過於雷同,我們一看完就知道有多少個項目的拼湊在裡面,所以我們就很難去落地,所以未來,我們做類型電影有個很關鍵的,就是考驗創作者花這麼多時間去創作一個劇本,去組盤一個項目,你最終能不能落地,能不能落地就是你有沒有市場,你沒有市場就肯定落不了地嘛,那沒有市場的原因是什麼,就是你要返回去想,你這個故事到底行不行,你這個人物到底行不行,對吧,這個就是大家得回去好好想的一個問題。
▏類型電影不是套路化
我對於類型電影的賦予他兩個,一個是極致、一個是想像力。所以他不是套路化出來的,永遠套路化出來的東西,觀眾就不一定會很喜歡,因為觀眾的欣賞水平不斷在提高,所以呢,像漫威也是,漫威也在不斷的創新,他已經算是非常套路化的一個模式了,但他也不斷要想著去創新,所以只不過對我們來講,我們必須要去想這個事,同樣是一個《雷神》擺在我這裡我拿一個什麼樣的作品能夠和他競爭。你要想這個問題,就是同樣這個時間我會面臨著,影院裡面這個時間是排雷神,還是排我這個片,為什麼要排我這個片,那你這個片,如果你說按一個標準作品出來的東西,那觀眾就覺得沒有什麼意義,因為那個(《雷神》)才是國際標準出來的東西,那個平均的製作費用都在2億美金以上,那在這個時間,我有沒有可能以小博大,我有沒有可能我只投1000萬、2000萬能夠拍出一個很新的一個想像力的作品,所以我對類型電影就是極致,加想像力。
(現在年輕人)給我們的劇本都是這樣的,所有的都是套路化,就是一個新的漫威唄,拿來一個科幻項目一看,要不就鋼鐵俠、然後蟻人,就是同樣的一個模式出來的,然後同樣的什麼時間發生什麼事情,你一看完就沒有任何新鮮感。但是這個就根本不是中國類型電影的未來,中國電影的未來一定讓人感覺到我們的想像力是無限的。中國是一個奇妙的國家,你必須要讓人感覺到,連國外都覺得,哇你們還有這種東西。第二個,你拍的好極致,就是這兩個,你講再多套路,一旦進入到套路,我就覺得不太類型了,就過於套路了。過於套路以後觀眾就會覺得你沒有吸引度,你很難吸引他。
我們經常看到好多項目,就把很多年輕人的一些稜角給磨沒了,所有的他的很好的想像力進來,全部被模式化磨,就是你這個不應該這樣想的,應該那樣想。然後你那個不應該這樣子的,應該這樣想。就大家全部變成他,這位監製,可能這個製片人,甚至以前的那個導演,他所理解的那種模式。出來就是模式作品,你怎麼看都覺得怪,因為怎麼看都沒有興奮點,如果做類型電影,現在可以講一個,類型電影一定要有興奮點,就是我們看起來就一定要興奮,如果你一個劇本拍出來東西,達不到人家的興奮點的話,就沒什麼意義了,就已經沒有任何談資了,現在的電影不像以前了,現在的電影就是出來以後要靠口碑的,什麼有口碑,如果你一個模式化作品出來就是,人家出來就是,就那樣唄,這就是模式化作品出來的基本的生理反應,但是看一些真正類型片出來的時候就是,真沒有想到他會這麼拍,這個是一個基礎的反應,如果你的作品做不到這種反應,觀眾是不會買這個單的,更別說他回來以後,他會自動發這個朋友圈,我是不太相信這個事。
對於我來講,類型電影意味著想像力吧。一定要打破年輕人的想像力的這個空間吧。我們寫的就是用極客的思想,極客的思維去創作一部有想像力的作品,所以我是覺得對類型電影來講,是未來的一個很好的出路,所以希望更多的人能參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