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無用的教育是爸媽互相拆臺

2020-12-24 網易親子

(原標題:最無用的教育是爸媽互相拆臺, 管孩子,只需要有一種聲音!)

教育孩子意見不同,在今天的生活中並不少見。

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當你一臉嚴肅地教育孩子,你的另一半或者家中的老人,不僅不幫著你教育孩子,卻在旁邊打斷你,替孩子說話。

後臺收到這樣一條留言:

「我和老公的教育觀念完全相反,一提起6歲女兒的教育問題總是爭得面紅耳赤。他總是說女兒就是要寵著來,什麼事都由著孩子的性子。

昨天,6歲的女兒將幼兒園一小朋友打哭了,老師打了幾個電話過來,晚上我原本準備認真地教育一下孩子,誰知道老公一個勁地護犢子:

「小孩子之間玩玩而已,一點小事就上綱上線!至於嗎!  」

女兒抱著爸爸的胳膊幫腔:「對啊,我又不是故意的!」

看著一大一小,我氣得不得了。

在我們家,壞人全讓我做了,爸爸就像孩子的『救世主』,總是替她說好話。」

這就是典型的「拆臺式」教育,一個嚴厲,一個溺愛;一個批評,一個袒護;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次數多了,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難,和另一半的矛盾也日漸增多。

演員章齡之也曾在一檔節目中吐糟丈夫陳龍總是拆自己的臺。

陳龍在外地拍戲,和妻兒開視頻時喜歡對孩子說:「寶貝,你辛苦了,媽媽是不是很兇今天?」

章齡之對此感到特別無奈,在她看來,這樣的教育是很難效果的。

的確如此,教育孩子最怕的就是夫妻二人觀點不一致,對孩子造成了非常壞的影響。

01影響一:孩子容易變成兩面派

一個溫柔溺愛的爸爸,一個總是管著自己的媽媽,孩子自然傾向於偏袒自己的那一方,對於那個設置太多禁令的一方,產生畏懼和排斥。

媽媽一兇,她就去找爸爸,甚至覺得媽媽很兇,爸爸更愛自己。

更嚴重的是,孩子學會了看臉色,見風使舵,習慣了躲避嚴厲的一方,討好寵愛自己的一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沒有規矩的行為有了避難所,掩蓋了很多需要真正糾正的錯誤。

還有的孩子會利用爸爸媽媽之間這種矛盾,去滿足自己的欲望,想要什麼,想玩什麼,媽媽不同意沒關係,找爸爸肯定可以。

養成這種思維習慣的孩子,大人的教育很難被他聽進去。

02影響二:模糊孩子的是非觀念

心理學上有個很有名的定律叫做:「手錶定律」,意思是指一個人有一隻表時,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鐘;而當他同時擁有兩隻表,反而會製造混亂,讓看表的人失去對時間的判斷。

教育孩子也是一樣,同一件事情面前,大人們告訴他們兩種完全相反的做法,孩子到底該聽誰的?

對於沒有辨別是非能力的孩子來說,很容易陷入混亂,甚至無形中建立起一個錯誤的是非觀。

就像文章開頭那個打人的小女孩,如果爸爸不告訴她打人是不對的,會讓孩子誤認為自己沒錯,更別提改正自己的錯誤。

父母意見常常相左,其實就是在模糊孩子的是非觀念。

沒有規矩可以教,犯了錯可以改,不告訴他什麼是對的,那才是最可怕的教育。

03影響三:破壞影響孩子的安全感

幾乎所有的小孩,都害怕父母沒完沒了的吵架。

幾個月前,看到這樣一則令人惋惜的新聞:

一位媽媽下班回家,發現孩子爸爸在玩手機,兒子在看電視,她馬上催著兒子寫作業,看到孩子卡在了一道數學題上,忍不住立馬訓斥起來。

爸爸看不慣,起身和媽媽爭執起來,兩人大打出手,結果媽媽被打成重傷二級。

在這場慘劇裡,我們很容易忽視的人是旁邊無辜的孩子,目睹父母拳腳相加,媽媽被打進醫院,他該有多惶恐,多害怕,甚至覺得都是自己不好,才惹得爸爸媽媽如此生氣。

夫妻之間,因分歧帶來的衝突,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恐慌和焦慮。

04李玫瑾教授說:管孩子,只需要有一種聲音。

家庭教育的不一致,不僅使教育發揮不了真正的作用,而且也在無形中傷害了孩子。

一位朋友在這方面很有經驗:

「我妻子是全職太太,她在家裡,是教育孩子的主角,我希望我的孩子們能夠尊重媽媽的規矩,作為父親,我應該需要帶頭去尊重我太太的教育,在孩子面前,維護她的威信。

所以在我們家,一般都是媽媽說了算,我堅決地站在她那邊,即使有什麼反對意見,也是私下找她商量。

我也曾當著孩子面說:咱們家,你媽說了算!

因為朋友的這番支持,在他的家庭裡,媽媽的聲音是最有效的。」

教育孩子之前,統一戰線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大是大非面前要立場一致,提前達成共識,即使有分歧,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論,事後再溝通。

這不是說把教育的責任推給某一個人,而是有主有次,團結一心,保持步調的一致,因為只有這樣,教育才會起到最佳的效果。

陶行知先生曾說:「中國家庭教育素主剛柔並濟。父親往往失之過嚴,母親往往失之過寬。父母所用的方法是不一致的。雖然有時相成,但流弊未免太大。方法過嚴則易失子女之愛心,過寬則易失子女之敬意。」

教育,父母應當在孩子面前保持同一種態度。

只有齊心協力,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本文來源:文匯網 責任編輯:王錦忱_NBJS12745

相關焦點

  • 互相拆臺的明星們,太好笑了
    前兩天被粉絲拆臺偶像的場面笑死,今天新的快樂來了。明星之間的拆臺現場也很搞笑。比如王俊凱和白舉綱的身高battle。明面上互拆很搞笑,耿直人士拆臺而不自知更厲害。他們往往一臉真誠,把被拆臺的人逼到懷疑人生。
  • 鄧超犯二,孫儷怒了:我教孩子的時候,請你別拆臺!
    氣得孫儷立馬回應:爸爸在家就是我教育孩子的絆腳石。沒想到,鄧超反駁到:你是寵愛我小情人的絆腳石。「拆臺爸爸」們,媽媽在哪教育孩子,他們就在哪挖坑添堵。媽媽們頂著熊貓眼、一天天給孩子立好的規矩、養成的習慣,爸爸一出現,回到解放前...「真是幹啥啥不行,拆臺第一名。」01鄧超雖然愛拆臺,但有一點值得肯定:平時只要有時間就陪孩子,甚至還動過為孩子退出娛樂圈的念頭。
  • 明星當場拆臺,場面一度尷尬,韓紅的拆臺有理有據
    現在有很多各式各樣的綜藝,綜藝上又會請各式各樣的明星來吸引熱度,但是明星多了就難免會出現一些口角,有些明星不管自己在錄節目,直接在節目上互相拆臺,搞的場面一度非常尷尬,小編整理了幾個看的非常爽的拆臺現場,拆臺都非常有理有據,尤其韓紅的那段話,讓小編覺得她活該這麼紅。
  • 吳秀波起訴範冰冰,人生如此艱難還要互相拆臺
    如今波叔跟範爺兩個天涯淪落人,竟然開始對簿公堂,難道人生如此困難,只能互相拆臺來找存在感嗎?李晨最開始的設想是好的,《戰狼》是陸軍題材,《紅海行動》是海軍題材,而國產空軍題材的影視作品只有《炊事班的故事》最火,幾乎等於是空白領域,再加上當時五代機殲20正式服役,正在討論熱潮中,所以搶佔空軍題材大電影是非常有優勢的。
  • 夫妻爭吵小事變大事:你是婚姻裡的「拆臺王」嗎?
    因為人和人之間總是喜歡互相拆臺。 那些喜歡為難他人的人,往往是因為被他人為難的太多,所以想彌補回來。 同樣的,夫妻之間互相拆臺的也不計其數。
  • 高曉攀開撕相聲界黑幕,汪海林:不掙錢,還互相拆臺
    汪海林:所以競爭也很激烈,互相拆臺。高曉攀:對,你看明星有吸毒的,說相聲的就沒有,因為窮,明星交稅偷稅漏稅,說相聲的沒有,說相聲演一場300塊錢,200塊錢交稅,合同的紙錢都打不出來,所以你看說相聲的全是互相拆臺,互相背後罵,就是不團結。
  • 大廠男孩互拆臺,尤長靖爆範丞丞胖20斤,有難互相關心更致命
    在大廠男孩眼中兄弟就是可以互相拆臺,但有事必挺的角色。在《偶像練習生》結束後,同一班底製作的《奇妙的食光》成為大廠男孩的第一個團綜。節目裡畢雯珺嘲笑朱正廷普通話發音,猛兇董巖磊,懟尤長靖又長胖了,熟悉的大廠男孩相處模式又回來了!
  • 深度剖析:拘泥於升學教育自考成考學歷無用?
    其實對於疑慮信任在決定參與升學教育自考的時分都有考慮過,很顯然這些問題也真真切切影響著咱們要不要報自考提高學歷,可是面對這樣的問題,報仍是不報呢,不如咱們換個思路來分析一下,
  • 50歲張庭直播讓女兒喊「姐姐」,遭女兒無情拆臺,翻白眼嫌棄!
    我發現你們兩個……剛我要直播,他們兩個就很興奮:『我要拆臺了,要拆臺了』」林家菱這次真的拆了媽媽的臺。張庭本來在直播中給女兒做頭髮,用髮膠不停噴女兒,林家菱只能躲啊躲。張庭這是裝嫩遭女兒無情拆臺翻車了,這麼大歲數了,還讓孩子配合自己裝嫩,教這麼小的孩子撒謊多年,張庭這自欺欺人的套路。
  • 李佳航爸爸是刑警,父子倆同款求生欲,一家人互相拆臺很歡樂
    沒想到,李佳航爸爸是刑警,父子倆同款求生欲戳中笑點,一家人互相拆臺很歡樂。 爸媽來探望兒子,李佳航不但迷失在小吃街,就連手機也停機了,李晟根本找不到他。粉絲們爆笑調侃:明星的手機也會停機,難道不怕錯失了業務。
  • 尼格買提筆跡被嫌醜,成語用錯遭拆臺,和撒貝寧互相拿妻子開玩笑
    然而尼格買提話音剛落,就因成語用得不夠恰當,被撒貝寧當場拆臺。能夠在節目裡互相拿對方妻子的名字作梗調侃,可見兩人感情深厚完全不需要避諱
  • 寶媽努力三年給孩子樹立好習慣,被姑姑一句話「拆臺」,太可惡了
    教育孩子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許多父母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灌輸自己的教育理念,給他們培養良好的習慣,希望他們未來能夠走得更遠。但是「千裡之堤毀於蟻穴」,有時候父母精心培養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卻能被人在一瞬間就帶偏。
  • 教育熱答丨為什么爸媽總把我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比?
    主持人 金丹丹 趙婷紅 姚瓊這裡是教育熱問熱答。對教育,有一肚子話想說,來這裡吧。有很多問題沒地方問?來這裡吧。心理溝通、教育信息、政策解讀……歡迎來問,我們來答。熱答在這裡1:你先試著理解爸媽,爸媽願意為你花錢補習,說明他們對你很重視。他們希望你過得充實一些,能學到更多書本以外的知識。爸媽不聽你的想法,給你報了你不喜歡的學科類培訓班,怎麼解決呢?你先要想想:我最適合幹什麼?喜歡幹什麼?最薄弱的是什麼?
  • 侯佩岑在綜藝節目自爆「減肥」痛苦經歷,吳宗憲遭遇兒女狂拆臺!
    侯佩岑在綜藝節目上自爆減肥經歷,吳宗憲認為自己是減肥專家遭遇女兒吳姍儒瘋狂拆臺太搞笑了這一段對話,還有其他嘉賓之間的互相傷害拆臺,也是醉了,既搞笑又辛酸啊,減肥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你羨慕別人擁有完美身材的時刻,人家在背後默默鍛鍊控制飲食的時候,你再想想自己吃了多少?
  • 看了這期的《拜託了冰箱》,感覺馬天宇比郭德綱還會「拆臺」
    感覺看了這期節目,馬天宇比郭德綱還會「拆臺」,而王大陸就是可憐的于謙。何炅問王大陸:有了錢以後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王大陸還沒回答,馬天宇就搶先回答:買酒啊!誰知道王大陸給出的答案是:孝敬爸媽。結果馬天宇又diss王大陸:你好做作。何炅又問王大陸:女明星一般拍完戲,拿到片酬會犒勞一下自己,買個漂亮的寶寶,那你會做什麼?馬天宇又替王大陸回答了:給別人買包包。
  • 劉歡揭露國內音樂教育弊端,別再相信「音樂無用論」!
    和升學無關,乾脆不學不學音樂的人都有一種「音樂無用」的思想,因為音樂這門學科並沒有列入高考必考,跟升學也並不掛鈎。甚至還有些人覺得學音樂就是浪費錢,學音樂就是不學無術等。國家相繼出臺了把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納入中小學考試範圍的政策,光學好語數英等應試教育是不夠的,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學習音樂的重要性。各大高校對於「藝術特長生」的降分政策無疑也體現了對於音樂生的青睞。
  • 絕世好爸媽
    我印象很深的一個場景是,爸媽空時坐在房間看書、查閱各類字典,碰到問題時就互相討論,各抒己見,我便也養成了愛看書的習慣,現在仍能堅持每天看書學習,我喜歡將讀書當作永遠的追求,甘心情願將餘生的歲月,交給書本。感謝外公重視教育,媽媽生於50年代,是個特別要強好學的人,熱愛讀書,成績名列前茅。她有幸就讀「桂林市恭城中學」,這在如今仍很牛逼的學校。
  • 爸媽必看的兒童性安全啟蒙教育,切忌有以下三種教育方式!
    在大部分家長給孩子灌輸性啟蒙教育知識的時候,確實存在著很多誤區,比較常見的就是以下三種,不知你遇到過幾個呢?性教育一刀切,「不認識的人千萬不能搭話」告訴孩子「不認識的人千萬不能搭話」其實並不是很準確,在性安全教育的問題上不能好壞一刀切。其實並不是所有的陌生人都是壞人,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好人。這是成人都明白的一個道理。
  • 英國小學的教育,竟已經這麼牛!這一部紀錄片,爸媽營手工贊!
    前段時間,爸媽營的編輯團隊看到了一部紀錄片,話題很有意義:你覺得未來的教育會是什麼樣子?我們想通過一部紀錄片《你好,未來人類》,來和各位爸媽一起探討這個問題。中國媽媽陳一佳覺得自己最害怕的是,一旦自己放開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就不能控制網絡世界對孩子的影響。但是,她忽然發現:「我擔心的事情這個學校在做,去教育孩子們如何面對社交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