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呼籲保護雪蓮花等高山植物的雲南師範大學教師彭德力沒想到,雪兔子這種遠離公眾視野的植物居然以這種方式火了。
水母雪兔子。 (彭德力供圖/圖)
2020年9月21日,綜藝節目《極限挑戰》第8期西藏站節目中,歌手劉宇寧、相聲演員嶽雲鵬等在海拔4800多米的西藏乃欽康桑雪山上採摘「雪蓮花」,表達在艱苦環境下跋山涉水、終有所獲。
這顆「雪蓮花」實際是「雪兔子」——菊科風毛菊屬雪兔子亞屬,因為渾身披著厚厚的絨毛,像羽絨服一樣起保溫作用而得名「兔子」。
劉宇寧微博致歉說,被採摘的花是節目組準備的道具;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節目組的致歉聲明則表示,沒有實際發生採摘珍稀植物的行為,「但節目播出後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沒有起到宣傳好珍稀植物保護規定的作用」。
但劉宇寧和節目組的致歉聲明,沒有澆滅微博話題「極限挑戰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的熱度。2020年7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中,水母雪兔子被新增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彭德力看過視頻認為,這朵花未必是「水母雪兔子」,但屬「雪兔子」亞屬,這個亞屬的「親戚」們都面臨被大肆採挖的困境。「根莖葉都有,這肯定是真花,不是所謂道具。」
畫面中「雪兔子」周圍有植被分布,這令彭德力感到反常:雪兔子的生活環境應是非常荒涼的流石灘,一般沒有其他植物可以生存。「很可能是節目組僱人採摘其他地方的雪兔子放到這裡,安排嘉賓找到。」
槲葉雪兔子。 (彭德力供圖 /圖)
南方周末記者梳理發現,採摘雪兔子行為被博主、媒體發布到網上,對珍稀植物保護造成負面影響的,遠不止這一起。而無論國內外的戶外類綜藝,在涉及動植物情節時亦翻車連連。
科普博主「花落成燭」回憶,9月21日剛起床,看到朋友在微博聲討,「當時就驚醒了。還能如此大張旗鼓地宣傳摘珍稀植物啊?」
海拔4500-5000米甚至更高的高原流石灘,土壤匱乏、沒有養分、氣候寒冷,幾乎寸草不生,卻是「雪兔子」的家。「它只能在這種環境下生長,到養分好更溫暖的地方反而活不了」,彭德力稱。他測算過,氣候變暖可能迫使雪兔子到更高海拔的地方生存,這一物種的分布區域將逐漸萎縮,直到它們適應了氣候變化。
雪兔子與高寒環境和流石灘相互依存,成為這種特殊生態環境的代表性物種,具有非同一般的生態意義。
由於生長環境和外形都與新疆的天山雪蓮相似,雪兔子又被叫作「藏區雪蓮」,被當地人當做旅遊紀念品賣給遊客,並且售價便宜,往往不超過5元/朵。
其實在植物學家眼中,雪蓮和雪兔子很好區分。雪蓮身上綴滿淺白色半透明的包片,陽光可以透過包片照進花朵內部,形成溫室效應,雪蓮內部溫度比外部高;雪兔子則渾身披著厚厚的絨毛。雪蓮和雪兔子的不同裝束,都是為適應高海拔、低溫、強降水的環境進化出的。
新疆伊吾縣,東天山卡爾裡克冰川山坡上的雪蓮。 (ICphoto/圖)
由於生長環境惡劣,雪兔子生長周期漫長。它的一生可說是「剎那芳華」。大部分歲月,雪兔子都很不起眼,只是一些匍匐在地面的葉片;而在開花時,它會躥升至十幾釐米,開出紫紅色的花,接著很快迎來死亡——此類植物被稱為多年生一次開花植物,積累多年的養分只為了短暫的開花繁殖。
雪兔子家族中,綿頭雪兔子被採摘得最為厲害。 (彭德力供圖 /圖)
「如果在開花的時候採摘,植株就會失去繁殖後代的機會。而且雪兔子是異花傳粉植物,需要在一定範圍內存在『潛在伴侶』,如果被人採摘得越來越少,密度下降,時間一長,這一物種就會慢慢減少乃至滅絕。」彭德力說。
採摘雪兔子,主要是因為武俠小說中對雪蓮渲染的神秘功效,而過於泛濫的採摘已經對雪兔子的生物特性產生了很大影響。
「其實給雪兔子個鏡頭,介紹一下其生存環境的艱難,號召人們保護高寒珍稀植物就好了,為什麼要採摘呢?這可能進一步助長採摘雪兔子的風氣。」彭德力直言。
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和密蘇裡植物園的研究者在國際期刊PNAS發表論文,發現因被認為有「更有藥效」,較大個體的雪兔子被更多採摘。導致的結果是,雪兔子為對抗人類採摘這一風險,產生了適應性進化。綿頭雪兔子「在過去100年間,植株高度呈負趨勢」,也就是越變越矮了。對比分析中,研究者觀察到,在西藏一些「聖地」生長的綿頭雪兔子,因為少有破壞,植株高度會比在大肆採挖區域生長的綿頭雪兔子高9釐米。
標本和野外的數據顯示,在過去100年中,花期裡綿頭雪兔子的高度在降低。 (PNAS論文截圖/圖)
研究者認為,採摘行為都發生於雪兔子生命最後階段的開花期,正好在結實之前,所以雪兔子選擇生存策略時對採摘非常敏感。
採摘雪兔子的背後,是公眾認為花花草草可以隨便採的誤區。有博主視頻甚至講述自己如何到四川四姑娘山上採摘到水母雪兔子,並將這種珍稀高寒植物當成了方便麵的佐料。
「花落成燭」認為,當下全社會的植物保護意識基本處於盲區。「極挑這樣的綜藝,主要目的確實不是科普植物保護,但不亂攀折花草樹木是從幼兒園就開始教的道德觀。」
《極限挑戰》是東方衛視的常青綜藝之一,至今已做了6季,收穫大批粉絲。正在播出的第6季將主題鎖定為「幸福奔小康」,以扶貧、公益為線索,進行為期20天的拍攝。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中,只有水母雪兔子被新增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這意味著,如果名錄按目前徵求意見的版本出臺,《極限挑戰》節目組採摘的是其他種類的雪兔子,也不需負法律責任。
彭德力一直呼籲,希望把雪兔子亞屬中的所有種都納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否則任何一種得不到法律保護的雪兔子「遺珠」,都可能被當作藥材大肆採挖,重蹈覆轍。
無獨有偶,在綜藝發達的韓國,也出現過類似事故。
據韓國時報(The Korea Times)報導,2019年7月,韓國戶外冒險綜藝《金炳萬的叢林法則》一期在泰國錄製的節目播出,藝人李烈音在海裡挖了一隻庫氏硨磲並吃掉了,而這片海域屬於一個泰國國家海洋公園。庫氏硨磲看上去像巨型蛤蜊,是我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物種,也是泰國的瀕危保護動物。
韓國藝人李烈音在海裡挖了一隻庫氏硨磲。 (韓國綜藝節目視頻截圖/圖)
這個海洋國家公園的負責人向警方指控李違反泰國的野生動物保護法,請求對其處以4年刑期和最高4萬泰銖罰款。雖然李烈音以及節目組都已道歉,但是泰國方面仍表示不會撤銷指控。
案件的最新進展,還沒有看到公開消息。
南方周末記者 楊凱奇 南方周末實習生 姜辛宜 董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