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聽聞佛法,聞思佛法義理的經論寶卷,對於廣大眾生信士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善緣。格魯派初祖,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師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偈頌:「暇身勝過如意寶,唯有今生始獲得。難得易失如空電,思已則覺世間事,縱勞無益如揚糠,故應晝夜取堅實。至尊恩師如是修,欲解脫者如是行。」暇滿人身的珍貴,勝過了如意寶。既然今生有緣感得,那麼就應該明白,人身無常,難得到卻易失去的原理。信士既然意識到了佛法難聞,人身難得的深義,就應該趁著色身強健,意識明朗,從而修得圓滿的功德。
人,是六道眾生之一道生命,是因為我執未斷而輪迴周轉的。在無始劫的輪迴之中,世間的歡樂都已經被享受過,諸受之苦也都已經承受過。既然吾人已經更換過這麼多的身命形態,但正是因為沒有能夠聞思、受持斷除我執的智慧方法,所以身命只能在命終之後再度輪迴於泥犁苦海之中。見聞受持佛法的真諦,是生命中最為可貴,也最有價值的事情,既然今生有緣感獲暇滿人身,那麼就必須珍惜這份福德,以強健有為之身心,修出利益己身,亦能夠利益眾生之功德事業。
作為一個有生命,有智識的人來說,吾人對於自己的妙身,其實是缺乏正確認識的,以至於吾人對獲得這樣的妙身,甚至都未曾感到過歡喜。相反的,對於偶爾獲得少量的身外之物,反而會感到無比快慰,這實在是一種本末倒置的思想啊。因為吾人對自己的妙身缺少正確的認知,因此當吾人虛耗生命,造作惡業的時候,根本就意識不到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也不會對自己消耗生命的做法感到惋惜,甚至發心懺悔。反之,一旦失去了少許的身外之物,保不齊就會頓足捶胸,悵然失意。
既然有緣修學佛法,一定要認識到自己妙身的可貴,正如宗喀巴大師所言,自己的妙身要遠勝如意摩尼寶十萬倍。經論有言,信士如能將淨如意摩尼寶洗滌三次,復再擦拭三次,使之明淨光潔之後,奉置於幢頂之上作為供養,那麼施供養者,可感獲到無比歡喜的現世之樂。但信士自己的妙身,其殊勝珍貴的程度,即便是百千億萬的如意摩尼寶,也無法與之相比。因為如意摩尼寶雖然珍貴,卻無法保證吾人證獲不墮入惡趣,如果吾人能夠珍視淨修自己的暇滿之身,不墮惡趣其實是修行路上的最為基礎的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