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襲士林夜市業績受重創,業者懷念每晚幾千陸客逛街的榮景

2020-12-19 海峽導報

針對陸客不來臺灣,臺北市士林老街商圈繁榮促進會理事長蘇文山接受訪問時表示,2008年開放陸客後全盛時期假日會有超過100輛以上遊覽車來士林夜市,每天晚上至少會有幾千位陸客在逛夜市。2016年蔡英文就職後,大陸團客一路走下坡,商圈開始醞釀退租潮,去年個人遊陸客約佔士林夜市的人潮1成、業績佔1至2成,未來陸客應該不會來了啦,前景不太樂觀。

蘇文山

蘇文山是土生土長的在地士林人,在士林擁有房產,現在除了當房東,也在臺北市士林老街商圈繁榮促進會擔任理事長,服務在地商圈7年多。

新冠肺炎重創臺灣觀光產業,臺北市商圈也受創,臺北市議員王鴻薇日前調查1月份各大夜市來客數,其中士林夜市下降了44%成為重災區,從捷運劍潭站走出來,車水馬龍的文林路短短700公尺就有超過30家待租店面。

士林夜市曾是陸客遊臺必到的景點之一,蘇文山接受訪問時回憶道,2008年開放陸客團後,每天至少50輛遊覽車來士林夜市,假日還會超過100輛以上,陸客旺的時期每天晚上至少會有好幾千名陸客逛士林夜市,店家爭先恐後來此開店。自從2016年蔡英文520就任後,陸客團便一路走下坡,業者撤走之後的空店面也愈來愈多。

蘇文山說,陸客團的優勢在於購買力強,且是搭遊覽車,伴手禮一箱一箱拿直接用遊覽車載走。陸客團斷掉後對士林夜市的影響非常大,團客沒了,賣伴手禮商店就慢慢撐不住退出了,又沒有其他業者遞補,導致空店面開始越來越多,現在賣伴手禮店面大概只剩下3成。

蘇文山指出,陸客團客慢慢少掉後,剩一些個人遊大陸遊客,但個人遊旅客較不會衝動型消費,看到喜歡的東西不會買很多,伴手禮也很少買,實際消費金額並不大。以去年士林夜市觀光客結構來說,有7成是臺灣民眾、1成是大陸客、1成是日韓客,剩下1成則是東南亞、歐美旅客。

蘇文山強調,士林夜市業者自己也要修正觀念,經營店面要多方考量、雞蛋不要放同一個籃子,不要只經營國際觀光客,像2000年臺灣經濟環境很好,各行各業百花齊放,根本就不需要觀光客就賣得嚇嚇叫,但前提是「臺灣經濟環境要好」。2008年後就是因為景氣不好,大家比較依賴觀光客,而現在國際觀光客沒了,臺灣本地又因疫情導致經濟不好,士林就開始步入黑暗期。

來源:中評網

相關焦點

  • 臺灣小吃業者懷念士林夜市巔峰每晚數千陸客
    針對陸客不來臺灣,臺北市士林老街商圈繁榮促進會理事長蘇文山表示,2008年開放陸客後全盛時期假日會有超過100輛以上遊覽車來士林夜市,每天晚上至少會有幾千位陸客在逛夜市。2016年蔡英文就職後,大陸團客一路走下坡,商圈 開始醞釀退租潮,去年自由行陸客約佔士林夜市的人潮1成、業績佔1至2成,未來陸客應該不會來了啦,前景不太樂觀。 2008年開放陸客團後,每天至少50輛遊覽車來士林夜市,假日還會超過100輛以上,陸客旺的時期每天晚上至少會有好幾千名陸客逛士林夜市,店家爭先恐後來此開店。
  • 疫情重創臺灣士林夜市觀光 「待租店面」衝破90間
    臺灣士林夜市受肺炎疫情影響,待租店面超過90間。(照片/遊定剛 拍攝)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隨著陸客赴臺銳減、觀光景氣大不如前,臺北市東區近年許多名店,例:頂刮刮、永福樓等生意慘澹,像是骨牌效應般退出商圈。士林夜市可說是另一個漲租、退租潮的重災區。士林商圈理事長蘇文山接受《中時電子報》訪問表示「疫情嚴重影響商圈,逛街人潮少一半,目前待租店面突破90間」。
  • 臺灣餐飲零售受疫情重創 業者擔憂當局紓困措施成效
    (抗擊新冠肺炎)臺灣餐飲零售受疫情重創 業者擔憂當局紓困措施成效 中新社臺北3月5日電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臺灣餐飲、零售等行業受到重創。臺當局近期擬推出措施振興消費,但有業者擔憂相關紓困措施的成效。據中央社、中時電子報等臺灣媒體報導,當局經濟主管部門統計處近期調查顯示,有高達六成零售業者認為業績將受疫情影響,餐飲業更不樂觀,有79.2%的業者認為會受到影響。該處副處長王淑娟稱,以SARS經驗來看,受疫情影響,民眾會減少消費需求,但需求不會消失,而是延後。
  • 大陸遊客團沒了 臺北士林夜市80家店面空置待租
    臺北市指標市集、士林夜市受疫情嚴重衝擊,捷運劍潭站附近的文林路短短700米就有超過30家待租店面。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表示,過去陸客來臺一定會去士林商圈,但這幾年團客個人遊都沒了,因此商家受到影響。
  • 高雄六合夜市被曝人潮消失慘況!攤商懷念「那些有陸客的時光」
    六合夜市人煙稀少,被網友直呼「站在街頭可以看到街尾」慘況。(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高雄六合夜市是知名的觀光夜市景點,陸客不來加上疫情影響雪上加霜,被臺灣攤商形容是「50年來最差的一年」,臺灣網紅近日也紛紛發文曝高雄夜市慘況。
  • 士林夜市爆發倒店潮 負責人痛喊:我們自食惡果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士林夜市是不少觀光客必逛的夜市之一,但隨著疫情的衝擊,加上觀光客銳減,現在士林夜市已不見從前人潮。實際走訪一趟,只見街道上一塊塊廣告出租廣告牌,許多店家早已撐不下去紛紛倒閉,對此,士林老街商圈繁榮促進會理事長蘇文山表示「這是前所未有的黑暗期,我們自食惡果!」據報導,士林夜市商圈理事長蘇文山表示,自從2008年開放陸客來臺,士林夜市一天能湧進5千名陸客,這也讓許多攤商嘗到了甜頭,便開始哄抬價格「為了賺快錢,他們追求翻桌率,不惜犧牲質量,更乘機哄抬價格」。
  • 人潮銳減爆倒店潮,臺灣夜市慘兮兮!士林夜市業務量只剩10%,為何...
    據臺灣媒體報導,繼高雄六合夜市、新崛江商圈爆倒店潮後,當地的凱旋夜市也冷冷清清。連已有40年歷史的高雄瑞北夜市,也因違反「高雄市攤販臨時集中場管理自治條例」,在11月11日熄燈。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臺北市的「美食天堂」士林夜市,整個商圈大小攤位已經倒閉了100多家,繼續經營的店家業務量只剩下過去的10%。
  • 島內臺商惋惜陸客來臺榮景不再:蔡英文不該搞砸兩岸關係
    (圖片來源於:中評社)  華夏經緯網7月20日訊:據香港媒體消息,蔡英文當局3倍券政策上路,希望振興疫後經濟,島內業者卻並不看好,表示島內很多商家都撐不到年底,惋惜陸客來臺大量消費的榮景不再,批「蔡英文不該搞砸兩岸關係」。
  • 臺灣士林夜市100攤歇業生意慘不忍睹 專家:一切就是註定終局
    [新聞頁-臺海網]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士林夜市日前傳出已經倒閉100多家攤位,生意掉到僅剩1成,慘不忍賭,對此網絡觀察家「宅神」朱學恆今天翻出9年前寫士林夜市崩壞的文章,神準預言了士林夜市如今的慘狀,指大家都賺快錢,房東也貫徹壓榨到底的邏輯,「一切就是註定的終局啊
  • 陸客不來生意慘澹,高雄夜市50家攤商歇業止血
    「北士林,南六合」,臺灣一南一北兩大觀光夜市,曾經是陸客赴臺遊必備打卡點,如今因為新冠疫情和兩岸形勢急凍的影響,日子都不太好過。特別是高雄六合夜市,在前市長韓國瑜6月被罷免後,就屢次傳出人潮銳減,門可羅雀。臺媒21日最新報導,過去一段時間,六合夜市內竟有近50個攤商歇業,包括挺韓五虎將「杏仁哥」的攤位。
  • 士林,士林夜市的士林
    回程一定要幫室友樓友一干人等,帶回傳說中的大餅包小餅,偏偏兩家店比鄰在夜市最深處最尾端,據說是老店的那家或傳聞比較好吃的那家,向來都沒有明確的佐證,索性兩家都買,我最愛花生口味,一口咬下瞬間,不得了啊,這東西真好吃。 去士林吃東西逛街買衣服,成為那幾年住在淡水山上最夯的行程,許多校園女生瘋狂模仿的打扮,大抵都從士林捎來流行的號角,再傳回淡水校園。
  • 臺北市經濟受重創!王鴻薇:慘烈直追金融海嘯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重創臺北經濟。臺北市議員王鴻薇27日表示,發生疫情以來,她辦公室調查了臺北市各商圈和夜市來客人數、主要捷運站運量、旅遊業住房率、以及勞動局無薪假通報等四大面向,驚見多項數據都是近年新低,臺北市各大商圈來客數平均下降3至5成,捷運人次更出現十年最慘負成長,市況慘烈直追2008年的國際金融海嘯。
  • 臺北士林夜市的悲歌真相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位在臺北市最大規模的士林夜市,過去總吸引不少觀光客前來,近日受到疫情衝擊,遊客大幅銳減,原本是「一級戰區」的文林路,房東不願降價,成了代租店面「重災區」。 聲名遠播的士林夜市,全盛時期商圈店家、攤販達2700多家,假日觀光一天更可超過10萬人。
  • 臺南今年成大陸遊客觀光「冷凍區」業者紛叫苦(圖)
    原標題:臺南今年成大陸遊客觀光「冷凍區」業者紛叫苦(圖)業者自嘲,前有登革熱、後有市長賴清德主張「臺獨」,今年臺南成了陸客觀光的「冷凍區」。   臺南旅遊業者觀察,赤崁樓、孔廟園區等熱門觀光景點,以往在大陸十一長假期間都有陸客團進出,昨天(3日)周末假期出現罕見冷清景象,陸客團更少之又少,估計臺南遊客量只剩去年同期三成,旅宿業受衝擊,小吃業也叫苦。
  • "韓流"崛起 | 高雄六合夜市人氣增溫,遊客人潮爆滿
    根據六合夜市自治管理委員會統計,自從去年底韓國瑜當選後,目前平均一天有3萬人次,比前兩年蔡上任後,讓兩岸停止交流的低潮期平均一天8千人,已經恢復到過去榮景。            據報導,六合國際觀光夜市是高雄第一個合「法」夜市,起源最早可追朔到1949年,共超過60年的歷史,夜市觀光也成為臺灣的特色,六合也是外地觀光客在高雄晚上必訪的景點,去年底韓上任後,人流從傍晚到半夜可謂絡繹不絕
  • 臺北士林夜市生意慘澹,藍議員無奈表示:臺北市府團隊要加油啊
    @銳看臺灣報導 聲名遠播的士林夜市,也是臺北市最大規模的夜市,過去總吸引不少觀光客來朝聖。近日受到疫情衝擊,遊客大幅銳減,鄰近夜市旁一級戰區的文林路,加上房東不願降價,成了代租店面重災區。針對臺北市府舉辦士林夜市的行銷宣傳活動,北投士林市國民黨籍議員張斯綱接受臺媒訪問時怒批「小家子氣」。根據士林夜市商圈官方資料顯示,全盛時期店家、攤販達2700多家,假日觀光一天可超過10萬人。豈料,疫情爆發後,攤商剩2300多家,假日觀光人數掉到剩1萬多人,不少店家苦撐不下去,像是骨牌式關門大吉。
  • 臺灣士林夜市又要來上海了!這次在這裡……
    周俊佑看重這裡的大片空地,計劃今年底把早已撤出上海的臺北士林夜市重新開起來,但種種外部條件卻對他頗為不利。不同於臺北的四季如春,上海很快將進入冬季,夜市的需求會出現明顯收窄;另一方面,周俊佑選中的夜市新址,相比6年前士林夜市首次來滬入駐的錦江樂園,區位更加偏遠,遊客導流情況尚不明朗。
  • 臺當局旅遊補助將到期 業者憂或現倒閉潮
    臺當局旅遊補助將到期 業者憂或現倒閉潮   為救觀光,民進黨當局2018年11月推出"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遊",2019年又推出擴及全臺的"暖冬遊方案",補助島內民眾旅遊住宿,但到這個月31日,補助就截止了。臺觀光主管部門也證實,補助將不會再延續。此舉讓臺灣旅遊業者擔心,若不再提供補助,春節過後,倒閉潮將加碼來襲。
  • 疫情令臺灣經濟雪上加霜 觀光業恐現倒閉潮
    民進黨桃園市長鄭文燦受訪時坦言,旅客人數減半,不僅對機場相關服務業有很大影響,也將重創臺灣各行各業。 嘉義花況正好 卻爆退訂潮 嘉義阿里山部分品種櫻花已開始綻放,石棹地區花況正好,但受疫情影響,不少做團客的旅宿業者苦不堪言,旅遊業者表示,約5成團客取消預定。
  • 臺中逢甲夜市「墾丁化」,業者指出關鍵嘆悲劇恐成真
    當地房仲業者透露,逢甲夜市商圈的確有墾丁化現象。  中國臺灣網2月26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 據統計,臺中市店面待租前三名由高至低分別為:西屯區、北屯區以及北區,有當地房仲業者透露,逢甲夜市商圈的確有「墾丁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