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9歲的小熙在媽媽的帶領下,如期來到長沙愛爾眼科醫院青光眼白內障專科複查。
據悉,小熙雖然年齡不大,但卻是5年的「老青友」了。
2016年小熙被確診患有嬰幼兒型青光眼,同年12月小熙在長沙愛爾眼科醫院接受雙眼抗青光眼手術,之後的每半年小熙媽媽都會帶著女兒準時來複查。
雖然現在情況還算穩定,小熙媽媽卻不敢懈怠。
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副院長段宣初教授為患者看診
因為擔心4歲的小女兒也患上青光眼,所以每次複查也一併帶上讓醫生看看。
此次對於小女兒的病情,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副院長段宣初教授坦言,患有青光眼的概率極高,今後還需長期觀察。
「青光眼引起的視力傷害不可逆,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防止視力進一步惡化是至關重要。」
段宣初教授提醒小熙媽媽,除了定期帶孩子複查以外,也要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嬰幼兒型青光眼是怎麼回事?
嬰幼兒型青光眼是小梁網或前房角先天發育不良引起的青光眼,見於新生兒或嬰幼兒時期(5—6歲前),70%為雙側性,屬多基金遺傳疾病。
段宣初教授介紹,嬰幼兒期是視功能發育的重要階段和敏感時期,一旦診斷為嬰幼兒型青光眼,應儘早手術治療,避免造成不可逆轉的視力損害,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智力發育以及日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父母親如何早期發現小孩患先天性青光眼?
「嬰幼兒型青光眼患者由於年齡小,無法用言語表達或表達不清自己的不適,如果家長不注意,則容易延誤診斷。」
段宣初教授表示,本病如能早期診斷,早期手術治療,大多數患者眼壓可得到控制,從而避免眼球繼續擴大,視神經繼續受損傷,保持或提高原有的視功能。
因此,段宣初教授提醒,對於以下情況之一者,家長應警惕孩子患有嬰幼兒型青光眼,及早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1、畏光、流淚、眼瞼痙攣、睜不開眼。畏光嚴重時,嬰幼兒常煩躁哭鬧,喜歡把頭埋躲在母親懷裡。白天由於光線較強不願意活動,夜晚或暗光下活動則明顯增加。
2、黑眼珠(角膜)不透明而顯混濁,早期僅角膜上皮及上皮下水腫,呈輕度霧混濁,混濁隨眼壓的升降而有變化,如不及時診治,到了青光眼晚期整個黑眼珠會變成灰白色。
3、出生時黑眼珠大、眼淚多、眼球大或雙眼大小不對稱。
(編輯zebra。)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愛爾眼科醫院 李倩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