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宮略》是我在無意中開始追的,這兩天快要劇終了,坐下來寫點觀後感。
一、話說奴才
人人都想做瓔珞,善良正直,快意恩仇。但最快意的是乾隆,身為九五至尊,後宮的考核標準就是邀得聖寵。無論明君暴君,都忌諱逆龍鱗,輕則掌嘴,重則砍頭。是否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乾隆,每個女人心中都有一個瓔珞?男人徵服世界,女人徵服男人。男人需要爬到高位,讓人俯首稱奴才。女人必須邀聖寵,以此傲視群雌?
好在一百年前朝廷就破了,誰也不必是誰的奴才。女人不得寵,可以解除婚約,而不必打入冷宮。
二、話說人上人
現在想做皇帝的人應該沒有了,偶爾個別有土皇帝做派的,也忌諱被人叫做土皇帝。不過人上人的思想還是很有市場。《延禧宮略》中的爾晴就非常有現代感。
爾晴出嫁前是皇后的貼身宮女,端茶倒水極能幹的。嫁給傅恆做了官宦之家的太太,走幾步路居然也要丫鬟攙扶。回到長春宮找皇后,見了明玉和瓔珞以及從前的宮女們,都是一副貴婦的派頭。「我今天就要你知道,什麼叫規矩,什麼叫體統!」就是出自爾晴的名言。費勁心機從奴才做到主子,就格外享受主子的派頭,整治下人也格外下得了手。
所幸現代社會已經沒有人身依附關係。尤其對90後、00後,無論在職場在家中,想讓他委屈求全低人一等,那是萬萬不可的。那些人上人的思想,那些擺譜的作派,越來越不受年輕人待見。
三、壞人的命是不是人命?
要說爾晴幹起壞事來有多大作為,也不見得。她不過是喜歡有才有貌的富貴公子,使了點小手段搶了別人男朋友。受盡冷落後,她若安份就該學魯迅的夫人朱安逆來順受。偏偏她不安份,生出許多事端。放在現代,搶了別人老公還敢跟原配叫板的也不算稀奇。劇中碰巧對方是高貴美麗又善良的富察皇后,爾晴就人人喊打餘死有餘辜了。
爾晴最後不是皇帝賜死,也不是家法打死,而是被令妃娘娘關了黑屋子,私刑處死。爾晴賣了青蓮,編劇煸情「婢女的命也是一條人命」,頗有天賦人權的意思。但後來爾晴之死,居然娘家婆家國家都無人過問,似乎壞人的命就不是人命了。
這個邏輯的可怕之處在於:如果被打上了壞人的標籤,那麼他怎麼死就沒人關心了;推論下去,如果想要整死一個人,先給他打上壞人的標籤!多麼熟悉的邏輯,就這麼堂而皇之地演出來了。
所謂人權、平等,如果只有「好人」才有配享有,那誰來鑑別好人壞人誰就有了生殺予奪的權力,比如劇中的令妃娘娘。
四、打擊對手vs自我提升
和所有的宮鬥劇一樣,爾晴和一眾後宮嬪妃最大的錯誤在於,她們的目標是贏得皇上的歡心,她們的主要手段卻是打擊競爭對手。當然這是女主升級打怪過程中必須要黑化的配角,否則怎麼體現女主的英明神武呢?
瓔珞與對手們最大的不同是,她在目標業務上極其用心:看了十幾集她和皇上打情罵俏,她媚惑男人的手段甩開爾晴十幾條街。為別出心裁討太后歡心,她割破手指取血抄佛經,號稱全本八十卷,耗時十幾年。被貶辛者庫時刷個馬桶都能刷得高人一籌,看到她說用什麼物料什麼工藝的時候,我甚至想到了匠人精神。
把時間花在打擊競爭對手,還是自我提升完成目標業務,這是配角與主角的最大區別。貶低別人,並不能抬高自己。尤其在當下人、財、物都可以自由流動的年代,唯有業務精進、自我提升才對自己最有利。
五、價值觀的兩面性
魏瓔珞幾乎是一個天賦異稟的現代女性穿越到了康乾盛世。她的個性,當然是為現代觀眾,尤其是現代女性觀眾設計的。除了女主身在皇宮不自由,現代女性想要的她一樣不缺:美貌、青春、愛情、地位、奢華。道德,並且守得住道德,一生沒有道德汙點。
這是小女生的白日夢,成年人大可以一笑置之。
這些價值觀看上去不錯,它們的反面表現形式卻很不善:長得醜被嘲笑,女星變老被嘲笑,出軌離婚被圍觀,對上奴顏媚骨對下頤指氣使,小女生以買奢侈品為榮,隨處可聞的王思聰老公和馬雲爸爸。至於道德汙點,出在自己身上就叫隱私需要保護,出在別人身上就儼然正義化身恨不能八卦到每個細節。章子怡、範冰冰,都是一人一口唾沫淹不死的,至於阿嬌那句很傻很天真,我一直沒搞懂她到底傷害了誰。
一個追求美貌、青春、愛情、地位、奢華、道德的人,如果不是靠自身努力去獲取這些,而是時時嘲笑指責別人不美貌、不青春、不愛情、不地位、不奢華、不道德,就很可憎,這些靠人靠天靠祖先的東西,還是不要太看重才好。
六、天賦 vs 努力
聰明是魏瓔珞的人格基石,沒有聰明,就撐不起勇敢,否則只會死得很難看。沒有聰明和勇敢,就只剩下美麗和善良,那就不是魏瓔珞,而是富察皇后了,前提是有高貴的出身。瓔珞何以聰明如此?我們不得而知。估計觀眾也不感興趣,最好是天資聰穎,加上現代穿越、仙人點化、偶得秘籍之類簡便高效神奇的法子。如果要寫她的努力,她上多少課外輔導班、讀多少課外書籍,拍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就沒人愛看了。
努力是一個持續、緩慢、枯噪並且很可能還是痛苦的過程,而美麗和善良與生俱來。美麗與青春同行,善良來自好的出身和教養,都是先天決定。Google把「不作惡」作為企業的原則,而守住「不作惡」的底線,有賴於他們強大的實力。做人也是如此。對芸芸眾生來說,過了二十五歲,是否還守得住美麗和善良就看各人的努力和造化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