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續集,
就無法避免被拿來與前作比較。
綜合來說,
今天上映的這部《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的確不如上一部經典。
一方面是前作《海底總動員》的確樹立了一個標杆,很難超越;
另一方面,被迪士尼收購之後的皮克斯似乎被前者感染,
掉進「重角色、輕劇情」的坑裡爬不出來,
讓偏重劇情的觀眾「想說愛你不容易」。
《海底2》在劇情上延續前作,
講述小丑魚馬林在找到兒子尼莫一年後,
爺兒倆又陪好友多莉尋找其親生父母的故事。
這次,它們從澳大利亞大堡礁來到了美國西部的加利福尼亞莫羅灣,
在一座海洋生物研究所裡開始了「漫漫尋親路」。
其間,父子倆與多莉走散,
於是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交叉敘事開始,
最終,多莉找到父母,並與馬林父子團聚。
雖然前作的故事脈絡也很簡單,
但在情感上極有說服力,
而且劇情豐富、看點多多。
而這一部卻在很多情節點上顯得刻意、生硬,
讓人時不時地跳戲,
故事也顯得不夠流暢。
兩部中都有的親情元素,
第一部運用得爐火純青,
第二部卻匠氣十足。
閱片量較大或稍稍接觸過編劇職業的觀眾,
一眼就能看出《海底2》劇本的中規中矩,毫無創意。
表面看著很熱鬧,
走出影院腦袋裡卻空空如也,
能記住的人與事不多。
而在技術方面,
前作中令人窒息的海底美景,
當年曾讓觀眾大開眼界,欲罷不能;
這一部卻毫無突破,沒有製造更多亮點,
反而因為將主要場景設在人類的地盤,
整體風格變得有點「髒兮兮」,
視覺效果上大打折扣。
說說角色。
這次的主角由馬林父子變為健忘的多莉,
配角則由前作的群像改為一個善變又賤萌的「章魚哥」。
整部影片看下來,
三個主角並不討喜,
反而是章魚漢克堪稱「最佳男配」,
完美俘獲觀眾心,
甚至被要求出外番!
為什麼?
因為多莉的健忘在第一部中是笑料,
在這一部中卻讓她變成了絮絮叨叨、喋喋不休的老太婆;
曾經的「好父親」馬林和可愛的尼莫,
也變得毫無個性,
尤其後半段,只會說「如果是多莉該怎麼做」,
完全淪為多莉的「腦殘粉兒」,
令人覺得失望又乏味。
還好有新角色章魚漢克,
可以說撐起本劇的半邊天。
他是偽裝高手,造型多變,
一會兒成貓咪,
一會兒變綠植,
一會兒又化身嬰兒車裡的小baby,
從而成功躲過人類的眼睛,
幫多莉在海洋生物研究所自由穿梭;
他是「有故事的人」,
脾氣壞又孤僻,
卻時不時蹦出一兩句讓你浮想聯翩的話(比如「沒有回憶就沒有麻煩」),
想去了解這個「小混混」的過往;
他是撩妹高手,
嘴上說的話賤兮兮,
行動上卻給你實打實的幫助,
一點兒不偷奸耍滑,
雖然開始是一場交易,
後面卻動了真情,
只要你發話,
開汽車上高速逆行都幹得出來(這種情節似乎不適合小朋友)!
呃,明明主打的是溫情家庭牌,
為什麼聞到了愛情的味道?
再說說國語配音。
最加分的是給章魚配音的馬東。
因為臺前與幕後兩個角色很吻合,
「MM馬」可謂本色出演。
畫面上漢克那賤賤的小眼神兒,
完全就是《奇葩說》裡「恬不知恥」的馬東翻版。
「馬林」版張國立也不錯,
時隔十三年,
仍很好地塑造出那個緊張兒子、處處謹小慎微的父親形象,
代入感很強。
女主角多莉的成年版仍由徐帆配音,
成為公認的減分項。
本來多莉的角色就不招待見,
加上徐老師那帶點嬌嗔的嗓音,
真是聽得人「尷尬症」頻發。
還好童年版多莉的軟萌挽回了一些局面。
至於之前宣傳的黃健翔,
真的是「如翔一樣的強行植入」,
純屬多餘啊!!
最後,整體打分,
《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在6—7分之間徘徊。
淺顯地分析後,
要不要帶上身邊的寶貝去影院,
你說了算。
銳影Vanguard編輯 | 琪菲
✪▽✪歡迎轉載,但一定要註明來源和作者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