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的故事1】標頭,入門第一款定焦

2021-02-12 跟老狼去旅行

每個鏡頭的誕生,設計師都賦予了它特殊的使命。雖然沒有使用範圍的限制,但它們的個性特點有很大的區別,對於單反攝友來說,掌握這些鏡頭的特點是非常有必要的。從本期開始,我們推出《鏡頭的故事》系列,將對市面上主流鏡頭逐一給大家做一個全面深入的介紹。

對於入門攝影愛好者,老狼不止在一個場合向大家推薦50mm標頭,而且是光圈F1.8最便宜的那一款。原因只有一個:性價比太高;50mm焦段非常適合攝影小白,成為各家銷量最好的鏡頭,其中是有秘密的。

為什麼是50mm

大家只知道50mm焦距的鏡頭被稱之為標頭,其實P家大公主43mm被稱為標頭中的標頭。為什麼43mm是標準視角?大家都知道135系統傳感器的面積是24×36。那麼對角線的長度,根據勾股定理就約等於43mm,這就是標頭的由來。而50mm視角又被稱為標頭視角,標準視角。

標頭視角和標準視角與人眼有關係嗎?很多人說標頭視角等於人的單眼視角,35mm視角等於雙眼視角,但是你拿起全副擰上35mm/50mm,就會發現,取景器裡的視角遠比你看到的窄,這是為什麼呢?


下面來看看各焦段的視角。

尼康50mm/F1.8,是47°

尼康35mm/F1.4,是63°

尼康28mm/F1.8,是75°


那麼人眼的視角究竟多大? 從百度百科上可以很容易的找到人眼的相關資料顯示,人單眼的水平視角最大可達156度,雙眼的水平視角最大可達188度。人兩眼重合視域為124度。也就是說在人眼觀看到的範圍內,只有這124度視角內的物體才有立體感。

單眼舒適視域為60度,超過水平方向視角30度的周邊部分稱為誘導視野,也就是大家常說眼睛的餘光。你可以閉上一隻眼,看看視角範圍,在拿起35mm/50mm看看,就會發現50mm太窄,好像35mm都不夠光。

為什麼?因為餘光,餘光的存在就是擴大視角範圍,在人類初期,看清楚是一回事,看到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就算只剩一隻眼,看東西沒有立體感,沒有距離感,但是視角範圍還是很大的。

聽起來有點深奧,老狼來總結一下。人單眼的視角範圍至少35mm水平,雙眼是21mm以上,這裡順便做一回流言終結者,人眼實際視角如果折算成全畫幅鏡頭,應該是一枚16mm的超廣角鏡,以後千萬別稀裡糊塗的誤傳了。

而標頭唯一和人眼相似的就是透視關係,你一隻眼看到東西的比例,和透過50mm標頭看到的是差不多的,這點非常重要。廣角鏡頭善於誇張前景和表現景物的遠近感,產生形變也就見怪不怪了,而長焦鏡頭能明顯地壓縮空間縱深距離,誇大後景。相比之下,標準鏡頭表現得就比較「正常」。

菜鳥先入標頭的理由

貼在50mm標準鏡頭上的標籤最多了,「人文」、「人像」、「紀實」等等。另外攝影界有句俗語:「攝影從標頭開始,從標頭結束」,可見標準鏡頭在所有焦距鏡頭中的地位非常之高。當然,這些並不算菜鳥優先入手標準鏡頭的絕對理由。

比起套頭,50mm標準鏡頭體積足夠小,可以單手拍攝,而且攜帶方便,掃街或抓拍時,不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而且性能足夠好,關鍵足夠便宜,原廠50mm/F1.8鏡頭,600元左右就能搞定,買回來沒事擰在機器上出去走一走,你會發現很多不一樣的,老狼反正是拿它當萬金油用,腿腳請快點,也是可以「一鏡走天下」的。


能拍出背景虛化效果是很多人入手單反的單純原因,而廉價的標準鏡頭能助其一臂之力

很多新手剛剛接觸單眼相機的時候,就是想輕而易舉拍出背景虛化的效果,可是用套頭,怎麼折騰,都不明顯,而50mm標準鏡頭擁有F1.8甚至F1.4大光圈,隨隨便便就能實現。更為重要的是,在低光照度的環境中,即便不打開閃光燈,不提升ISO感光度,也能保證安全快門速度,這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在家裡拍個小孩,或者聚餐的時候拍張雙人合影,用套頭的話,照片模糊的概率非常高,後期再強也無濟於事,改用標準鏡頭的話,它會成為你最可靠的幫手,快門速度能提高2-3檔,成片率大幅提升,一下降低了攝影的門檻。此外,夜景自由度大,尤其是在漂亮的燈光下,更是美不勝收。

當然了,一旦用上50mm標頭,就要過上「變焦基本靠走」的日子(退兩步是35mm,進兩步是85mm),會強迫攝影者去尋求更好的構圖,因為沒有廣角的誇張,無法用誇張畫面去遮掩內容的不足,大大提升了出片率。拍人文,出好片是因為能與拍攝對象有更直接的交流,如果拍人像,通常會站在對方1.5-2米的距離,不似廣角或長焦拍攝時大動幹戈。


關於畫質,「定焦無弱旅」,大家聽過這句話沒。定焦鏡頭的銳度和解析度遠勝變焦鏡頭,尤其邊緣。這裡老狼還要做一回流言粉碎機,標頭50mm/F1.8最佳畫質並非在最大光圈(F1.8時很容易跑焦),而是F8或者F11,全開光圈縮小一到兩檔成像質量就有很大提高。

大光圈也是毒藥


有一種病,叫「大光圈綜合症」。很多小白最早買50mm標頭就是衝著最廉價的大光圈去的。第一次用大光圈很新奇,輕而易舉的玩空氣切割,糖水片美嗒嗒。

然而,虛化並不是越虛越好,就拿人像說,焦外糊成一片初看上去確實新鮮,但真的很容易審美疲勞。如果拍攝對象不是特別美的姑娘或是特別萌的寵物小娃,真不想多看一眼的感覺。所以老狼給小白的忠告就是,不要落入背景虛化的俗套中無法自拔,多多發揮50mm鏡頭所特有的透視效果,這才是它的優點。

50mm標頭像什麼,在老狼看來,它就像是一張白紙,沒有任何附加屬性,完全取決你怎麼去畫,給予拍攝者極高的自由度。你也是這麼想的嗎?

本文歡迎微信公號轉載。如希望轉載,請在文章前註明:本文首發於跟老狼學攝影,微信號:pcw-laolang。

社區O2O大眾創業最新平臺

微信:跟老狼學攝影

跟老狼去旅行

論壇:狼族論壇

www.ilaolang.com

QQ群:狼族330320657

↓↓↓↓

相關焦點

  • 大光圈標頭 尼康50mm f/1.8D鏡頭評測
    尼康定焦鏡頭  尼康AF尼克爾50mm F1.8D鏡頭就是一支輕便、經濟的標準鏡頭。
  • 大光圈黨必看,尼康標準定焦鏡頭應該怎麼選?
    無論你是準備購入第一隻定焦的攝影初學者還是攜帶大光圈鏡頭出行的職業攝影師,你鏡頭的選擇一定多少和標頭有關。是什麼原因讓標頭如此受到大家的青睞?
  • 為何攝影初學者需要一款50mm定焦鏡頭?
    每當攝影初學者想要購置第一款定焦鏡頭從而諮詢大師的建議時,得到的答案可能大都是 50mm的定焦。那麼究竟50mm的鏡頭擁有什麼樣的魅力深受攝影愛好者的推崇,這個焦段的鏡頭為什麼又適合初學者使用。下面就由小影給大家解析一下。1.真實感50mm 焦段的鏡頭又被稱為標準鏡頭,因為其在全畫幅上大約39 度的視角與人眼的視野相當。
  • 最好用的三隻定焦鏡頭,你有嗎?
    相比變焦鏡頭,定焦有諸多優勢。更輕便、更好的畫質、更大的光圈。許多人第一枚鏡頭是定焦,也有不少人最終回到定焦。無論是新手還是玩家,都有自己鍾愛的定焦,那麼哪幾枚定焦是最值得買的呢?在業界的口碑甚至超過佳能原廠50mm/F1.4,而2012年新推的Art系列第一枚鏡頭35mm F1.4 DG HSM(A),更是讓人眼前一亮。50mm F1.4EX DG HSM在技術上並不算先進,只是針對數碼單眼相機的特性進行開發設計,確保光圈全開也能獲得充足的周邊進光量,最大限度使周邊點光源的成像形狀完好,更不遺餘力地追求柔美的焦外成像,簡單的說,就是投其所好。
  • 第一枚人像鏡頭,50mm你真的了解嗎?
    許多人的第一枚鏡頭就是50mm鏡頭,在給入門用戶做器材推薦,我會反覆提到50mm標頭。
  • 入門鏡頭怎麼選?在哪買靠譜?——彎彎談攝影器材
    定焦鏡頭即使是便宜的,光圈也比變焦大不少,而且畫質比同價位的變焦好多了。光圈大的,則在暗光下有優勢,在照片虛化效果上有優勢。       在差不多的預算基礎上,也可以考慮走定焦路線,買便宜的定焦。光圈大,畫質好,輕巧。只是不能變焦,失去了變焦的方便。基本上這裡是入門的一個分叉:便宜的變焦是最入門的,而且方便;便宜的定焦則比最入門高級一些。
  • 新手的第一支鏡頭怎麼選?——這3款是尼康單反鏡頭的入門首選
    如何選擇一支成像優秀、用途廣泛,價格適中的鏡頭作為自己的一支鏡頭呢?今天稜鏡給大家介紹3款尼康的經典入門鏡頭。推薦鏡頭1:套頭之王——Nikkor AF-S DX 18-105mm F35-5.6G ED VR       從D90到D7100,18-105mm這款鏡頭可謂「三朝元老」,輔佐了尼康APS-C畫幅的三代經典相機,由此可見其地位和素質,算是歷盡時間檢驗的套頭之王
  • 新手入門:7個使用定焦鏡頭的理由
    相信很多攝影愛好者早已清楚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的不同功能優勢:定焦鏡頭一般在畫質表現上比較優秀,而變焦鏡頭最主要的優勢在於拍攝取景的便利。不少前輩常常鼓勵新手們使用定焦鏡頭來練就攝影好眼力,究竟為什麼呢?來聽聽國外攝影師 Dzvonko Petrovski 怎麼說。1. 限制讓進步更快速
  • 佳能大光圈定焦鏡頭EF-M 32mm F1.4 STM
    大光圈定焦鏡頭新品EF-M 32mm F1.4 STM是佳能近期推出的一款針對EOS M無反相機的產品,它主要定位於攝影愛好者以及對攝影有更高追求的入門用戶
  • 關於鏡頭感:說說28、35、50mm三個定焦鏡頭
    後來用了T3的35mm鏡頭一年多,才開始慢慢明白個中的含義。幾年前進了一臺GR1s(28mm鏡頭),加上自己本來就有一隻性價比非常好的佳能50/1.8II,三隻鏡頭比較下來,心中模糊的概念就有了比較清晰的輪廓,其實所謂「鏡頭感」就是攝影師和鏡頭之間培養起來的感覺,是在對自己所用的鏡頭非常熟悉的情況下想像鏡頭是怎樣看東西的規律。
  • 頂級135標頭 適馬蔡司標準定焦頭對比測試
    前不久,我們對市面上比較常見的五款50mm F1.4級別標準定焦鏡頭進行了橫向評測(文章連結)。而今天,我們將再次為各位讀者帶來50mm左右的標準定焦鏡頭評測第二彈,此次為各位帶來的是光學性能以及關注度都比較高的兩款標準定焦鏡頭——蔡司Otus 55mm F1.4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
  • 【標頭新時代】畫質向50mm f/1.4規格鏡頭橫評
    具體到產品,43、45、50、55、58mm的都有,這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標準鏡頭在之前給我們的印象一直都是輕便小巧大光圈,其實原因很簡單,之前是單眼相機佔據主流位置的時代(貌似現在也還是)。單眼相機的法蘭距普遍在40+mm這個級別,與標頭的焦距相近。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在設計鏡頭的時候直接把第一主點放在光圈的位置,前後各用一組鏡片來做像差矯正即可。
  • 【鏡頭的故事6】餅乾鏡頭你真的需要嗎?
    關於世界上第一枚餅乾鏡頭,應該是賓得的fish-eye-takumar 18/11, 18mm焦距,F11光圈,挺奇葩的。M42卡口, 無對焦環, 拿起就能拍,算是太苦馬鏡頭裡比較有特色的一個。餅乾鏡頭多為定焦鏡頭,通常是廣角鏡頭或標準鏡頭,鏡頭的長度小於鏡頭的直徑,而從老狼的歸納的情況來看,鏡頭的長度一般小於或等於鏡頭直徑的1/3。
  • 攝影器材篇 鏡頭篇 人像攝影為何只愛定焦頭 佳能鏡頭推薦系列
    定焦鏡頭的結構設計經典而完美,尤其是佳能的頂級定焦鏡頭,其成像質量絕佳。這類鏡頭具有超大光圈,使得拍攝的照片既有清晰銳利的焦點成像,又具有焦外無與倫比的虛化效果,並能夠挑戰更為複雜的光線條件。曾經由於變焦鏡頭的高速發展和普及,定焦鏡頭被大家忽視遺忘。
  • 高性價比入門定焦 富士XC35mm F2鏡頭評測
    來源:中關村在線富士在前一段時間發布了一枚入門級定焦鏡頭XC35mm F2,這枚鏡頭國內定價1390元,是一枚性價比非常高的入門定焦鏡頭,非常適合X-A7、X-T200等相機用戶搭配相機使用。但是鏡頭雖然入門,畫質卻非常好,我們今天就來測試下這枚鏡頭。
  • 攝影師訪談:佳能CN-E電影定焦鏡頭測試
    A:這次的技術測試是一個針對市面上常見攝影機綜合性能的測試,棚拍這部分是CN-E電影定焦鏡頭的測試。其實在剛接觸到這個項目的時候,我就已經想到了使用CN-E電影定焦鏡頭,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的EF卡口幾乎已經成為了一個主流的標準,要把不同廠、型號的機身用同一種鏡頭匹配起來,非EF口的電影鏡頭不可;另一方面也是因為CN-E電影定焦鏡頭的素質完全可以滿足這次的測試需求。
  • 變焦鏡頭和定焦鏡頭有什麼區別
    對於攝影的新人來說,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很多人還是分不清楚。攝影新人應該優先考慮購買哪一種鏡頭?如果第一支買了變焦鏡頭,第二支一定要買定焦鏡頭嗎?今天我們就來系統的給大家講解一下什麼是定焦鏡頭,什麼是變焦鏡頭,它們之間應該如何進行選購。新手怎麼選?變焦鏡頭和定焦鏡頭有什麼區別什麼是定焦鏡頭?
  • 攝影圈名詞百科:「標頭」究竟是什麼?
    在攝影圈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標頭」這個概念,那麼什麼是標頭呢?所謂標頭特指焦段為50mm的定焦鏡頭。這是因為50mm鏡頭的視角和人眼非常接近,以人眼的視角為標準,那麼50mm鏡頭就是最為接近的。用50mm鏡頭拍攝的畫面和人眼看到的是非常接近的,正所謂所見即所得。
  • 佳能推出大光圈定焦鏡頭新品EF-M 32mm f/1.4 STM
    2018年9月5日,佳能(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能」)宣布推出大光圈定焦鏡頭新品EF-M 32mm f/1.4 STM。
  • 定焦鏡頭適合拍什麼 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的區別
    定焦鏡頭的優點定焦鏡頭的好處,主要體現在短焦段的使用上:1、定焦的廣角或標準鏡頭一般都比涵蓋相應焦距段的變焦鏡頭口徑大。一般的定焦廣角和中焦鏡頭的光圈都在2.8以上,通光量大,便於在低照度情況下拍攝。2、定焦的廣角鏡頭一般都比涵蓋相應焦距段的變焦鏡頭最短對焦距離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