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135標頭 適馬蔡司標準定焦頭對比測試

2021-01-18 蜂鳥網

  前不久,我們對市面上比較常見的五款50mm F1.4級別標準定焦鏡頭進行了橫向評測(文章連結)。而今天,我們將再次為各位讀者帶來50mm左右的標準定焦鏡頭評測第二彈,此次為各位帶來的是光學性能以及關注度都比較高的兩款標準定焦鏡頭——蔡司Otus 55mm F1.4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這兩款鏡頭一款是堪稱史上最強的135鏡頭稱號的的蔡司Otus 55mm F1.4,另一款則是後起之秀,有著「黑科技」稱號的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這兩款鏡頭的性能孰優孰劣,誰能榮膺135系統最強標準定焦鏡頭的稱號,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蔡司Otus 55mm F1.4(左)
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右)體積都比較巨大

  蔡司Otus 55mm F1.4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的體積都比較大,有別於同級別50mm F1.4標準定焦鏡頭。從外觀上來看,這兩款產品的外形設計風格更加貼近數碼時代的單反鏡頭。其中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具備較強的Art系列家族化特徵,與35mm F1.4 DG HSM鏡頭比較相近。

產品名稱 卡爾·蔡司 Otus 55mm f/1.4 ZE手動鏡頭 適馬 50mm f/1.4 DG HSM(A) 鏡頭結構 10組12片(1片非球面,6片低色散) 8組13片(1片非球面,3片SLD低色散) 鏡頭卡口 佳能EF卡口 佳能EF卡口,尼康F卡口,索尼α卡口,適馬SA卡口 對焦方式 手動對焦 HSM超聲波對焦驅動系統 濾鏡尺寸 77mm 77mm 最大光圈 F1.4 F1.4 最小光圈 F16 F16 光圈葉片數量 9片 9片(圓形光圈) 視角範圍 對角線:43.7° 對角線:46.8° 鏡頭長度 144mm 100mm 鏡頭重量 1030g 815g

註:紅字標識表示該配置領先

  參數配置方面: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採用了10組12片的光學結構,其中包括了1片非球面鏡片和多達6片的低色散鏡片,這在定焦鏡頭中比較少見。我們測試的這款蔡司鏡頭為佳能卡口版本,內置了光圈控制機構,與尼康卡口版本相比採用了無光圈環設計,其重量也超過了尼康卡口版本達到了1030克。這款鏡頭並未採用蔡司標準鏡頭常見的Planar結構,而是選擇了廣角鏡頭中常用的Distagon結構。

  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則採用了8組13片的光學結構,包括1片非球面鏡片和3片SLD低色散鏡片。與蔡司鏡頭採用手動對焦不同,這款適馬鏡頭內置了HSM超聲波對焦驅動系統,工作噪音較低。

·拓展閱讀:

135標頭巔峰對決 適馬蔡司鏡頭外觀對比
標頭終極對決 各家50 1.4標準定焦頭橫評
黑科技再臨 適馬兩代50mm F1.4對比測試
P&E2014:專訪適馬公司社長山木和人先生
Otus定價合理 專訪卡爾·蔡司Ken Nagate
史上最強135鏡頭 蔡司Otus 55 1.4首測

·外觀對比:做工俱佳蔡司威猛

  從外觀上來看,蔡司Otus 55mm F1.4基本延續了Touit系列產品簡潔、大氣的設計風格,鏡筒採用金屬材料製作,1030克的重量甚至超過了EOS 5D Mark III單機身。蔡司鏡頭正面寬大的橡膠材質對焦環佔鏡筒的較大面積,緊挨著對焦環下部的是對焦距離窗,而產品銘牌則被鐫刻在對焦環上方。蔡司Otus 55mm F1.4鏡筒前部直徑略大於中後部,本次測試的佳能EF卡口版本也採用無光圈環設計。

  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筒則延續了Art系列產品的設計風格,具備較強的質感。適馬鏡頭對焦環面積較大,並且配備了細密紋路的防滑設計。適馬新系列的鏡頭也已放棄過去比較常見的金色裝飾圈,整體設計風格更加低調。這款產品的對焦距離窗同樣位於對焦環下部,其景深標尺的標註沒有蔡司鏡頭細緻。


蔡司Otus 55mm F1.4(左)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右)正面外觀對比

  側面外觀部分,我們能看到Otus 55mm F1.4鏡頭對焦環上方蔡司的「小藍標」和下方藍色鏡頭安裝標識。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則在側面配備了對焦模式開關,並且具備全時手動功能。對焦模式開關右側的金屬裝飾則標明了其「Art」系列鏡頭的身份。


蔡司Otus 55mm F1.4(左)與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右)側面外觀對比

  從背面來看,我們可以發現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的產地為日本。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在背部配備了大面積防滑紋路設計,保證了握持的手感和一定的防滑性。


蔡司Otus 55mm F1.4(左)與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右)背面外觀對比

  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的遮光罩體積同樣較大,並且在內部採用植絨消光設計。從下面的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裝備遮光罩後的鏡頭與佳能EOS 5D Mark III機身搭配的效果。


蔡司Otus 55mm F1.4配備遮光罩搭配佳能EOS 5D Mark III效果


蔡司Otus 55mm F1.4遮光罩細節

  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標配的遮光罩採用了花瓣式設計,內部並未植絨,而是配備了螺紋形式的消光設計。這款鏡頭的遮光罩體積較大,反扣後將無法進行手動對焦或使用全時手動補償功能。


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配備遮光罩搭配佳能EOS 5D Mark III效果


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遮光罩細節

  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的直徑和長度均比較巨大,甚至達到了24-70mm F2.8級別鏡頭的水平。如果這款鏡頭搭配比較輕巧的全畫幅機身,例如佳能EOS 6D、尼康D610和Df時,可能會出現頭重腳輕的情況。


蔡司Otus 55mm F1.4搭配佳能EOS 5D Mark III效果

  而適馬鏡頭則將鏡頭的體積保持在一個相對較小的水平,體積雖然大於原廠同級別產品,但基本與35mm F1.4級別鏡頭的體積相近。這款鏡頭的質量為815克,基本為本次評測使用的佳能EOS 5D Mark III機身的一半左右。


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搭配佳能EOS 5D Mark III效果

  從整體外觀上來看,適馬和蔡司的兩款鏡頭均具備了較大的體積和相對精良的做工。尤其是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其體積甚至不遜於某些24-70mm F2.8級別的鏡頭,全金屬鏡筒也令其重量達到了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的體積和重量雖然高於原廠同級別產品,但也能控制在一個相對合理的水平。

·細節對比:彰顯各自設計風格

  關於細節部分,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配備了尺寸寬大的對焦環,旋轉手感比較順滑,阻尼也比較均勻。這款產品的對焦環設計在同級別產品中比較特殊,表面並未配備防滑紋路,而是依靠對焦環較大的面積和相對柔軟的材質來實現防滑效果。


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對焦環並未設計防滑紋路

  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同樣尺寸相對寬大的對焦環上則密布了較細的防滑紋路。這款鏡頭的對焦環阻尼相比於蔡司鏡頭稍大,但依舊比較均勻,旋轉手感相對順滑。


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對焦環阻尼稍大,但比較順滑

  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的對焦距離窗設計比較獨特,表面並未設置防護裝置。從下面的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蔡司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為0.5米,在同級別產品中並不具備優勢。此外,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的佳能版本和尼康版本的最近至無限遠對焦距離的旋轉方向是相反的,更加契合原廠鏡頭的工作方式。這款產品的對焦行程長達近270°,具備較高的對焦精度。


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為0.5米

  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的對焦距離窗則採用了相對常見的設計,0.4米的最近對焦距離在同級別產品中處於相對領先的水平。這款產品的對焦行程約為90°,這也是自動對焦鏡頭的常規設計。


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為0.4米

  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配備了T*鍍膜,前組鏡片鍍膜顏色偏向紅綠色,附近的產品名稱銘牌處標註的「Apo」字樣則表明其光學結構採用了復消色差設計。


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前組鏡片鍍膜偏向紅綠色

  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前組鏡片鍍膜顏色偏向藍綠色,前組鏡片附近也採用了螺紋消光設計。


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前組鏡片鍍膜偏向藍綠色

  我們測試的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為佳能EF卡口版本,卡口採用了金屬材質製作,後口處的電子觸點數量少於原廠產品和適馬鏡頭。這款產品的後組鏡片鍍膜偏向琥珀色,與前組鏡片不同。


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後組鏡片鍍膜偏向琥珀色

  而同為佳能EF卡口版本的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的卡口同樣採用了金屬材質,後組鏡片鍍膜顏色偏向綠色。這兩款鏡頭均採用後組對焦方式,不同的是蔡司鏡頭還具備浮動對焦功能。


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後組鏡片鍍膜偏向綠色

  蔡司和適馬鏡頭均配備了9片圓形光圈葉片,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採用了圓形光圈葉片設計,F1.4-2.8時光圈葉片形狀基本能夠保持為圓形。而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則未採用圓形光圈葉片設計。下圖中F2.8光圈時,蔡司鏡頭光圈葉片形狀已經變為多邊形,而適馬產品則更加趨向圓形。


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在F2.8時光圈葉片形狀已變為明顯的多邊形


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F2.8光圈是葉片形狀比蔡司鏡頭更趨向圓形

  上面我們比較詳細地對比了蔡司Otus 55mm F1.4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的細節部分。從細節來看,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具備較好的做工,以及比較強烈的質感。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則在比蔡司鏡頭更低的價格的基礎上同樣具備較佳的做工和機械質量,並且擁有蔡司鏡頭不具備的自動對焦功能。

 

·解析度測試卡對比:蔡司更勝一籌

  蔡司Otus 55mm F1.4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在發布之初,均宣稱其具備較高的解析度表現。之前我們在測試尼康版本的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在搭配尼康D800E機身時,全開光圈解析度讀取數值就已經超過了ISO12233解析度測試卡的測量上限。那麼我們就來測試這兩款鏡頭在佳能EOS 5D Mark III機身上的解析度性能。


ISO12233解析度測試卡實拍圖(紅框內為讀取區域)


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解析度讀取數值

  從解析度讀取數值圖表來看,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全開光圈時解析度數值接近3000LW/PH,光圈從F2.8開始,直至F11時,基本超過了3200LW/PH的水平。總體來看,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在各擋光圈的解析度讀取數值比較平緩,全開光圈和小光圈的數值與最佳光圈相比差別並不明顯。


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解析度讀取數值

  適馬鏡頭方面,全開光圈時解析度讀取數值與蔡司鏡頭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最佳光圈F8時,解析度讀取數值在3100LW/PH左右。光圈收縮至F11開始,解析度讀取數值出現了相對明顯的下滑。總得來說,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難能可貴之處,是讀數非常平均,各檔都非常不錯,非常少見。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的表現也相當不俗,考慮到適馬鏡頭售價僅為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的1/4,適馬這支鏡頭的綜合性能還是相當不錯的。

·解析度實拍對比:邊緣蔡司佔優

  除了拍攝ISO12233解析度測試卡之外,我們還在實際場景中使用蔡司Otus 55mm F1.4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在同一場景內拍攝了各擋光圈的樣張。畫面中央和邊緣100%放大後截圖如下:


解析度測試實拍樣張(紅框內為100%放大截圖區域)

  從實際拍攝的樣張100%截圖來看,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全開光圈就能獲得相對出色的解析度表現,畫面中央各擋光圈的解析度差別不大。考慮到小光圈衍射效應對解析度表現產生的影響,蔡司鏡頭能夠擁有這樣的解析度表現比較難得。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光圈全開解析度表現與蔡司鏡頭相比稍有不足,但也算比較出色,收縮光圈至F2.8後也能獲得較高的解析度表現。在最小光圈F16時,解析度也出現了一定的下降。

  畫面邊緣部分,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依舊保持了較高的解析度素質,全開光圈既具備較強的可用性。小光圈部分,F11-16光圈下依舊能夠獲得相對出色的邊緣畫質,這對於風光攝影這樣可能會使用小光圈拍攝的題材來說更為重要。適馬鏡頭方面,F1.4光圈時邊緣解析度表現則稍顯不足,光圈收縮兩擋後,也能獲得相對銳利的成像。總的來說,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具備了頂級135鏡頭的性能,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在50mm F1.4這個級別的產品中具備了較強的解析度性能。

·暗角對比:適馬控制更出色

  根據蔡司官方網站對Otus 55mm F1.4鏡頭的介紹,這款產品是根據中畫幅相機的畫幅進行設計的。那麼搭配尺寸相對較小的全畫幅機身使用,在暗角控制上可能具備一定的優勢。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也採用了較大的前組鏡片設計和77mm的濾鏡口徑,我們也對其暗角控制程度產生了較高的興趣。


暗角對比測試實拍樣張


F1.4光圈暗角測試實拍樣張截圖

  F1.4光圈時,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暗角,但畫面邊緣的失光量並不十分明顯。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的暗角控制更加出色,全開光圈時暗角得到了較好的控制。


F2光圈暗角測試實拍樣張截圖

  光圈收縮1擋至F2後,蔡司鏡頭依舊出現了相對明顯的暗角,而適馬鏡頭畫面邊緣的暗角基本消失。


F2.8光圈暗角測試實拍樣張截圖

  F2.8時,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的暗角程度得到了較好的抑制,僅在邊緣存在輕微的暗角。而適馬鏡頭在F2.8時暗角則基本消失。


F4光圈暗角測試實拍樣張截圖


F5.6光圈暗角測試實拍樣張截圖

  光圈繼續收縮至F5.6後,兩款鏡頭的暗角基本消失。總的來說,蔡司鏡頭並未因其較大的像場和前組鏡片口徑而獲得更好的暗角控制能力,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則具備較強的暗角控制水平,也延續了前作50mm F1.4 EX DG HSM鏡頭相對出色的暗角控制能力。

 

·畸變&色散對比:蔡司色散程度較低

  一般來說,標準定焦鏡頭往往具備不錯的畸變控制水平,即使是售價相對較低的佳能EF 50mm F1.4 USM和尼康AF-S 尼克爾 50mm F1.4G鏡頭,其畸變也能保持在比較低的程度。下面我們就來通過實際拍攝的方式來測試蔡司Otus 55mm F1.4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的畸變程度。


蔡司Otus 55mm F1.4 DG HSM鏡頭畸變測試實拍樣張


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畸變測試實拍樣張

  從實際拍攝樣張來看,兩款鏡頭的畸變控制都比較出色。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在畫面的邊緣部分出現了比較輕微的桶形畸變,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則在畫面邊緣也具備了相對出色的畸變控制。

·色散測試

  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使用了定焦鏡頭中比較少見的6片低色散鏡片,並且採用了Apo復消色差結構,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也配備了3片SLD低色散鏡頭。這兩款鏡頭的在特殊鏡片上面的配置在同級別產品中也可以說是比較奢華的。下面我們就來測試這兩款鏡頭在高反差逆光場景下的色散控制水平。


色散測試實拍樣張(紅框內為100%放大截取區域)

  從實拍樣張的100%截圖來看,蔡司Otus 55mm F1.4具備比較出色的色散控制水平。全開光圈時焦點處屋簷的邊緣僅出現了輕微的色散,而前景深處的欄杆邊緣出現的軸向色散也並不明顯。光圈收縮至F2.8後,焦內的色散和焦外的軸向色散則基本消失。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全開光圈時色散控制也比較不錯,但焦外的軸向色散略微明顯。光圈收縮兩擋至F2.8後,照片上色散和軸向色散均基本消失。F2.8光圈開始,兩款鏡頭的色散表現基本一致,均能達到較好的控制水平。由此來看,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具備更強的色散控制水平,而適馬鏡頭的表現也比較出色,3片SLD低色散鏡片的加入令其具備不錯的色散控制水平。在全開光圈時存在一定的軸向色散,但收縮兩擋光圈就能得到良好的控制。

·焦外成像對比:蔡司適馬均佳

  我們測試的蔡司55mm F1.4鏡頭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均具備了較大的光圈,理論上可以獲得較佳的焦外成像性能。而適馬鏡頭更是採用了圓形光圈葉片設計。在前面細節對比部分我們發現,適馬鏡頭在F1.4-2.8光圈區間內光圈葉片形狀基本能夠保持為圓形。下面我們就通過實際拍攝的方式來測試這兩款產品的焦外成像水平。


焦外成像測試實拍樣張(紅框內為100%截取區域)

 
蔡司(左)和適馬(右)F1.4光圈實拍樣張100%截圖

 
蔡司(左)和適馬(右)F2光圈實拍樣張100%截圖

 
蔡司(左)和適馬(右)F2.8光圈實拍樣張100%截圖

 
蔡司(左)和適馬(右)F4光圈實拍樣張100%截圖

 
蔡司(左)和適馬(右)F5.6光圈實拍樣張100%截圖

 
蔡司(左)和適馬(右)F8光圈實拍樣張100%截圖

  從100%截圖來看,F1.4-2.8光圈內,蔡司Otus 55mm F1.4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均能獲得比較柔和的焦外成像。考慮到拍攝時採用了相同機位,而蔡司鏡頭的焦距更長,理論上可以獲得更淺的景深,這兩款鏡頭的焦外成像基本處於相同水平,都能提供柔和的焦外成像。

·樣張賞析&編輯觀點

  上面我們對蔡司Otus 55mm F1.4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進行了相對詳實的對比測試。綜合機械質量和光學性能來看,蔡司鏡頭表現比較全面。雖然在諸如暗角控制、畸變上面略有不足,但依舊是瑕不掩瑜。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在部分測試項目上落後,但憑藉不足1/4的價格獲得了較為出色的性價比。


焦距:55mm  光圈:F8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125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使用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拍攝


焦距:50mm  光圈:F8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125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使用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拍攝


焦距:55mm  光圈:F1.4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20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使用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拍攝


焦距:50mm  光圈:F1.4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20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使用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拍攝


焦距:55mm  光圈:F1.4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4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使用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拍攝


焦距:50mm  光圈:F1.4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4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使用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拍攝


焦距:55mm  光圈:F1.4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20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使用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拍攝


焦距:50mm  光圈:F1.4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20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使用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拍攝

·編輯觀點:

  蔡司Otus 55mm F1.4以其相對出色的做工、全面的畫質表現,為我們呈現了135系統鏡頭的較高水平表現。如果要說到有什麼不足,其比較昂貴的價格對大部分攝影愛好者產生了一定的距離。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的售價則更加親民。從產品定位來看,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的目標用戶群體為追求頂級攝影器材、追求極致的畫質表現的資深攝影愛好者和攝影師。而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的綜合表現在50mm F1.4級別產品中性能比較出色,價格雖然高於原廠同級別產品,但與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相比,僅為後者不到1/4的售價,這麼看來,適馬鏡頭具備著較強的性價比。

·蔡司Otus 55mm F1.4:綜合畫質堪稱史上最強


蔡司Otus 55mm F1.4鏡頭

優勢:

做工上佳

全開光圈畫面中央和邊緣解析度表現出色

相對出色的畸變和色散控制

柔和的焦外成像

不足:

價格比較昂貴

鏡頭體積比較龐大(相對於同級別產品而言)、重量較大

暗角控制存在提升空間

·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綜合性能和性價比比較出色


適馬Art 50mm F1.4 DG HSM鏡頭

優勢:

相對於其價格比較出色的做工

全開光圈中央解析度相對出色

較為良好的畸變控制

相對更加出色的暗角控制

焦外成像較為柔和

性價比比較出色(相對於蔡司Otus鏡頭而言)

不足:

大光圈邊緣成像依舊存在提升空間

F1.4-2時出現一定程度軸向色散

相關焦點

  • 【鏡頭的故事1】標頭,入門第一款定焦
    為什麼43mm是標準視角?大家都知道135系統傳感器的面積是24×36。那麼對角線的長度,根據勾股定理就約等於43mm,這就是標頭的由來。而50mm視角又被稱為標頭視角,標準視角。標頭視角和標準視角與人眼有關係嗎?很多人說標頭視角等於人的單眼視角,35mm視角等於雙眼視角,但是你拿起全副擰上35mm/50mm,就會發現,取景器裡的視角遠比你看到的窄,這是為什麼呢?
  • 詭異的標準視角 非50mm全幅標準鏡頭小覷
    對於135畫幅而言,畫面尺寸是24×36mm,其對角線長度為43mm左右,所以135畫幅的標準鏡頭焦距應該是43mm左右。但是在實際應用中,焦距為40-60mm的鏡頭所表現出來的透視關係也與人眼視角的透視關係相似,所以這類鏡頭都屬於標準鏡頭範圍。50mm,也只是大部分廠商為了方便好記而給標準焦距下的「定義」,久而久之,50mm便成了「標頭」。
  • 拍人像,50、85、135你會選什麼焦段?
    限時免費領最新福利 · 最新頂級磨皮DR5插件,一鍵磨皮、調色、工筆畫 【福利】網紅攝影&後期私教教程 帶你分分鐘拍出人像大片攝影基礎入門教程         後期基礎入門教程人像攝影教程              人像後期教程
  • APS-C掛機標頭典範 適馬30 1.4評測
    50mm鏡頭是大部分使用135相機的攝影師所接觸到的第一支定焦鏡頭,相機廠商將之定義為標準鏡頭。而很多非135全畫幅鏡頭也會追求50mm視角,對於135畫幅而言,畫面尺寸是24×36mm,其對角線長度為43mm左右,所以135畫幅的標準鏡頭焦距應該是43mm左右,在實際應用中,135全畫幅40-60mm鏡頭所表現出來的透視關係與人眼視角的透視關係相似,所以只要是實際成像視角符合該範圍的定焦鏡頭,都可以算作標準定焦鏡頭。
  • 攝影師訪談:佳能CN-E電影定焦鏡頭測試
    針對這一現狀,近日,影視技術服務機構「最強攝影師」使用佳能CN-E電影定焦鏡頭結合市面上的EF卡口攝影機做了一系列測試,測試完成後,該項目的首席測試攝影師Ray為我們分享了使用佳能CN-E電影定焦鏡頭的一些感受。幾十年的優秀光學品質傳承    Q:你最早知道佳能CN-E電影定焦鏡頭並且開始使用它是在什麼時候?
  • 大光圈黨必看,尼康標準定焦鏡頭應該怎麼選?
    無論你是準備購入第一隻定焦的攝影初學者還是攜帶大光圈鏡頭出行的職業攝影師,你鏡頭的選擇一定多少和標頭有關。是什麼原因讓標頭如此受到大家的青睞?
  • 佳能三個人像頭對比85mm/1.2 135mm/200mm/2
    人像鏡皇PK空氣切割機佳能3人像頭對比人像鏡皇PK空氣切割機佳能3人像頭對比編者按:
  • 大光圈標頭 尼康50mm f/1.8D鏡頭評測
    尼康定焦鏡頭  尼康AF尼克爾50mm F1.8D鏡頭就是一支輕便、經濟的標準鏡頭。
  • 【標頭新時代】畫質向50mm f/1.4規格鏡頭橫評
    ↑注意:這個定義是錯的。標頭的正確定義是,某畫幅的標準鏡頭,其焦距應等於該畫幅底片的對角線長度。135全畫幅的對角線長度是43.2mm,所以其實世界上也就一支鏡頭相對嚴格的符合這個標準——那就是賓得的FA 43mm f/1.9 Limited。不過由於習慣使然,一般40~60mm焦距的鏡頭都被劃在了標頭這個範圍之內。
  • 攝影器材篇 鏡頭篇 人像攝影為何只愛定焦頭 佳能鏡頭推薦系列
    人像攝影,只愛定焦頭很多傳統的攝影家和發燒友都偏愛使用定焦鏡頭。
  • 【器材】史上最強135鏡頭—蔡司Otus 55/1.4神頭試玩
    通過長達三年的研發,蔡司終於發布一款號稱單反系統中成像頂級的標頭,型號命名為Otus Distagon 55mm f1.4。該鏡頭是專門給高像素全幅單反量身設計的,Outs譯為拉丁語中的貓頭鷹,這和Tessar鷹眼的解釋有點近似,都是說明鏡頭成像表現極佳。而Distagon為該鏡頭的光學結構,屬於反望遠式,特點也是出色的畸變控制和極高的成像解析度。
  • 攝影圈名詞百科:「標頭」究竟是什麼?
    在攝影圈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標頭」這個概念,那麼什麼是標頭呢?所謂標頭特指焦段為50mm的定焦鏡頭。這是因為50mm鏡頭的視角和人眼非常接近,以人眼的視角為標準,那麼50mm鏡頭就是最為接近的。用50mm鏡頭拍攝的畫面和人眼看到的是非常接近的,正所謂所見即所得。
  • 尷尬的佳能標頭 - 50mm哪支強【佳能篇】
    蔡司還沒進入135相機市場搗亂,圖麗、騰龍、適馬之類的副廠還沒有趕英超美的實力,索尼還在專心造音響和遊戲機。鏡頭怎麼選?佳能或尼康,紅圈或金圈,F4或F2.8,完事了。你給我造鏡頭,我給你造接圈,原本簡簡單單的鏡頭市場格局被徹底顛覆。
  • 標準鏡頭:無法替代的視角
    標準鏡頭的視角範圍。標準定焦鏡頭(簡稱標頭),在全畫幅機身上特指50mm鏡頭。無論從視角還是感覺上都是最接近人眼的鏡頭,其光學系統曾作為色彩還原的標準,所以一些廠商在宣傳頂級相機的廣告上,也會用標頭與相機一同搭配,可見其在鏡頭大家族中的重要地位。標頭不僅是很多影友學習起步的第一支鏡頭,也是很多專業攝影師外出常備的鏡頭之一。標頭雖然沒有變焦鏡頭那般迅速改變拍攝焦距的便捷性,但它卻具有很多特定的優勢。即使在變焦鏡頭盛行的今天,標頭依然具有不可撼動的地位。
  • 『器材評測』人像鏡皇PK空氣切割機 佳能3人像頭對比
    這就是影友們常說到的空氣感,由於這個鏡頭出色的畫質與F2大光圈提供的強大虛化能力(也就是對主體的剝離,切割剪裁那種感覺),再加上影友們所說的空氣感,所以被大家稱為「空氣切割機」。因為這三支鏡頭都比較適合拍攝人像,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實際成像效果對比了解這三支鏡頭拍攝人像時的效果差異。
  • 單眼相機的牛頭、狗頭、標頭、套頭
    3、標頭是標準鏡頭的簡稱,指視角接近人眼視角的鏡頭,比如50mm定焦或85mm標準定焦等鏡頭。4、套頭是套機鏡頭的簡稱,購買相機時通常是機身和鏡頭一起購買,是廠家銷售的一種手段,一起購買會節省一些費用,我們一般稱為套機鏡頭(套頭)。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每天都會分享原創圖文視頻!歡迎大家關注、點讚、評論、轉發!
  • 35mm定焦大爆發 五個理由告訴你為啥買
    因為50mm可能是最接近標頭的一個焦段(最接近135mm全畫幅相機傳感器對角線的長度43.2mm),目前最接近這個尺寸的是是騰龍SP 45mm F1.8 Di VC USD,當然我們這裡說的是全畫幅的鏡頭,實際上最接近的應該是賓得「三公主」鏡頭中的長公主:FA43mm F1.9 Limited,但可惜的是賓得沒有全畫幅數位相機,所以這個頭的優勢發揮不出來,不過利好消息是賓得在2016年的春天應該會正式發布
  • 攝影技巧 人像篇 只愛定焦頭 展現與眾不同的人像攝影風潮
    很多傳統的攝影家和發燒友都偏愛使用定焦鏡頭。定焦鏡頭的結構設計經典而完美,尤其是佳能的頂級定焦鏡頭,其成像質量絕佳。
  • 全新Tokina Cinema Vista電影定焦鏡頭詳細測試
    Tokina圖麗以前曾做過幾個電影變焦鏡頭,包括Cinema ATX 50-135MM T3,16-28mm T3和11-16mm T3。這對於定焦鏡頭來說已經很重了,以下是一些其他的全幅兼容的電影定焦鏡頭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