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斧神工趙州橋,看柴王爺和張果老怎麼戲魯班!

2021-01-18 曲陽焦點

神工鬼斧趙州橋

當年魯班封神後,因為想在銀河上修座橋,與牛郎織女提供方便,結果在曲陽北部的深山裡鋸石頭的時會兒,被天上的順風耳、千裡眼發覺,又不想認個錯兒,因而受責罰又回到凡間,做起了遊方匠人。

一次路過趙州,被城南交河的洪水擋住了去路。因此,他就想著在交河上修築一座橋,一來藉以實現他的天才抱負,二來方便兩岸的百姓往來。於是,他做了詳細的考察,訪問了好些有名望的耆老鄉賢,人們告訴他說:早就有人想在這裡架橋,可是好多次都失敗了。

原來交河水非常不穩定,季節間流差太大,冬春季節的枯水期,水量很小,倒是適合架橋,可是,架這麼大的橋又不是三日兩後響的事兒,趕到了夏秋季節一發洪水,弄了半拉子的橋一下子就被衝得沒影兒了。

當魯班知道原來是這麼回事兒後,哈哈一樂,便揚長而去。對於神通廣大的百工祖師魯班來說,就這點事兒,自是小菜兒-碟兒。就在當天夜裡,他施展神通,正好把原來為銀河架橋設計圖樣兒用上,即刻就造出了一座大石橋。

第二天一大早,有人發現交河上平白無故地有了這麼一座橋,-一時間你傳我,我傳他,登時就引來成千上萬的人看熱鬧,大家都感到非常驚奇。但見它坦坦的券拱,像一道雨後的彩虹,一反別處拱頂高出,過往時總得上坡兒下坡兒的麻煩。更有趣兒的是在橋兩邊兒的肩胛上各開出兩個小券兒,顯得非常別致。寬敞的橋面兒,精雕細刻的漢白玉石欄杆兒,栩栩如生的畫樣兒,有花草,有禽獸,有雲紋兒,更多的是龍,這些龍各呈姿態,鮮活生動,券拱兩端的正頂處雕了鎮水的神獸,想必再不會有水妖作怪害人了。

老百姓們的熱鬧場面,被遊仙張果老看見了,怎麼也不相信魯班能一夜之間造出這麼好、又這麼大的大石橋,除非他是故弄玄虛,搞的「豆腐渣」工程,恐怕用不了多久就會出現問題,槽害百姓。於是,他決定免費當一-回質檢員,對工程質量進行承重測試。

正好,遇上柴王爺推車過來,張果老就跟他說了自己的想法兒,不想這柴王爺也是為這個來的。當即他二人準備妥當,找到魯班說:「你造這橋結實不?」

魯班想,這倆老傢伙真是睜著眼裝迷糊兒,這不明擺著這麼多的大車小輛,都來來往往地過著嗎?便聊作一笑, 說:「怎麼,您二老看有什麼問題嗎?」

「今天我這小車裝得多了點兒,恐怕給你壓塌了,只好先問問。」柴王爺一邊兒用手巾擦著臉 上的汗珠子,一邊兒說。

「是啊,俺這毛驢兒今兒馱得也有點兒超重,要是上去,給你壓塌了橋倒不要緊兒,你一夜裡就能再造一個,可要是摔壞了俺這小毛驢兒,就了不得啦。它又不是一兩天能造出來的,起碼也得多半年時間,再說生出來還得幾年才能長大,俺可是就指望著它過活的,沒了它俺好幾年的光景,可就沒法熬啦。」

聽了這些話,魯班有點兒不屑地輕輕-一樂,說:「您二老盡可大膽地

過吧,肯定沒事兒。你們看,那高頭大馬的車輛不是都穩穩噹噹地過去了嗎?

「那咱就試試?」張果老瞅瞅柴王爺,說,「還是你先過吧,俺再看看。

反正你那個小破車也值不了幾個錢,摔壞了,正好藉機會換個新的。俺這小毛驢兒可不是那麼好玩兒的。」

「您二老一起都過吧,不會有事兒的。」魯班苦笑著說。

「既然這位師傅說得這麼保險,我看咱就起搭伴兒過吧。」 柴王爺說罷,瞅了瞅張果老,駕起小推車就要上橋。

「要是你倆都這麼說,俺就放心了,不過,你還是好生照看著點兒好,免得到時會兒賣後虧。」張果老還是有點兒不放心的樣子。魯班把張果老扶著上驢,那張果老反而掉了個頭倒騎在了驢背上。

魯班想:真是個古怪的老頭兒。

使魯班萬萬沒想到的意外竟然出現了,等柴王爺和張果老二人走到橋中

間時,橋身便被壓得吱吱作響,眼看這邊兒的驢蹄子和那邊的小車軲轆都深

深地陷進了橋面上的石頭裡,整個大橋都晃悠起來。說時遲,那時快,只見

魯班一個箭步躥到橋下,卯足了勁兒,用手託起橋拱,才算免了一場橋毀人

亡的災難。

等張果老他二人過了橋,魯班馬上跑過去打躬,道:「敢問二位上仙,

你們都是載的什麼東西兒,這麼沉?」

張果老哈哈大笑道:「小夥子,幹得不錯,你為百姓們辦了一件大好事兒,我即刻上天報給玉帝,表奏你為上仙,受萬世香火!」

魯班說:「別,我不待見那種閒得要死的地方兒,想幹點事兒,還是在凡間好。』

他們二位問清楚了魯班前番的經過,也就不提什麼成仙的事兒了,畢竟人各有志嘛!

柴王爺說:「別看我這小車兒不大,它可是裝載著五嶽四瀆的,你說它有多重?還有,小夥子,你沒聽說過『 倒騎毛驢看帳本一走著瞧』 ?他就是上八仙中的張果老,他那毛驢馱著的是日月兩曜,你說又有多沉?不錯,小夥子功德無量啊!」

直到如今,趙州橋上當年的驢蹄印兒、車道溝子以及橋身下面魯班留下的手掌印兒依然存在。

相關焦點

  •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張果老
    唐太宗、高宗和武則天都是他的發燒友,曾召他進宮,但張果老都託辭未去。唐玄宗真誠,派了好幾撥人請,總算把張果老請進了宮。兩人見面,玄宗十分驚訝,這小老頭怎麼如此老態龍鍾,便問:「先生很有道行,可為何齒發衰朽到如此地步啊?」張果老說:「我是齒落髮稀的時候得的道,只好這副樣子。要是陛下看著不舒服,不如把它們盡去了更好。」說罷,這小老頭將頭上的疏發抜光,又將幾個殘缺不全的牙齒敲掉,滿嘴流血。
  • 趙州橋之三:魯班與李春在橋上打了一架,戰鬥很激烈
    河北民歌「小放牛」至今仍在傳唱:「趙州石橋魯班爺修,玉石欄杆兒聖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走,柴王爺推車碾了一道溝……」。民謠的第一句就出現了謬誤。根據歷史記載,趙州橋建於公元年595至605年,而魯班生於公元前507年,前後相差了大約1000年。關於魯班的傳說有很多,他還被尊為土木工匠的祖師爺。
  • 沒想到八仙裡倒騎驢的張果老,家鄉是在山西長治漳澤湖畔
    張果老說:「已八百五十二年了。」經核對,張果老的說法果然無誤。如果此例為真,也就是說張果老是曾見過漢武帝的,經歷過漢唐兩個盛世。關於張果老的出生時間,《新唐書》記載張果老曾自己說:「我生堯丙子歲,位侍中。」也就是說他生於唐堯時的丙子年,還在堯的手下當過侍中的官職。
  • 張果老倒騎驢的原因竟是這樣
    張果老,相信大家都知道,八仙裡面最大的一位,他總是到騎著驢,那麼,他為什麼會倒騎驢呢?他倒騎驢的原因是什麼呢?這其中有很多傳說,最被認同的傳說是下面這個。張果老從前,魯班修了一座橋。魯班就是春秋時候的公輸盤,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
  • 農曆十月初十張果老仙師聖誕,張果老的法器是什麼?為何倒騎驢
    張果老將石碑立於該處,給了乞婦母女很多錢便騎驢離去,這塊碑因為四面刻字而被人稱為「四方碑」老漢目送騎驢遠去的張果老知道遇見神仙,回思老漢的話語想來想去就不知道什麼字用的「金」字最多,既然神仙都說了隨緣就不要刻意去思索了,看我崔氏家族的子孫以後誰的名字能撞上就是他的造化吧。
  • 八仙中倒騎驢的神仙——張果老
    你看人一旦做了神仙,難免會意氣風發,走路都和別人不一樣。你看,八仙裡頭有七個是往前看的,唯獨一個是往後看,誰呢?就是今天咱們要講的張果老。說他張果老為什麼往後看呢?就一點,倒騎驢。驢腦袋衝前面,他拎著腦袋往後看,當年成仙的時候就是倒騎驢的樣子。而且這驢到後來弄得很神奇,怎麼神奇,沒事兒的時候,把它折成紙揣兜兒裡頭。
  • 八仙過海之張果老,倒騎毛驢是為了向後看,不忘初心才是本意
    唐玄宗聽說張果老還活著,特地囑咐派去找張果老的人說,「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別又給騙了,他死了你把他的屍首都給我拉回來。」張果老看這回真躲不過去了,那就見見吧。據說,唐玄宗一見張果老,完全不相信這是個神仙,為什麼呢?因為眼前這個老頭,瘦了吧唧的,牙齒掉的只剩幾顆了。頭髮全白了,還沒幾根。跟想像當中的那個仙翁的形象完全不一樣。
  • 「節目」天下第一橋——趙州橋究竟是何人建造?
    隨後不久,大洋彼岸便傳來消息,河北趙縣的趙州橋竟然和埃及金字塔、英國倫敦塔橋、法國艾菲爾鐵塔一起,作為世界歷史上最輝煌的土木工程範例,被評為世界第12處國際土木工程裡程碑,這也是中國唯一入選的土木工程建築。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橫跨於洨河37米多寬的河面上,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當地稱做「大石橋」,是世界上第一座敞肩圓弧石拱橋。
  • 趙州橋·李春和臨城
    牧童答:趙州石橋魯班修,玉石欄杆聖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過,柴王爺推車軋了一道溝。.魯班是傳說中的工匠祖師爺,相傳古時洨河水勢洶湧,隔斷南北交通,多次建橋均被衝垮,於是玉帝敕令魯班一夜之間在洨河之上要建造一座橋梁,不能再被水衝垮。爭強好勝的魯班之妹知道此事後便和哥哥打賭,他也要在一夜之間建造一座橋梁,以雞鳴三遍為止,看誰先建成。
  • 雪橋八仙與過橋豆腐:以橋為名的佳餚,其中一款取材趙州橋傳說
    雪橋八仙與過橋豆腐屬於南北兩大菜系,它們都以橋為名,借橋而名,均為地方傳統風味菜餚,其中一道菜取材於趙縣趙州橋的美麗傳說。趙州橋是我國古代造橋史上的傑作,在我國民間認為此橋是巧匠魯班所建。相傳1400多年前,魯班要在洨河上建一座石橋,以方便兩岸百姓通行。
  • 這是一個關於張果老的故事,你知道他為什麼倒騎驢嗎?
    張果老是我國古代神話中非常著名的一個神仙,他是八仙之一,八仙可以理解為一個神仙組合,他們分別是:呂洞賓、藍採和、鐵拐李、張果老、鍾漢離、韓湘子、曹國舅、何仙姑,我國還有一個諺語就是說的這八個神仙,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原來張果老的有這樣的三大愛好
    張果老是八仙之一,傳說中他是因為偷喝了人參湯才成的仙,成仙之前也是凡人,那麼是凡人就有愛好。張果老就有三大愛好,而在成仙之後,他的三大愛好仍然保留著。那這三大愛好到底是什麼呢?張果老一、愛唱。有人可能疑問張果老還會唱?的確是!
  • 張果老倒騎驢/天然玉石裡的畫
    後來有人聽張果老自己講述過自己的事情,他說他自己生在堯舜時代,那時候他還做過官,但是後來就達到了與天同壽的境界,很多人在崇拜他的時候也在感嘆他的「長生不老」,但後來經過了一系列的推敲和計算,張果老當時應該是在一百四十歲左右,這個也是常人難以到達的年紀了,在《唐書》中記載張果老就是一個術士,但因為他行事非常神秘所以民間就把張果老給神話了,當年唐玄宗也邀請了張果老進宮面聖,玄宗想向張果老請教一下長生的秘訣
  • 八仙之一的張果老歷史上確有其人,因其神通廣大被唐玄宗賜號「通玄...
    後來武則天又派人請他出山,張果老不得已,便跟著使臣上了路。當走到一名為「妒女廟」的地方時,張果老竟在廟前裝死,直挺挺倒在路上,時值盛夏,不一會兒,他的身體就開始腐爛發臭。武則天聽後,只好作罷。但沒過多久就有人再次在恆山見到他。到了唐玄宗時期,有人報告說張果老還活著,玄宗立即派人尋訪,欲求長生不老之法。張果老進宮後,唐玄宗見他老態龍鍾。就問:「先生是得道之人,為何發疏齒落,這般衰朽?」
  • 歷史上真實的「柴王爺」
    「復命總戎者,自龍捷、虎捷以降,一一選之,老弱羸小者去之。」諸軍因此產生的數量缺口,則由從地方軍隊中募集的「強人」,進一步充實,「諸軍士伍,無不精當」。當時,後周握有三十萬禁軍,禁軍在數量和素質方面都超過了地方軍隊。「由是兵甲之盛,近代無比。」此外,柴榮鮮明的御軍特點,也為屢次徵戰增添了獲勝的籌碼。
  • 古人修煉傳說系列之五:張果老(上)張果老的法術
    老方丈立即吩咐夥房洗淨煮了。老方丈召集全寺眾僧於大殿開會,研究如何分食何首烏,誰吃頭,誰吃身子,誰吃胳膊和誰吃手腿腳,誰喝湯。眾僧侶無不歡欣鼓舞,喜氣洋洋。為防止夥房偷食,夥房僧人也急於知道如何分配,因此,夥房僧人也都參加了會議。這時恰巧張果老趕著毛驢從東方訪友歸來,風塵僕僕、飢餓交加,乾渴難忍,同時也辛勞疲憊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