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張果老

2021-01-18 蔡駟問好

八仙中以奇特形象出場的張果老,來頭與出處皆是迷。他只為回首望萬事,倒騎毛驢遊走江湖,喜怒哀樂自在心。仙人給人的福分就是灑脫自如,不為塵世喧囂和瑣事煩惱所左右。放下則輕鬆,捨得則愉悅。人生路說長也短,說短也長,一切全在你自己身上、面前、心裡擱著,回望也能產生動力,可能就是張果老的魅力所在。

神秘的張果老,據他自己所說:「我生於堯時丙子歲,位侍中。」好傢夥,掐指一算,足足三千歲以上。其實,堯是我國傳說的遠古時炎黃聯盟首領,那會兒根本就沒有什麼「侍中」這一官職,難不成是老糊塗了,自說自話。神仙們沒有一個說自己歲數小的,與我們現在不同,超齡官位就沒有了。三千歲!張果老吹得似乎有點兒牛得太大了。據歷史上的書籍記載,唐初時他就說自己得了長生秘術,此刻已經有數百歲了。子虛烏有的「侍中」一職,就是唐玄宗請他入朝時吹出來的。

張果老,本來就叫「張果」,因為大把年紀,人們在名字後面加了一個「老」字,就成了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張果老。據記載,張果老是唐朝人,生卒是618年至902年,因得宛丘、鐵拐李諸仙道法,隱居在恆州中條山,長生不老。張果老出入常乘一匹驢,每每倒騎之,據說是日行數萬裡。更邪乎有趣的是,這匹驢,可以像紙一樣的摺疊起來,放到袋子裡。絕對環保,用時取出以水噀之,就又成了活鮮鮮的真驢,古人的智慧真是無窮。

唐太宗、高宗和武則天都是他的發燒友,曾召他進宮,但張果老都託辭未去。唐玄宗真誠,派了好幾撥人請,總算把張果老請進了宮。兩人見面,玄宗十分驚訝,這小老頭怎麼如此老態龍鍾,便問:「先生很有道行,可為何齒發衰朽到如此地步啊?」張果老說:「我是齒落髮稀的時候得的道,只好這副樣子。要是陛下看著不舒服,不如把它們盡去了更好。」說罷,這小老頭將頭上的疏發抜光,又將幾個殘缺不全的牙齒敲掉,滿嘴流血。玄宗大驚說:「先生何故如此?且去歇息。」過了一會,張果老大搖大擺走出來,面貌煥然一新,「青鬢皓齒,愈於壯年」。玄宗一見大喜,留在內殿賜酒。小酌數杯過後,張果老推辭說:「老臣量淺,我有一個弟子,可飲一鬥。」玄宗要見見他,張果老口中念念有詞,只見從大殿的屋簷飛下一個小道士,賜他酒喝,小道士一口氣喝了一鬥。張果老說:「中,不可再讓他喝了。」玄宗高興,非要讓他再喝一點。只見酒人從小道士的頭頂上湧出,帽子滾落在地,小道士化為一隻金榼,正是集賢院的,此榼只能盛酒一鬥。

類似於這樣的神話傳說還有很多,但張果老是確有其人,張果老是八仙中僅有的兩位「名留青史」的人物之一。唐朝人,生於邢州張固寨,法號廣宗道人。據考證,他的出生年限應該在公元596年至601年之間,活了135歲到140歲之間,《順德府志》記載的張果老為140歲左右。張果老是著名的煉丹家、養生家和哲學家,著有《氣訣》、《休糧服氣法》、《道體論》、《神仙得道靈藥經》等。

張果老為什麼要倒騎毛驢呢!古時有詩讚張果老:

舉世多少人,無如這老漢;

不是倒騎驢,萬事回頭看。

傳說張果老原先為了生計也在朝為官,攢了不少銀錢。後來他嫌當官無聊,想幹好不容易,要學壞閉著眼睛伸手就來。沒了興趣,打包回家,辭官不幹了。走啊走,一身輕鬆,心情放開了就會生出很多的閒情,快到老家的路口,老遠看見一個姑娘,苗條條的在地裡撿棉花。就跟人家搭起腔來調戲姑娘,被姑娘搶白了一通。張果老心裡還納悶:幹什麼呢!都一片土地上的人。後來知道姑娘是自己的親生女兒,一時恨不得往地縫裡鑽,也不好意思回家了,趕緊轉身到深山修行去了。後來他改邪歸正,得道成了仙。張果老雖沒回家,可自己做錯的那事總擱在心上。他感到沒臉見人,從那時起,騎毛驢就脊梁朝前。

還有一種傳說:趙州橋是魯班修造,而且是一夜之間建成的。張果老聽說後,便騎上毛驢來觀看,路上遇到柴王爺推車,於是二人一同來到趙州南郊河畔觀橋。看過趙州橋後,二人皆暗暗驚嘆魯班的精湛技藝。為考驗魯班,張果老與魯班打賭,如果他們兩位能順利過橋,而橋不倒,從此便倒騎毛驢。兩人走上橋,便各自使壞。張果老施法將日月星辰,裝入身上的褡褳裡,柴王爺運用法術搬五嶽名山,放在了獨輪車上。由於載重猛增,大橋開始搖晃起來。魯班見狀,急忙跳下河去,舉起一隻手,用盡全力託住身,大橋才轉危為安。張果老認輸,從此開始倒騎毛驢。

兩個傳說,都是張果老的負面清單。一個是輕浮不要臉無恥,一個是看不得他人比自己好。倒騎毛驢,張果老自己的說法是:正著走的時候自己的背對著後面人的正面,不禮貌;同時,別人的背對著自己的正面,太吃虧;而倒著走的時候自己的正面對著別人的正面,表示禮貌,別人的背對著自己的背,很公平。

神仙的思想和行為,不是我輩凡人所能破析的。但同神仙一起神遊,是不需任何成本的,只需時間的投入。面壁修行,靜下心來,天下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放下與捨得,灑脫一點,張果老倒騎毛驢遊走江湖,為的是公平,還是其它原因!回望也能產生動力,張果老的魅力值得我們欣賞。(文/蔡駟讀歷史 圖/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張果老真有神通?值得我們傳頌嗎?
    有句俗諺說「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句來自西遊記的諺語經常被人掛在嘴邊,大意是說處理問題時各有各的本事,各有各的方法。而"八仙"中有一位叫張果老,在早期的電視劇中倒騎驢的老翁形象很得人心,坊間流傳關於他的"光榮事跡"也有不少。
  • 八仙過海中的四位神仙,鐵拐李、張果老、鍾漢離、何秀姑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是最常常聽到的一句俗語。但是這八位神仙都是哪些英雄人物?到底有沒有原型呢?又是怎麼成仙的呢?這八位神仙分別為: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採和、呂洞賓、韓湘子以及曹國舅。03八仙過海之張果老民間有一個俗語,叫「騎驢看成本——走著瞧」。說的就是張國老的故事。 張果老是從人成為神的。
  • 八仙故事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在八仙眾多的傳說中,「八仙過海」算是最精彩的一個。元代雜劇《爭玉板八仙過海》,把這個故事搬上了舞臺,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作品。明朝的吳元泰又將這個故事改編成通俗小說《東遊記》,使八仙過海的故事流傳更廣、影響力更深。傳說有一年,蓬萊仙島牡丹盛開,島主白雲仙長邀請各路神仙前來遊賞。八仙應邀,顯然赴約。他們一起來到東海岸邊,遙望仙島,真是雲蒸霞蔚、紫氣氤氳。
  • 戲談八仙之張果老
    張果老以紙驢渡海的。據《東遊記傳》,八仙過海時,呂洞賓倡議,謂不得乘雲而過,須各以物投水,乘所投之物而過。於是,鐵拐李投杖水中,自立其上,乘風逐浪而渡;韓湘子以花籃投水中而渡;呂洞賓以簫管投水中而渡;藍採和以拍版投水中而渡。
  • 《小戲骨八仙過海》夏澤宇飾演正義感的"張果老"
    《小戲骨八仙過海》今日發布定檔海報,將於1月29日於視頻獨家播出。一部《小戲骨之白蛇傳》火爆網絡,堪稱滿屏大古裝IP劇、摳圖劇中的一股清流,一群年齡不超過12歲的小演員神還原經典橋段,讓大批網友拍手稱讚,更是受到各界主流媒體的肯定和表揚。改編自最經典的八仙民間故事的小戲骨新作《小戲骨八仙過海》也已經成為這個冬天備受期待的朋友圈刷屏預定。該劇講述了八仙捍衛正義,共同除魔衛道的故事。
  • 《八仙過海》8位主演現狀,逝世,移民,歸隱,各顯神通!
    八仙過海是一種流傳最廣的漢族民間傳說。八仙最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見於雜劇《爭玉板八仙過海》中。相傳白雲仙長有回於蓬萊仙島牡丹盛開時,邀請八仙及五聖共襄盛舉,回程時鐵拐李建議不搭船而各自想辦法,就是後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起源。
  •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貴州京劇院在方舟戲臺首演《八仙過海》
    7月9至7月11日,貴州京劇院將在方舟戲臺首次演出京劇經典劇目《八仙過海》,為廣大市民和觀票友們呈獻一場精彩紛呈的國粹表演。也將是貴州京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演員馮冠博時隔23年再演《八仙過海》。
  • 張果老倒騎驢/天然玉石裡的畫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張果老是我國古代神話中非常著名的一個神仙,他是八仙之一,八仙可以理解為一個神仙組合,他們分別是:呂洞賓、藍採和、鐵拐李、張果老、鍾漢離、韓湘子、曹國舅、何仙姑,我國還有一個諺語就是說的這八個神仙,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爆笑故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東海龍王又被牽扯了,你還得罪誰啊
    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腦海中,大多都是一些經典的神話劇至今還在腦海中停留,那今天和大家談一下我們已經快要遺忘的《八仙過海》的故事吧。 據說「八仙過海」的由來是因為「八仙」在一次聚會喝酒喝到興頭上的時候,鐵拐李提議「既然大家喝得如此起興,不如去海上一遊,欣賞下風景如何?」而另外七位神仙則欣然同意。
  • 睡 前 故 事 :《八仙過海》
    推 薦 理 由 : 《八仙過海》故事講的是韓湘子,張果老,鐵拐李,何仙姑,呂洞賓,曹國舅,藍採和,花龍去參加蟠桃會。故 事 內 容 :傳說有八位法力高強的神仙,分別是鐵拐李,漢鍾離。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藍採和,韓湘子和何仙姑。一天。西王母邀請這八位神仙,去瑤池仙境參加蟠桃盛會。於是他們結伴同行,走到半路,他們被浩瀚的東海攔住了去路,呂洞賓提議,不如每人拿出一件法寶渡海吧。
  • 八仙過海,一個傳了千年的騙局
    2020-11-22 09:29:12 來源: 蟬音迷霞 舉報   八仙過海
  • 這是一個關於張果老的故事,你知道他為什麼倒騎驢嗎?
    張果老是我國古代神話中非常著名的一個神仙,他是八仙之一,八仙可以理解為一個神仙組合,他們分別是:呂洞賓、藍採和、鐵拐李、張果老、鍾漢離、韓湘子、曹國舅、何仙姑,我國還有一個諺語就是說的這八個神仙,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鄭愷拍新劇《八仙過海》,韓湘子造型曝光,網友:走錯片場了吧!
    鄭愷拍新劇《八仙過海》,韓湘子造型曝光,網友:走錯片場了吧!《八仙過海》這部劇可以說是很多小夥伴們的童年了,對於劇中的人物,性格鮮明造型獨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本領,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讓很多網友看的津津有味,但是最近新版的《八仙過海》要來了,這一版的劇照一出就被網友們狠狠地吐槽了,只有全部的白色是什麼鬼,誰是誰都分不清楚。
  •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他們為什麼要過海?不直接騰雲駕霧?
    俗話說「八仙過海,各有神通」,這句話大家應該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吧。雖然是八仙過海,但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本事,各不相同。可是他們為什麼要過海,他們過海的原因又是什麼呢?畢竟都是神仙,都有本事為什麼不直接用法術騰雲駕霧呢?今天就讓我來帶領大家看一看吧。
  •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其實是唐宋八大家的翻版,其中一個女裝大佬
    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比喻的是不依靠他人之力、外物,僅僅依靠自己的能力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八仙呢,有多個版本,但是現在常見到的只是明朝吳元泰排定的一、鐵拐李,二、漢鍾離,三、藍採和,四、張果老,五、何仙姑,六、呂洞賓,七、韓湘子,八、曹國舅。
  • 「貝貝國學 宅家課堂」成語故事:八仙過海
    八仙過海讀音:bā xiān guò hǎi出自:明·無名氏《八仙過海》第二折:「則俺這八仙過海神通大,方顯這眾聖歸山道法強,端的萬古名揚。」解釋:相傳八仙過海時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術。民間因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諺語。後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領或辦法,互相競賽。
  • 神話故事——八仙第三的張果老
    今天我們該講八仙的第三位——張果老。張果老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八仙之中年齡最大的一位神仙,在中國民間有廣泛影響。然而,歷史上的確有張果老其人,他是八仙中僅有的兩位「名留青史」的人物之一,是歷史上確實存在的人物。
  • 張果老為什麼能成為「八仙之一」?活了140歲都快成精了
    至明代吳元泰《東遊記》始定為:鐵拐李(李玄)、漢鍾離(鍾離權)、張果老(張果)、呂洞賓(呂巖)、何仙姑(何瓊)、藍採和(許堅)、韓湘子、曹國舅(曹景休)。據華軒居士考證,北宋中期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聚會時始有八仙之說。後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名言。《上洞八仙傳》一般指《東遊記》作者為明代吳元泰。
  • 故事:八仙過海
    說起八仙過海的故事,當然要知道八仙都有誰。這八位道仙分別是:何仙姑、呂洞賓、鐵拐李、張果老、漢鍾離、韓湘子、曹國舅、藍採和。
  • 85版《八仙過海》,當年火到禁播
    ,一定還記得八十年代的《八仙過海》,本劇由香港亞洲電視攝製,1985年1月-2月在香港首播 。主要演員:江漢飾鐵拐李、潘志文飾呂洞賓、蔡國慶飾漢鍾離、梁漢威飾張果老、林迪安飾藍採和、阮佩珍飾何仙姑、唐品昌飾韓湘子、凌文海飾曹國舅、曾偉權飾李玄、黃曙光飾龍太子、曹榮飾龍表弟、斑斑飾白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