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彥祖:電影助我擺脫喪母之痛

2021-02-21 佛山周報


電影《滾蛋吧!腫瘤君》在廣州舉行新聞發布會時,主演吳彥祖到場分享了自己對於生命的思考,他說出了自己對母親的懷念之情,傳達了滿滿的正能量,他告訴我們:親人才是最重要的。

銀幕上,吳彥祖塑造了一個個不同類型的人物形象。不論是主角配角、正派反派,或是亦正亦邪,他都願意嘗試。不輕易被定型的他,不但讓戲路更加寬廣,也讓觀眾對他一直保持著新鮮感,永遠期待著他的下一部作品。

雖然吳彥祖在粉絲眼裡一直是一副溫文爾雅的樣子,但他曾在接受採訪時坦言,自己年少時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壞男孩」,性格具有兩面性。他說:「如果你碰到我17歲之前的朋友,他們會告訴你,我很頑皮也很壞。」


吳彥祖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小時候的他經常在街上玩滑板,聽的是朋克、重金屬、饒舌等音樂,喜歡打架更甚於學習。由於吳父老來得子,姐姐們都比吳彥祖大上許多,男神自小在家中備受寵愛。對此吳彥祖毫不避諱:「我小時候很自私,經常因為學習的事情跟家裡人吵架。」

11歲時,吳彥祖愛上了中國功夫。那時候,一部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他看了不下3遍。

從那時起,吳彥祖便對武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他拜了一名北京藝人為師,學習了如何使用槍和棍。1995年,吳彥祖專程飛到北京修習武術,期間還隨師傅到北京什剎海武校參加集訓,獲得了北京國際武術比賽長拳組第5名和太極拳組第6名。

如今,擁有功夫底子,對吳彥祖的演藝生涯大有幫助。畢竟,能文能武的小生演員並不多見。後來,吳彥祖考上了美國俄勒岡大學,攻讀建築系。在那裡,他成立了俄勒岡大學中國武術學會,並成為第一任教練。在此期間,吳彥祖還參加了電影製作和經常光顧當地劇院,從中欣賞到黑澤明和盧·貝松的電影作品,並稱他們為「有遠見的人」。


1997年吳彥祖前往香港,在姐姐的建議下開始當模特。作為模特的他出現在熒幕上的機會始於導演楊凡在大街上對他的海報驚鴻一瞥。之後,吳彥祖便作為男主角之一出演了《美少年之戀》——在大熒幕上留下了那個懵然回頭的英俊警察形象。儘管初次出演電影,吳彥祖的舉手投足間還帶有青澀感,但是憑穿著警察制服英挺帥氣的模樣,已經足以讓無數人記住他。

吳彥祖能成為男神,源於吳母為他修身養性。吳彥祖曾多次在接受專訪時談起了自己的母親,他提及作為心理學博士的母親,對他的影響很大。

吳彥祖17歲時,吳媽媽因為心臟病發住進了醫院,足足花了1個多月時間才恢復。那時的吳彥祖才意識到自己浪費了太多時間:「我很後悔,我發現沒有對她好,也沒有對家庭負責,所以從那天開始,我就變成了一個乖孩子。好好讀書,用心考大學。」

當時吳彥祖為了照顧母親,白天在學校認真讀書,下課後就到醫院陪伴在母親床前,17歲的他甚至還去學習簡單的氣功療法,以輔助母親的治療。

2010年4月6日,36歲的吳彥祖與女友在南非舉行了婚禮。選擇在南非舉行婚禮是因為其女友在南非的某個小村莊有一間自己的房子。自從兩人相識後,就會常去這個與外界不相連的地方生活,這間房子就像一個世外桃源,見證著兩人長久的情感。


婚前,吳彥祖一直把重心放在事業上,除了做演員、當導演、出唱片 ,他還投資壽司店,其後更與林建嶽合作成立經濟公司,與馮德倫合夥投資突圍電影公司。但成為丈夫、爸爸後,吳彥祖發現自己「和年輕時候不太一樣了」。他說:「年輕時我總是第一個想到自己,很少去考慮別人,而現在更希望能夠與照顧別人,比如家人、朋友,我會在想,我能夠做點什麼讓他們更加開心快樂。」 如今的吳彥祖以實際行動表達了自己的「不一樣」。

人生無常,世事難料。吳媽媽在吳彥祖的女兒剛出生不久就患病去世,這讓吳彥祖神很受打擊,從而沉寂了8個多月。


直至遇到《滾蛋吧!腫瘤君》的電影劇本,吳彥祖在戲中飾演了熊頓的主治醫生。吳彥祖坦言,正是電影原型熊頓樂觀的精神,促使他在飽受喪母之痛後決定接下這一角色。他說:「熊頓的故事幫了我很多」。

據了解,在接下這部電影之前,吳彥祖正處於非常低落的階段,那個時候的他很痛苦而不想接任何角色。就在吳媽媽去世的半年前,吳彥祖的女兒剛出生,這可以說是上天賜給他的一份禮物,可是不到3個月,吳媽媽就被查出患病,不到兩個月就去世了。


吳彥祖直言,在拍攝《滾蛋吧!腫瘤君》這部電影期間,他其實很不開心。「尤其是很多醫院戲,會讓我又想起母親,很多不好的回憶湧上心頭,但我希望通過這部電影,教導孩子珍惜生命。現在好很多了,隔了一年多了,但是剛發生的時候心情很亂,有大概8個月的時候都不知道怎麼面對。就是現在,我也覺得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

來源:《北廣人物》

編輯:林芷楠

佛山周報整理髮布

相關焦點

  • 經歷了喪母之痛、網絡惡評,為什麼譚松韻還能保持少女感?
    可即便有著一張嫩的能掐出水的臉龐,卻不能彌補人生蹉跎的痕跡,出道15年,譚松韻也算曆經波折:被疑裝嫩、網絡暴力、喪母之痛有了這次經歷讓譚松韻堅定了考上電影學院的決心,經過一年的準備2007年正式考入北電,成為偶像「小燕子」趙薇的學妹。
  • 王大陸發文,為媽媽慶祝冥誕,曬合照仍難掩喪母之痛
    媽媽的去世,讓王大陸有些難以釋懷,這次他發文並曬出兩人昔日合照,仍難掩喪母之痛。希望王大陸能早日走出喪母之痛,早日回到正常生活狀態,為大家送出更多正能量的作品,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
  • 王大陸發文,為媽媽慶祝冥誕,曬合照仍難掩喪母之痛
    媽媽的去世,讓王大陸有些難以釋懷,這次他發文並曬出兩人昔日合照,仍難掩喪母之痛。希望王大陸能早日走出喪母之痛,早日回到正常生活狀態,為大家送出更多正能量的作品,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
  • 王大陸與陳柏霖陳意涵相約打球笑得好燦爛,疑似已經走出喪母之痛
    這是王大陸自母親去世後首次露面,在好友的陪伴下疑似已走出喪母之痛。合影中,王大陸與陳柏霖、陳意涵等好友均穿上黑色T恤,疑似為了悼念王大陸母親,大家都坐在地板舉著羽毛球拍笑容燦爛,以運動方式相聚陪伴王大陸走出喪母之痛
  • 大陸香港合作《精變》,魏慧麗忍受喪母之痛,大尺度暴露勇氣可嘉
    改革開放後能再有好的電影、電視劇一部又一部映入眼帘,中國的老百姓可謂如魚得水。何為「改革開放」?就是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永遠感謝並緬懷小平同志,他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香港與大陸合作拍攝電影改革開放初期,正逢香港電影發展的黃金時代。在香港電影不斷湧入內地的同時,兩地合拍漸成氣候。
  • 大陸香港合作《精變》,魏慧麗忍受喪母之痛,大尺度暴露勇氣可嘉
    香港與大陸合作拍攝電影改革開放初期,正逢香港電影發展的黃金時代。在香港電影不斷湧入內地的同時,兩地合拍漸成氣候。香港因東西方文化兼容、獨特的社會體制和地理位置等因素,電影發展歷史久、產量高、類型多,影響力遍及海內外,成為電影史上的傳奇故事。
  • 走出喪母之痛!郭富城帶妻女逛街變居家男人,違規停車被保安攔截
    今年2月份郭富城母親去世,隨後他將近兩個月內幾乎沒有出門,不過近日他似乎已經走出喪母之痛,4月2日有媒體拍到他帶著妻女逛超市,高冷天王變身居家好男人。
  • 剛走出喪母之痛,曾經不離不棄的男友卻提出分手,原因讓她絕望不已!
    2009年底,嫻姐約上幾個朋友在珠海一家酒店裡開派對,玩到正嗨時,朋友拿出一袋白色粉末,要為大家「助點興」。後來她才知道,自己吸食的是K粉,這是嫻姐第一次接觸到毒品。此後,通宵達旦的玩樂逐漸讓她感到精力不濟,這時朋友向她推薦了冰毒……這一吸,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
  • 600 多張「曼陀羅畫」 讓她走出喪夫之痛
    內聖外悅   修己安人老年喪親,是人生的一大痛事,不僅痛,還讓很多老人因為這突然喪親而抑鬱,甚至輕生。
  • 郭富城走出喪母之痛宣布復工,5月9日直播開唱接棒歌神為他人籌款
    據港媒5月2日報導,天王郭富城走出喪母之痛,宣布在5月9日復工,於網上直播演唱會,不僅全程免費,所有收益也將捐給有需要的人。歌手許冠傑(阿Sam)上個月免費直播開唱後,郭富城也緊隨其後,在海港城天台停車場舉辦《郭富城鼓舞·動起來Online Concert 2020》,城城希望用舞蹈和歌聲為演藝界手足籌款、及為全球華人打氣。
  • 關於譚松韻的6件事 經歷喪母之痛、網絡霸凌,讓人超心疼
    近期討論度超高的陸劇《以家人之名》直接捧紅了劇中的主角及配角,其中演技深入人心的「譚松韻」在劇中飾演李尖尖一角,個性活潑且古靈精怪,從小就被父親和兩位哥哥捧在手心裡。經歷喪母之痛是否還記得在《以家人之名》中李尖尖在陽臺上對著天空的流星大喊:媽媽,我在這!看見我了嗎!
  • 網傳「賭王」剛離世就要被拍成電影並由吳彥祖飾演,遭何超儀痛批
    隨後不久,賭王的女兒何超儀便痛批這一行為,公開表示:「這是不道德、無禮的行為。」何超儀說自己的父親才剛剛離世,這個導演就已經說出要拍攝父親故事的電影。何超儀斥責伍仕賢是否有替何家人想過,並稱:「他這樣做等於是在別人的傷口上撒鹽。」
  • 走不出喪母之痛神隱 華語天后陳淑樺憔悴現身被傳近況慘
    陳淑樺以《夢醒時分》創百萬銷售量,站穩華語天后的地位80年代華語樂壇的經典巨星,陳淑樺算是重要代表人物,當年她以《夢醒時分》創百萬銷售量,站穩華語天后的地位,但因走不出喪母之痛 陳淑樺走不出喪母之痛淡出歌壇由
  • 《密陽》:喪子之母的終極救贖
    為閨蜜擺脫前男友的騷擾,而收留她同屋居住,接她一起回家,卻被閨蜜前男友殺害。行兇之時,閨蜜躲在門內沒有施救。
  • 孫桂田:2歲喪父,10歲喪母,兩婚兩離,76歲二度白髮人送黑髮人
    柚子街心,娛你娛我。關注 解鎖更多娛樂圈精彩八卦孫桂田:2歲喪父,10歲喪母,兩婚兩離,76歲二度白髮人送黑髮人人的一生有四大悲哀:早年喪母,青年喪父,中年喪妻,晚年喪子。孫桂田似乎將四大悲哀全包了:2歲喪父,10歲喪母,中年離婚,76歲第二次白髮人送黑髮人。
  • 是誰拯救了經歷喪母之痛的譚松韻?
    昨晚《以家人之名》收官了。告別之際,本以為譚松韻最捨不得的是劇中的「爸爸」、「哥哥」又或者「閨蜜們」,沒想到她發微博告白的對象是「李尖尖」。「從案發當天到現在已經一年八個月了,這一年八個月,我天天都在治癒自己,讓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態去接受我的母親已經離開人世的事情,我每天都很想她。」
  • 「心酸」的阿雲嘎,3歲喪父,7歲喪母,長兄病逝,今靠實力走紅
    3歲喪父,7歲喪母每當父親和母親出去工作,哥哥就如長母一樣對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在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卻因為生病去世了,小小年紀就經歷了喪父之痛哥哥在這個時候便當成了一家之主
  • 可憐的陳淑樺:年少成名,晚年卻無法走出喪母之痛
    有人說:「這世上能媲美林青霞之美的拿到歌后以後,徐慧沒有被成功衝昏頭腦,她是不知足的,她要讓女兒的前程之花再開出一個新高度。更唱出了林青霞和秦漢感情裡的不甘,同時還有芸芸眾生中關於愛情的無盡言說……「起初不經意的你,和少年不經事的我,
  • 朝三暮四的吳彥祖:我很容易無聊
    拍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後來有名的《美少年之戀》,拍戲的過程也是千辛萬苦,搭檔馮德倫起他不會說粵語,全程粵語對白,他聽的頭大如鬥。當得知馮德倫英文極溜,是故意整自己的時候,差點動了拳頭。九十年代末正式香港電影的低迷期,吳彥祖的身材和相貌出眾,導演們都有心把他塑造成新一代白馬王子,《新紮師妹》、《玻璃樽》……都向這個方向靠攏。但是對於叛逆心旺盛的吳彥祖來說,不要指望他會乖乖聽話。
  • 老年人如何擺脫喪偶之痛
    上午是老年人難以說的痛,那麼如何緩解老人喪偶之痛啊,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相關的介紹。   人人都明白「老夫老妻總有一個要先走」的道理,但當老伴真的撒手而去再也不能相聚時,痛苦之情是不可名狀的。可見,了解喪偶老人的心理狀態,進行有效的心理幹預,使他們儘快擺脫和縮短喪偶後因過度悲傷而引起的心理失衡,對維護喪偶老人的身心健康是多麼重要。 如何緩解喪偶之痛 1、心理轉移 當老人喪偶後,情緒極度悲傷時,可以選擇大哭一場,也可以向別人傾訴,以便發洩心理上的消極情緒。倘若把憂傷深深地藏在心裡,獨自一個人冥思苦想,只會強化心理壓抑,久而久之,容易引起身心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