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咖共話融媒發展新路徑,看看有哪些「金點子」

2020-12-23 水母網

株洲日報記者 劉瓊溫琳/整理 劉震 吳夢潔/圖

【核心閱讀】

5G通信技術迎面而來。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已成為眾多媒體面臨的緊迫課題。

12月17日,「2020年(第十三屆)全國地市新媒體創新發展峰會暨網絡媒體總編看株洲大型採訪活動」在株洲啟幕。來自全國22個省市的88家地市主流新媒體負責人和專家學者齊聚株洲,共同探討新形勢下地市新媒體的發展路徑。

【理念篇】

打造地方特色的融媒體示範平臺

——中國科學院專家黃衛星

當今,媒體融合是機遇,也是挑戰。市級媒體要堅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靈活機動,積極探索自身融合發展模式,可以各自建設融媒體中心和傳播平臺,也可以做好資源統籌和機構整合,共同打造市級媒體中心。

探索自身融合發展模式,當地融媒體平臺要依據本土特點,讓平臺擁有示範效應,大數據智能平臺是地市級融媒體發展的數據基礎。

目前,包括採、寫、編、評、導、播、發等生產過程,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越來越廣泛、深入地介入其中,一些重複性、密集型、模式化的生產方式,將很快被機器或技術替代,而傳播媒介則呈現多元共生的格局,加上各級黨委把推進媒體深入融合發展,作為地區、部門、單位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重要內容……這也讓我國地市級融媒體發展,恰逢天時、地利、人和。

要發展融媒體,就要因地制宜探索現實路徑,構建共生和諧的媒體生態。構建和諧的媒體生態就要以國利人和為根本,媒體要體現國家和人民利益,走群眾路線;以一唱百和、和而不同為方向,強調對話和交往理性,重視和利用好社交媒體;以美美與共為傳播手段,讓媒體傳播擁有多元選擇,呈現跨媒體內容;優化人才隊伍,和璧隋珠;共享科技,重點關注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在媒體領域的應用創新。

融合發展,傳統媒體的優勢不能丟

——國務院新聞辦官網總監夏珺

當今,由於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數字經濟、智慧經濟蓬勃發展,深刻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全球治理體系、人類文明進程影響深遠。

數位化、智能化浪潮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改變了人們表達意見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現在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記者,都是自媒體,可以隨時隨地表達意見,反映訴求。

大數據對於傳統媒體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促進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創新發展。雖然傳統媒體受到了新興媒體的巨大衝擊和挑戰,但也應該到,傳統媒體仍有其獨特的優勢。

報紙受版面、出版時間、印刷、發行、投遞等諸多環節限制,影響了傳播速度和效果。面對網絡、新媒體的包圍,海量信息,即時傳播,傳統媒體處於天然的劣勢。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新媒體蓬勃發展的今天,傳統媒體仍然具有權威性、專業性和公信力。

所以,傳統媒體不會被新媒體取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是大趨勢,傳統媒體將成為新媒體的內容供應商。總之,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媒體,在以強大的技術優勢和介質優勢,對傳統媒體造成巨大衝擊的同時,也為傳統媒體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5G將給媒介傳播生態帶來大變革

——中國地市新聞網聯盟聯合創始人、秘書長朱浩仁

伴隨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以及傳播方式不斷的進化,尤其是5G時代撲面而來,內容產業和傳播格局發生深度變革,傳統媒體出現模式崩潰,一個全新的智能生態正在構建。

對於地市級媒體而言,5G時代,是大路朝天,還是懸崖絕壁?

5G給媒介傳播生態帶來大變革。5G讓傳播載體和媒介產品智能化,新聞傳播與服務分享正在進入高維傳播與全息傳播的新時代;5G讓媒介產品多維化,開始重塑新聞業和信息傳播生態;5G讓新聞視頻化趨勢加速,未來高清視頻直播、短視頻、視頻新聞、VR全景視頻等是媒體創新發展重點布局領域。

傳統媒體該如何面對5G時代?傳統媒體應該加強技術團隊建設,讓5G技術覆蓋整個新聞傳播流程。目前,5G技術可以用於海量內容採集、數據交換、全媒體內容匯集、數據新聞挖掘等新聞內容採集環節;可用於數據新聞、內容知識庫、融媒體內容協同指揮等新聞內容製作環節;可用於版權追蹤、傳播力分析、事件分析、採編質量分析等新聞傳播管理環節;可用戶傳播綜合評價、輿情監測、事件分析等方面,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精準服務。

未來將出現5G智媒體,以人工智慧技術為基礎,機器能夠實現自我學習、自我完成內容生產、分發、交互、消費,並實現人機協同的媒體形態。與此同時,5G內容生產者也在發生變化,數據新聞、機器人新聞、自動化新聞、算法新聞等新的新聞實踐,正在快速產生與發展。

大數據已經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哈勃致遠(北京)科技公司專家潘維

當今是大數據的時代,大數據擁有規律性、針對性和預測性三個特點。因為這些特點,大數據已經深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媒體行業。根據中宣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的《縣級融媒體建設規劃》,大數據可用於線索匯聚、選題策劃、信息呈現、輿情熱點、傳播分析、用戶分析等方面。

在各地融媒體中心,大數據在選題策劃、傳播分析、內容審核、版權追溯、5G電臺等領域已經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對外經營方面,大數據在企事業單位、政府、新媒體等領域的表現令人矚目。

中國東方航空則通過大數據解決了機票訊息Bug問題,平均每年挽回經濟損失數千萬元之巨;湖北省政府則通過大數據,實現了覆蓋湖北全省的政務新媒體信息的有效監控和綜合把控,為湖北省政府、省辦公廳對全省各地政務、輿情信息提供高效率的數據分析與重大指揮決策,提供重要參考,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發揮了巨大的社會價值和引導作用。

讓地方融媒體平臺成為城市門戶

——北京慧舟普度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黎忠良

在數位化處於飛速發展的今天,地方融媒體該如何發展?

傳統的地方融媒體中心是以發布為主,內容為新聞,同時結合政務和服務。為了做好地方融媒體中心,我們確定「本土化定位、融媒化宣傳、平臺化發展」整體思路,給出了「內容管理+經營管理+運營管理」三位一體架構,推出了媒體雲、政務雲、服務雲、運營平臺和經營平臺。

我們通過充分利用5G、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革命成果,推動主力軍佔領網際網路等新興宣傳陣地,緊跟時代步伐做好媒體工作,同時強化考核評估機制,將媒體深度融合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目前,各地城市正朝著數字城市前進,數位化技術的發展必然呼喚智慧城市。打造地方融媒體平臺,數位化應用十分重要。

大數據應用於新聞如何找選題、定策劃、作標題、選類型,還能對新聞發布的效果進行統計;圖文視音頻智能化,實現了語音識別、聲紋識別、文字提取、人臉識別等功能,利用智能化能力,輔助人工,實現快速的圖文視音頻內容生產……

要把地方融媒體平臺建設成智慧媒體,智慧媒體最適合做智慧城市的門戶。我們要把地方融媒體平臺打造成城市門戶,既做新聞宣傳,也為民生服務,搭建好群眾與政務、群眾與服務、群眾與商務之間的橋梁。

【實踐篇】

株洲日報社:奮力轉場育新機,著力轉型開新局

株洲日報社黨組書記、社長 趙先輝

近年來,株洲日報社以習近平新聞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深度融合、移動優先」的發展戰略,主要實現了三個方面的轉變。

首先是媒體形態從單純紙媒轉向「報網端微屏」並重。構建了現代傳媒矩陣,打造了「火龍果視頻」「知株俠」「麻辣株洲」三個工作室,株洲日報社新媒體綜合粉絲量達到200萬+。

其次是傳播方式由「一支筆走天下」轉向「文圖影音」並用。堅持新聞短視頻化,報導方式多樣化以及直播常態化,打造了株洲日報社直播電商示範基地。

再就是報業經營從紙媒廣告主導轉向多元產業並進。目前,文創中心步入正軌,社區電商來勢看好。「建寧優選」自6月1日上線以來,訪客量和交易量穩步攀升。

在向新型主流媒體深度轉型過程中,株洲日報社另闢蹊徑,著力向外向上融,變「在株洲宣傳」為「宣傳株洲」;著力向內向深融,變「各自為政」為「相互支撐」;著力向下向寬融,變「自我評判」為「互動貼近」。

在探索經營路徑時,也找到了以下方法:一是打造服務型媒體。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掘優勢資源、創新服務模式;二是搭建短視頻業務板塊。例如為市科技局、市商糧局等單位拍攝快閃MV。三是做標準化傳播服務商。例如向荷塘區、市委政法委等單位派出專業新聞傳播服務人員。

廣東中山日報社中山網:技術驅動轉型要順勢而為

中山市中山網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吳靜博

中山網於2005年創辦,定位是政務新媒體應用運營專家。它先後建設運維了中山人大、中山市政府門戶網站等近50個部委辦局的政務新媒體。

如何進行商業業務探索?中山網有這些亮點經驗:2020年與旅蛋平臺牽手,為旅遊線路做流量加持,多平臺流量聚合,合作分成,開發線上旅遊新嘗試;多平臺代理,借船出海,品牌效益最大化;打造王牌品牌活動,例如2019-2020年於香港/澳門(30周年)跨境業務及活動合作;打造房產王牌欄目,嘗試多元化媒體形式。

目前,中山網正在優化升級政務業務技術產品,抓住傳統網媒的轉型窗口期。比如,推出的「便政通」以微信小程序為載體,將政務辦事數位化;聯合新浪輿情通推出了「鈾媒」內容在線校對監測工具,並設計了無紙化會議系統。

洛陽網:做地區頭部,才有肉吃

洛陽網總經理 劉宏波

洛陽網成立於1997年,是國家一類新聞網站、省屬重點網站、洛陽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網站。目前,覆蓋1174萬用戶,是當地最強的新媒體矩陣。

如何成為地區頭部新媒體矩陣?

一是做活動、做投票,做好每一次圈粉。如:通過舉辦萌寶秀系列、最美校園、最美護士、最美教師等活動,大量吸粉。數據顯示,曾創造了單場增粉30多萬,單日最高增粉20多萬的好成績。

二是堅持內容為王,做「爆款」。該平臺的一篇微信文章《洛陽,向世界發出邀請》,閱讀量達到331萬次,轉發36萬次,增粉5萬,是洛陽地區傳播量最高的文章。

三是利用重大事件吸粉。如,疫情期間,及時發布權威解讀,並推出了口罩預約功能,吸引粉絲關注。

醴陵市融媒體中心:融媒·融心·融未來

醴陵市融媒體中心主任 丁瑜

2019年4月,醴陵市融媒體中心掛牌成立,現有電視頻道、《今日醴陵》報、「醴陵發布」微信公眾號、「醴陵雲」APP等12個媒體平臺。

作為湖南省首批融媒體中心之一,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一是融媒。先後整合了報紙、網站、手機報、微信公眾號、手機臺,完成了全市各主流媒體平臺的「物理整合」。此外,出臺了「全媒體指揮調度、全方位報題選題、全流程績效考核、全中心監評監視」等多項制度,不斷理順管理機制;重構了採編生產流程,集中採集的稿件「三審」後,各媒體平臺根據特色,進行二次編輯播(刊)發,實現了「一稿多發、特色分發、多元傳播」。

二是融心。堅持全員考核,以績效鼓人心,並緊扣「一專多能」目標,培養「能拍、能寫、能制、能出鏡」的全媒體人才。此外,充分發揮平臺優勢,積極統籌重點宣傳報導,例如,今年推出的10集紀錄片《遇見·千年醴瓷》受到一致好評。

三是融未來。在媒體融合過程中,醴陵市融媒體中心堅持「新聞本土化、欄目民生化、直播常態化」原則。今年疫情防控期間,推出了抗疫MV「最美的逆行」獲得百萬級點擊量。此外,醴陵市融媒體中心堅持移動為先,服務為要,把傳播鏈做暢,把品牌力做強。

中國衡陽新聞網:強己,方能融他

衡陽市委宣傳部機關黨委委員,中國衡陽新聞網站站長、總編輯 李鎮東

當前,網際網路正給媒體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媒體深度融合迫在眉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這意味著,「四全」媒體就是頂層設計的媒體融合發展的方向。

然而,媒體融合併非簡單「合併」,它必須從實際出發。

首先要強基礎,實現內容、技術兩手抓。

其次要緊跟形勢。不謀創新,就很難謀發展。2017年,中國衡陽新聞網站自主研發具有智慧財產權的「新衡陽」APP安卓版與IOS版成功上架,同步成立了全媒體中心進行運營和管理。經過近4年的運營,現已更新到2.0版本,「新衡陽號」平臺順勢而生,成為網站重點建設的媒體深度融合的重要平臺。

最後要打造矩陣。今年11月8日,「中國衡陽新聞網」學習強國號正式上線,第一期開設衡陽聯播、地方人物、雁城影像和新時代文藝等4個欄目,向全國黨員群眾傳播更多有溫度和有情懷的衡陽好聲音,進一步增強了衡陽新聞網傳播力。

廣東東莞陽光網:聚融媒之力,築大灣區網絡品牌頭部陣地

東莞陽光網副總監 葉衛東

東莞陽光網開通於2005年12月28日,日均瀏覽量100萬次,是東莞市重要的外宣窗口和輿論陣地,「陽光系列」品牌在東莞具有規模IP效應。

目前,東莞陽光網有4個「百萬+」融媒體平臺,分別是東莞陽光網、知東莞APP、東莞陽光網微信、東莞陽光網抖音號。

如何讓四大融媒體平臺都能大放異彩?首個策略是打造「一平臺一品牌」,創造了四大品牌欄目:「潮牌」健康短視頻欄目、《劉房叔看房》《東莞一直播》《莞Make》主題系列直播活動。

以《劉房叔看房》為例,它依託知東莞APP直播看房欄目,在今年5月上線。主播實地走訪東莞樓盤,通過直播了解樓盤動態和項目信息。《劉房叔看房》開播10期,已有30多萬人次參與互動。

此外,東莞陽光網還採用「技術+內容+市場」的融合運營模式,開展全品類活動運營,全平臺個性化服務定製,全方位滿足市場需求。

相關焦點

  • 行業大咖共話融媒發展新路徑,看看有哪些「金點子」 _社會新聞...
    市級媒體要堅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靈活機動,積極探索自身融合發展模式,可以各自建設融媒體中心和傳播平臺,也可以做好資源統籌和機構整合,共同打造市級媒體中心。探索自身融合發展模式,當地融媒體平臺要依據本土特點,讓平臺擁有示範效應,大數據智能平臺是地市級融媒體發展的數據基礎。
  • 時代在「變」本心「不變」,品立方俱樂部同醫藥行業共話發展
    來源:時刻頭條12月14日"品立方俱樂部2020零售高峰論壇"在蘇州舉行,本次論壇由天津中新藥業、華潤紫竹藥業與中國醫藥物資協會牽頭,醫藥行業大咖雲集,共話後疫情時代藥品行業新挑戰、探討"破圈"新勢能。
  • 大咖雲集佛山共話網絡電影發展趨勢
    其中,佛企參與投資的網絡電影《奇門遁甲》以5641萬元的分帳票房成績刷新行業紀錄。從初期的野蠻生長到行業良性升級,網絡電影已實現跨越式發展,在創作上呈現出專業化、類型化、精品化的新趨勢。昨日,2020金南獅網絡視聽行業發展大會在佛山新城中歐中心舉行。
  • 賦能縣域直播經濟發展,河南大象融媒再創新
    會議制定了項目實施計劃,大象融媒將發揮黨媒優勢,立足於行業頭部,真正從直播電商從業人員崗位能力提升,就業創業,地方招商引智,特產提檔升級,當地農業、製造業大數據支撐服務等方面為縣域經濟賦能。城市超級IP是城市的新形象,更是城市發展的新能量,是城市最有價值的資產。城市超級IP賦能地方產業超級IP,最終形成城市的文化資產、品牌資產、數據資產。
  • 頭部大咖匯聚溫州 共話文旅IP創新發展
    頭部大咖匯聚溫州 共話文旅IP創新發展 2020/12/18 07:04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單暉 瀏覽:2281
  • 123小時融媒大直播全景呈現絲路國際電影節!
    一條由電影盛典連通的國際人文交流新通道、光影世界新絲路,穿透歷史的深邃與久遠,在這裡鋪展。連接世界、和合文明——電影,以她獨有的方式,給絲綢之路作出了有思想、有溫情的註腳。同期邀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著名電影導演、製片人、電影機構負責人等,舉辦「文學作品的電影創作論壇」「『一帶一路』電影合作與發展高峰論壇」等12場活動,由國內外專業電影人對話合作、深挖資本跨界融合、探討電影藝術價值、展望5G時代發展,為電影行業發展探索新路徑、研究新方案、尋求新動能。
  • 「我有『金點子』」活動走進湖南大學
    2020年12月29日下午,省政府門戶網站湖南日報運維團隊赴湖南大學宣講「我有『金點子』——2021省政府工作報告意見建議徵集」活動,吸引了湖南大學近百名師生參加。  「我有『金點子』」活動是省政府門戶網站聯合多家媒體及全省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在省兩會前夕舉辦的為期一個多月的政府工作報告意見建議徵集活動。該活動自2019年啟動以來,在過去的兩年中,共有86條網民的「金點子」被《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採納,許多高質量留言得到省政府領導批示和相關部門的反饋及處理。
  • 123小時融媒大直播全景呈現絲路...
    123小時融媒大直播全景呈現絲路國際電影節!一條由電影盛典連通的國際人文交流新通道、光影世界新絲路,穿透歷史的深邃與久遠,在這裡鋪展。連接世界、和合文明——電影,以她獨有的方式,給絲綢之路作出了有思想、有溫情的註腳。
  • 樓社共融 柯橋華舍街道探索社區治理新路徑
    但是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卻讓柯橋區華舍街道在「戰疫」中探索出了一條社區治理新路徑。在「戰疫」中,樓宇物業與社區形成緊密的戰友關係,背靠背、手拉手,開啟了防疫物資共享、聯防聯控共戰的模式,彌補了以往互動活力不足、資源途徑缺失等短板。這種探索樓社單治相加大於雙治效益的「1+1>2」模式,極大推進了華舍街道城市現代化建設。
  • 重慶收到文旅融合發展「金點子」500個
    打造水軌聯運旅遊線、創作旅遊主題歌……  重慶收到文旅融合發展「金點子」500個  本報訊 (記者 韓毅)「打造水、軌聯運旅遊線」「重點景區非遺展演常態化」「創一首自己的旅遊主題歌」……3月11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文化旅遊委獲悉,自1月16日我市啟動全球徵集文旅融合發展「金點子」以來,活動組委會收到各類策劃和建議近
  • 圓桌訪談:共話縣融發展好點子
    紅網時刻11月19日訊(記者 郭薇燦 劉璇 何青 攝影 秦樓 陳杰)在11月19日下午舉行的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新平臺的社會責任」分論壇上,由中國記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專職副秘書長顧潔主持,來自山東淄博市博山區、甘肅文縣、浙江蘭谿市、湖南永順縣、山西中陽縣、江蘇如皋市的6位縣級融媒體中心代表分享了縣級融媒體中心東西協作交流公益項目的最新進展
  • 超10位傳媒大咖,邀您共赴一場短視頻與直播的內容狂歡!
    1月25日—1月28日,中國短視頻與直播發展峰會,邀請中國傳媒大學多位學者,無憂傳媒、芒果mcn、貝殼視頻、羅永浩團隊、WebTVAsia葡萄子傳媒等頭部機構重磅嘉賓,以「與時偕行 · 相融共生」為主題,分別就短視頻直播行業熱門話題,解析行業現狀,分享獨家經驗,預測未來趨勢。
  • 數碼視訊4K/8K融媒雲直播即將亮相中國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大會
    來源:時刻頭條2020中國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大會將於9月8日至9日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行。本屆大會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廣播電視局主辦,以「共融·共生·共美好」為主題,聚焦當下最熱門話題,匯聚一線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共同探討5G新格局下廣電融合發展方向。 數碼視訊(股票簡稱及代碼:數碼科技300079)受邀攜一覽雲直播產品精彩亮相,並為本次大會提供全程直播服務。
  • 「城與城 共賦能」煙臺發展論壇舉行
    1月6日下午,「城與城共賦能」地產新時代運營新方向煙臺發展論壇在煙臺東山賓館拉開帷幕,來自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品牌房企的大咖精英們,以及專家學者、媒體代表等匯聚一堂,論道地產發展現狀及走勢,以城市更新迭代為焦點,探討城市更新發展之路。
  • 「潼掌柜」進入中國城市融媒創新發展優秀創新案例TOP5!
    「潼掌柜」進入中國城市融媒創新發展優秀創新案例TOP5!在全國百強城市融媒創新發展傳播力調研結果中:「潼掌柜」電商平臺榮獲「2020全國城市融媒創新發展最佳客戶端」稱號目前已進入
  • 大咖雲集,共論全球紀實產業發展
    共論全球紀實產業發展2020年是全球紀錄片節展的艱難時刻。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持續影響著全球紀錄片節和市場的舉辦,同時對整個紀錄片行業的內容製作、發行都帶來了巨大挑戰。騰訊視頻將詳細介紹多樣合作方式,探討以產品思維打造內容鏈條新方法,並就平臺如何為內容助力,開創以用戶為本的紀錄片格局等方面,與行業分享驅動年輕用戶觀看紀錄片的多重核心要素。隨著媒體融合的持續深入,全媒體傳播格局的逐步構建,紀錄片所面臨的傳播生態已經發生深刻改變。本屆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也跨界邀請來自紀錄片行業、網絡播出平臺、社交平臺、專業研究機構的有關嘉賓,結合有關案例和融媒產品進行深入探討。
  • 惠達攜手行業大咖共話成品住宅新時代
    本次活動陣容空前,大咖雲集,有400多家來自房產開發、設計、內裝、部品等領域共計500人參加了此次大會,是行業內規格較高的一次盛會。有來自鄭州市住宅與房地產業協會會長葉琦、河南省中原成品房研究中心主任張弘、裝配式建築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河南分會會長劉志宏等領導,以及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裝配式建築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國標建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魏曦,上海華東房產設計院副總工程師周新等行業專家,還有中國一線房地產包括萬科集團、金茂集團、寶業集團在內的百強地產大咖,共同就如何打造裝配式高品質住宅進行分享,希望通過探討成品住宅產品力價值實現及品質提升綜合解決方案
  • 楚商大咖共話黃石未來發展!他們這樣說……
    沉甸甸的牌匾背後,是力量的凝聚、發展的新天地。奮進中的黃石,未來可期。發展中的黃石,更需眾人助力。當前的黃石,戰略機遇疊加,基礎條件優越,發展勢頭強勁,全力打造創新活力之城、先進位造之城、現代港口城市、山水宜居之城、歷史文化名城。投資黃石,恰逢其時、正當其勢,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五大舉措」破局深融
    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從重要意義、目標任務、工作原則三個方面明確了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總體要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要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做強新型主流媒體,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落實中央要求,各級各類媒體取得哪些進展成效?形成哪些規律認識?深度融合又有哪些發力方向?敬請關注「社長總編談媒體融合」專欄報導。
  • 五大衛視「融媒」戰事再起
    但衛視「融媒」概念談論了數年,從市場佔有情況來看,芒果TV至今仍是衛視結合新媒介唯一孵化成功的孤例,原因何在?芒果超媒開創的是一種「全媒體布局」的融媒模式,為傳統廣電集團轉型樹立了行業標杆,它未來拓維新媒介產業鏈的每一步都值得全業界關注。探路者:BesTV+需破三大困局很少人知曉,BesTV+其實並不是東方衛視首次入局流媒體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