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哎呀!我就是一個普通,學佛之後,我也還是普通人,又不會飛上天,也不會遁下地,你說是不是呀?
現如今學佛的人也越來越多,無非是生活中有太多的困惑,自己又不能夠解決,於是乎去請教普渡眾生的菩薩來幫助自己,開始走上了學佛之路,大家也都知道,在學校,有學霸也有差等生,同理,在佛家也有學佛學得好的,學得不好的。
對於南懷瑾老先生大家也都不陌生,他是當代的詩文家、教育家,同時也是一位佛學家,雖然現如今他老人家已經不在了,但很多學者都會去看他老人家的生前的教學影像,南懷瑾老先生說,這個世界上最為可怕的就是佛魔,他們總是裝作一副很佛的樣子,已經忘了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
學佛的人容易被"佛魔「困住
大家也都知道,每個行業都有職業病,就好比一個人當了老師之後,就有罵人的習慣。
「這道題我都講了一百遍了,你們還不會,長點腦子長點記性好不好!」
所以就算學佛的人也是,但學佛終歸來說,他並不是一種職業,而是尋找一種解脫,對自己良心的一個交代,所以說職業病也無從談起。
只能說,有的人被困在了學佛的道路上。
為何會被困住呢?因為佛魔,他們自以為學佛之後,自己就是一個佛了,不再是個普通人,要時時刻刻保持一個莊嚴的樣子,講起來話來一套一套的,就好比一個國人學了英語,回到國土後,時不時在大家面前講兩句英文,還說哪些東西不高端,舉杯要優雅之類的。
我真的……出去了一趟忘記了自己是誰了是吧。
那被佛魔困住的的人具體是一個怎麼樣的表現呢?
滿口佛話,一身佛氣,自然一點不好,非要做作?
南懷瑾先生說,他身邊的那些學佛的人,一身佛氣,滿嘴佛話,講起話來一套一套的,全是術語,什麼般若、什麼供養、什麼布施,一點都不真實,記得有一次同學打電話,當時我就在旁邊,同學對著電話那頭說要」供養」什麼東西,當時我在旁邊聽了後,那個氣不打一處來,開口就罵。
「講什麼供養?你把東西給人家不就是了嘛,偏要用供養。」
真的好討厭,一點也不真實,有朋友說,來這裡和我聊天很好玩,只不過我身邊的那些同學有些不正常,我聽了之後,連忙附和道,是是是,朋友你說得沒有錯,這些學生就是不太正常,滿嘴佛話,一身佛氣,你說你就是一個普通人,非要搞出一副很高深不普通的樣子,多討厭啊,所以,社會上的人就常來看我們這群瘋子。
筆者覺得,南懷瑾老先生說的沒有錯,好端端地一個人,非要擺個很高大的死相,人與人之間相處自在一點不好嘛?有什麼說什麼,不要搞一套一套的,看起來一點都不真實,有點做作,真的讓人受不了。
說到這裡,筆者不免想扯一扯,就是有些喜歡作詩搞文藝的朋友,從本質上來說,這並沒有什麼不好,只不過有些人,他們每天都寫一首,然後發到朋友群裡給大家看。
我只想說,我很想看你的東西嗎?真的受不了。
人家古人都是遇到一些事物,然後為了抒發心中的感情而賦詩一首,可是他們呢?每天都來,天天都來,我服!還有,你寫就寫,你不要發出來好嗎?你自己看不就行了。
其實,佛魔和我舉得這個例子,無非是內心的那股虛榮心在作祟。
「我學了一種東西,你不會吧,哈哈。」
他們總想著高人一等,與眾不同,這些人就有點像的魯迅筆下的那「假洋鬼子」。
而這虛榮心還是骨子裡的自卑所引起的,總感覺自己比人低一等,所以才總是想著要高人一等,要奇特怪異。
真正的大乘道不用裝作學到的樣子——《維摩詰和花雨滿天》
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學佛學,那麼必然是與佛學之路背道而馳,而且是越走越遠。
其實,說白了,南懷瑾的處事風格,和老子很像,老子不把名利當回事,南懷瑾先生也是一樣。
有人說先生學問好,先生就是自己只是一個跑江湖的。
有人說先生懂禪,先生就是說,是是是,我懂饞,快吃快吃,來來來。
有人說什麼,先生就說,好,好,是啊,是呀,謝謝。
現在的一些年輕人,燒香拜佛行跪拜禮,其實根本不用,你有恭敬心,一進門,佛就可以看出來,直接打個招呼不就好了嘛,說白了,你規規矩矩學佛,好過跪拜磕頭。
不得不說,南懷瑾老先生豁達、真性情,這樣就是為什麼先生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原因了,因為真實。
佛魔佛魔,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希望大家不要誤入歧途,被其控制。
最後,做一個簡單的總結,其實學佛就像是讀書,只不過讀的不是知識,而是人生的智慧,但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就像那句話說的,讀書時不可有己見,讀書後不可失己見。
真正學成有歸的人,看起來就和普通人沒有任何區別,而那些學得半吊子水的人,越是奇特怪異。
說到這裡,筆者又想扯一扯,相信那個68馬保國被一個50多歲搏擊愛好者,馬保國30秒倒地被KO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吧,在我認為,雖說馬保國年紀大是大了點,但中國武術也沒有那麼不堪吧,KO也不能這麼快吧?
果不其然,近日,李連杰恩師談馬保國被KO的事情,他表示道,馬保國根本不能代表中國武術,他完全不會。
額……也對,他的是中國「舞」術,就是跳起來有些不正常,但還是能起到一個搞笑的表演效果,能給觀眾帶來歡樂,從整體上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