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2歲,在野外驚動了一隻熊

2022-01-05 果殼

「如果遇上一隻熊,你該怎麼辦?」

各位看到這類科普的時候,大概不會覺得自己有一天會在野外遇到熊吧。

不過,來自義大利的12歲少年亞歷山德羅·布雷達 (Alessandro Breda),真的在一座自然公園裡引起了一隻棕熊的注意。

但他絲毫沒有驚慌,只是輕輕地慢慢地走下山去。

最終,少年和家人平安歸來,他的逃脫影像也引起了世界的注意。

《紐約時報》說:「所有該做的事,他都做到了。」

那麼,想從一隻熊面前全身而退,需要怎樣的修養?

先來了解一下當時的場景吧。

這是阿達梅洛-布倫塔自然公園,也是義大利境內的兩處棕熊棲息地之一。名叫亞歷山德羅的少年,和5位家人一起在山間徒步。同去的繼父說,孩子應該是在採松子的時候,吵醒了一隻睡著的熊。

發現有熊跟著自己,普通人很可能早就瑟瑟發抖,甚至發出驚叫。但少年沒有,他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之前已經和繼父一起看過了關於遇到熊該怎麼辦的視頻。

「我從那裡面學到,如果我叫喊了,熊就會暴躁,就會更有攻擊性了。」

他說的沒錯,這種時候最忌諱的就是讓熊受驚嚇,讓它以為周圍有威脅存在。

這座將近600平方英裡的自然公園,生活著82~93隻熊。從2014年到現在,這裡發生過三次人熊衝突,都是因為母熊感覺自家幼崽有危險。

如果說少年在整個過程中還有過一絲害怕,也是因為山下的媽媽和外婆發現他身後有熊,尖叫起來。但他和繼父還是冷靜地阻止了兩位女士繼續尖叫。

另外,之所以要慢慢走開,不可以快跑,也是為了避免激怒那隻熊。不過,和熊面對面遭遇的時候,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推薦的姿勢是後退,不是轉身向前走,再不時回頭看看熊。

總結一下,鎮定別喊,慢退別跑。這些是與熊相遇的時候,人類該做的事。

但前提是,我們要知道熊有沒有被激怒。

少年能保持異乎尋常的沉著,甚至不忘提醒繼父幫他拍照,可能不止是因為安全教學視頻告訴他不能喊。他是堅信,那時熊根本沒有要襲擊自己。

我們並不知道他是怎樣判斷的。不過,世界自然基金會(義大利分部)的科學主任馬可·加拉韋尼 (Marco Galaverni),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雖然,視頻裡熊站起來了幾次,但那不是有威脅的動作。它只是想了解周圍情況,才站起來捕捉多一點氣味罷了。」

那麼,一隻熊要有怎樣的行為,我們才能判斷它是被激怒了?

美國國家森林局的一份資料,列出了棕熊表現壓力的幾種形式,可供參考:

一是打哈欠,耳朵豎起;

二是流口水,嘴裡起泡沫;

三是上下牙互相敲擊,耳朵平躺在頭上,低頭;

四是嘴巴大張,專心凝視,跳起來嚇唬對手;

五是其他嚇唬對手的動作。

左為上牙打下牙,右為跳起來嚇唬對手丨John Grabowska & National Park Service

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說,假如你判斷熊暴躁了,或者你已經被嚇唬了,還是不能跑。要停下來輕輕地和熊說話,並悄悄準備好防熊噴霧;假如沒有防熊噴霧,就趴在地上保護胸部和腹部,雙手放在頸後。這時候,假如熊對你的襲擊動作是出於防禦目的,它一旦發現你不是威脅,就會離開。假如熊襲擊個不停,就還手!

注意,防熊噴霧是往熊臉上噴的。不要在沒遇到熊的時候噴在身上或者露營地,因為它的成分會吸引熊。

當然,誰也不希望有朝一日用上防熊噴霧。所以,還是要從源頭上避免和熊相遇。

不想碰到熊的話,可以繼續參考一下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的建議:

首先,儘量不要在熊出沒的野外獨自行走。歷史上沒有熊攻擊4人(或以上)群體的記錄。

第二,儘量不要在熊出沒的野外跑步,這樣的活動很容易驚動熊,慢跑也是。

第三,製造噪音,這和遇見熊之後壓低聲音的策略不同。熊是怕人的動物,假如先聽到人的聲音,它們會本能逃開。有規律的呼號和拍手,都可以避免突然驚嚇到熊。

第四,不要讓食物和垃圾處在無人看管的狀態。有氣味的物體都要小心保存,包括洗護用品、女性用品、防曬霜等等。

第五,注意周圍環境,因為有時就算製造了噪音,熊也不一定能聽到:小溪邊、迎風處還有植被茂密的地方要尤其在意;視覺盲區,以及上坡的地方,也要格外小心。還要留意糞便和腳印。帶了孩子的話,不要讓他們跑遠。儘量不要在清晨、黃昏或天黑之後去徒步。

喜歡擁抱大自然的同學,請務必把這幾條裱在腦子裡。

畢竟,如果真的碰上了熊,誰能保證像那位少年一樣冷靜呢?

[1] Povoledo, E. (2020, May 26). A Boy, a Bear and a Close Call in the Mountains of Ital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ytimes.com/2020/05/26/world/europe/italy-bear-boy-video.html

[2] Brown Bear (Ursus arctos) – Italy (ALP) . European Commission CIRCABC.

[3] Messia, H. & Woodyatt, A. (2020, May 27). Nail-biting video shows brown bear following child on family hike. Retrieved from https://edition.cnn.com/2020/05/26/europe/brown-bear-hike-boy-italy-intl-scli/index.html

[4] Neary, J. Signs of Stress in Bears, and your reactions to them. USDA.

[5] Bear Safety. (2017, November 1). National Park Servic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ps.gov/glac/planyourvisit/bears.htm

相關焦點

  • 野外碰見熊,我們該怎麼辦
    如果我們在一個有足夠防護的動物園,並且嚴格遵守園內規定的話,是不太可能與熊有什麼交集的。但是在野外,尤其是有熊出沒的地方,還是有可能遇到熊的。所以,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是:野外與熊偶遇,到底應該拔腿就跑,還是原地裝死呢首先,我們看幾則「野外人熊偶遇」的新聞,結合新聞再講知識點:案例一:2020年8月6日,美國馬裡蘭州,幾個人在野餐時,一隻熊突然不請自來。它是想和人類一起分享食物呢?還是想把在座的這幾位加入「豪華午餐」?
  • 野外遇到熊,裝死有用嗎?
    由於內容清奇,我猶豫了好幾天到底要不要寫它,因為它更像是那種奇奇怪怪沒啥用的知識。正糾結著呢,昨天就突然爆出一則「上海野生動物園熊傷人致1人死亡」的新聞。新聞一出,我覺得這個新選題不再是沒啥用的知識了。不糾結了,寫它!如果我們在一個有足夠防護的動物園,並且嚴格遵守園內規定的話,是不太可能與熊有什麼交集的。但是在野外,尤其是有熊出沒的地方,還是有可能遇到熊的。
  • 野外遇到熊,該裝死還是爬樹呢?
    由於內容清奇,我猶豫了好幾天到底要不要寫它,因為它更像是那種奇奇怪怪沒啥用的知識。正糾結著呢,昨天就突然爆出一則「上海野生動物園熊傷人致1人死亡」的新聞。新聞一出,我覺得這個新選題不再是沒啥用的知識了。不糾結了,寫它!如果我們在一個有足夠防護的動物園,並且嚴格遵守園內規定的話,是不太可能與熊有什麼交集的。
  • 野外遇到熊怎麼辦?你必須知道的一些應對方法
    野外遇熊怎麼辦?原來裝死真的會死在野外如果被熊追應該怎麼辦?熊是屬於雜食性動物,意味著其實它們連新鮮的屍體也會吃,而且還喜歡舔一舔自己的食物,所以裝死這招基本上只適用於只是剛好經過的熊而已。爬樹也行不太通,因為許多熊不要看它們很大隻,其實也是非常靈活的,有些甚至可以從這棵樹跳到另一棵樹還不會掉下來。
  • 一隻草莓熊
    簡6歲那年開始和哥哥相依為命,哥哥不在的時候,孤獨的她還有另一個夥伴——一隻草莓熊。
  • 熊害當前,讓我們好好聊聊吧(3)防熊噴霧,野外遇熊的有效應對
    青藏高原熊害問題嚴重,在不傷害熊的性命情況下,我們可以怎樣做好防護呢?接下來我們將結合國內外已有的防護經驗與案例,介紹不同的保護手段。今天將與您分享的是防熊噴霧。由於一些原因,國內尚未有防熊噴霧產品供應,但這不妨礙我們對它先有些了解。希望以後有機會,國內也可以使用上這麼有效的防熊便攜工具,保護咱在野外的人們!
  • 星太奇:野外遇到「熊大」怎麼辦?同學「掩耳盜鈴法」告訴你答案
    各位親們大家好,我們都逛過動物園,也會學習很多關於動物的習性,而熊就是野外動物的一種,其實熊平時還算溫和,但是收到威脅的時候就會異常兇猛,所以如果你在野外遇到熊,首先要做的就是鎮定,但千萬不要試圖爬樹躲避哦,因為熊是很擅長爬樹和在樹上築巢的。
  • 鯊魚突襲、野外遇熊,快查查!你身上有沒有這種「致命的味道」?
    熊、毒蛇、鯊魚,這些兇猛動物不僅有著令人望而生畏的殺傷力,而且嗅覺也極其靈敏,它們利用嗅覺定位導航、追蹤捕獵、尋覓伴侶,在殘酷的自然環境中不斷進化、生生不息。蛇因其致命的毒性和強大的絞殺力讓很多人不寒而慄,它有一個標誌性的動作,那就是「吐舌」。 那為什麼蛇要不停地吐舌頭呢?難道它們和狗一樣要靠舌頭散熱嗎?
  • 《帕丁頓熊2》:一隻溫暖了倫敦的熊
    文/夢裡詩書如果說《帕丁頓熊》的首秀只是一場略顯俗套的溫馨童話,那麼這部電影的續作除了溫馨依舊外,比之前作多的是能更為逗人開懷的幽默和奪人淚目的情感內核
  • 遇到熊時,千萬別裝S!也別跑!
    這人便是提姆,他說自己正在學習如何與熊呆在一起,但是他想馬上離開那裡,因為熊在他的營地裡,他手裡拿著一個被熊壓碎的水壺。我給他拍了張照片。安德魯航空公司飛行員威利 · 富爾頓(Willy Fulton)開著直升機來接提姆和艾米,在上空他就看到了一隻大灰熊正在接近他們的營地。著陸後,威利就對著營地大喊大叫,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突然他看到一隻相當難看的熊,低著頭,正從一個人的胸腔裡進食…….
  • 時尚圈最受歡迎的一隻熊是……
    這個世界最賤萌的一隻熊是?Ted這只會爆粗口、抽菸喝酒的賤熊如果排第二,大概沒人敢排第一。
  • 如果遇到熊,你該怎麼辦?
    7歲的小兒子返校。一隻老虎好不容易在野生動物園抓住一隻兩腳獸,咬了一口賴賴巴巴,又肥又細 好像棉花套子。老虎想了想,還是晚上吃牛肉吧,於是就不吃人了。熊在野生環境中,名為捕食者,實際上就是個撿破爛的,靠搶,靠撿垃圾,靠食腐。各種獵物熊基本都追不上,只能靠運氣。有幾隻熊可以自己捕獵?捕獵的成功率太低了,基本都是靠撿破爛活。咱就說動物園,我們那時候一隻老虎一天的夥食費330多,熊的夥食費只有70。
  • 機長:餵,塔臺,我的飛機撞死了一隻熊!機身受損嚴重!
    遭到撞擊致死的是一頭雌性棕熊,而另一頭棕熊則為約2歲的小熊,小熊並未受傷。是的,你沒看錯,2隻棕熊入侵了跑道結果遇上了正在降落的客機。熊媽媽用生命教導小熊要敬畏規章、敬畏生命。當飛機著陸後減速時,飛行員才看到熊越過跑道。阿拉斯加航空在一份聲明中說:「前起落架沒有撞到熊,但在熊從飛機下面經過後,機長感到左側受到撞擊。」經過檢查,飛機的左發動機整流罩損壞。說起跑道入侵,小千也有過類似的經歷。當初剛來機場的時候比較閒,機場也比較小,經常繞圍界跑步,某天跑了一半,想放棄,抬頭一看,航站樓就在跑道對面,不如偷個懶,穿過去。
  • 被懷疑是人扮的,這隻熊火了!飼養員卻擔心…
    該黑熊名叫周周,今年三歲多,野外救助而來。「黑熊站立是自然行為,像人一樣揮手並不是自然行為。」周周的飼養員李燕介紹,黑熊周周非常聰明,像人一樣揮手的動作,應該是在模仿遊客。它揮手遊客投餵食物,這樣反覆多次後,逐漸摸索到了規律,就會形成一種有意識的條件反射。
  • 為什麼不讓一隻熊成為熊?
    這時跑來一個管理員,他把熊當做是偷懶耍滑的工人,呵斥道:「喂!你在這裡幹什麼?快去工作!」熊嚇得趕緊說:「我是熊呀!」管理員不聽,把眼前這隻大懶蟲提去見人事主任。人事主任問他為什麼不好好上班,搗什麼亂?「我是熊呀!」熊再說。於是,人事主任帶他去見副廠長,副廠長又帶他去見廠長。廠長從報紙後抬眼說了一句:「好個骯髒分子」。他用分子兩個字,是為了顯得和別人不一樣。
  • 在野外遇到黑熊怎麼辦?
    在野外與黑熊相遇,最好的情況就是在距離比較遠的時候,我們已經發現了彼此(或者是你先發現它)。這時我們只要安靜的離開,避開黑熊即可。簡單的說就是做到「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即是最好。通常情況下,黑熊遇到人類,它們的第一反應還是趕緊溜掉。但少數情況,比如帶崽的母熊或者這個區域附近有很多它的食物,黑熊也會選擇留下警戒。
  • 網易雲熱評:從前有一隻熊他養了一隻兔子準備過年吃掉……兔子對熊...
    很多時候,你不懂,我也不懂,就這樣,說著說著就變了,聽著聽著就倦了,看著看著就厭了,跟著跟著就慢了,走著走著就散了,愛著愛著就淡了,想著想著就算了。————網易雲熱評《不要說愛我》你一定要考慮清楚,一旦離開我,就再也沒辦法找到我了,找到我那一天,我也不一定記得你了。
  • 成都這隻熊火了,但飼養員卻有點擔心…
    紅星新聞消息,近日,成都動物園的一隻黑熊登上了微博熱搜,原因是其和人一樣站立、揮手,被懷疑是「人假扮的」。1月6日,紅星新聞記者前往成都動物園找到了這隻黑熊和它的飼養員。該黑熊名叫周周,今年三歲多,野外救助而來。「黑熊站立是自然行為,像人一樣揮手並不是自然行為。」
  • 虎和熊都位於食物鏈頂端,為何這次熊輸了,我國小興安嶺出現怪事
    之所以說怪,因為這是我國首次發現老虎吃熊事件,因為虎和熊都屬於肉食性動物,並且都位於食物鏈頂端,平時它們很少打照面,你不犯我,我不犯你,為什麼現在會出現這種互相蠶食情況呢?
  • 都位於食物鏈頂端,虎熊鬥為何這次熊輸了,我國小興安嶺出現怪事
    之所以說怪,因為這是我國首次發現老虎吃熊事件,因為虎和熊都屬於肉食性動物,並且都位於食物鏈頂端,平時它們很少打照面,你不犯我,我不犯你,為什麼現在會出現這種互相蠶食情況呢?為何這次熊輸了?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虎和熊到底有多少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