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開始前我先介紹下本會接下來的蛐蛐拍賣活動:
1.本會所拍賣的蛐蛐都是正宗樂陵野生蛐蛐。
2.拍賣時間為8月23日開始每天中午11:30分和晚上18:30分兩個時間。屆時群內和朋友圈內會有拍賣連結。
3.本會拍賣平臺為樂拍堂(微信搜索公眾號「樂拍堂」關注後即可參與拍賣)。拍賣設立封頂價(即一口價),本會只做平價蛐蛐,絕對會讓各位體驗到物超所值的體驗。
4.本會會員享受成交價9折優惠。5.需要詳細了解本會一系列推廣活動的或有意向入會的加請微信號:xiaozhuleo
5.歡迎各大蛐蛐網站平臺、微信群精誠合作。
關於蟋蟀底版的研究報告 底版是選蟲的重中之重,每個高手都不敢輕視這個問題 。我很重視這個問題,希望自己學習和總結的一點經驗對大家有參考價值。 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底版,個人認為就是蟋蟀體質對環境的耐受能力。也就是體能。可以在多個方面觀察和多種方法判斷,
下面列舉幾種:
1、環狀肌觀察法 長期以來蟋蟀的起翅的高低一直被作為判斷底版優劣的依據之一。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很實用,但是不是每一個蟋蟀都願意起翅,甚至有些品種不能抖動翅膀。那麼如果我們觀察到更加深一步的基礎,也許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在蟋蟀項翅連接處的側面有兩條對稱的強大肌肉,它上連翅膀下聯另一個底版的重要依據蟹臍。在膏藥跡,體側和蟹臍這個一圈形成了一個環狀肌肉帶,這個部位常常被叫做腰背。一個蟋蟀的叫翅高低,發口程度,受力程度,鋪身大小都和這個部分有密切關係。如果我們能找我這個地方的判斷特徵,那麼很多事情可以簡單一點。我個人有一個方法推薦給大家,這樣可以不落草看出起這個部分的發達程度。我注意到這裡連接著蟋蟀的中爪,在6足中這裡常常是我們忽視的地方。但是它恰恰是重心的一個支點,一直地板好的蟋蟀,中爪一定是發達強健的,上面的剛毛,斑點,脛節的長度,關節的色澤都能反映。尤其是落地有力,這樣的蟋蟀多不喜歡亂動, 而且中爪絕對不會在鳴叫的時候抖動。
2.幹老 幹老的蟋蟀底版通常不錯,但是凡事有度,過於幹老或者有色無光其實也是病態,是不走常路的,幹老必須結合性一定程度的細糯才能發揮作用。要知道幹老,首先要認識潮嫩。所謂「知其雄,守其雌。」山東地區現在大棚,地膜。還有秧子蟲都不少,避免買進這種溫室的花朵可以在剔除水光腐毛的基礎上補充觀察以下兩點: 一.買蟲先看大腿。 通過大量對比發現,出土在乾淨通風高處的蟋蟀,大腿很少出現潮筋。潮筋的具體位置在大腿內側靠下,山東的地膜蟲和大缸秧子常常出現一條淡紫紅色的潮筋,底版潮嫩的弱蛐蛐也因為出土潮溼骯髒有這個現象,應儘量不買這種蟋蟀。同時這樣的蟋蟀一定膽小不安。另外,這樣的蟋蟀大腿上往往伴隨色斑的模糊暈散,個別身體籠型漂亮,但底版差的蟋蟀,大腿往往色斑連成一塊,古譜叫「屁燻」,斑點絲毫沒有立體感。千萬不要被其他的表象迷惑,有這兩點的蟋蟀就是典型的髒腿,種雜底差,應該放棄。 二.看看腹節 腹節多一眼,冤枉少一點。蟋蟀的背部就可以看見腹節,但是建議從側面觀察。背腹部連接處有一橫線,如果顏色暗淡,死魚肚皮顏色,一定不能要。典型的秧子或是看蟲。腹部的細毛要求逆生最好,但至少要有光澤。肚子中間一節一節的連接處不能顯白,和背色形成對比。特別是有一種雖然不白但帶有花斑,以後蟲色一定是一塌糊塗。 需知「色從肉起」。底版好的蟋蟀顏色是從肉裡透出來的。有條件的可以被和囊管和下唇一起定奪。
3.動態 蟋蟀的動態就是它的習性,是長期由環境和群體生活養成的。通過觀察,底版體能的好壞往往一目了然。對我們選擇來說。早秋有幾種值得重視: 一.在罐子中急走 有一些蟋蟀一開罐子會急速在罐子裡打圈,速度有時異常驚人,有的是用一隻後爪鉤住罐子中心,做圓周運動。但是在停下後並不是緊貼罐沿,而是雙須急搖,一動不動,給人一種它非常戒備緊張的感覺。這樣的蟋蟀體能是非常充沛的。 二.大停小動 另一些底版老足的蟋蟀,出土就很蒼勁,表現為在土罐子裡一動不動,但6足很穩健並不高撐。有個別黃蟲見光後會把6足伸直,把身體撐的特別高,但見陰後又放下。這類黃蟲往往關節發紅到黑,全身滑色帶重斑,有邋遢的感覺,其實是真正的大將軍。這些蟋蟀的共同特徵是,雖然6足不動,但對環境也很敏感,只是神經堅硬,抗幹擾力很強。他的飯須或者尾巴或者雙須一定會不停的動,就是全身都不大動,但是小地方動的非常頻繁。 三.搬運 有時候你會看見一個蟋蟀特別喜歡在罐子裡找東西,找到後全部搬運到深厚,集中在一個地方,就是你打草,它也是一樣。這些蟋蟀 性格孤僻,特別喜歡乾淨。可以看作出土就是孤蟲,我親眼見過兩次,都是真正的大將。另有些蟋蟀老鄉一開罐子,就發現已經死了,但是一搖又活了。還有就是雙須擺動頻率高的嚇人。這樣的極個別的蟋蟀一旦看見千萬不要放過。 其實底版要說的東西太多,無法一次寫完。總的來說。動態有力,叫聲堅實。色光幹老的一般底版就可以了,先寫這麼多了,有不足之處還望老師們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