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浪姐」總決賽,我突然不想活成她們的樣子了

2020-09-05 INSIGHT視界

文 | 輕濁

From 書單

微信號:BookSelection

01 無法乘風破浪的姐姐們

被稱為「熱搜製造機」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前兩天迎來了總決賽。

然而,即使舞臺做得再華麗,宣傳做得再到位,它在觀眾們心中,也已經不再是開局時,那個光芒萬丈的「浪姐」了

這就像一場萬眾矚目的盛宴,開場氣勢恢宏,入席者聞聲而來。「平均幾分鐘一個熱搜」,「姐姐們個性迥異,堅持自我」,我們都期望這場盛宴會有多麼與眾不同。

臨近散場時,卻高開低走,從豆瓣8.5的評分,一路掉到7.7分,逐漸淪為一場「以討好觀眾為目的」的「普通節目」

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呢?

還記得「浪姐」開播時對自己的定位嗎?這是一檔「為了打造與眾不同的,有個性的女團」,為了展現30+女性的獨特魅力,找到女性在年齡、青春之外的另一種美麗——獨立、個性、做自己

說實話,姐姐們剛到現場的時候,真的可以說是光芒萬丈,自由任性。

節目組問張雨綺:「你臉上是不是有油?」

張雨綺直接說:「這不是油,這叫高光,你不懂,故意這樣的。」

問伊能靜:「你能不能把膝蓋擋一下,不好看。」

伊能靜說:「擋不了,這是個褲子。你們能不能配合我,不要讓我配合你們。讓我舒服地坐,自然點兒行嗎?」

節目組問:「提到女團你有什麼印象?」

阿朵說:「青春無敵,有時候甚至有點二,有點瘋癲。」

寧靜說:「大家一起做一樣的動作,你看不到我。動作越整齊越看不到我,有什麼特點呢?」

結果一上來,評委先給了個下馬威:聲樂超強的丁當,被因為「聲音太好了,放在女團中不和諧」而打低分;個性十足的阿朵,被因為「太有個人特點,組建女團的話擔心很難磨合」而打低分。

那時,每個被打低分的姐姐都是不服氣的:

不是為了打造與眾不同的女團嗎?如果按照普通女團的標準來要求,那跟20多歲青春靚麗的女團還有什麼區別?

她們沒有質疑自己,而是認為,你評判者的標準有問題,我就不想那樣。

這才是真正的乘風破浪,迎頭的浪再大,我也要打破它。

然而,這樣的情況沒有維持多久。

最有科技未來感,說自己就是個AI的朱婧汐,和最民族風,也最世界風的阿朵,很快就被淘汰了。開局使喚人端茶送水的「少奶奶」黃聖依,為了討人喜歡,變得越來越小白花。

以抱一把吉他,柔聲彈唱開場的萬茜,發現「只唱歌站著不動的總是票很低」,於是後來的選曲裡,挑的全是以舞蹈為主的歌曲。

當姐姐們發現,自己的生殺大權被臺下的「小浪花們」掌控時,為了在節目裡「繼續活下去」,什麼個性,什麼做自己,早已被拋到腦後去了。

乘風破浪的口號喊得再響亮,但遊戲規則早就暴露出,這不過是一檔30歲+的《青春有你》。

主頁君每次看「浪姐」時,最心疼的環節,就是姐姐們演出完後的拉票環節。

看著一個個說著「我都三十多歲了,我就是想要做自己,是不是可以不用迎合別人了」的姐姐們,為了讓小浪花們多投自己幾票,在臺上扯開嗓子喊著「選我選我,我愛你們」時,主頁君總有一種恍惚的感覺。

說好的30+女性的獨特魅力呢?說好的與眾不同呢?乘風破浪而來的姐姐們,最終發現,你即使再有個性,不討喜就得死。

哪裡有什麼「乘風破浪」,想在節目裡繼續走下去,還是得「隨波逐流」才行。

02 「浪姐」的轉變像極了職場裡的我們

一開始,主頁君是將「浪姐」當作綜藝來觀賞的。隨著節目的推進,我越來越發現,姐姐們在節目裡的掙扎和改變,不就是我們從初入職場,到適應職場的過程嗎?

這哪裡是什麼綜藝,簡直就是一部職場題材的象徵主義電影啊。

一個剛剛畢業,隻身面對職場的青年,腦中所想的通常是什麼?一定是追求個性、實現自我價值的訴求,要遠大於受領導喜歡,不被社會規則淘汰。

主頁君有很多這樣的朋友,開始叫嚷著:爺就是來乘風破浪,找尋自我的。沒過多久,朋友圈發圖「加班到深夜」的,一定有他的身影。

再過幾年,問他對職業的看法,往往都是:活著就好,別被開除。

「浪姐」裡包含著的,便是這樣的內捲化過程。

還記得女王範兒十足的靜靜子,剛來節目時的狀態嗎。

第一場個人秀結束後,評委杜華問她:所以你想要嘗試跳舞嗎?寧靜說:我不喜歡,我特別抗拒跳舞,但又有點想嘗試。

已被繞暈的杜華又問她:那你願意成團嗎?寧靜說:我不打算成團,因為,為什麼是我呢?

所有評委頭頂黑線。寧靜平靜地坐在他們對面,滿臉寫著:輕鬆點,姐就是來玩玩的。

再看看後來的靜靜子。幾乎場場都當隊長,「我就是想展示自己」的論調,也漸漸變成了「我需要再努力一點,不拖大家的後腿。」「我要為我的團隊負責。」

從堅決不想跳舞,到為了節目效果,冒著腰傷復發的危險,也要去挑戰最高難度的舞蹈。你可以說是因為團隊的責任心,為了姐妹的情誼,但不可否認的是,也就這短短一兩個月的時間,面對淘汰的壓力,佛系的寧靜,再也無法處之泰然了。

個性十足的青年,遇到職場規則時,就是這樣——被推著必須努力,被推著擔起責任,最後變得越來越不像自己。

而藍盈瑩,則是另一種人。節目開始時,她的人設便是一個努力又自律的女人。訓練時不僅自己要綁沙袋,還要給每個隊友發一個沙袋,表示「基本功最重要」。

可到了後來,再也沒有人強調她的「努力」了。因為人人都被逼成了藍盈瑩。不論開始多麼懶散的,只要有想贏的動力,都會變成加班加點的「奮鬥狂魔」。

藍盈瑩茫然四顧,發現要想突出,「努力」已經不夠用了,得「拼命」才行。

內卷的車輪一旦走起來,就很難再停下了。

到底什麼是內捲化?通俗的解釋就是:「寧可累死自己,也要餓死同行。」

用剝削、壓榨自己的方法,來取得一點競爭優勢。這樣一來,同行為了生存,也要被迫自我剝削。

放在「浪姐」裡解釋,就是:這是一個看排名的節目,如果所有人都做自己,輕鬆愉快地排練,跟所有人都拼了命去努力討好觀眾,它們的結果是一樣的。

然而,在輕鬆的氛圍裡,只要有幾個人開始拼命,所有人都得跟著一起拼命,才能維持之前的平衡。

放在職場裡解釋,就是一個加班競爭的過程。活兒就那麼多,原本大家都能在正常下班時間做完。但是只要有幾個人開始加班,為了不被淘汰,所有人都得被迫加班。

03 幸虧,人生不是「浪姐」

有趣的是,「浪姐」裡最內捲化的地方,並不是在場上,而是看不見的復活榜投票裡。

按理說在復活榜裡努力刷榜投票的人,應該是粉絲才對。自己喜歡的姐姐被淘汰了,讓親朋好友幫忙打榜,這無可厚非。

姐姐們對此原本也是佛系的。直到網上傳出許飛為了復活,瘋狂靠水軍拉票打榜。原本沒什麼復活機會的許飛,排名唰唰地往前走,那些在榜上的姐姐們就開始慌了。

為了維持原樣,只能被迫地開始打榜拉票。一人打榜,所有人都得跟著一起打

是不是無處不內卷,無處不競爭。

現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總決賽結束了,我想,那些為了留下,而被迫努力,被迫討喜的姐姐們,回到她們的現實生活中,一定還會變回原來的樣子。

回看這個節目時,她們或許會疑惑:我當時是為啥,這麼拼?或許也會順帶著想起來,自己來節目之前真正的初衷和目的。

這麼一個為了展現30+女性獨特魅力的綜藝,最後終於除了「努力,奮鬥」,什麼也沒展現出來;這麼一檔開播時讓網友直呼「突然覺得年齡都不是事兒了」的節目,最後終於朝著截然相反的方向去了。

甚至有網友說:以前我都沒那麼怕老,但是看了「浪姐」以後,更恐懼年紀大了。難道好不容易活到了30多歲,還要繼續為了看人臉色、討人喜歡而活著嗎。

節目放到最後,我從姐姐們的目光裡,再也看不到輕鬆自在。如果說「浪姐」是一部職場的隱喻,那麼它無疑成為了我們最不想要的職場環境——每個身在其中的人,都在負重前行,被迫努力,一切只為了贏。

那麼是不是說我們在工作的過程中,也必定會變成「浪姐」們的樣子呢?

也不盡然。

主頁君最近看了一本書,叫做《無限的遊戲》,裡面的觀點,大概可以給予我們一些寬慰。

書中提出了一個概念:岔路口有兩個方向,一個名為「勝利」,一個名為「滿足」。

通向勝利的路,目標就是贏。衝向終點之後,曲終人散,一切都將結束。通向滿足的路旅途漫漫,直到生命終結也不能走完。但是我們可以一路駐足欣賞沿途的風景。

「浪姐」畢竟是一個節目,註定是有限的。

它只有十二期的長度,並且目的就是選出幾個獲勝者。而職場不同。雖然職場裡有一些宏觀的規則,但每個公司的生態又各有不同。

不喜歡「浪姐」規則的姐姐,能做的只有退賽和適應現狀。

而我們所面對的職場,卻是無限的。它有各種各樣的岔路,選擇上也趨於無限。

不喜歡當下公司生態的人,可以選擇跳槽、自己創業、自由職業……

更重要的是,在職場裡,我們可以自己定義「贏」的概念。有人覺得掙大錢就算贏,有人覺得找到熱愛的事業就算贏,有人覺得過上理想的生活就算贏。

不論哪種,都不需要由別人投票,來決定你的輸贏。

這麼一想,人生還是比「浪姐」,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歡迎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

相關焦點

  • 浪姐總決賽褒貶不一,節目組騷操作引起熱議,觀眾看後紛紛吐槽
    《乘風破浪的姐姐》總決賽引起了網友們的一陣熱議,很多觀眾都在吐槽說感覺總決賽什麼都沒做到位,因為觀眾從來沒見過這麼尷尬的總決賽,所以失望的心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浪姐最終成團感覺不知所以,但芒果呈現出來的就是總決賽,只是不同於其他節目的總決賽而已
  • 《浪姐》總決賽真相曝光,原來我們都被騙了
    她們,為《浪姐》的舞臺留下了不少高光時刻。合著總決賽之夜,成了一場男明星的聯歡晚會。可什麼時候《浪姐》成團出道,需要這麼多男嘉賓來上臺見證了?而從第一期到總決賽,節目組往《浪姐》裡強塞男嘉賓的騷操作比如《青春有你 2》總決賽主持人請的是謝娜,《創造營 2020》請的是何炅,《我是歌手》請的是汪涵……芒果臺手握這麼多優秀的主持人資源,卻在《浪姐》的總決賽上
  • 浪姐成團:30+的女性應該活成什麼樣子?她們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浪姐》成團:30+的女性應該活成什麼樣子?她們給出了最好的答案。她看似憨憨的,情商不高的樣子,而實際上,她的情商是很高的,看看她在這檔節目中收穫的熱度就能明白了。更重要的是,在她的身上,你永遠能看到一種很自信的力量,評委給我一個「X」牌,我說那是無限可能,別人說我不可能成團,我偏偏要證明給她看,就連成團感言,她也只準備了可能的50%,這麼自信的女生,誰又能不喜歡呢?
  • 《浪姐》總決賽仍選錄播,姐姐開麥成問題,出道與網友無關是關鍵
    不知不覺《浪姐》就已經到了快要決出最終出道人選的時候了,從第一期看著這麼多姐姐一路過關斬將的走到今天,不少人就算一開始無情,慢慢在看節目的過程中對姐姐有了感情。作為一檔選秀節目,最後的成團夜和總決賽自然是最令人矚目和關心的,畢竟他代表了這一季綜藝努力的一個結果,所以不少選秀節目都會將總決賽以直播的形式呈現,以免結果提前遭遇洩露。
  • 《浪姐》總決賽槽點集錦:萬茜、伊能靜修音,黃齡成工具人
    8月28日,《浪姐》迎來總決賽,這也是浪姐的最後一場公演,觀眾對這一期的節目期待值很大。然而節目播出後有不少觀眾表示很失望,節目組的賽制槽點滿滿,舞臺表現力一般,一點也沒有總決賽的氛圍。連續看了六個舞臺讓人感到審美疲勞,而且姐姐們表現力,甚至不如復活團踢館賽時來的驚豔。
  • 成不成團有什麼所謂?「浪姐」的影響未完待續
    寧靜,最有代表作的姐姐,在節目中擅長「真香」,前一秒還想退賽,後一秒為了抗下比賽服用速效救心丸,成團夜她發表感言:「我拿第一,不想成團,感謝這幫娘們。」這樣的反套路「危險」發言屬實讓人害怕,不過以她的「真香體質」,大概率只是說說而已,突然改變想法也未可知。張雨綺成團感受特別有浪姐主旨的風格:「獨立女性需要有支配時間的能力,也要有和拳頭說no的能力。」
  • 沈夢辰更新《浪姐》vlog,看完彩排和化妝過程,替姐姐們心累
    沈夢辰更新vlog,是《浪姐》成團之夜沈夢辰雖然沒有在《浪姐》這檔節目成功成團,但是她也給觀眾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另外她和姐姐們的關係都非常的不錯,在近期還更新了《浪姐》vlog,讓大家看看成團之夜大家都在幹嘛。
  • 《浪姐》當下面臨的尷尬: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成團規則
    所以說,總決賽必然會誕生一個團體,也或者會像德雲社一樣誕生多個團體,但無論最後的成團規則是什麼,都很難令觀眾滿意。因為《浪姐》從開播時就沒定好成團標準和規則,如果總決賽突然蹦出來一個規則,必定有人能接受,也有人會反對。
  • 《浪姐》落幕,寧靜第一C位出道不想成團,張含韻落選惹爭議
    《浪姐》落幕,寧靜第一C位出道不想成團,張含韻落選惹爭議最終剩下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浪姐》落幕,寧靜第一C位出道不想成團,張含韻落選惹爭議萬茜則用2861152票屈居我相信在大家看到這份榜單的第一感覺是不可信。首先,金晨和張含韻居然落榜,而最不合團的寧靜卻成了C位,這在很多網友看來是有點不可置信的。
  • 寧靜「浪姐」第一卻不想成團,乘風破浪的她們是不是太任性了?
    近期浪姐成團的舞臺上,寧靜拿到第一名,發表感言時,卻把四位沒成團的成員叫到舞臺上,高聲喊出了,「我拿第一,不想成團!」說實話,我對寧靜說出這樣的話並不感到很驚訝,有一點意料之外卻又在意料之中的感覺,寧靜從出道來便一直是以「霸氣」聞名。非常real,看過她的綜藝也能發現,這位姐不是好惹的。導演:介紹一下你自己吧?(卑微)寧靜:還要介紹我是誰?那我這幾十年白幹了唄,都不知道我是誰!
  • 《浪姐》總決賽造型沒眼看!寧靜張雨綺畫風成鮮明對比
    28日是《浪姐》總決賽的日子,火爆了一個夏天的姐姐們終於要在今天進行最後的總決賽!但是,節目組的操作卻是槽點滿滿的,除了總決賽賽制格外奇葩,竟然讓決賽和成團夜分隔七天之外,還有姐姐的服化道也是醉人了!寧靜身旁的阿朵,她的紅色長裙也有問題,像廉價的窗簾中間綁了個腰帶,肩膀處的褶皺像洗完沒熨平整一樣,且朵姐的鞋也是一雙高防水臺的厚底鞋,全景來看整體上都不搭配,讓人太出戲。
  • 浪姐完美收官,總決賽舞臺逆戰廣受好評,孟佳王霏霏成功出圈
    浪姐總決賽播出後刷爆朋友圈,很多觀眾都說這次總決賽是無與倫比的精彩,而且還很意外的又收穫了另一個之前有點忽略掉的寶藏姐姐,也就是黃齡,不過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總決賽的兩首歌曲,它們分別是《逆戰》和《last dance》
  • 浪姐總決賽令人失望,槽點滿滿勸退無數觀眾,金晨表現獲贊無數
    浪姐總決賽播出後引來了無數觀眾的吐槽,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觀眾看完並不感覺這是一個總決賽,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檔高開低走的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首先要說的就是毫無長進的舞臺說到浪姐的舞臺很多觀眾都有不同的看法,我個人pick的是萬茜的三人光之翼,首先她們的服化道非常有機械感,很有機械姬的感覺,但是編曲很多觀眾都不喜歡,出來光之翼之外,寧靜團的last dance也很出彩,全部姐姐都是身穿綠色,很有一種連環秀的感覺
  • 不看完整節目,光看《浪姐》的網評的我,都看到了什麼?
    到底是哪個姐姐不懂事的節目我還沒有完整的看完一集,但我特別喜歡看大家的各種討論。03我們不是姐姐,沒有大舞臺,也沒有被那麼多人關注,優點&缺點 都難以被放大,我們可能很難去覺知自己真正的樣子,而《浪姐》向我們展示了一群30+姐姐的狀態,她們各自不同的性格、經歷,讓我們每個普通人都能夠在她們身上找到與自己相同的部分
  • 《浪姐》總決賽只誕生一個成團名額,剩下的名額由網絡投票產生
    包括湖南衛視、《浪姐》節目組,以及參賽的30位姐姐在內的大部分參與者,當初都沒能預料到《浪姐》這樣一檔別樣的團選綜藝,能有如今這樣的熱度和話題。一夏天的瘋狂和勵志之後,《浪姐》即將和觀眾說再見,而且總決賽已經於
  • 浪姐落下帷幕,笑到最後的竟然她們
    在9月4日的時候,備受大家關注的浪姐總決賽終於落下了帷幕,而最終能夠成功的留下來的,只有這麼幾個人,寧靜,張雨琦等,當然這些留下來也是眾望所歸,突然感到意外和有些不開心的就是, 當然現在的勝利並不是永久,又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這些乘船的姐姐們將參加姐姐的愛樂之城錄製,並且通過另外一種形式,開啟一個新的音樂徵程,這意味著大家將就會大飽眼福,看到她們展現音樂的天賦和能力
  • 「我拿第一,不想成團」 ,恐怕只有浪姐才敢說。
    「我拿第一,不想成團。」3242082票,拿到了第一的寧靜霸氣地說到。誰聽了不說一句牛x。《浪姐》成團之夜請來了李宇春、張杰、樂華七子、尹正等等,儼然一臺芒果大亂燉晚會但《浪姐》,豆瓣小組人數超過了28萬,遠遠超過其他偶像選秀。但看的人更多,投票的人更少,也是《浪姐》區別與過往偶像選秀的另一個現象。
  • 《浪姐》六公不淘汰,總決賽共6個表演,成團位7人曝光
    據悉,《浪姐》六公將採取只表演不淘汰的賽制,也就是說14人陣容將會全員晉級總決賽,成團位的名額也將在這14位姐姐中誕生。不得不說,這樣的賽制和之前相比,其實溫和了許多。但無論出於什麼原因,《浪姐》的這個賽制其實蠻好的,畢竟少了淘汰賽制的重大壓力後,姐姐們反而能放開去表演,不必在乎之前「標準成謎」的觀眾喜愛度,或許《浪姐》最成功、最出圈的作品就將誕生在六公舞臺。
  • 從全民熱捧到全網吐槽,口碑大跌的「浪姐」明年還能否續航?
    ,不想成團」更是讓直播直奔大高潮,引發了腥風血雨的網絡罵戰,又一次把「浪姐」推向了風口浪尖。」自開播至今卻也一直飽受詬病,大結局「成團之夜」更遭到鋪天蓋地的質疑,有人說成團之夜是「浪姐」最魔幻荒唐的一章,甚至還有人說「浪姐」播到最後已經成了一個笑話。
  • 《浪姐》總決賽入選名額揭曉!「皇族們」終於露出水面
    反正一些在大眾心中本該一輪遊的姐姐,反而挺到了最後的總決賽,甚至還有相當大的機率能夠進入出道位。其中一些姐姐,明明表現那麼的平平無奇,但是卻莫名的成績好,明明性格並不突出,但是節目組硬是把她捧成了表面上的「人氣王」、「吸粉王」。網友們把這些姐姐們親切的稱之為節目中的「皇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