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一座古墓,推翻正史,事實證明海昏侯劉賀被誤解

2020-11-19 談古論金說歷史

公元前74年,元平元年,劉弗陵駕崩。劉弗陵去世時21歲,應該有個兒子。然而,由於皇后年僅15歲,還未到生育年齡,霍光不允許他縱容其他宮妾(皇后是霍光的孫女,霍光希望她擁有與皇帝的專有權,以便生下皇帝的兒子,鞏固自己的地位)。所以,按兵不動的劉弗陵甚至沒有兒子,就離開了這個世界。

如果皇帝沒有兒子,他只能在國王中再立一個兒子,這很煩人。但誰是最好的?武帝劉徹有六個兒子。除了小兒子劉弗陵成為皇帝外,大兒子劉據死於巫蠱之禍。三子燕王劉旦因謀逆事敗自殺。齊次子齊王劉閎、五子昌邑王劉髆早已去世。最後,只有四子廣陵國王劉胥。大臣想讓劉胥為皇帝。但霍光不同意。

劉胥有兩個讓霍光頭疼的地方:一是劉旭大而有力,他可以不用手與野獸搏鬥,但同時又不羈,喜歡崇尚享樂和休閒。這傢伙太兇太粗暴,霍光怕攔不住他;二是劉胥和劉旦生來就是同一個母親,兩人關係很好。劉旦當時被霍光殺害。現在如果他成為皇帝,霍還能有辦法活下去嗎?

最終,朝廷大臣們選擇了漢代著名昌邑王劉髆的兒子劉賀。劉賀得到霍光的支持,也被霍光拉了下來。據霍光公告的證據顯示,劉賀不尊重禮節,玩樂過度,喪禮時鑼鼓響亮。劉賀一點也不感激霍光。劉賀沒有注意到老大臣們。這樣的皇帝遲早會回到「老家」,所以霍光決定拋棄劉賀。

劉賀貪得無厭。劉賀在位期間上,他敢於搶劫人民的婦女,有很多樂趣,取笑百姓和沉迷美色。劉賀把昌邑的200多名僕人帶到了長安。劉賀把他們提拔到更高的層次,把他們分到不同的地方,填滿了內院,還想搶班奪權,霍光該怎麼辦?只是廢黜劉賀。這不僅是因為霍光的地位高,更是因為後來的將軍趙充國的支持。

這就是趙充國,比起諸多武將來,他不但會打仗,而且懂政治、通官場、會站隊,又赤誠無私,無可指摘,所以無論政壇上多少大風大浪,他都可以屹立不倒。劉鶴做皇帝27天,做了1127件壞事,平均每天40件。即使他不吃不睡,他也必須每小時做兩件壞事。真是個爛人!!也有人說,霍光揭發劉賀的惡行,把劉賀趕走,滿臉的淚水和嘆息。

雖然劉賀在政治上很沮喪,但他的生活仍然很奢侈。畢竟,他當了20多年的國王,積累了巨額財富。在2011年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古墓中,考古學家發掘出10億元的漢代黃金,現藏於江西省博物館展出。這是漢代歷史上最矮皇帝的一生。除了錢,劉賀一無所有,他的名聲幾乎成了虛弱君主的代名詞。

從2011年南昌海渾侯墓出土的大量樂器、竹簡、木簡、孔雀屏風來看,劉賀應該是一個有著高雅品味和一定文化修養的貴族。《漢書》中的荒誕無術的人物應該是史書「編造」的人物,以確立未來帝王即位的合法性。其實,劉賀最大的錯誤就是陷入了殘酷的權力鬥爭,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就是自我毀滅。

對於一個沒有皇室基礎的藩王來說,維護皇帝只有兩種方式。要麼服從霍光的人事安排,設立大臣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這樣就沒有理由像後來的宣帝劉詢那樣,把自己趕下臺。或者他們應該獎勵老大臣霍光,用他們的官吏和貴族,以換取一些權力,讓自己的人插進去,關鍵部門會在時機成熟時帶走霍光,就像皇帝劉恆一樣。

然而,劉賀並沒有走這兩條好路,但他每天都是無知的。最後,劉賀被罷免了。通過對考古的發現來看,2011年南昌海渾侯墓出土的文物來看,劉賀根本沒有可能每天做40件壞事,這只是為了證明後代皇帝即位的合法性而「杜撰」的。

相關焦點

  • 海昏侯劉賀墓地的盜洞:主槨板被鋸開,寶藏近在眼前卻無緣盜走
    隨著事件的發酵,有村民在某座"山"上發現了"盜洞",順藤摸瓜之下,發現這條"大金龍"是來自這座"山"中。經過相關部門的鑑定,確定這是一座漢代古墓,海昏侯墓漸漸的走近世人。海昏侯墓的發現被譽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一舉奠定了海昏侯墓在中國考古歷史上的地位,這對於南昌本地、江西乃至是中國世界都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海昏侯墓的發掘開發的後續工作也在持續。
  • 考古探秘,海昏侯之墓重見天日,劉賀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談起海昏侯,有朋友可能聽過有一些印象。 那是2011年的時候,當時海昏侯劉賀的墓葬群,首次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被發現。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轟動一時的重大考古發現,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或許只有史學界的人才會偶有提及吧。
  • 海昏侯墓還原真實的「漢廢帝」劉賀
    昨日,謎底揭開,考古專家在首博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確認墓主人為漢武帝之孫、西漢第一代海昏侯、「漢廢帝」劉賀。據史書記載,劉賀稱帝27天即被廢,「行淫亂」三個字總結了劉賀為何被廢。▲隨海昏侯墓葬出土的麟趾金。為漢武帝下令鑄造並賞賜。昨日,在首博舉行的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新聞發布會上,考古專家們證實,這位家財萬貫的墓主人正是西漢第一代海昏侯劉賀。
  • 【追蹤】考古價值超過馬王堆?西漢海昏侯墓最新猜測!
    據了解,這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數件出土文物創下了全國首例。◆◆11月11日,江西省考古研究所發布了海昏侯墓墓園內細節,跟著小編來探個究竟吧!海昏侯墓發掘現場(來源網絡)  據專家考證,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園以海昏侯和侯夫人兩座主墓為中心建成,共有7座祔葬墓和一座車馬坑。
  • 圖解考古紀錄片《海昏侯》| 帶你進入真寶藏男孩的地下宮殿
    最近,央視出了一部三集紀錄片,揭開了這座西漢古墓的神秘面紗:《海昏侯》。從2011年被發現,開始搶救性挖掘,到一件件文物出土,開棺…2016年,首都博物館舉辦海昏侯墓特展,甚至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盛況。到底為什麼這座墓這麼引人注意,一句話就是:真的很豪!
  • 考古學家挖出當了27天的海昏侯,富貴程度超出你的想像
    喜歡古墓派的朋友不要錯過這部紀錄片《古墓派:海昏遺夢》。經過考古學家的發掘,在主墓內棺發現墓主人的玉璽,海昏侯劉賀是也。這些物件,仿佛兩千多年前的歷史就在眼前。這不是一座古墓,是一群古墓,按照活人居住的房屋布局布置的古墓群,又一聲驚嘆,奢華,富足。
  • 紀錄片《海昏侯墓考古之謎》央視播出
    本報訊 (記者張雪嬌)為了完整還原此次震驚中外的考古發掘全過程,展現中國一流的考古水平和先進的文物發掘、保護、修復水平,8月24日起,5集紀錄片《海昏侯墓考古之謎》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晚8點檔《國家記憶》欄目播出。  中國目前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墓葬——海昏侯墓,2011年在江西南昌發現。
  • 《國家記憶》推出《海昏侯墓考古之謎》
    中國目前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墓葬——海昏侯墓,2011年在江西南昌發現。為了完整還原此次震驚中外的考古發掘全過程,展現中國一流的考古水平和先進的文物發掘、保護、修復水平,《國家記憶》8月24日起推出五集紀錄片《海昏侯墓考古之謎》。
  • 海昏侯和辛追夫人都是吃香瓜後身亡,香瓜身上,有一樣東西不能吃
    1972年時,湖南省某部隊在長沙市東郊馬王堆鄉附近修建地下醫院時,偶然從地下發現一座西漢時期的古墓,專家們為其取名為「馬王堆古墓」。馬王堆古墓中出土大量珍貴文物,包括各類金器、銀器、漆器、竹簡、絲綢等,極大地豐富了我國的文物寶庫。更重要的是,馬王堆古墓中還出土一具女屍——辛追夫人。
  • 千年古墓發現15米盜洞,專家搶救性挖掘,只挖5釐米就挖出1噸黃金
    因而,一座古墓要想在數千年的歷史時間演變中得到完好儲存,靠的並不只是修建工藝,也有一定的運氣。而今日小編要給大伙兒詳細介紹的,便是稱為我國歷史上最好運的古墓,媲美古墓中的「錦鯉魚」,實際是怎麼一回事兒呢?最先大家看出來它是一座什麼墓,其實是西漢時的海昏侯劉賀之墓。談起劉賀這個人,古代歷史還頗有小故事。
  • 江西出土海昏侯墓,10餘噸寶物被挖出,單挖掘工作就用了五年
    於是乎,每當有新的古物發現,往往會引起大眾的廣泛關注,被譽為考古價值或超"馬王堆"的海昏侯墓,位於江西省南昌市,在海昏侯墓中考古人員挖出了十多噸的寶物,僅僅是挖掘工作就開展了五年之久。
  • 海昏侯墓現失傳千年《齊論語》 還有四個未解之謎等著你……
    2011年3月,因為群眾舉報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附近墎墩山上有一座古代墓葬遭到盜掘,沉睡了兩千年的海昏侯墓有機會重見天日。那時,大家都還不知道,這座墓穴就是後來震驚中外的海昏侯劉賀墓。「古墓現場有盜洞。根據考古經驗,我來到盜洞頂部,當時就眩暈了,因為盜洞太深了。」考古隊長楊軍回憶說,盜洞深15米,看不到底。
  • 揭秘海昏侯劉賀:頭腦不甚靈光 曾患有風溼病?
    原標題:揭秘海昏侯劉賀:頭腦不甚靈光 曾患有風溼病? 出身高貴,只當了27天皇帝即被廢掉……這就是西漢歷史上第一代海昏侯劉賀。史料稱其「清狂不惠」。 許多年以來,人們對他的了解並不太多,直到近年海昏侯墓的發現,那正是劉賀最後的歸所。
  • 海昏侯墓出土失傳的《齊論語》,揭露劉賀被廢真相:他不是昏君
    有人說考古很枯燥,那是你沒看過央視爸爸在去年出品的三集考古紀錄片——《海昏侯》。哦,海昏侯,我知道嘛,這不就是2016在江西新建區發掘的王侯墓嗎?墓主叫啥來著?你還別說,這海昏侯劉賀還真當過皇帝,只不過僅僅只有27天,還不到一個月,就被人給廢了,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冠軍侯霍去病的弟弟霍光。說起劉賀「劉沫沫」能當上皇帝這件事,可以說是一場意外。
  • 史上最「黃」的紀錄片《海昏侯》,堪稱2019​央視考古懸疑大片!
    觀西村的村民熊菊生在山上發現了一個深不見底的大洞,洞口的土是新的,明顯剛挖不久。村民們預感事出蹊蹺,因為他們都知道,墎墩山上有座古墓。於是,村民們立馬給電視臺打了新聞熱線電話。除了大量的金器,海昏侯墓還出土了一座「錢山」,總重達十餘噸,約兩百萬枚五銖錢。其中還有一千枚串成一貫的實物例證。
  • 獻酎金:海昏侯劉賀為什麼被排除在外?
    海昏侯劉賀一生命運多舛。18歲那年他以昌邑王的身份應詔赴長安典喪,並且在先帝靈柩前接受了皇帝璽綬,襲尊號,但在皇帝寶座上他只坐了27天便被廢黜,還差點掉了腦袋。經過十年多的幽禁後,29歲的劉賀被封為海昏侯。
  • 昌邑王廢帝海昏侯劉賀經歷考辨
    宣帝看過匯報後,知道昌邑王劉賀並無復闢野心,只痴迷於腐朽生活,而且未老先衰,體弱多病,遂不以為念,就放心了,於元康三年(前63年),封故昌邑王劉賀為海昏侯,食邑四千戶;後偵知他背地說霍光壞話而削戶三千。至神爵三年(前59年),海昏侯劉賀病逝。因其身前行為淫闢,「不得置後」。
  • 揭秘|海昏侯墓主身份終於確認 遺骸腰邊有塊印章刻了他的名字……
    來源:央視新聞 新京報今天上午,首都博物館召開發布會,宣布南昌海昏侯墓主人身份終於確定,就是第一代海昏侯——僅僅當了27天皇帝的漢廢帝劉賀
  • 《古墓派-海昏遺夢》獲金鷹獎提名 發現紀實引領紀錄片新媒體創新
    由中央新影集團北京發現紀實傳媒公司與優酷聯合製作的紀錄片《古墓派--海昏遺夢》被提名為金鷹獎最佳電視紀錄片。 2011年,一座古墓的意外發現,震驚中外:二百多萬枚五銖錢,數百枚金餅令人目不暇接,還有造型別致的馬蹄金、麟趾金、金板等等,超過了已發現所有漢墓的金器總和,內棺中的玉器、漆器鮮潤如初,出行的座駕,賞玩的把件,享受的樂器,飲酒的用具,一個遠在兩千年前的朝代仿佛突然復活了。該紀錄片講述了考古團隊對海昏侯墓室的考古發現,並對墓主人劉賀的傳奇一生進行了還原。
  • 海昏遺夢:盜洞內竟散發奇香,考古專家驚出一身冷汗,如同鬼吹燈
    提到古墓大家多會想起盜墓筆記,裡面的驚險刺激,外加文物的精美絕倫都讓人嘆為觀止。2011年江西省考古隊接到群眾舉報發現盜墓洞,古所立馬前去調查,隨著一步一步的深入探索,讓經驗豐富的考古人員也大跌眼鏡,一時摸不著頭腦。究竟專家遇到了什麼難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