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20號)上午,一場主題為「蘇臺視訊交流:後疫情時代的兩岸關係走勢」的雲對話跨越海峽在南京與臺北舉行。兩岸十一位專家學者,針對新冠疫情衍生的世界新局,研討臺海局勢,解析兩岸關係走勢。此次視訊交流由南京大學歷史學院臺灣研究所與臺灣財團法人民主文化基金會主辦。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臺灣研究所所長、教授劉相平解讀了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對臺灣工作的陳述。他認為,因疫情原因,報告字數總體精簡,涉臺部分也「聯動」壓縮,但九二共識依舊是兩岸交流交往的政治基礎,國家統一是大陸堅定不移的立場。
兩岸專家學者共同分析與研討了因新冠疫情導致的世界變局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如何修復因新冠疫情致兩岸關係惡化並重創臺灣經貿與旅遊業等議題。
自今年4月中旬至今,蘇臺兩地共舉辦了4場民間視訊會交流活動,在兩岸引起強烈反響。臺灣醫事聯盟協會理事長高明見表示,希望兩岸互相溝通關懷、彼此鼓勵,化冰凍為暖流。臺灣交通運輸產業工會理事長顏坤泉認為,兩岸同是中華民族,雖因疫情爆發而造成關係緊張,卻也能因共同抗疫來破冰,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交流合作,共同來創造兩岸的繁華盛世。
臺灣有媒體以「疫後修補兩岸關係 就從民間做起」為題發表時評,談到5月17日舉辦的南京·新北疫後教育視訊交流活動時,指出「有多家大專院校代表在17日與南京市教育學會以視訊模式,討論復學及校園防疫經驗。雖然因疫中斷實體交流活動,但是在線往來不曾中斷。」並強調,雖然存在有心人士刻意煽動仇恨,但臺灣民間對於大陸的態度仍是「就事論事」,而非「逢陸必反」,兩岸民間交流還有可期待的空間。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 /顧倩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