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三十而已結局崩壞,別嚇壞了恐婚的那幫人

2020-08-28 大碼的白日夢

大熱劇三十而已最後的結局裡顧佳最終還是一個人扛下了所有,房子沒了、公司沒了、老公進去了,小三全身而退了……

看著她堅強的對著欄杆那邊的許大炮說,賠償金沒有想像的那麼多,不由想嘆一聲氣,我們想看的勵志女主最終還是沒能逃過生活的毒打啊。


這麼一個全能型超人媽媽,每天將自己的時間和老公孩子安排的明明白白,買得了鉑金包,能一對二打贏架,還能幫老公退小三,他老公都做了些什麼?

包括但不限於和綠茶小三吃冰淇淋,租房便於幽會,露餡後求老婆善後,進去後讓老婆獨自面對爛攤子。

他就是個天選之子,選中了顧佳這樣的老婆,才讓他輕裝上陣,他的歲月靜好,全是老婆一人負重前行了。

看到這裡,我想可能又有一大批恐婚族在趕來的路上。

1

三十而已這部劇對男人的要求不高,或者說太過真實而準確,讓以往偶像劇裡的完美男主現了原形。

首先是那個陳養魚,明目張胆的講結婚就是為了圖個省心,你省心了不假,老婆可糟罪了,用鍾曉芹的話說:不留意門、不留意貓,不留意我。

陳嶼的原生家庭讓他很頭疼,結婚就是想找個港灣,可是誰都想避風,誰來當港呢

婚姻帶給女性的是什麼,比起戀愛時被呵護、照顧和重視,婚後就需要女性暴風成長,迅速適應男性完成任務般的轉變,可以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解決家裡大大小小的問題,圖什麼呢?

卡斯楚有句名言:不要讓男人知道你愛他,他會因此而驕傲。

在陳嶼這裡,反過來了,結了婚就懶得讓你知道他還愛著你、關心著你,原因也是怕你多事。


本來結婚不是解決問題的終極方法,一段關係進入婚姻不是意味著按下休止符,人是活泛的,感情是變化的,但圖省事的男性很多,結婚的人們各有各的不同,而大豬蹄子的不作為卻有很多共性。

一個大V曾說她的閨蜜讓她在晚上帶孩子去趟醫院,而自己要趕回市中心的新房子做交接,等她趕到排了幾個小時的隊,問孩子她爹在哪兒呢,孩子說在家,又問忙啥呢,孩子答不知道忙啥。

問閨蜜原因,竟然是因為不願多事。

大V最後感慨,孩子她爹哪兒知道,他的歲月靜好是他老婆和我在負重前行啊。

女人為什麼被鍛鍊的這麼懂事,背後可能是多次碰壁後練出的自覺。

2

顧佳=顧家,其實她應該是大多數男人夢想的老婆,她的存在主要是幫助老公解決各種問題,像個全能秘書和管家,小到家裡的創可貼都要從幾十種裡挑選出來,為了下一代的教育,也是操碎了心。

她除了主動打入闊太圈,還得騰出手來幫公司打理事務,而許大炮為了藝術和客戶吵架,心疼錢不願給幼兒園贊助,如果不是老婆按住他,他指不定怎麼自由發揮,當然離階層提升更差一步火候,離得越來越遠也說不定。

雖然許大炮在林有有的彩虹屁下迷失了方向,覺得自己可能真是個小天才,但從事實分析,他能走到今天和老婆的努力密不可分,以他的衝動自私和對結果的研判,哪像一個新貴,倒像是剛入職場不久的毛頭小夥,三十而已,女人如顧佳已在向全能型女主發展,而男主心智倒像是沒有成熟。


這樣的組合產生矛盾是早晚的事,沒有林有有也會有趙有有、王有有,因為他內心極度渴望被崇拜,在老婆把他慣成生活不能自理以後,他知道崇拜在她在那兒無望,需要另一個出口來滿足。

從顧佳的角度看,似乎除了許大炮搞事情的藍色煙花,生活中真沒有離不開他的時候,孩子歸她管了,瑣事讓她做了,大事她也善後了,老公搞不定小三這種破事最終還得落在她頭上。


看到這裡,已婚女人們頭大了不止一圈,這是圖什麼啊

勵志通稿裡總是說女性要獨立堅強,有自己的事業,有自己的主見,顧佳全佔了,而她仍然沒逃過男人背叛,身心遭創的局面。

她做的不夠好嗎?

也許是太好了,能幹女性優點已不用贅述,缺點我們必須來說一說。

她們都有一種捨我其誰的自覺,老公的創可貼和襪子他自己挑不行嗎,她們偏不,一定要精益求精,把小事做到極致,而享受了這種便利的男人們,則習慣了這種高標準,哪天女強人不這樣做就是失格。

已婚有娃的女人們應該清楚,每天操心小事最消磨人的心智,即便家裡有個保姆,抓大放小的智慧要有,不然最後累死的只有你自己。

大結局裡顧佳說走到這一步我也有錯,還大度原諒小三給她買機票,讓人看著很遺憾,勵志故事別只盯著讓媽媽們成為超人,讓她們歇口氣,少一些戲。

3

三十而已裡的三個男人,統稱為渣男,矮子裡拔將軍,橫向對比後陳養魚居然還勝出了,比之許大炮的不靠譜和梁海王明目張胆的南北論,陳養魚可能是因為離婚才激發了他的改變,讓以前那個想省心的冷暴力男也開始注意到了細節,開始從鍾曉芹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但他們倆復婚以後他以往的毛病就不再犯了嗎,以我們真實的生活經驗來說,復發的可能性很大,畢竟兩人關於婚姻的訴求不同,一個要愛,一個要省事,這兩者的矛盾可以說是大多數婚姻的癥結,最後我們是怎麼把日子越過越普通,終究是一方放棄了訴求,另一方選擇了妥協。


恐婚一族看到這兒可能更灰心了,要是都這樣我們還結什麼婚,寧願單身一輩子。

可婚姻還有另一面,它的本質不是愛情的升華,而是另一種自我的成長,在選擇了與一個人結伴走道,還意味著合作、寬容、堅持與改變,愛情可能是走入婚姻的前提與支撐,卻不是繼續的必要因素之一,荷爾蒙的激發是一瞬間的事,不會在婚後的每一天反覆再現,它有退色與蒼白無力的時刻,但會有其他的東西接替愛情,責任是一方面,與伴侶建立起的信任、親密以及彼此之間的鼓勵與成長,都會使婚姻煥發出不一樣的面貌。

電視劇裡的女主動不動就換上氣場二米八的高跟鞋,還有雄壯的音樂隨時打氣,被安排好的人生顯得那麼爽。

三十而已引起廣大女性的共鳴在於結局讓人不甘,拿著大女主劇本的顧佳最後落的人財兩空,但這不就是人間真實?

哪來那麼爽的劇情,多的是起起落落落落……

而現實中的我們理一理糟亂的情緒,蹬一雙平底鞋依然要認清現實熱愛生活,如果你覺得這不勵志,那你也成不了什麼事兒,生活不是戲,不能看了別人的戲就害怕自己的日子,知道了自己要什麼,才能阻止恐懼,那要不要結婚,結婚圖什麼,都會一目了然十分清晰。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讓多少女人恐婚了?
    《三十而已》自開播以來網絡上熱度一直高漲,微博和朋友圈都被刷屏了。這不,酸檬也忍不住追起了這部劇。終於在她三十歲生日那晚,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戰爭,讓這段本就危機四伏的婚姻徹底崩盤了。她責問陳嶼當初為什麼結婚?陳嶼回答說:「都說婚姻是避風港,我結婚就是為了省心,為了過踏實日子。」這句話無疑是她情緒爆發的導火索,忍無可忍的鐘曉芹朝著陳嶼吼道:「都想避風,誰當港啊?」
  • 看完《三十而已》90%的女性直呼開始恐婚了
    看完《三十而已》90%的女性開始恐婚了!看完《三十而已》90%的女性開始恐婚了!看完《三十而已》90%的女性開始恐婚了!看完《三十而已》90%的女性開始恐婚了!看完《三十而已》90%的女性開始恐婚了!
  • 看完《三十而已》,我恐婚了!
    點擊關注,閱讀更多文章文:念小橋原創 圖: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01最近《三十而已》這部劇很火,鋪天蓋地都是有關於這部劇的討論,我在追劇過程中,看到彈幕中,有人提到了恐婚,不婚這些詞。很多人都說看完顧佳的遭遇,讓自己對婚姻產生了深深的恐懼。
  • 爆款劇《三十而已》爛尾?那是你沒看懂編劇的「良苦用心」
    終於,每天熱搜見的《三十而已》全集劇終。,可謂是真•實打實的爆款熱劇。開局評分高達8.2的「神劇」,在結局的時候默默掉到了6.9,追劇的人八成都罵街了:說好的共鳴呢?這什麼金手指式的爛結局!>三十而立之年你們卻總想三十而已?
  • 《三十而已》,今天你日常恐婚了嗎?
    恐婚了呢?但正是這樣的角色,一旦發生變化,那將是最為猛烈的可怕轉變。打破這種平靜的正是作為第三者出現的林有有,甚至網友評論,這個人物已經超過了以往最可惡的反派角色而榮登「綠茶」榜首。然而在許幻山出軌這件事的背後,不僅是第三者的出現驚起了水花,而且兩人的矛盾早已多出埋下伏筆。不得不說,許幻山出軌的理由,僅僅一句,他在這個家裡沒有發言權是站不住腳的,但顧佳是否也應該有所反思呢?
  • 《親愛的自己》接檔《三十而已》,「渣男」讓你恐婚了麼?
    《三十而已》播完,人們還沉浸在&34;&34;等一系列劇情中,接檔的《親愛的自己》原以為是獨立女性如何叱吒職場的風雲故事。在家裡需要有人照顧時,劉洋卻說:「就你那破工作,幼兒園小孩都能幹!!!」3, 出軌得理直氣壯,屢教不改在劉母住院時,就曾多次勸告兒子,珍惜芝芝,趕緊跟魏亞雲斷了。劉洋出軌被芝芝知道後,表面上斷的乾乾淨淨,實則繼續享受著與下屬的曖昧關係。
  • 《奇葩說》辯題「恐婚,需要喝去除恐婚水嗎?」我們如何看待恐婚
    在這裡,小泥巴也想跟大家探討一下恐婚情緒背後的原因,為什麼我們會恐婚呢?結婚難道不是一件值得令人高興的事了嗎?02其實恐婚分兩種,一種是不夠愛。愛是什麼,愛就是奮不顧身地想嫁一個人,想娶一個人,分分鐘怕你被搶走,就別說恐懼結婚了,那是心甘情願地進入婚姻的「牢籠」。而不夠愛的人或許是一直有些心猿意馬,雖然可能相愛多年,但是一直平淡,沒有激情。
  • 被《三十而已》結局氣炸,觀眾竟喊話《浪姐》金莎:找男人看準點
    前兩天電視劇《三十而已》終於大結局了,這部前期口碑熱度雙豐收的劇,結局卻讓許多觀眾氣到吐血,甚至忍不住吐槽:編劇你是想氣死我們嗎?,她沒受到任何處罰全身而退,而原配顧佳(童謠飾)不僅淨身出戶,還幫出軌的渣男老公收拾公司的爛攤子,甚至表示自己在婚姻中也有過錯。
  • 「婚姻勸退」三部曲熱映,原來年輕人早已開始恐婚
    時代變遷發展、新舊思想碰撞、生存壓力過大.....經濟獨立、思想獨立後,更多人不願意將就。一個群體正慢慢壯大。恐婚族。無獨有偶,近期熱映的三部影片仿佛表達同一個主題——恐婚。(電影《被光抓走的人》)「兩個人都留下來那就是有問題啊
  • 從《三十而已》到《白色月光》,國內終於迎來了「恐婚潮」?
    在這裡,只看實力,更讓人知道原來婚姻並不是女人的一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婚姻感到恐懼,甚至有人將之稱為恐婚宣傳片。如果說恐婚是一個趨勢的話,那2020年定是它的高峰期,不管是層出不窮的殺妻案,還是電視劇中的出軌戲碼,亦或是身邊的種種案例,都讓現在的人對婚姻很難抱有希望。
  • 《三十而已》結局爛尾?故事不發生在上海會是最美的結局!
    (原標題:《三十而已》結局爛尾?故事不發生在上海會是最美的結局!) 昨晚,從開播便頻繁登陸熱門持續霸榜的《三十而已》超前點映!整部劇成為2020年國產劇中的爆款,給觀眾帶來了爽感的同時,也讓大家看到了三位都市女性的立體表現,而昨晚的大結局,卻被網友直呼爛尾!
  • 《三十而已》:姐姐們,別裝了!真的是你們說了算嗎?
    三十+《乘風破浪的姐姐》讓人熱血澎湃,自帶流量的娛樂圈姐姐們以「三十而驪」之姿,全方位展現個人風採收獲無數「浪花」,撕掉世俗標籤,想要呼籲和表達的不過是三十而立,三十而已。已婚已育,做全職太太或者全能太太;已婚未育,在家長的催促下實行造人計劃;單身未婚,以大齡剩女的身份等著屬於自己的幸福。《三十而已》聚焦三十歲女性的三種不同狀態,分別揭露現實生活中相應的婚姻、生活與工作現狀。因而有人說這是一部為30+女性量身定製的劇。
  • 看完《三十而已》大結局才發現,最令人感動的是父母愛情
    #大家追了許久的爆款劇《三十而已》終於完結了,可是對於多數人而言,結局並沒有讓大家有爽感,更沒滋生出幸福感,反而覺得心裡有點空。可是,除了曉芹之外,其他兩位女主的結局,在很多人看來是不盡如人意的。王漫妮的感情頗為不順,先遇渣男梁正賢被小三,後遇相親對象不喜歡,最後與暗戀自己的對象也沒走到一起,沒官配還是開放式結局,讓人意難平。顧佳的結局更讓人氣憤,終究一人扛下所有,老公沒了、房子沒了,帶著兒子守茶廠,惹人心疼。
  • 《三十而已》渣男排排坐,江疏影童謠鍾曉芹的男人誰最渣?
    王漫妮沒結婚,每個月月光最後還是可以用爸媽幫她攢下的錢出國讀書。鍾曉芹,解決婚姻問題的最好辦法——離婚電視劇《三十而已》即將大結局,收視率全國網破1,騰訊視頻播放量單集平均過億,38-39集(全集43集)酷雲指數1.4,這個成績在大盤遇冷的今年可以稱得上「爆劇」。
  • 《三十而已》結局爛尾?故事不發生在上海會是最美的結局
    昨晚,從開播便頻繁登陸熱門持續霸榜的《三十而已》超前點映!整部劇成為2020年國產劇中的爆款,給觀眾帶來了爽感的同時,也讓大家看到了三位都市女性的立體表現,而昨晚的大結局,卻被網友直呼爛尾!導演張曉波談到,《三十而已》並不是一部爽劇,而是一部現代都市生活寫實劇,昨晚的結局也是最貼近現實的,也是讓人欣慰的結局
  • 《三十而已》憑什麼成為爆款?
    那麼,對於口碑與熱度齊飛的《三十而已》,憑什麼成為爆款,我們又到底愛它什麼?正如網上的那句評論:「一部《三十而已》,寫盡三十不易。」《三十而已》,顧名思義,是對「三十而立」這句俗語的一次改寫,試圖用「而已」的灑脫態度突破三十歲這個緊箍咒。如果用託爾斯泰在其《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經典名言來描述《三十而已》中三位女性的生活,那或許就是「幸福的生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
  • 暑期爆款不是《以家人之名》,不是《三十而已》,而是12集短劇
    要說今年暑假的爆款劇,網友定會爭論不休!因為今年好看的劇集是比較多的,知名度較高的熱播劇有好幾部,並且都是演技派霸屏時代!例如近期熱播的、話題度比較高的《三十而已》、《二十不惑》、《以家人之名》、《重啟》、《琉璃》!
  • 《三十而已》大結局:千萬別被王漫妮騙了
    《三十而已》終於迎來了大結局,卻被很多人吐槽虎頭蛇尾的,充滿槽點。這部劇本來是立足於展現30歲女性的困境,最後沒有給出解決的辦法也就罷了,還強行把人物的結局搞的過於理想化,高開低走讓人很失望。劇中的三個主角的結局看似完滿,卻依然讓人不適。劇中受到關注最多的顧佳這一角色,在她發現了林有有去給許子言灌輸爸爸媽媽要離婚之類的思想後,去扇林有有耳光的場景看爽了很多人。
  • 年輕人的現狀之一:恐婚
    你恐婚嗎?這個問題困擾著現代的年輕人,無論你現在是處在戀愛狀態還是單身狀態,最終都要面臨一個問題,要不要結婚?當面臨關於未來的選擇時,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會有所恐懼,不知如何面對。《中國青年報》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61.2%的受訪者存在恐婚傾向,8%的人坦言自己的恐婚情緒極度嚴重。而到了今天,恐婚、婚戀擔憂更是已經成為了微博等社交平臺上,年輕網民們熱議的焦點。最近常引發大眾討論的綜藝《奇葩說》辯題直戳「恐婚」痛點:「戀愛多年我卻恐婚,面前有一瓶『去除恐婚水』,我要喝嗎?」
  • 崩壞3:相同的人不同的事,相比崩壞2的劇情,崩壞3的人設改動!
    崩壞3:相同的人不同的事,相比崩壞2的劇情,崩壞3的人設改動!崩壞3,是由米哈遊公司製作並發布的手機遊戲,圈內人士一般都稱為米忽悠。玩過崩壞3的玩家一般都知道還有個前作叫崩壞學院2。崩壞3是沿襲了世界觀,但是聯繫並不是很大,甚至可以說是同世界觀下的兩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