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雲旅遊,這裡是何陳文的旅行分享,歡迎關注,每天分享旅遊攻略,宅家帶你看世界。今天帶你走進韓國首爾,一起去看景福宮。
景福宮建於1394年,是李氏王朝的正宮,也是韓國封建社會後期的政治中心,可以說完全是韓國版的故宮。得名於中國《詩經》中「君子萬年,介爾景福」詩句。王宮面積與規制嚴格遵循與宗主國中國的宗藩關係,為親王規制的郡王府,所有建築均以丹青之色來區別於中國皇宮的金黃色。呈正方形,南面是正門光化門,東為建春門,西為迎秋門,北為神武門。
很莊嚴的光化門,據記載,光化門由三個虹霓門組成,其中位於中間的虹霓門供國王通行,左右兩個虹霓門供大臣出入。首爾的市中心哦,就在光化門前面一點,也是高樓林立,不過呢,街道真的很乾淨。往前走就是光化門,景福宮的正門,原本是石築基壇上的木結構建築,因其精巧的工藝、巧妙的結構及壯麗的外觀被認為是韓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門樓建築之一,位居韓國五大宮門之首。
景福宮的正殿勤政殿是韓國古代最大的木結構建築物,最雄偉壯麗,是舉行正式儀式以及接受百官朝賀的大殿。殿前方的廣場就是百官朝會之地,廣場的地面鋪以花崗巖,分三條道路。中間的道路稍高、稍寬,是國王走的路,兩側的稍低一些,是文武百官走的路,還有品階石分列於廣場兩側。
來景福宮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交接儀式。「景福宮守門將交接儀式」是重現在王宮負責開關宮門、守衛及巡邏任務的守門將士的守衛儀式和交接班儀式,可與英國王室的近衛兵換崗儀式相媲美,是重現韓國傳統宮廷文化的活動,經專家考證,於1996年開始舉行。
「王宮守門將交接儀式」中的守門將士隊伍,隊前為兩名乘馬將士,之後在守門將士的帶領下,按照守門將士、守門士兵、承政院注書、掖庭署司鑰、軍樂隊等順序,共78名守門將士登場。聽候樂隊鼓聲,守門將士全部到達後,交接班儀式正式開始。
景福宮東面是建春門,西面是迎秋門,北面是神武門。景福宮內有勤政殿、思政殿、康寧殿、交泰殿、慈慶殿、慶會樓、香遠亭等殿閣。景福宮的正殿勤政殿是韓國古代最大的木建築物,最雄偉壯麗,是舉行正式儀式以及接受百官朝會的大殿。
景福宮是首爾規模最大、最古老的宮殿之一,是韓國封建社會後期的政治中心。宮殿雄偉富麗,其中殿閣仍保留著往昔的輝煌燦爛。於1395年由創建朝鮮王朝的李成桂所建築的第一處正宮,是李朝時期五大宮之一,佔地約50公頃,200棟以上的殿閣烘託出極盡富貴榮華的氣派,可惜1592年毀於壬辰倭亂。於1868年重建,由幾座大型建築物構成,佔地40英畝。宮內較大的建築物——勤政殿,曾是御座所在地和國王舉行即位大典和上朝聽政之所。
思政殿位於勤政殿後邊,為國王的辦公地點。「思政」意味著國王深思國事,細心虛理。而康寧殿是國王的寢殿,建於太祖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燒毀於宣祖萬曆年間的日軍入侵(壬辰倭亂)(1592年),高宗同治六年(1867年)與勤政殿同時重建竣工。大正五年(1917年)昌德宮內殿被燒毀重建時,將景福宮的宮殿(包括康寧殿在內)遷至此處,並將該殿作為昌德宮的熙政堂。
景福宮雄偉富麗,其中殿閣仍保留著往昔的輝煌燦爛。於1395年由創建朝鮮王朝的李成桂所建築的第一處正宮,是朝鮮王朝時期五大宮之一,佔地約50公頃,200棟以上的殿閣烘託出極盡富貴榮華的氣派,可惜1592年毀於壬辰倭亂。
其實韓國的許多有歷史意義的石塔和石碑豎立在宮內各處,連韓國國立博物館和韓國民俗博物館也都在這個院內,在此可以了解到朝鮮王室的宮室文化和傳統的民俗生活。景福宮在春天綻放迎春花、杜鵑花,四處飄香;祥瑞之喜鵲飛翔於宮內。那份寧謐,令人心曠神怡,有如置身世外桃源一般。
小貼士:
門票
19歲以上成人3000韓元,7-18歲1500韓元,6歲以下兒童免費(持景福宮門票,可免費進入國立古宮博物館、國立民俗博物館觀覽);租用韓服並穿著入宮可免收門票,韓服10000韓元1小時;首爾四大宮殿(景福宮、昌德宮、昌慶宮、德壽宮)和宗廟的綜合觀覽通票:成人10,000韓元,青少年5000韓元,有效期為1個月。
開放時間
3-10月 9:00-18:00(入場截至 17:00);11月-2月 9:00-17:00(入場截至 16:00) 6-8月 周末/公休日 9:00-18:30(入場截至 17:30)(每周二休息)
交通:
首爾地鐵3號線景福宮(Gyeongbokgung)站5號出口出來步行5分鐘即到,出口出來後向左直走,穿過廣場後前方就是售票處,也有語音嚮導租賃處。另外,如果是先遊覽了青瓦臺的話,那麼你也可以從神武門進入。或者首爾地鐵5號線光華門站2號出口步行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