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兒童醫院,有位百歲老大夫與患兒「周周見」

2021-01-08 北京日報客戶端

在北京兒童醫院,有位百歲老人與患兒「周周見」。他是我國小兒外科主要創始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金哲。9月25日,他將迎來百歲生日。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張金哲始終關注,還特意寫了一幅帶哲理的書法:「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科學政策。」落款:「百歲兒醫張金哲」。

張金哲的書法作品:「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科學政策」

百歲,是歲月的饋贈。醫,則是張金哲八十餘年未變的志向。

創新術式,女兒是第一個受試者

上世紀30年代,在考場上,張金哲寫下《良醫良相》一文,17歲的少年在這篇文章中,敘述著「寧為良醫,不為良相」的志向。考試結束後,他成績優異,同時被三所大學選中,張金哲選擇了醫學專業。

戰火紛飛,顛沛流離。剛進入協和醫學院不久,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張金哲拒絕了日本人的轉校安排,從協和醫學院輾轉到上海聖約翰大學,此後再轉考到上海醫學院……終於,1946年他從上海醫學院畢業。1947年進入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外科工作,1950年在北京大學醫學院建立小兒外科專業;1955年調入新建的北京兒童醫院工作至今。

大學畢業後,新中國需要有人從事小兒外科,張金哲毫不猶疑,欣然受命。

1950年張金哲率先在北大醫院創建了小兒外科,成為中國小兒外科三位創始人中工作開展最早的一位。1955年,受著名兒科專家諸福棠教授的邀請,張金哲調入新建的北京兒童醫院,當時,兒童醫院的診療主要是小兒內科。張金哲主持建立了獨立的外科團隊。此後,北京兒童醫院小兒外科逐漸發展壯大,現在兒童醫院的外科系統細分到神經外科、心外科、新生兒外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胸外科、燒傷整形外科、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等。

張金哲在小兒外科領域鑽研了70年,為超過萬名兒童操刀手術。這其中,有一例手術的患兒最為特殊,她是張金哲的女兒。

新中國成立初期,產科病房流行一種名為新生兒皮下壞疽的疾病,死亡率幾近百分之百。很不幸,張金哲剛出生三天的女兒也得了這種疾病。

恰在此時,張金哲創新了一種新的手術方式,誰來當第一個受試者?沒有人願冒這個風險,張金哲選擇了自己的女兒第一個受試。

「我就那麼一划,好了!」70年後,說起這段經歷,張金哲雲淡風輕,但不難想像,他當時下刀時的緊張,那畢竟是首例,況且是他自己的骨肉。

所幸,這輕輕一划,張金哲的女兒很快康復了。伴隨著這種手術方式的推廣,當年新生兒皮下壞疽的死亡率從幾近100%下降到10%,後來又降到5%。現在的新生兒家長甚至根本沒有聽說過這種疾病。

從醫70餘年,張金哲的傳奇,不僅僅是這「輕輕一划」——

目前,國際上有多個以張金哲名字命名的治療方法,包括「張氏鉗」「張氏膜」「張氏瓣」等。2010年,他獲得了世界小兒外科學會聯合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小兒闌尾炎是外科的常見病,張金哲帶領團隊,創造了30年15000例無死亡、急性絞窄性腸梗阻包括壞死休克患兒連續100例無死亡的紀錄。

上世紀80年代以後,張金哲對腹部畸形手術進行了簡化與改進,他還開發創造了中醫外科技術如小兒肛瘻掛線療法與小夾板配合牽引治療小兒骨折等,在國際上展現了中國小兒外科的特色。

張金哲的各項發明達50餘項,主編及參與著書30餘部,培養了數百名小兒外科醫生和近20名碩士、博士。1997年獲評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0年獲得國際小兒外科界最高成就獎——英國皇家學會「丹尼斯布朗金獎」……

張金哲經常說,中國現代兒科奠基人諸福棠教授及胸心外科奠基人吳英皚教授對他的影響非常大,「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嚴謹治學之道。」

也許,這就是奠定傳奇的基石。

被誤切大半個胃,他選擇理解

就像受前輩影響一樣,張金哲的為人處世,也影響著自己的學生。

上世紀70年代,張金哲疑似罹患「胃癌」,為了徹底治癒,需要進行胃大部切除手術。

張金哲的3名學生一起給老師主刀手術。臺上,他們打開張金哲的腹腔,發現不像胃癌,很有可能是胃潰瘍,一下子就慌了,「老師,怎麼辦?」採用針灸麻醉、在手術臺上依然清醒的張金哲平靜地說,「按原計劃做手術。」

術後的病理檢查發現確實不是胃癌,就是胃潰瘍。說起這段經歷,張金哲沒有一絲一毫的抱怨,「當時的影像條件就是很難區分胃潰瘍和惡性腫瘤。」因為切除了大半個胃,張金哲每頓飯吃得都不多,但他直到現在依然喜歡各種各樣的美食,他說,吃的目的第一是解饞,第二是解飽,第三才是養生。他吃飯不忌口,「我頓頓吃肉,蟲子肉也吃。」

北京兒童醫院泌尿外科是目前全國屈指可數的小兒泌尿外科,主任醫師孫寧也是張金哲的學生。

孫寧進入北京兒童醫院工作時,張金哲已經年過六旬。「那時的住院醫師非常辛苦,整整三年住在醫院裡,每周只有一天能外出。」孫寧回憶,當時夜裡如果分管的患兒需要去查看,宿舍管理人員就會到醫生的床前,用手電筒對著醫生「照」,「深更半夜,明晃晃的光特別刺眼,馬上困意全無。」一開始孫寧覺得苦,後來,他就再不提「苦」了,因為張金哲也和他一樣,後半夜隨叫隨到。「張頭兒那時還擔任醫院的副院長,但只要患兒需要,不管是夜裡幾點,他一定會立刻趕到患兒身邊。」孫寧服氣了,他踏踏實實在醫院「住」了三年,轉遍了外科的所有科室,練就了過硬的基本功。現在,遇到任何一個需要他的患兒,他都很有信心。

張金哲給學生講課

1980年代,北京兒童醫院爭取到10多個到國外進修的名額。孫寧盤算著,自己也許也能得到一個指標,出國學習。沒想到,張金哲把這些名額分配給全國10多家醫院,自己醫院只留了一個指標。孫寧沒出成國,他當時不太理解張金哲的做法,張金哲也沒有解釋什麼。當孫寧慢慢獨當一面的時候,他開始漸漸體會到,正是老師的胸襟,促進了全國小兒外科水平的整體提高。

這種胸襟,也被兒童醫院傳承下來。

2012年,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家倪鑫來到北京兒童醫院擔任院長。當時的北京兒童醫院人滿為患,一號難求。2013年,倪鑫決定在全國啟動兒科醫聯體建設,推動全國兒科共同發展。當他到天津兒童醫院進行交流時,見到了一張上世紀80年代張金哲在天津兒童醫院查房的照片。張金哲每周末到天津兒童醫院查房,幫助他們建立小兒外科。倪鑫很是感慨,「早在30多年前,張院士已經啟動了小兒外科專業醫聯體的建設。」現在,北京兒童醫院醫聯體已包括全國2000餘家兒童醫療機構。

作為一名教授,張金哲在講臺上一直站到96歲。那一年,醫院考慮張金哲年齡大了,決定不再讓他講課。講最後一課時,張金哲準點到達教室。後來大家才知道,就在前一天,和他相伴相知70多年的老伴兒去世了。學生心疼他,忍不住問:「您為什麼不調整這一課?」張金哲說,「不能因為我自己的事情影響教學工作。」

其實,老伴兒離開時,張金哲心裡很痛。他家裡有8個喜羊羊、灰太狼的小玩具,這是很多年前醫院小賣部售賣冰淇淋的贈品。那時,張金哲的老伴兒咀嚼功能出了問題,愛上了吃冰淇淋,張金哲就陪著老伴兒一起吃冰淇淋,並且集齊了一套玩具。

「我手靈活,還能做手術」

張金哲的辦公室在北京兒童醫院東南角的一座小樓裡,辦公室的牆上,掛著患兒家長2019年送的錦旗。辦公桌上的陳設幾十年如一日,一直保持著他最熟悉的狀態。

從醫70年來,張金哲一直堅持在臨床一線,從醫生叔叔到醫生爺爺,他對待小患者一直是關愛有加。幾十年來,每次出診見到患兒,他都會起身相迎,說:「小朋友,你好!」患兒離開診室時,他會站起身來相送。查房時,他一定會先和家長交流情況,查體時,一定會先把聽診器焐熱。

張金哲出門診

醫院的年輕醫生,都管張金哲叫「張爺爺」。普外科年輕醫生嚴佳虞曾經跟隨張金哲查房,他說:「張爺爺每次都會保護好患兒的隱私,不論男孩女孩,查體時他都會遮擋孩子的隱私部位。」普外科副主任醫師龐文博說:「曾經聽過張爺爺專門給年輕醫生開設的《接診學》,他課上說的內容,都是他一絲不苟的日常。」

張金哲一直致力於促進中國的傳統醫學模式向人文醫學轉變,特別在兒科診療領域。他率先強調「讓媽媽參與整個治療流程」,確保患兒媽媽的知情權、參與權;在與患兒及家屬溝通時,他提出了「多哄少碰、多教少替」的八字方針,呼籲並指導全國的兒科醫生改進醫療服務模式。張金哲對孩子更是耐心,很多人聽到孩子哭鬧就會特別煩躁,但張金哲聽到孩子的哭聲,從來不煩,甚至還很喜歡。「孩子的哭聲,其實就是病情最好的診斷依據。」怎麼判斷一個孩子的健康狀況?張金哲說,看兩點:吃和玩。如果一個孩子的飲食沒有大的影響,能吃能喝,健康上就沒有大的問題。「只要孩子能吃愛吃,說明孩子從精神系統到消化系統都沒有問題。」第二個判斷標準就是玩,如果孩子睜開眼睛就不閒著,蹦蹦跳跳,開開心心,也說明健康上沒有大問題。在此基礎上,再增加一個「長」的要求,「三個月量一量,身高體重都在適度增加,基本上就是健康的孩子。」

門診做檢查時,孩子會鬧,張金哲隨手拿來一個耳鏡,一下子就變沒了,一會兒又變出來,孩子笑了,檢查也能順利完成。他的白大褂口袋裡塞滿了小紙條,上面寫著小兒常見病的症狀、治療要點、注意事項等,接完診,他就依據病症,掏出小紙條,送給家長,方便在家護理。

張金哲經常說,長壽不能只給別人添麻煩,還要為社會工作,這是目的,也是動力。2019年9月25日,張金哲99周歲。那一天,北京兒童醫院為他舉行了簡單的生日會,他特地穿上一件紅色的衣服。現場,他拿出一個小小的金屬「拇指帽」,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指尖小魔術。掌聲響起,老人得意地對院長倪鑫說:「我這手啊,靈活,還能做手術!」

2019年9月25日上午,北京兒童醫院為張金哲院士慶祝99周歲的生日,現場簡樸又熱鬧。醫生爺爺特別開心,在現場表演起自己拿手的小魔術,這也是他哄孩子的「法寶」。

已近百歲,張金哲依然每周到北京兒童醫院上班。工作前,他一定要喝上一杯咖啡,「不挑,速溶咖啡就行。」有人來辦公室拜訪,他會起身相迎,說起話來中氣十足,來者再年輕,他也會稱呼對方為「您」。他堅持運動,每天晚飯後在家騎車鍛鍊,運動前還會吃一塊方糖。他會寫電子郵件、玩微信,六一期間還參加了醫院的抖音直播……

今年「六一」兒童節,張金哲參加直播,為患兒變魔術

9月9日,周三。張金哲出現在北京兒童醫院普外科病房中,準備查房。就在去年,張金哲依然堅持每周出診兩次。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醫院決定不再讓張金哲出門診,老人其實心裡有點不情願,但他尊重醫院的決定。查房,張金哲覺得沒問題。99歲的老人走在查房隊伍的最前面,旁邊的學生下意識地伸手去攙扶他,張金哲擺擺手,「不用攙,我能走。」

其實,張金哲也感受到自然衰老的強大力量。面對衰老,他坦然接受:他的眼睛換上了人工晶體,耳朵用了助聽器,心臟也用上了起搏器……「這都是高科技維持老年人工作生活能力的見證。」張金哲說著,臉上帶著燦爛的笑。

明天,100歲的張金哲將推出他的新書《張金哲小兒外科學》第二版。這是他對70年從醫經驗的總結,也是新一代兒醫出發的起點。

相關焦點

  • 北京東區兒童醫院兒童哮喘標準化門診掛牌 哮喘患兒可獲規範診療
    10月14日,新京報記者獲悉,北京東區兒童醫院兒童哮喘標準化門診正式掛牌啟動,將為哮喘患兒及家長提供科學管理病情、規範規律診療的平臺。哮喘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我國哮喘患者已接近3000萬,其中兒童患者接近1000萬,0到14歲兒童哮喘患病率呈顯著上升趨勢。
  •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在線諮詢兒科
    目前醫院中心開設有「兒童精神發育遲滯」、「小兒腦癱」、「兒童癲癇」、「兒童多動症」、「兒童抽動障礙」、「兒童自閉症」、「性早熟」、「兒童矮小症」等特色專病門診。依照生物—心理—行為—社會」醫學模式,採用個性化、系統化的健康管理體系,為2-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全方位、高品質、精益化的中西醫結合診療與保健服務。
  • 北京東區兒童醫院掛牌兒童哮喘標準化門診
    中國網財經10月15日訊 日前,北京東區兒童醫院「兒童哮喘標準化門診」掛牌,將為哮喘患兒提供科學管理病情、規範規律診療平臺。  據北京東區兒童醫院醫療院長黃建萍教授介紹,哮喘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目前我國哮喘患者人數接近3000萬,其中兒童患者接近1000萬。中國0到14歲兒童哮喘患病率呈顯著上升趨勢。  據介紹,哮喘不僅與遺傳因素有關,還與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的改變關係更為密切。
  • 北京東區兒童醫院——下班也能看病 兒醫專家實現靈活預約
    今年9月16日,北京東區兒童醫院建院滿五周年。五年來,醫院共接診患兒30餘萬人次,年均分流患兒6萬餘人次,緩解了北京市兒童醫療資源緊缺現狀。北京東區兒童醫院院長何定學介紹,醫院5層「專科診療區」於9月全新亮相併啟用,可提供「一站式」專科就診服務,醫療場地面積擴容1000餘平方米。
  • 北京兒童醫院眼科專家趙軍陽將親臨鄭州市兒童醫院(東區)坐診
    12月12日,視網膜母細胞瘤國際權威專家趙軍陽,將走進鄭州市兒童醫院東區醫院,近距離為我省視網膜母細胞瘤患兒進行篩查和診治。視網膜母細胞瘤是嬰幼兒最常見、危害最大的一種眼內惡性腫瘤(retinoblastoma,RB),常見於5歲以下兒童,可單眼、雙眼先後或同時罹患,嚴重威脅患兒的視力和生命。
  • 夜探河南省兒童醫院:急診室候診區椅子幾乎沒空過,患兒多為高燒
    河南商報記者夜探兒童醫院發現,凌晨時分就醫患兒多,高燒佔七成以上。什麼原因?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麼區別?一起來看看!夜探凌晨時分就醫患兒多,高燒佔七成以上1月19日晚上10點到第二天凌晨2點,河南商報記者夜探河南省兒童醫院。在記者待在急診室裡的4個多小時內,候診區的100多把椅子,幾乎沒有空過。
  • 北京兒童醫院李莉:為兒童眼部健康保駕護航
    李莉認為,家長帶兒童定期到正規醫院做眼部健康檢查,通過科學的驗光確定孩子是否有近視、遠視、散光等視力問題,同樣是預防近視等兒童眼部疾病的關鍵。她建議正常的學齡前兒童1年檢查1次,存在遠視儲備不足、近視風險的兒童,複查周期為6個月。「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特別是低齡兒童,由於不會表述,且處於生長發育早期,一些眼部疾病如果不做檢查很難被發現。」
  • 合肥天使兒童醫院為住院患兒舉辦集體生日會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12月19日下午,一場特別的生日會在合肥天使兒童醫院七樓住院部舉辦,該科醫護人員為同在十二月份過生的幾名患兒一起慶生。據悉,這是今年以來合肥天使兒童醫院第四次為住院患兒舉辦集體生日會了。
  •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自閉症兒童的語言訓練
    核心提示:相信大家對自閉症有一定的了解,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在這簡單概述一下,兒童自閉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約有3/4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後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
  •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 5周年 小兒心臟中心 免費線上義診!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 5周年 小兒心臟中心 免費線上義診!「心」健康成長為了更好的讓心臟病患兒得到科學專業的治療小兒心臟中心特推出重磅福 摘要:   5年一諾·2020 京都五周年,感恩同行  2015年6月1日是每一個京都人都銘刻於心的日子2020年6月1日我們迎來了北京京都兒童醫院成立五周年守護童「心」健康成長為了更好的讓心臟病患兒得到科學專業的治療小兒心臟中心特推出重磅福利
  • 北京語言訓練康復中心_兒童語言遲緩北京哪家醫院
    北京語言訓練康復中心_兒童語言遲緩北京哪家醫院 時間:2020-12-09 14:10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 智力發育遲緩屬於智力殘疾者,在語言發育遲緩中所佔的比例大,俯臥抬頭、坐、站、走等動作的起始年齡都比正常同齡兒童要晚,北京兒童發育遲緩掛什麼科,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嚴格把控各方面質量管理
  • 北京足外翻 好醫院
    核心提示:北京治療足跟外翻好醫院,長期治不好的足外翻疾病問題,會在病情逐漸惡化後,帶給了患兒諸多困擾,影響正常生活,破壞美滿家庭。所以說,為了諸位足外翻疾病患兒的健康著想,需要儘早選擇專科醫院安全就診,解決足外翻難題,確保重塑健康。
  • 行醫七十餘年仍未「退休」 張金哲院士迎來百歲壽辰
    9月25日,我國小兒外科界一場溫馨又隆重的學術「生日趴」在北京舉行,張金哲院士學術思想研討會暨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學分會第十六次全國小兒外科學術年會開幕,我國小兒外科創始人之一、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張金哲院士迎來百歲壽辰。「寶藏爺爺」再獲三項榮譽在學術年會上,張金哲高興地為前來祝壽的小朋友表演了拿手的魔術。
  • 北京中科白癜風醫院介紹:怎樣有效治療兒童白癜風?_武漢熱線房產網
    白癜風發生後雖然不會引起皮膚瘙癢,但白癜風的潛在危害性是巨大的,特別是對於兒童白癜風患者來說。不僅會有礙患兒的容貌美觀,甚至會對患兒的性格形成、心理發展造成更大損害。所以,兒童患了白癜風及時有效的治療很關鍵,兒童白癜風的治療受到了廣大家長朋友們的關注。
  • 北京東區兒童醫院5年分流患者30餘萬人次 兒醫專家實現靈活預約
    北京東區兒童醫院醫院5層「專科診療區」已於9月全新亮相併啟用,可提供「一站式」專科就診服務,醫療場地面積擴容1000餘平方米。據北京東區兒童醫院院長何定學介紹,今年9月16日,北京東區兒童醫院建院滿五周年。
  • 與大愛同行鄭州市兒童醫院東區醫院開診
    鄭州市兒童醫院東區醫院將於9月19日正式開診,鄭州市兒童醫院規模成為亞洲最大。自此,鄭州市兒童醫院擁有了與之內涵建設相匹配的發展規模。    東區醫院建築設計宏大、功能齊全,在細節上更加突出為兒童服務之特點,顯著提高了患兒就診條件。
  • 32周危重早產兒緊急轉運北京! 請為瓊A88132讓出生命通道!
    32周危重早產兒緊急轉運北京! 請為瓊A88132讓出生命通道!時間:2020-04-15 15:45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32周危重早產兒緊急轉運北京! 請為瓊A88132讓出生命通道!
  • 鄭州市兒童醫院東區醫院將於下周五正式開診
    市兒童醫院東區醫院下周五正式開診本報訊(記者 汪輝 通訊員 萬道靜)市兒童醫院東區醫院9月19日將正式開診。昨日,記者從市兒童醫院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開診當日,該院將捐贈200萬元用於救助貧困患兒,並開展「與大愛同行、與希望同行、與生命同行」系列公益活動。「自8月20日試運行以來,目前已接收門診患兒8000多人次,住院患者400多人次。」
  • 免費在家門口約個北京兒童醫院專家號!居然還有這麼多好消息等著我們!
    我院是由百名北京兒童醫院專家聯手組建的,致力於為北京各區縣患兒及家庭帶來就近就醫的、最多著名兒科專家、最低醫療服務價格、最高醫療質量的連鎖兒童醫院集團。為了感恩三年來所有患兒家長對我們的強大信任與支持, 我們決定讓利反饋給支持過我們的患兒家長,盡最大的可能幫助患兒及家長解決實際困難。我們將採取比價機制,讓所有的家長更加放心。我們承諾將永遠不高於北京兒童醫院價格,逐漸實現0差價,藥品不再多賺一分錢,並且我們的掛號費也將長期保持15元不漲價。
  • 京粵兒科名醫齊聚 廣州天使兒童醫院 為兒童健康保駕護航
    「本來是計劃國慶假期帶孩子去北京看病,得知廣州天使兒童醫院有這個北京專家會診後就預約了。不用等放長假,也不用勞累奔波,在廣州就能看到北京專家,還都是國內知名三甲醫院的專家,真的太好了!」廣州的張先生高興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