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一口氣,點一盞燈。
一
1980年夏天,敦煌莫高窟,兩名畫師在壁畫洞窟邊,發現一些隱秘小洞。
小洞低矮,需貓腰鑽入,洞中久無人來,積灰半尺厚。當地人稱,那是古代畫壁畫無名藝術家的住處。
畫師聽聞後,特意躺入泥灰,滿心感慨: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藝術永存。
兩名畫師來自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九色鹿》團隊,團隊在導演帶領下,已沿絲綢之路走了兩個多月。
他們在莫高窟停留23天,每天6點起床,到洞窟中畫到天黑,日夜如是。
最終,他們畫出許多本畫稿,北魏肅穆、神女飄逸,就這樣融入《九色鹿》中。
這在當年的上美廠只是慣常操作。
拍攝《大鬧天宮》前,上美廠請來國畫大師、京劇大家、音樂大師,每晚辦起各類學習班,眾人憑愛好自選。
拍攝《牧笛》前,導演請來李可染一口氣畫近20幅水牛牧童,僅供繪製組參考。
拍攝《小蝌蚪找媽媽》時,全廠乾脆一起學水墨畫,日後黑貓警長的導演戴鐵郎,負責畫的配角金魚,都反覆修改了六稿。
《大鬧天宮》最後被美聯社稱為「比迪士尼更精彩的動畫」,《小蝌蚪找媽媽》則被宮崎駿尊為東方奇蹟。
1984年,宮崎駿來上美廠朝聖,對《小蝌蚪找媽媽》讚不絕口,然而廠領導更熱衷跟他打聽日本動畫的計件薪酬制度。
那一年,商業震波已四野轟鳴,上美廠艱難轉型,但利潤微薄,畫師們稿酬很低。
「我為《鹿和牛》工作了一整年,僅比平時多收入800元人民幣。而我為太平洋動畫工作,做一些不動腦筋的簡單活,一個月能拿5000元。」
1988年,上美廠37名業務骨幹辭職南下,動畫組四分之三人離開,辭職的年輕人戲稱為「勝利大逃亡」。
廠外江河澎湃,廠內幽草暗生。1995年,上美廠受命拍攝《寶蓮燈》,為1999年建國五十華誕獻禮。此時,上美廠已十年沒上映過動畫電影。
那年《獅子王》公映,滿街都是印著辛巴的文具零食,媒體上儘是觀影盛況。
上美廠內,53歲的常光希臨危受命,成為《寶蓮燈》導演。那年,他剛辭去廠長職務,重回一線。
面對青黃不接現狀,他啟動全國招聘,有畫師問能否異地投稿,常光希說,我希望我們是一個集體。
他執拗地守著上美廠的傳承,那些招募來的畫師最後被派往山川各處。
他們前往華山之巔,前往雲岡石窟,前往西雙版納,前往寧夏荒漠,他們一筆筆畫著山川古城,畫著大河古佛,細緻到古佛臉上孔洞也原樣臨摹。
那些畫稿,最後成為《寶蓮燈》中幾秒鐘畫面,氣韻慢慢積攢,如涓流歸海。
眾人仍覺不夠,他們從《西遊記》中尋找蛛絲馬跡,復刻二郎神,又借兵馬俑形象塑造天庭士兵。
繡花枕頭、長命鎖、青銅器皿,天狗傳說,一個東方世界鋪展而開,而創世者尤不滿足。
上美廠決定與國際接軌,用明星先期配音,並借明星塑造角色。
為此,他們決定動用積攢半個世紀的人脈。
二
劇組第一個打電話給姜文,姜文正忙著拍《鬼子來了》,一聽電影泰鬥吳貽弓都在為《寶蓮燈》奔忙,立即應邀。
他抱著不滿周歲的女兒,匆匆趕來,三張紙的臺詞,一下午連錄八遍,錄到自己滿意為止。
最後,他還主動貢獻形象,「那個二郎神有點像我,乾脆照我畫行不行?」此前,他從不演反派。
臨走劇組要給錢,姜文急了,指著懷裡女兒說,「這可是為娃娃做事,怎麼能要錢?」
陳佩斯進組時,開口第一句話,「咱老陳家大大小小都看動畫片,為這個,我也得來。」
他頭天剛閃了腰,錄音時站得筆直,臺詞本上畫滿了圈,每句話都推敲斟酌,最後影片呈現幾乎都是陳佩斯自己編的臺詞。
最有名那句「不把他打得滿臉桃花開,他就不知道花兒為什麼這麼紅」,便是陳佩斯原創。
臨走時,他聽說還有角色配音沒著落,便拉來朱時茂配音梅山兄弟。
人在美國的葛優向劇組推薦了徐帆,他兄弟梁天也聞訊趕來,攬下了油嘴滑舌的假道士。
徐帆本來也要去美國拍《不見不散》,為了配音特意改籤機票。
進組之後,看完腳本,她從包裡拿出一雙布鞋,換下皮鞋。常光希問她幹嘛,她說:
「我要找那個氣氛,我一定要有三聖母的感覺,穿著皮鞋配不了。」
寧靜則為了配音專程從美國趕回,那年她剛剛遠嫁。
她出機場便直奔劇組,馬尾,素顏,錄音開始便一秒入戲。她說,十幾年前她從學動畫開始電影生涯,來配音責無旁貸。
此後,馬羚、朱旭、丁嘉莉、雷恪生、馬曉晴等閃耀九十年代的明星排隊進組,全情投入。
馬羚錄音時,雙手快速交錯,模仿在荒野奔跑的哮天犬;朱旭將撓癢等全套動作作全,哪怕他只是一閃而過的兵馬俑。
《大鬧天宮》和《九色鹿》重疊閃過,那些看它長大的人,站在話筒前,留下世紀末最後的致意。
所有明星幾乎沒收任何費用。只有16歲的胡歌,配了沉香從小長大的那一聲「啊」,領了50元紅包。
最終,《寶蓮燈》1200萬投入全部用於製作,創作出50個人物,1800個鏡頭、2000幅背景、15萬幅動畫畫面。
1999年6月,電影預熱,23個省市影院發函到上美廠,要求上映。
為防盜版,上美廠從上海各大學招募志願者,培訓一個月後,由大學生帶著拷貝回各自家鄉。
這些年輕人回到家鄉影院後,每天監督播放,防止盜版。
當年8月1日,寶蓮燈全國上映,5元一張的電影票,最終票房2900萬。
那年秋天,滿街都是張信哲溫柔的歌:我為你翻山越嶺,卻無心看風景。
三
迪士尼的《花木蘭》和《寶蓮燈》一樣籌備了五年,同年上映時,只拿下一千萬國內票房。
年底時,香港嘉禾搶先購得《寶蓮燈》版權,請來張家輝、謝霆鋒、張栢芝、容祖兒做粵語配音,海報上大字印著99年票房第一大片。
此後十年,《寶蓮燈》重映十次,最長時連映一個月,最後塵鎖在時光深處。
世紀翻篇而過,上美廠外車馬奔忙。中國動畫加工公司如野草般瘋長,「只要按照套路去培養,保安都能去做動畫,一個月拿四五萬。」
2001年,國內動畫公司創下一個月完成32集動畫的紀錄,從上美廠出走的導演說:每個人都變成流水線上的機器,「就像一群死人在做動畫」。
曾參與過《大鬧天宮》《天書奇譚》等名作的美術設計秦一真,為國外動畫片繪製場景,結果被客戶大罵了一番,「不屬於現今流水線式的日漫主流」。
失落之下,秦一真很少再親自動筆。
曾有中國動畫工作者專程去日本請教宮崎駿技法,宮崎駿沉默一會後說:向中國以前的上海美術製片廠學習會更好。
現實中的上美廠越來越安靜,它附近初中的畢業生說,千禧年後,很少見上美廠上下班時有人流。
「美影廠從外面看破的和爛尾樓一樣,門口的保衛室一個保安都沒有。四年初中只有一次被路人問過上美廠在哪裡,是一個六十左右的阿婆。」
2016年,網友「留曉塵」說,她畢業時曾給上美廠打電話,問是否需要實習生,只要動畫相關,什麼都願意幹。
對面嘆了口氣說,我們這現在主做銷售這方面,動畫很少做了。
奔走山河的畫師,不計利益的助陣,像一場遠去的夢。重溫只餘空曠。
2015年,《大聖歸來》熱映,重燃人們對國產動畫熱情。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奪冠,更多人想起了遠去的《哪吒鬧海》。
《大聖歸來》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有一個相似點,都經過漫長時間的打磨,都藏著一個不甘的夢。
人們越來越明白耐心的寶貴。開始耐心做動畫,耐心做科研,耐心做光刻機,耐心做許多事,但終究已錯過太多。
去年,葫蘆爺爺胡進慶和黑貓爺爺戴鐵郎相繼去世。
此前受訪時,戴鐵郎說「我要是再年輕一點就好了」,他窗邊有一個黑貓警長模型,掉了一隻貓耳,在時光中布滿裂痕。
網易雲音樂上,《想你的365天》下面滿是對上美廠的懷念,有網友說,寶蓮燈是「最後一口氣」。
那口氣滿是錦繡,哪怕寶蓮燈只亮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