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鎮華:說幾句中肯的話(之四)

2021-02-17 辛莊師範

 

25、見善則從,有過則改——王鎮華老師談《益卦》

天命,凝命,受命。一句話,人人都活在中道上。鹹恆雖有損益,但必有綜(周而復返)。故人不自殺,天無末法、末世觀。中孚信仰,非宗教信仰,乃天心天身直接引示。《易經》全書,重陽重中,人生得之。益之道,與時偕行。益行,如風行雷動,君子見善則從,有過則改,即了不起的益生行徑。王者的信用,建立在對百姓的心有益,而不是輸送利益給他們。惠心不惠物,大好。中道啟德,人生有志,有開展、開闊之感。真的對生命有益,必須懂大生命的一體感,否則因近舍遠,必因近利而害生。

 

26、錯受益,滿招損——王鎮華老師談《損卦》

損益,盛衰之始也。損,不是壞事。損是為了人心有信(中孚)的問題存在,以損呈現之。損要你反省:在出發點要大,才吉,所以,有損沒關係,可利用為正,積極些。君子常以損法,修自己的動怒逐欲、自以為是、好自主張。損時知虔誠最重要。通天、通祖不在形式,在虔誠。文化、禮教,隨時代環境有所損益,才不僵化。完事速另行新課題,才無咎,一自滿就要酌損之了。不要在自滿中,忘了初衷之心志。損之極,非悲觀,反見中道。損到極處,置之死地而後生。老子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又曰:「天之道,損有餘而益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餘。夫孰能有餘而有以奉天下,此唯有道者乎?」

 

27、人生艱難,動在險中,大通在正——王鎮華老師談《屯卦》

生之始,雷電交加,生命之生氣動,充滿天地,這時自然的生命力如草亂長的不明狀態,需要確定方向,不宜苟安,怠惰求寧。人出生後,有巨大生命力,最怕沒人教養,找不到「大始」之道。在社會引誘面前,容易猶疑徘徊,若用生命去交換社會在乎的種種,天心會痛。尤其到了老年,還在猶疑,不顧生命本身之義行,心會痛哭到泣血。因此,生命的開展,始於正心,大通在正。就怕自主心,過度合理化的一再拖延。在一體感、長河感的道前,人的德行重於一切,以免「回到自己生命,一無所有」。

 

28、教育啟蒙,乃通天之事——王鎮華老師談《蒙卦》

教育啟蒙,要通。要重視自主心的自動自發,童蒙自己要時,求你,非你去求童蒙。他需要之時,求問於你,全誠以告。若跟你再三褻瀆的玩,就不理他,也不罵他。自主心誤用,玩弄光影,人從小就會,這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孟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啟蒙要正心,告以正道。通,教以通法通行,即時中,隨時依中也。不主動教,但他有心志即回應。君子如山中水,以果行之心得,教人育德。

 

29、立天命,改命運——王鎮華老師談《革卦》

革命的本質,是立天命,改命運,自我革新,把皮毛變皮革。澤中有火,火大時蒸水成氣,水大時滅火,人生亦如此。君子要從天性、時勢,明人生的變化。天地萬物,順四時常變;湯武革命,順天應人。革之大要在「時」,基礎在明天道、正人心之德行充分。德變之革在內,往外徵求則兇。人信「有本之新」,改革之言高度要夠,高則見廣大、遠返,且要多尊重、成就原來的好,非一切重新來過,才能取信於人。大人是實實在在從內德變,如虎之斑紋昭然。而不是形式主義,只做表面功夫,「面從心不改」,「要佛穿金裝。」

 

30、人生如立鼎,建立穩健之人格——王鎮華老師談《鼎卦》

人生如鼎的建立,顧全大始才吉,能通而體當。木上有火,鼎之象,君子以德行定自己的位,一步一腳印,火候出細活,累積凝聚充足,以知天命。古人以烹飪象治國,惟聖人調和鼎鼐,為享上天。聖人通天,法天,才懂得把人才培養成聖賢。順天性天道,耳目自然聰明。德主,道體,位行,是為天地人三才鼎立。自古,天-命-道-位-德,為王事一貫。君子以德正位,德行凝命。《中庸》「苟非至德,至道不凝」是也。

 

31、家道正了,天下也定了——王鎮華老師談《家人卦》

一個家,吉利的關鍵,在於有主婦外順內明,持正理家。男女正位,是天地間重大的演化與人文所形成。別內外,非性別之男女。男主外,指現實貢獻;女主內,指後代教養。父親像個父親,母親像個母親,是以自然天性為本的句法,應有感覺。正家而天下定矣。正,一指正心之德,二指正道,三指中道之正大。正位,指中道之位。王陽明說「正不正」,即正家、正天下之意。火大生風,風大助火。火風,有化「變」義,同時象德之火候與德風。君子言有物,行有恆,信威具足,一個家自然而然,傳善流芳。家規嚴,家中規矩嚴整,即便失之嚴肅、嚴厲,也還可吉;若婦子之間避正就易,只知嬉笑娛日,沒有規矩與成長,總有一天束手無策,難以收拾。王正家,王者待天下蒼生如自己家人,既中且正,自然沒有不公帶來的隱憂,這是國家與百姓的福氣,也是王者自己的福氣。

 

32、如何避免陷入「心疑、猜測和幻想」——王鎮華老師談《睽卦》

    人,「心疑、猜測、幻想」才是最可怕的。大吵一架,會發現人心都是肉長的、溫熱的,即使最壞的人,也有良心在,仍有人心善良面。但,行兇狠事,付出代價,也應該。要找到志同道合、中心相通者不容易,避免自己陷入心靈孤絕的處境。睽之象,上火下澤,火向上,水向下,性相違,但都有大用。君子也要以此原則「因同而異」,即求「同中之異」;相反相成,正反圓融。上天下地,似相背而大道之運行同也,男女似性相異而心通也,萬物類異而生態呈有機一體,故睽違要「合時機用」,才見其大,見其整體意義。

(待續)

★ 辛莊師範由立品圖書董事長黃明雨創辦,致力於「重建大人之學」。更多信息請登錄"一滴水「新浪博客、「辛莊師範」新浪博客及關注」立品圖書「微信公眾號和「辛莊師範」微信公眾號。

★ 諮詢郵箱 xzsf_school@sina.com

★ 掃一掃或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王鎮華:說幾句中肯的話(之一)
    不被接納,得不到生命相應的支持,對於從事王道者,這一切都沒關係。能自己做,才要緊。震卦主「動」,艮卦主「止」。在滾滾紅塵中,要從正負兩方面來體會何為「止」。從消極的方面來說,有了過錯,知道止之;從積極的方面來說,切身躬行,用生命真的去做,止於至善。這就是行中道,也就是行王道。故《中庸》裡面會說:「故大德者必受命。」
  • 王鎮華 | 生命的九把鑰匙(上)
    王鎮華老師如果問「這輩子你想要什麼?」還不那麼焦點,集中焦點來問:「在生命面前你想要留什麼?
  • 王鎮華:人師就是 「不要講話,別人受教」(上)
    我與王鎮華老師一起共進早餐,發現他講話有個特點:他一開口,你就想繼續聽下去。比如,他對我說:「那個時候,我感覺到再不站出來就不行了。」這句話的上半句是我問他,他是如何在人群中找到林老師(王鎮華的愛人)的。他告訴我,他們是建築系的同學,建築系男生多,女生少,他感覺到事態的嚴重。林老師坐在他身旁,安靜地吃餐,聽我們講話。
  • 文字版 | 王鎮華老師:說幾句中肯的話
    《中庸》說「天命之謂性」,自性就是德。種子裡面的天性就是道,也就是細胞裡面決定了人有很多人性的傾向,那個就是道。德跟道兩個合起來就是中道。人類的問題就在於自主心,沒有人管得住,也停不下來了。這個自主心,人類到目前外在的成就,就是科技,已經讓人自己都迷惑了。
  • 【禱告】要操練用簡潔,中肯的話禱告
    【晨禱】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將你從埃及地,從為奴之家領出來。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 孩子被姑媽家的孩子畫臉,媽媽說幾句都反被婆婆罵
    孩子被姑媽家的孩子畫臉,媽媽說幾句都反被婆婆罵每一個家庭都會有小孩,但現實生活中,許多長輩更偏愛外孫,在他們看來,外孫難得來一次,即使他們欺負外孫老人,也會照顧外孫,這種現象也不知何時開始,但卻從未間斷過。姨媽和姨媽之間的矛盾除了源於婆媳關係之外,還在於孩子的問題,一部分從娘家出去的人,回到姨媽家裡後,也是對姨媽或姨媽頤指氣使,好象別人必須給他們看一樣,讓人覺得好笑。
  • 美國的中肯,韓國的荒唐得令人氣憤
    美國的中肯,韓國的荒唐得令人氣憤 大家好,小編在這裡帶給大家熱乎乎的內容,歡迎各位看官觀看,您的支持是小編最大的動力。 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自己關於世界歷史的教科書,而我們都是從這些教科書中去認識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我們國家是這樣,外國的孩子也是這樣。那麼,在他們的眼中,中國是什麼樣子呢?
  • 一些中肯的話
  • 保密協議結果是空頭支票 記者讓女子退錢走人 還說了句中肯的話
    記者最後的一句話很中肯「你玩兒不過他們的」。我們一直在強調不要相信開發商的口頭承諾,要寫在紙上,但是銷售寫到紙上了,發現仍是廢紙一張,因為沒有蓋章。大家在買車買房的時候長點心,平時少看心靈雞湯、小視頻,多學點法律常識。
  • 「我願做中肯文化交流之橋」——記肯亞孔子學院首位本土教師魯凱
    新華社奈洛比9月28日電 通訊:「我願做中肯文化交流之橋」——記肯亞孔子學院首位本土教師魯凱  新華社記者 王騰 金正  今年41歲的雅各布·魯卡卡是一名土生土長的肯亞人,但他卻有一個地道的中文名字——「魯凱」。
  • 新華社通訊:中肯影視合作推動人文交流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社奈洛比6月21日電 通訊:中肯影視合作推動人文交流新華社記者白林不久前熱播的電視劇《獵狐》讓肯亞走進了更多中國觀眾的視野。業內人士認為,中肯影視合作方興未艾,將推動兩國人文交流合作。
  • 中肯耐用的實在句子: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中肯耐用的實在句子: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四、人最好的狀態是,臉上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三五歲、心理比實際年齡成熟三五歲,看過了世界的黑暗與痛苦,卻依然相信它的單純與美好。五、人生是條無名的河,是深是淺都要過;人生是杯無色的茶,是苦是甜都要喝;人生是首無畏的歌,是高是低都要和;人生是盤無悔的棋,是贏是輸都要博!
  • 德雲團綜收官之戰,8人賽前預測本季冠軍,欒雲平的分析最中肯
    標題:德雲團綜收官之戰,8人賽前預測本季冠軍,欒雲平的分析最中肯德雲社首檔大型團綜真人秀《德雲鬥笑社》將在本周五迎來最後收官之戰。其實對於冠軍的預測,欒雲平給出的預測的確是很中肯的
  • 明星大腕如此評價郭敬明,馬未都帶刺的鼓勵,點評相當中肯
    甚至徐靜蕾也承認,假如她處在學生時代的話,很可能會喜歡他的作品。徐靜蕾的話,歸納一下就是,因為郭敬明的作品有著明顯的年齡劃分,對他作品的評價,必然出現兩極分化,喜歡的觀眾非常喜歡,不喜歡的觀眾會非常討厭。
  • 搭空懸+縱置發動機,入手新輝昂,我朋友總是忍不住說幾句
  • 老梁觀點犀利,反觀馬未都,中肯而又客觀
    老梁觀點犀利,反觀馬未都,中肯而又客觀。 在展開一系列問題之前,很有必要說一下於丹為何會被人質疑。關于于丹的種種傳說,講的是神乎其神,大多都是指向於丹「北大被轟下臺事件」,甚至於還影射於丹「耍大牌」……不一而足,也不堪入耳,多為人云亦云之說。筆者認為對事不對人,不能隨便的評價一個人。就事論事的講,大部分人對於丹的不滿,都是表現在兩方面:學術不端、心靈雞湯。
  • 社會學教授給出中肯建議
    要是這樣的話,夫妻倆乾脆請保姆算了,不欠老人的人情,有什麼問題也好溝通。但是,也有一部分網友覺得,老人晚年犧牲自己的生活,來幫子女帶娃,勞心勞力,子女就應該給他們「工資」。這兩方觀點,看起來都站得住腳,一時間,這位寶媽也不知道該聽誰的了。那麼,老人幫忙帶孩子,子女到底要不要給「工資」呢?社會學家給出中肯建議。
  • 用心走過,才有溫度 ——記16年1月臺灣行之建築篇:做事先做人
    三月份的讀書會前,也即農曆年前後,讀的是王鎮華老師的《道不遠人,德在人心》,只不過是從臺灣回來後才慢慢看完的。這次遊學,道禾的老師精心策劃安排,定位就是一次文化之旅,其間去的很多地方,僅建築與人居環境一項就看得我心醉神迷,欣羨不已。置身其中,不由自主便會嘆息:「美!太美了!好,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