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裹裹,不做下一個順豐

2021-01-16 牛刀觀察

文丨黃芳華 編輯丨吳大郎出品丨牛刀財經(niudaocaijing)

很多人認為,菜鳥裹裹對標的是順豐,其實不然。

中國快遞的問題,不是多幾個順豐就能解決的。長久以來,順豐以直營模式佔據快遞領域的頭把交椅,但近年增速不及中通、圓通,盈利率也相形見拙,直營模式優勢似乎見頂。

要知道,中國快遞之所以能夠發展到當前的發達程度,是因為具備了「既要快,又要便宜」的雙重產業優勢。但是反映在快遞企業和消費者身上,則是一個要利潤,一個要服務。

菜鳥設立之初,就是為了打造全球智能物流骨幹網。這張網絡的目的是,如何在保證產業優勢的情況下,讓快遞成為又快又好的普惠服務?這是菜鳥作為平臺,需要和通達系以及眾多中小快遞企業共同致力的方向。

菜鳥裹裹,目前已是最大的在線寄快遞平臺,寄件用戶已過2億,性價比超越順豐;同時,在菜鳥數位化快遞生態下,也正在成為消費者價值、行業升級的驅動力之一。

粗放發展的中國快遞現狀

要明白菜鳥將致力為快遞行業做出哪些改變,首先需要知道的是我國快遞行業的現狀。

中國的快遞行業隨著電商崛起已經十多年,但是快遞行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快速發展以及龐大規模背後,是粗放的發展模式和消費者對服務更加精細化的要求不匹配。

菜鳥驅動的快遞業數位化帶來了快遞速度的提升和成本下降,目前,通達系的快遞已集體進入2元時代,也就是說,全國包郵的背後,是2元發全國。

但與此同時,市場競爭激烈、全年硝煙不斷,再加上可提供的增值服務不足,都間接導致快遞企業只能通過價格戰來搶奪市場。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義烏這樣的小商品基地,快遞企業甚至可以喊出8毛錢發全國的價格。

激烈且充分的市場競爭,為中國的電子商務帶來了低的流通成本。但是同時,也限制了整個快遞行業的想像空間。

低成本的運作模式下,服務如何分層?這些都對消費者的選擇產生影響。舉個例子,以前商務快件和電商件混運,可以降低成本,但是體驗就會差很多。

但是同時,我們知道,當下的中國快遞行業,如此龐大的單量想要保證服務,不是多幾個順豐就能實現的。順豐2019年的快遞單量大約為50億,佔總快遞量8%多。

那更龐大的需求如何滿足?快遞企業如何實現利潤和低成本的雙重保障?這是一個難題。

在極致性價比之外,消費者還有快遞安全、個人隱私等各種需求。

所有這些面臨的問題,我們回到快遞業本身,都可以歸結到行業「帶寬」不夠,基礎設施和服務標準仍在數位化路上。

舉個例子,就像是如今的網際網路發展已經相當充分,各項需求已經得到極大程度的開發。但是我們如果回到5年前的3G時代,很多的場景應用簡直無法想像,更不必說實現。

3G到4G這種基礎設施的擴大,為網際網路發展奠定了基礎。

同樣,快遞行業也是這樣,只有當整個行業的基礎設施開始更加完善,整個服務的流程更加通暢,意想不到的場景就會出現。

新場景的出現

中國快遞單量快速增長,其中個人寄快遞業務也正在爆發。

行業的大背景是,中國快遞包裹量10年間從2010年的23億飛速增長到2019年的635億,增長為原先的27倍,快遞業規模已經連續6年居世界首位,對世界快遞的貢獻超過一半,多於歐美日等快遞總和。

很大的一部分貢獻是來自於電商平臺的飛速發展,但不可忽視的是,個人寄件業務成為電商件之外另一個爆發的需求。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線上快遞寄件用戶規模較2017年增長97.9% ,2019年用戶數量突破1.63億。雙壹諮詢研究表明,散件市場體量可觀,2019年日均單量達2000萬單;隨著網民數量持續增長,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為消費者實現線上寄遞快遞提供了土壤,線上寄件比例已達到43%。、

個人業務上新場景的出現,給快遞企業帶來了新的思路。

最初的場景,就是退換貨。

一個與退換貨相關有意思的線上購物現象是,很多消費者開始一次性購買同一商品的多款顏色和尺寸,快遞到貨經過試穿後再立即退貨。

支撐這種電商平臺上獨有購物方式的,就是作為消費者退換貨的便利。此前,消費者如果想要退貨,需要等商家同意後,再通過快遞發起退貨,商家收到商品確認後再退款,一來二去非常麻煩。

菜鳥裹裹針對這種場景,打通了消費者和商家的退貨流程,當消費者發起退貨後,將立即收到退款,全程由菜鳥裹裹擔保。同時,還有快遞員1小時就能上門,在運費險保障下,1公斤內,快遞不需要運費——0元寄、0秒退,這種便利,極大的方便了消費者,也由此產生了消費者沒有退貨後顧之憂,網上逛街試穿消費方式。

此外,菜鳥裹裹從電商場景起步,不斷進入到其他的場景中,不僅包括和其他電商平臺如雲集、考拉等的合作,以及招商銀行的合作等等。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快遞「帶寬」變寬後,新消費場景隨之產生的例子。

此外,還有二手交易的市場需求擴大,以閒魚為代表的二手交易平臺,每天2000多萬用戶的交易,迅速擴大了個人寄件的需求。

如今,這類的現象越來越多。數據顯示,目前將近六成的公司文件都是從住宅寄出;有13%年輕人最近一次的快遞都是寄給了他們的父母、長輩,大到家電、家具,小到蔬菜水果;有16%的年輕人,最近的一次快遞都寄給了朋友;外地上學可以將行李直接寄送到學校,實現空手上學。

這些新場景的出現,無不是圍繞個人寄件業務開展,無不是以快遞服務的保障為前提。寄快遞的便利,已經讓快遞成為網民們,尤其是年輕人們連接線上虛擬世界和線下真實世界的新基建。

當快遞的服務變得更加精細化、標準化之後,留給消費者的空間就越大,就可以實現更大的業務靈活性。

對快遞企業來說,利潤更高的個人件業務,可以顯著改善營收結構,改善自身服務質量,擺脫單一依靠價格來爭奪市場的困境。

商流和物流的雙飛輪

商流是物流的基礎,物流是商流的根基。

電商包裹量的高速發展,倒逼著快遞行業效率的提升,同時快遞行業的提速,也幫助電子商務實現更大的可能。

幾年前,一天1億個包裹,對於中國快遞行業幾乎是不敢想像的,而如今,中國快遞量日均超2億。對於中國快遞行業來說,自身需要不斷提高效率,提升質量來匹配線上經濟的需求。

快遞用戶可以不知道菜鳥的價值,但菜鳥知道自己對用戶的意義。可以看到的是,菜鳥裹裹對C端服務的提升,實際上在拓寬中國快遞行業帶寬。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是,寄快遞更方便了,消費者就會寄更多的快件。

便利性是菜鳥裹裹對行業改變的第一步。如今,除了2小時上門取件的標準外,菜鳥裹裹還在線下鋪設了10萬個合作代寄點,包括菜鳥驛站、物業以及快遞公司的網點等。同樣,收件端則是,消費者可以在網點、驛站、快遞櫃和上門尋找自己更合適的時間。

去年菜鳥還打造了菜鳥裹裹寄件機,消費者可以在一分鐘之內完成寄件,包括實名認證、掃臉、支付。

通過上門服務和線下點位的結合,可以滿足消費者便利性和及時效率等多方面的訴求。

便利之外,安全則是消費者是否放心交給快遞來完成的重要因素。畢竟,即使是順豐,因為商品保價等問題,在運輸過程中產生破損,消費者和快遞平臺糾紛事件也不在少數。

在快件安全保障方面,菜鳥裹裹則是推出了「放心寄,丟必賠」服務,業內首度承諾100%賠付,遇到問題消費者「只用說一次」,後續事宜即由菜鳥裹裹全程跟蹤解決:用戶在淘寶系App內進行退貨、二手交易等寄件時,可享受「丟損必賠」服務,上不封頂;同時退貨免舉證,享受「零等待,免運費,秒回款」快速賠付。在非電商場景下,用戶可在千元內「放心寄」,按有效貨值丟損必賠。

菜鳥CEO李江華講述過一個案例。

此前菜鳥裹裹在溫州的一個客戶,寄了一個差不多1萬元的音響,通過菜鳥裹裹這個平臺下了單,中間運輸中有一個磕碰造成了損失,菜鳥裹裹直接全部賠付掉了。

在李江華來看,「這樣的事情我們還會堅持做,因為我覺得只有這樣,才能讓消費者真正能夠放心,這也是一個能力。」

所以菜鳥裹裹在做一家什麼樣的事兒?

實際上就是我們常說的定標準。通過把快遞的服務標準定下來,達成流程上的統一和連通,為消費者提供放心和便捷的服務,來達到將中國快遞的道路一起拓寬的實際。

也只有這樣,中國低成本的快遞才能在繼續保持優勢的基礎上,以「通達系的價格,順豐的服務」來實現更多場景的覆蓋。

同時,不僅是快遞員在菜鳥包裹俠上的數位化,還是快遞網點通過菜鳥鏢局數位化管理、調度,菜鳥裹裹正與快遞夥伴一起致力於行業數位化,每年也為行業帶來100億以上的增量。

所以說,中國快遞行業的未來,不是多幾家順豐這樣簡單,而是如何把快遞的標準和服務做好,把路修的更好,更多的空間就能夠走出來。

未來一年,菜鳥裹裹的整體工作方向是1234,李江華解釋到,1就是100城的寄件按需送貨上門,2是20萬寄件點,3是30個城市的環保寄,4就是未來服務4億用戶。

一個更快、更綠色、更健康的菜鳥裹裹生態正在加速形成。

阿里巴巴集團CPO童文紅此前評價菜鳥裹裹時說,這項業務應該著眼於怎麼幫助快遞行業真正實現端到端的數據化,以及數據化之後,不斷升級平臺的集約性和快遞效率。

「這樣的菜鳥裹裹,才能成為推動行業變革的引擎。」她說。

相關焦點

  • 運聯研究|菜鳥裹裹能否撼動順豐的地位?
    10月20日起,菜鳥裹裹APP正式升級為菜鳥APP,變身為國內最大的線上寄件平臺,成為菜鳥裹裹、菜鳥驛站和菜鳥鄉村用戶統一的線上服務入口。本篇文章,運聯研究院將帶大家了解:一個成立不到5年的APP是如何在沒有一個快遞員、沒有一輛貨車的情況下成為國內最大的寄件平臺的,以及目前國內個人寄件市場概況。
  • 菜鳥裹裹,貼地飛行
    四年前,「不做快遞」的菜鳥感知到了這個需求的巨大前景,於是就有了菜鳥裹裹APP;三年多後,羽翼漸豐的菜鳥裹裹也正式交出自己的首份「成績單」:寄快遞年用戶破億,同比增長超過100%;覆蓋全國2800多個區縣,平均上門時間50分鐘。每天有10萬+快遞員提供上門服務,日均業務量超過200萬單。
  • 微信上線寄快遞業務 靶向菜鳥裹裹?順豐甘坐「冷板凳」?
    點擊寄快遞之後,需要填寫寄件、收件地址、物品類型、物品重量、支付方式(寄付或者到付),還可選擇保價不保價、備註等,還能選擇快遞公司,最後會顯示預估總價。事實上,去年3月微信就已經開放了物流助手接口功能。「微信寄快遞」小程序是一個快遞寄件服務平臺,目前支持韻達、中通、百世和京東,今後是否能夠增加更多支持,還需進一步觀察。
  • 菜鳥裹裹是什麼都有哪些快遞 菜鳥裹裹服務內容及客服電話
    最近大家淘寶購物查看物流信息的時候,是不是經常看到菜鳥裹裹物流信息啊,可能你沒有聽過菜鳥裹裹,不知道菜鳥裹裹是什麼快遞。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菜鳥裹裹是什麼快遞,是不是淘寶的以及客服電話介紹。
  • 菜鳥裹裹為什麼選擇鄧倫?品牌升級又意味著什麼?
    前兩天,菜鳥裹裹進行了新一輪的品牌升級,並籤約鄧倫成為首個品牌代言人。據我了解,除了某不知名快遞邀來吳京代言之外,國內眾多知名快遞品牌鮮有代言人,菜鳥裹裹算是第一個。看到這個「職務名」,真是忍不住感慨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菜鳥又貢獻了一個代言人新職務。
  • 菜鳥裹裹為什麼選擇鄧倫?品牌升級又意味著什麼?
    不過,正如前文所說,在我的印象中,還是第一次見頭部的快遞公司請明星做代言、打廣告。至於為什麼?我想這個「第一次」就是第一層意思。當其他同行都困宥於產品本身的時候,菜鳥裹裹已經在做品牌的升級,這本身就是一個有效區隔。第二層則是對菜鳥品牌本身而言的,它是想刷新大眾對菜鳥的品牌印象。
  • 網際網路快遞下半場,菜鳥裹裹:場景為王
    來源:周天財經原標題:網際網路快遞下半場,菜鳥裹裹:場景為王文| 周天財經周天財經 原創出品記得看過這麼一個段子,問的是當下『社畜』青年最頂級的快樂是什麼?下面有個網友留言說是收到一則簡訊,內容寫著:『開門,有你的快遞』。雖說段子些許誇張,但具體到快遞的重要性而言,也不過分。
  • 末端配送升級:從「菜鳥驛站」到「菜鳥裹裹」的雙向實驗
    菜鳥驛站運營總監王嘉豪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菜鳥驛站一方面服務快遞公司,讓快遞變得更高效,另一方面則應對未來消費者的需求多元化。「客戶的需求就成為菜鳥驛站持續創新的原動力。比如用戶不喜歡在快快遞柜子上輸入又長又難記的編碼,菜鳥就研發了智能櫃的刷臉取件。」在上海交大,3萬名師生、每天7000左右的包裹量是巨大的挑戰。菜鳥和校方一起推出了600平方米的交大版菜鳥驛站。
  • 聯手中國郵政落地寄件點 菜鳥裹裹打什麼算盤
    主打寄件服務的菜鳥裹裹與中國郵政達成了一致。12月29日,菜鳥裹裹宣布,與中國郵政速遞物流達成戰略合作,共建5萬個寄件點,打造寄快遞便民網絡。據了解,目前雙方已合作2萬多個站點,覆蓋29個省份、326個城市。流量與網點資源互換,成為兩者的緣起。與「國家隊」牽手,意味著菜鳥裹裹將進一步擴大寄件版圖。與此同時,順豐在寄件賽道中也不遺餘力加速布局。
  • 不招一個快遞員,雙11菜鳥裹裹如何幫上億人寄快遞?
    比如快遞員不提供上門取件、上門時間不確定、價格不透明、快遞丟損無保障等。2013年菜鳥面世,馬雲說準備花十年時間做這個理想主義項目。兩年後,菜鳥面向C端寄件的菜鳥裹裹在內部立項。短短5年,不招一個快遞員的菜鳥裹裹,就獲得了超2億線上寄件用戶,藉助高效的算法,每天調度上萬網點與50萬快遞員。
  • 《菜鳥裹裹》身份碼查看方法
    18183首頁 菜鳥裹裹 《菜鳥裹裹》身份碼查看方法 《菜鳥裹裹》身份碼查看方法 來源:網絡
  • 《菜鳥裹裹》會員開通方法
    菜鳥裹裹平臺是有會員的,對於經常使用菜鳥裹裹來收寄件的小夥伴們來說,開通一個會員可以享受到不少的特權權益。那麼菜鳥裹裹怎麼開通vip呢?有的小夥伴還不太清楚。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菜鳥裹裹會員的開通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菜鳥裹裹快遞員增收計劃,人均工資上漲20%
    4月9日,菜鳥裹裹宣布了一條快遞員增收計劃,內容是未來三年將接入數十萬名員工,並且利用寄件服務來幫助快遞員的人均收入增加20%以上。菜鳥裹裹負責人李江華表示,當今的快遞行業業務量告訴增長,快遞員的勞動強度不斷增大,平均收入水平又很低。
  • 菜鳥裹裹 啟動「一鍵公益」
    【深圳商報訊】(記者 陳姝)菜鳥網絡和阿里巴巴公益,壹基金、德邦快遞等在昨日宣布啟動「一鍵公益」項目,通過菜鳥裹裹App在深圳等六大城市率先提供公益捐贈上門攬收、全程走向可追溯等服務。目前,菜鳥裹裹已實現捐贈物從用戶到公益組織間的全程追蹤,未來將上線公益組織至受捐人間的捐贈物追蹤。屆時,捐贈者只需通過菜鳥裹裹app公益寄件入口,一鍵呼叫快遞員上門攬收,後續還可查看捐贈物流向。
  • 《菜鳥裹裹》選擇快遞公司方法
    菜鳥裹裹app不僅可以查快遞,預約上門取快遞,還能下單快速聯繫快遞員寄件。不過很多小夥伴在下單寄快遞的時候,想要選擇快遞公司,但是不知道該怎麼弄。那麼菜鳥裹裹怎麼選擇快遞公司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 菜鳥裹裹連續5年超100%用戶數增長,謀局百億級寄件市場
    記者|楊霞9月20日下午,作為菜鳥今年首場線下發布會,在菜鳥裹裹2020年戰略發布會上,除了官宣明星鄧倫作為首位形象代言人,還交出了最新成績單及目標。談及未來一年的發展目標,菜鳥裹裹CEO李江華現場宣布了一個「1234計劃」:要求所有通過菜鳥裹裹寄件的包裹做到派前電聯,按需上門。
  • 菜鳥裹裹等快遞公司聯合設立商學院
    近日,菜鳥裹裹宣布聯手中通、韻達、申通、圓通、百世、德邦等主要快遞公司成立菜鳥裹裹商學院。同時,商學院數位化學習平臺已正式上線。據悉,通過菜鳥裹裹包裹俠APP,將有50萬快遞員可免費參加培訓,快速獲得技能提升,促進就業、增收。
  • 菜鳥裹裹:寄快遞強勁需求 對比去年同期增長70%
    菜鳥裹裹:寄快遞強勁需求 對比去年同期增長70% 2020-07-09 07:50:24 來源 :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 平臺化的菜鳥裹裹,已成2億人生活方式
    在這樣一個平臺之上,也足以形成國民級產品——菜鳥裹裹,就是這樣的產品,致力於幫助消費者輕鬆方便寄快遞。菜鳥裹裹得益於便捷的服務模式(手機下單,上門時間快,價格優惠),已成線上寄寄快遞首選平臺。進一步的需求也為新的寄件模式帶來了發展機遇,本就在網際網路環境下催生的菜鳥裹裹似乎搶先一步找到了新的數位化解決方案:樹立快遞員2小時上門取件的時效標準;在菜鳥裹裹APP上明碼標價,推出了全國標準化的價格體系;在淘寶系App內進行退貨、二手交易等寄件時,也可享受「丟損必賠」服務;菜鳥裹裹為提高整體快遞履約質量,甚至還決定建一套菜鳥裹裹能直接管理的網點和快遞員體系
  • 菜鳥裹裹攜手陰陽師,二次元萌趣快遞盒「俘獲」年輕人
    精美畫風的聯名快遞盒品牌特色強強聯合成立於2013年的菜鳥裹裹,誕生於國內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初期,成長於移動網際網路快速成長的時期,嚴格來說不但是個年輕的品牌,更是一個帶有「網際網路基因」的品牌。但是,平時菜鳥裹裹給人的印象更多的是在收寄快遞的便利上,品牌形象的建設反而不太突出。 為了建立品牌更年輕化的形象,更方便與年輕人建立溝通,菜鳥裹裹聯合國民手遊《陰陽師》,將遊戲的式神元素與快遞盒結合,推出了具有明顯品牌特色的聯名快遞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