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周周都有好萊塢大片吸引你的眼球,《銀河護衛隊2》、《異星覺醒》、《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幾乎部部來勢洶洶。
與其他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電影不同,一部電影也是今日上映,但是走治癒風。
這就是好萊塢魔幻暗黑巨作——
《當怪物來敲門》
A Monster Calls
另一版海報中樹人張開手掌,小男孩康納蜷縮在樹人掌心,大大的手掌包裹著幼小的心靈,也成為康納可依賴的堅強港灣,一強一弱,一大一小,如春風般溫暖,透出影片的治癒氣場。
本片上映之後好評如潮,爛番茄新鮮度高達87%。
IMDb 7.5分。
各大媒體也給予了本片充分好評:
看到結尾,潸然淚下。——《紐約每日新聞》
只有在大銀幕上,才能高手到這部奇幻溫情電影的完美細節。——《華爾街日報》
作為西班牙導演的作品,該片在西班牙也備受關注。
在西班牙摘得了2016年度票房桂冠,也在今年西班牙奧斯卡——戈雅獎(第31屆)中,以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女配角等12項提名領跑,並最終戰勝另一位大導演佩德羅·阿莫多瓦(《胡麗葉塔》),將包括最佳導演在內的9項大獎收入囊中,是本屆名副其實的最大贏家,真是口碑與票房齊飛。
導演胡安·安東尼奧·巴亞納,近些年成績斐然。
2007年執導《孤堡驚情》,故事是西班牙電影最擅長的懸疑和驚悚題材,獲得業界好評,在第22屆西班牙戈雅獎上獲得14項提名。
2012年,又根據2004年印度洋海嘯的真實事件拍成災難片《海嘯奇蹟》,該片使導演第一次獲得西班牙戈雅獎最佳導演,並讓女主角扮演者娜奧米沃茨第二年提名金球獎和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如果說《孤堡驚情》是在孤兒院進行一次母子的和解,將典型的恐怖影片與溫情片有機結合,而《海嘯奇蹟》是震撼的災難效果和親人慰藉求生的劇情,使之成為當年的催淚大片。
那麼到了《當怪物來敲門》,雖然這與前兩部電影沒什麼關係,題材也不相同,但導演巴亞納表示,這是他講述母子關係以及關於死亡來臨的個人三部曲中的最終章。
早在《當怪物來召喚》參展多倫多電影節期間,導演巴亞納就向媒體說到:
這部影片的主題之一就是勇敢說出生活中的真相,這是故事敘述者的工作。
同時包含著自我譴責和負罪感,這部電影更多是在講述憤怒而不是悲傷。
而影片中那些動人的故事都以美麗的手繪動畫的形式展現,水彩動畫和現實場景交相輝映,美輪美奐,這不是偶然。
因為導演本人從小就喜歡畫畫,父親也是個畫家,所以讓電影裡的角色和藝術緊密相連。
除了導演的努力,片中的小演員也功不可沒。
為了選到最適合的演員,導演進行了大規模的試鏡,大約1000名年輕演員參加了面試。最終小演員劉易斯·麥克杜格爾脫穎而出。
當然小演員劉易斯·麥克杜格爾能夠表演也有他自己的原因,11歲時,他的母親就因病去世,所以12歲拍攝這部電影時,能夠很好的詮釋失去至親的痛苦,表達出真摯動人的情感。
這也保證《惡魔呼喚》沒有落入和其他探索死亡的電影一樣感情過剩、情緒過滿的怪圈。
麥克杜格爾的演繹也證明了悲傷中所包含的無法排解的憤怒,而在這過程中它提醒著孩子與父母這樣一個道理:世界上並不存在某種單一的正確方式能夠傳達出失去至親的心痛和苦惱。
海選的男主角之外,影片的卡司陣容可謂是星光熠熠,大牌雲集。
比如片中和康納對戲最多的那位「怪物」。
他就是《辛德勒的名單》《颶風營救》中的連姆·尼森,全程以聲音出鏡,還讓他獲得第15屆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配音。
還有飾演康納母親的菲麗希緹瓊斯,她是《萬物理論》的霍金背後的女人「簡」,也是年初《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女主角。
以及憑藉《迷霧森林十八年》、《異形2》兩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西格妮·韋弗,本片中她是小男主康納不太喜歡的外婆,但憑藉這一高冷角色,她被提名「第31屆西班牙戈雅獎」最佳女配角獎。
電影《當怪物來敲門》改編自著名作家派崔克·奈斯筆下的熱門青少年小說《惡魔呼喚》,這是一部童話構造卻反映現實意向的作品,作為兒童文學卻直面死亡的主題。
電影講述了一個樹人怪物如何將一個孩子從痛苦中拯救出來的故事。
這個樹人的設置撞了目前大火的《銀河護衛隊2》,這兩棵「神奇的樹人」接連攻佔銀幕,一個是可愛的格魯特寶寶,一個是連姆尼森化身的樹人蜀黍。
前者憑藉超萌人設,被封為「年齡最小的超級英雄」,而即將上線的後者則被影迷稱之為「最撩人樹人蜀黍」,他和片中的小男主康納組成了最有愛CP。
那麼本片的樹人不憑藉賣萌虜獲人心,那靠什麼呢?這也是電影最大的看點,它靠的睿智,用一個又一個異彩紛呈的故事吊住了康納乃至觀眾的心。
這個聲稱被康納召喚而來的怪物,要以三個故事交換一個康納自己真實的故事。於是影片就圍繞現實中和故事裡而展開。兩者交匯,讓人分不清現實與夢境,夢太真實,也就成了現實,現實太殘酷,讓人忍不住想躲進夢裡,無奈夢境也並不都是美好的。
以下涉及劇透,請謹慎觀看
所以電影想表達的就在接下來的3個故事裡,它們蘊含著深意,用童話的形式反童話。樹人的每一個故事都像是他對小男孩康納的心理治療。
第一個是暗黑童話,腹黑又反轉的故事。一個王位繼承人與後媽的爭權奪利,結局在意料之中,真相卻讓人瞠目結舌。
受人愛戴的王子是真兇,女巫出身的女王卻沒像謠言那樣下毒手。這裡充斥著謊言、善惡、欲望。
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你會選擇欺騙嗎?為了達到目的,你會不擇手段嗎?
眼見未必為實,人們看到的結局和所以為的對錯恰恰都是思維慣性,比如人們對女王一貫的誤解,還有對王子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只是被迷惑後,表象與真相大相逕庭。
有時真相就是這麼赤裸裸讓人難以接受,人們寧願活在謊言的虛幻中,也不願醒過來。康納的反應就是人們的真實寫照,因而辨別善惡真的很重要,到底是偽善的惡還是偽惡的善呢?也許只有一線之隔。
第二個是關於信仰,熱心事業的牧師卻為了女兒的性命放棄了自己的信仰,脾氣暴躁的藥師卻堅守自己的職責。
當牧師在信仰和生命中選擇了後者時,他的形象就已經轟然倒塌,失去信仰的教徒不值得被拯救。
所以我們該如何正視自己的信仰呢?那就是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應該堅持信仰。這股精神力量正如夢想一樣可貴,它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其實前兩個故事都讓我們看到了事件的非常規性,它打破了人們的慣性思維,導致結局也是充滿了未知,人的複雜和多變性超出你的想像,好與壞沒有絕對的標準,不能一概而論,人的內心力量也非同尋常。
第三個關於隱形人,童話與現實交織更加緊密,一個真實的人卻總被大家選擇性無視,終於他不再忍受,他憤怒了,他行動了。
這樣的人在生活中也能看到,他想要做自己,卻不想被大家忽視,希望受到人重視。
他在忍受孤獨、控制情緒,最終壓抑不住內心的衝動,這表明身邊的小個體也有大力量,在如何堅持做自己的道路上,還有很多不足,需要勇敢的擔當。
除了樹人講的三個故事外,影片最後也隱藏著關於康納個人的故事,那就是直面死亡(特別是至親之人)。
在他夢境中反覆出現的單手救母親的場景實際上就是自己的潛意識,而這幕後黑手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放手讓母親掉入深淵,這種羞愧難以言說,於是選擇性忘掉那些讓人愧恨的記憶。
這實際上是逃避,應該誠實面對自己,而人類總在自欺欺人。康納就經歷著從不敢承認到坦然面對的過程。
以上四個故事(樹人三個,康納自己一個)反映了本我與超我的關係,康納想擁有健康的母親而拋棄虛弱的母親,這是本我的需求。但實際上這種想法是羞於言說的,與之而來的自我譴責正是超我的反映。
同時故事也一一對應現實中心理問題與心理治療。
通過這些故事,樹人希望康納能辯證全面的看待身邊的人和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沒有絕對的好人或者壞人,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是充滿矛盾的個體,有缺點再正常不過。比如壞脾氣卻又有合理思想的藥師;希望自己被人看見卻更孤單的隱形人。
這樣三個故事,幫助康納建立了足夠的人格強度,足以讓他直面自己的恐懼——夢境中因為放手害死母親的事實。不想看母親病魔纏身,所以私心希望她離開人世。
可是一旦那麼做了,一輩子就背負著沉重的內疚感而活。他希望虛弱的母親死去,卻不敢承認自己內心的想法。這個心魔一直揮之不去。這是面對死亡,尤其是親人死亡的害怕。
直到樹人逼他講出了真心話:「我希望這一切趕緊結束。」
於是康納看到了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想法,他終於長大了,賦予勇氣,能夠與臨終的母親告別,開始迎接未來的生活。
四個故事層層深入,樹人的每一步都很重要,真是用心良苦,正應了那句話:不是因為你成為更好的人才能看清自己,而是因為看清自己才能成為更好的人。
除去童話與現實的對應,真實中的康納面對的家庭與學校的雙重壓力也是讓大家倒吸一口涼氣。
病重的母親,離異的父親,冷漠的外婆,母愛的無力,父愛的缺失,內心不得不獨自面對。同學的欺凌,老師和周圍人誇張的關心和指指點點,讓人喘不過氣來,倔強又執著的小男孩終究還是個孩子啊,被迫承受不屬於他這個年齡的一切。
影片還有關於愛的教育,母親對康納的愛,康納故作成熟,外婆對他的愛,無所不在。
最終康納坦然面對自己的無措、軟弱、害怕,釋放自我,終於不再少年老成,而是像個孩子一樣撲到母親懷中,和她做最後的告別。講出他的心裡話「我不想你離開」。
這場和最愛的人的告別之路不僅是催淚,更重要的是引發人們對於生命和自我的思考。
死亡比起出生,不是一個結束,更像是一個輪迴,讓人正視生命最本質的意義。
那些孩子成長過程的階段,都在這裡有所體現,從害怕到逃避到正視,父母應該如何陪伴孩子走過每一步。
影片最後的畫冊也揭開了一切的秘密,樹人曾經治癒了身為小女孩的母親失去父親的痛苦,如今媽媽召喚樹人來治療康納,讓他順利度過曾經自己經歷的階段。
最終孩子成熟,懂得成長和捨棄,直面親人的離世。
影片借怪物之口,講出了:
人類是複雜的動物,清楚知道痛苦真相的同時,卻又相信安慰人的謊言。謊言就顯得很重要。
這些道理,不僅對於孩子,對於大人也是一次直面現實的洗禮,堅強如康納,內心也是脆弱的,不論是孩子還是成人皆有想要逃避的時候,如何平衡這一關係值得深入探討。
如何讓孩子或是成人學會正確面對和接受死亡的一課,這是每個人的必經階段。
如果你的孩子遇到康納面對的困境,你希望他如何做呢?相信看完電影你就會有答案。
這部電影同樣也適合成年人觀看,當然如果兩代人一起看,不失為一次好的親子教育。
借怪物之口讓孩子們明白世界上的事物從來就不是非黑即白。被童話包裝過的寓言讓孩子進一步看清現實的美醜。
如果不想讓你的孩子成為一頭怪物,就去看這部片子吧,學會勇敢面對自己,真的是人生必備修養。
影片的劇情加上特效(用水墨畫營造的隱喻世界絕妙,既有美感又有內涵),還有全員在線的演技,讓本片既有詩意又有情感更有思考,值得你走進影院細細觀賞。
【預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