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屋:長物為鏡,格物而致知

2021-02-08 同古堂

▲明軒【一間屋·二】vs【尚品】

明軒藝術季首次亮相藝典中國




書齋器物,文房雅玩

一間屋:長物為鏡,格物而致知

文/ 同古堂



「長物」本是指多餘之物,典出《世語新說》王恭語「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然其於文人生活中,雖形微體輕,卻俱是清玩,如影隨形,亦講究之至,不可或缺。


明人宋詡於《宋氏家規部》中曾言「書齋長物」為「凡天地間奇物隨時地所產、神秀所鍾,或古有而今無,或今有而古無,不能盡知見之也」,文房情趣,可管中窺豹。文震亨則著《長物志》,囊括筆墨紙硯、竹木瓷玉、几榻香茗等,成為後世文人品格意志及精神天地的投影,被奉為經典。


▲明軒拍賣


紀曉嵐於《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也曾盛讚《長物志》格調脫俗,有絕塵之論,並引以為尚。


「凡閒適玩好之事,纖悉畢具,大致遠以趙希鵠《洞天清錄》為淵源,近以屠隆《考槃餘事》為參佐。明季山人墨客,多以是相誇,所謂清供者是也。然矯言雅尚,反增俗態者有焉。惟震亨世以書畫擅名,耳濡目染,與眾本殊,故所言收藏賞鑑諸法,亦具有條理。所謂王謝家兒,雖復不端正者,亦奕奕有一種風氣歟。」


此外,如張岱的筆記《陶庵夢憶》中所言「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或俗語有謂「不為無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格物致知」亦吾之「固癖」,筆者同樣深契寄情於物,澤古怡情,以期得幽人之致


▲明軒拍賣


明軒拍賣在生活美學的營造中,素來頗有心得,尤其「一間屋」與時相宜之審美,雅人深致,由此見之。


逢此明軒拍賣與藝典中國首次線上合作「明軒藝術季」藝壇盛事,筆者在《明軒一間屋:還原極致書齋美學》文中,介紹了部分尺牘字畫、金石珍玩等,同樣【一間屋·二】與【尚品】專場中,亦擷選了部分書房雅玩和瓷器、戶上家具、尚品潮玩等,為「林泉同好」羅瑣雜細碎之物於幾席之上,以供參佐。







文房雅玩,小器大樣,為符合文人那近乎苛責的審美情趣,可以說明清時期的文房藝術已經被發展到一個極致。


屋內一隅,擺放一張安靜的書桌,至於案頭清供,一瓶一洗一盒一杯,已是極好。數縷煙火,萬卷古今,青山當戶,客至共坐。一間東倒西歪屋,幾個南腔北調人,輒談春秋,以大白浮之。


▲清乾隆 蘋果綠釉印盒


高3.2cm,寬4.8cm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書款

來源:北京保利2010年3月19日,編號68。


綠釉瓷器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釉色之一,唐三彩中頗為常見,只是多以點綴色調,間雜其中。此後隨著燒制技術的成熟,逐漸有孔雀綠、瓜皮綠和秋葵綠等日趨豐富。


此件乾隆年制蘋果綠釉印盒施釉均勻,釉面光澤感強,開有細小紋片,整器釉色青翠,如青蘋果色澤,清雅素淨,予人以生機勃勃之感。


▲清乾隆 料仿琥珀香盒


高6.6cm;直徑10.3cm

款識:「乾隆年制」四字雙行楷書款

參閱:《光凝秋水 清宮造辦處玻璃器》故宮博物院編,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此件料仿琥珀大香盒底刻「乾隆年制」四字款,系出清代造辦處「玻璃廠」。


中國古代長期將玻璃器視為豪華富貴的象徵。唐人傳奇《玄怪錄》中寫仙鬼雅聚,用「犀角酒樽,象牙杓,綠廁花觶,白琉璃盞,,醪醴馨香,遠聞空際。」辛棄疾《菩薩蠻》寫人間歡會「香浮乳酪玻璃碗。年年醉裡嘗新慣。何物比春風。歌唇一點紅。」《西遊記》中沙僧曾經是天庭的捲簾大將,因為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西王母的琉璃盞,便被貶謫到流沙河,可見古時玻璃器之貴重。


明清之際,入華傳教士帶來的西洋玻璃器大受歡迎,皇室也未能免俗。康熙三十五年,清宮內務府造辦處奉旨設立玻璃廠,在德國傳教士紀裡安的指導下改良了傳統料器的燒制工藝和配方,並從山東博山等地招募能工巧匠,乾隆年間臻於極盛。


這件仿琥珀色料器香盒,就是清宮玻璃廠巔峰時期的佳作。質地清透澄明,絕少氣泡沙點,日光下呈石榴紅色,豔麗而沉穩端莊,如大家閨秀,風華絕代而毫無輕浮之態。在燈光下又顯現出更為明豔的大紅,如五月榴花照人眼目,雖只一色而變化多端,令人愛不釋手。


▲十七世紀 紫檀帶蓋水丞


高6cm,寬9.3cm

來源:

Nicholas Grindley,倫敦,2006年;

可口可樂公司總裁Ian Wilson舊藏;

紐約佳士得2016年3月17日,編號1162。


古人以水研墨,染墨濡筆,硯石旁即需一物,置以清水,多屬扁圓形,有嘴的叫「水注」,無嘴的叫「水丞」。


此水丞製作古樸雅致,包漿濃厚,下承小足,觀之雅而含蓄,材質為名貴紫檀木,《藏盂小志》中有言:「試叩問之,若無盂盛以水,豈能染墨濡筆,揮毫於縑素耶?」,將其供置於書齋的案幾之上,與硯田相伴,與文人相對,誠然美事。


▲清乾隆 珊瑚紅釉水丞

長7.8cm,寬6.9cm,高5.8cm

來源:北京中漢,2016年11月13日,編號0010。


此水丞口沿內收,小巧可愛,蘊潤圓融,外壁對稱裝飾兩隻珊瑚枝,通體施珊瑚紅釉,釉色均勻,質地純厚,惟肖的造型與釉色相襯,盡顯古雅雋秀之氣,配銀質雕玉蘭蓋,極見逸致。


▲清乾隆 松石綠釉海螺形筆舔


長7.6cm,寬5.4cm,高1.2cm

款識:「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款。

來源:西泠印社,2018年12月15日,編號1920。(成交價:RMB 80,500)


此筆舔仿海螺形,器身作扁平狀,以凸起珍珠地仿海螺質地,螺口下凹作舔心,以仿木紋釉裝飾,器底承三螺形足,落有「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款。形制玲瓏小巧,匠心別運,集實用性和觀賞性於一體,並原配紅木座,保存完好,令人珍愛。


▲清雍正 黃楊木雕梅花紋水丞


長7.4cm

參閱:《匠心與仙工 明清雕刻展 竹木果核篇》國立故宮博物院2014出版四刷


何為盈盈可握之,何為掌玩可悅心者,賞此件黃楊木雕梅花紋水盛,便可得知。水盛上所雕刻梅花枝蔓曲折蜿蜒,精雕梅花與花蕾,有的含苞未放,有的已開百花之先。水盛中心好似一潭湖水,一枝梅花探出頭去輕觸了它,若影若現,可有漣漪?水盛之底部雕虯曲枝幹,空靈文雅,別具一格,浮雕數片花蕊託起整個梅花水盛,俊逸靈動,妙不可言。中國歷代文人志士愛梅、頌梅者極多。


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此器雕工極為細膩精到,典雅秀麗的裝飾,細節宛然在目,體現了高超的工藝技巧,真可謂匠心獨運,工藝水準之高非名家之手而不能為之。


與之相近的有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一例清宮舊藏的「清早期雕竹梅花水盛」,可茲以比較。觀雍正一朝所做文人器物,精美者甚多,且多清新脫俗,不落凡塵之氣。此件清雍正黃楊木雕梅花紋水盂可稱清代早期一件極為難得的文房佳器,頗受文人雅士追慕,喜愛。


▲清乾隆 粉彩葫蘆形水洗

長9.2cm,寬6.4cm,高4cm

來源:1.桂月山莊舊藏。

2.北京保利,2008年10月12日,編號1089。


此洗雕琢成半剖葫蘆形,貼塑五瓣小花及綠色花莖,自葫蘆蒂處蜿蜒而出,下承小足。構思巧妙,造型別致,施粉彩為飾,洗內壁施松石綠釉,外壁施黃褐彩。此類小型筆洗為文房賞玩用具,葫蘆系取材自然,其形取自生活中常見之物,工匠從中提取靈感,做藝術加工,形、色皆栩栩如生,陳設實用俱佳。


▲明「五嶽藏書」瑞獅戲球紋墨


直徑5.7cm,高1.4cm

款識:「五嶽藏書」、印「涵虛」。

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參閱:北京保利,2009年5月30日,編號1691。(成交價:RMB 33,600)


此墨呈圓餅形,色澤青黑,質地細膩勻淨。其沿起稜,墨身一面雕飾瑞獅戲球紋,獅呈蹲坐之態,前爪持繡球,雙目圓瞪,炯炯有神,口部微張,唇舌上卷,背肌健碩,筋骨畢現,氣勢威嚴,栩栩如生,邊緣飾以卷草紋。底面刻篆文「五嶽藏書」,尾落「涵虛」方形篆文印款。


此墨的做法風格頗有明代制墨名家方於魯之特點。方於魯乃明萬曆時著名墨工,安徽歙縣人,得程君房墨法,制墨多有獨創,為明代制墨業「歙派」代表人物,著有《方氏墨譜》六卷,列墨三百八十五式,計分國寶、國華、博古、法寶、洪寶等六類,墨譜為墨範的標本,繪刻極精工,《四家藏墨圖錄》著錄有《文彩雙鴛鴦》、《五嶽藏書》等墨,此「五嶽藏書」之墨著錄於此。


北京保利於2009年5月30日售出一例明代「五嶽藏書」殘墨,與本品造型、紋飾、尺寸極為相近,而本品保存完好,更為珍稀。


▲十八世紀 竹刻高士臨流圖秘閣


長26.1cm,寬5.7cm

出版:《Bamboo & Wood Carvings of China and the east》,第27頁,95號,Roger Keverne著,Spink倫敦1979年出版。

來源:王和珍藏;Spink & Son ,倫敦。


竹刻,或沙地留青,或陰刻鐵筆,或貼簧透雕等,充滿書卷氣息與金石趣味,頗堪玩味。其經久盤玩,色似琥珀,又若蜜臘,頓生古樸清雅之感,更具神採。




此件高士臨流圖秘閣竹刻,表面包漿渾厚自然。所刻老松枝幹彎轉遒勁,松下高士低頭冥思,若有所想。刀法簡潔,運用自如。畫面層次豐富,密而不亂,可見匠心所在,細觀此器用刀,一剔而就,圓方深淺一任自然,生動天成,用刀如筆,應是大家之作。


▲清乾隆 竹根雕饕餮龍紋尊


高15.1cm,寬14.6cm

來源:香港蘇富比2015年10月7日,編號3760。


竹根雕藝術最先出現於南齊,《南齊書——明僧紹傳》中,曾有齊高祖贈竹如意給明僧紹的記載。然而,竹根雕真正興盛時期是在明末清初,清中期達到高峰。


本品以竹根雕仿饕餮龍紋尊,整器造型優美,比例均勻,琢工精緻嫻熟,距今餘二百載,包漿渾厚,古雅奇崛,除巧工外,兼有自然之趣。而且,由於竹根肌密綿韌,雕刻更難,清趙汝珍在《古玩指南》中論:「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和書畫同,不過以刀代筆,以竹為紙耳。書畫之難人所共知,今乃易以刀、竹,其難當更逾書畫也。」


▲清乾隆 沉香木刻人物朝珠


來源:

2013年春中國嘉德拍品。

2015年秋上海明軒拍品。


本品以沉香木製成,共一百零八顆子珠,珠圓漿潤,色澤沉雅。每二十七顆以一粒藍料珠相隔,頂端配同色料質佛頭、佛塔,藍色絲絛串綠松石雲背,記捻三串,每串珊瑚十粒,飾藍料小墜角。


朝珠主體由名貴的沉香木組成,共一百零八顆沉香木,每顆木珠上皆雕刻羅漢,工藝細膩精湛,間以藍色佛頭四枚,頂端佛頭下連繫綴藍色佛塔,塔下以寶藍色絛帶穿系圓形背雲,背雲尾端垂綴藍色墜角。三串記念每串十粒,尾端同樣垂綴海藍寶墜角。選料上乘,精雕細琢。







清初三代,可謂盛世,宮內好古之風日隆,蔚為風尚。


據彼時督陶官唐英《陶成紀事碑》所述,宮廷御用瓷器自宋大觀,明永樂、宣德、成化、嘉靖、萬曆諸官窯,及哥窯、定窯、均窯、龍泉窯、宜興窯、西洋、東洋諸器,皆有仿製。


如成化鬥彩,康熙朝時便極受推崇,摹作頗多,及至雍正朝時一改康熙時渾厚古拙之風,仿成窯作品已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之說。


除此之外,單色釉瓷類,因其質雅雋永,欽慕者亦是不乏。


▲清雍正 白釉模印杯 (一對)


底款:成化年制款

出版:《玫茵堂中國陶瓷》,康蕊君,倫敦,1994-2010年,卷2,編號806。

註:玫茵堂(「Hall among Rose Beds」)藏瓷乃私人收藏中國御瓷的翹楚之一,其堂名意取「玫瑰如茵、花開遍地」,饒富詩意。坐落在瑞士蘇黎世東南的「玫茵堂」,其主人為瑞士商人史蒂芬·裕利和他的弟弟吉爾伯特·裕利。裕利兄弟在選擇藝術品方面有著極高的標準,嚴格甄選作品的珍稀程度、紋飾及品質。如此之高的標準和一流的投資人協助,能進入「玫茵堂」收藏序列的藝術品皆堪稱精絕珍寶。


本品為一對,杯敞口,弧壁深腹,底承高足外侈,足壁凸弦紋一周,通體施白釉,釉面晶瑩純淨,胎質潔白緻密。外壁模印紋飾,飾以靈芝、芍藥等花卉紋樣,古樸雅潔。底足內牆青花書「成化年制」四字雙行楷書款。整器光素無紋,釉色白中泛青,削足露胎,胎質潔白堅實,應為雍正仿永樂甜白瓷之佳品。


▲十八世紀 德化窯白釉獅耳爐


高7.2cm,寬15cm

「宣德年制」楷書款,並製作者篆書連珠印款

來源:

仇焱之舊藏;

Peter and Nancy Thompson舊藏;

倫敦蘇富比2012年11月7日,編號37。

展覽:

湯普森伉儷藏中國轉變期瓷器展,圖錄編號43,1985年,英國霍爾大學。


德化白瓷「白如凝脂,素猶積雪,擊之則金振玉聲」。


清代蘭浦《景德鎮陶瓷錄》曾記載:「本泉州府德化縣······稱白瓷,頗滋潤。但體極厚,間有薄者,惟佛像殊佳。」;明末清初人周亮工亦於《閩山記》中則贊言「色瑩白,式亦精好,但累百枝,無一二合調者,合則聲悽朗,遠出竹上。」,堪稱「瓷國明珠」。


本品器形古雅,為獅耳爐形制,胎質緻密,而光潤的釉色,猶若冰肌玉骨的質感,包漿厚重,保存至今尤為難得。


▲清嘉靖 霽藍釉簋 


長23.9cm,寬15.5cm,高18.9cm

款識:「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簋原為上古時期盛放黍、稷、稻、粱的方形器皿,其蓋與器身形狀類似,既可合成一體,亦可分別做盛放器使用。據《清檔》記載此類霽藍釉簋創燒於清乾隆時期,後朝皆有燒造,然清嘉慶朝傳世稀罕見,較為珍貴。本器造型端莊大方,釉色瑩潤,兩側飾以象耳,器身飾以回紋、雲紋、海水紋、如意紋,圈足外側亦飾以回紋,上下呼應,古樸典雅。蓋內與器底署「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清雍正 紫金釉弦紋三足爐


直徑8.8cm,高9.1cm

出版:《清代乃瓷器續》,博寶館,昭和五十八年,圖67。

來源:日本著名收藏家田路周一舊藏。



紫金釉,又稱「柿色釉」,因以「紫金土」配釉而得名,是以氧化鐵為呈色劑的高溫釉,宋代北方的定窯、耀州窯和山西省部分窯場均有燒造,以定窯所出最佳,時稱「紫定」。明初景德鎮御窯的紫金釉燒造已臻上乘,入清以後,至雍正朝到達巔峰,燒制出了如此器般色澤烏亮、釉面瑩潤的紫金釉,展示了雍正單色釉的最高水準。


此爐圓口,直壁,筒型身,腹部環飾雙弦紋,平底內隱,下承三足。外壁及底施以紫金釉,色澤勻淨,醇厚古雅,胎釉精良,實乃雍正朝單色釉之文房佳器,且來源顯赫,彌足珍貴。


▲明 黑釉玉壺春瓶


高28cm


此玉壺春瓶造型沉穩端莊,唇口外撇,長束頸,溜肩,垂鼓腹,下承寬圈足。器身滿施黑釉,釉面光亮厚潤,胎體敦厚,古樸典雅,為金代磁州窯黑釉器上乘之作。


▲清雍正 礬紅描金龍紋杯


直徑6.3cm,高5.1cm

款識:「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來源:北京誠軒,2016年11月12日,編號0862。(成交價:RMB 126,500)


此杯撇口,弧腹,圈足。外壁以礬紅和金彩繪雙龍戲珠紋,蛟龍騰躍,身姿矯健,生動威猛。其造型規整,嬌小可人,釉光瑩潤,構圖簡潔清雅,金紅二色相互輝映,華麗富貴,甚是精彩。底署青花雙方框「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本器不同於清代官窯常見的礬紅龍紋杯品種,乃摹明代成化之風韻,以礬紅加金之創新裝飾手法所作,殊為少見,彌足珍貴,上海博物館藏有康熙時期之作,載於《上海博物館藏康熙瓷圖錄》,上海博物館、兩木出版社,1998年,頁288-289,圖188,可茲比較。


▲清乾隆 釉裡紅團鳳紋碗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來源:

1.平野古陶軒(Hirano Kotoken)舊藏。

2.香港佳士得,2006年11月28日,編號1553。



釉裡紅團鳳紋碗乃清代御瓷之名品,其創燒自清代康熙朝,後世多有燒造。本器撇口,弧腹,圈足,曲線柔美,造型典雅,胎釉精良。通體施白釉,外壁及碗心以釉裡紅繪團鳳紋,鳳身以圓形為界,舞動飛轉,極富動感,繪畫嚴謹,布局考究,釉裡紅髮色純正,底署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流傳有序,保存完好,十分珍貴。


▲清康熙 鬥彩米芾拜石圖鬥笠盞


款識:「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來源:香港蘇富比,2018年11月29日,編號0683。


成窯鬥彩冠絕古今,後世奉若神品,爭相效仿,尤以康熙鬥彩最得妙法。此杯敞口微侈,斜腹,圈足,造型精巧,壁薄體輕,盈手可握。胎體潔白細膩,質地精良。外壁以鬥彩裝飾,紋飾取自「米芾拜石圖」,青松之下,奇石兀立,米芾躬身膜拜,身後童子執扇相隨,方寸之間構圖舒朗,衣紋髯發刻畫入微。


▲清光緒 青花番蓮紋盃一對


高6cm,寬11.5cm

款識:大清光緒年制

來源:2014年5月香港蘇富比拍品。


番蓮紋流行於元明清時期,多以纏枝、折枝形式出現。裝飾圖案中常如變形蓮紋,花的造型多變,正側均有,花蕊有心形、圓形和石榴形幾式,寓意吉祥,有「生生不息」之意。


本品以蓮花為主體,以蔓草纏繞成圖,青料濃淡兼施,蒼翠欲滴,釉色晶瑩肥厚,線條粗細並用,韻味傳神。


▲清康熙 青花西廂記故事圖盤


直徑15.9cm,高4.7cm

款識:「奇石寶鼎之珍」六字雙行楷書款。

來源:1.英國私人收藏。

2.倫敦蘇富比,2017年11月10日,編號0230。(成交價:RMB 162,956)

參閱:《清順治康熙朝青花瓷》,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頁156, 圖87。



清代康熙朝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使得制瓷業得到迅速發展,尤以墨分五色青花器,達到了歷史之巔峰。除官窯青花外,民窯所造工藝亦佳,紋飾更為豐富,不乏精美之作,本器即為一例。


此盤形制規整,胎體堅緻,釉色清亮,盤內以青花繪西廂記故事圖,畫面中張生與崔鶯鶯二人相會於庭臺,院外洞石、梅花錯落有致,一隻小鹿回首瞭望,外壁則飾山水圖一周。其構圖精妙,筆觸細膩傳神,發色深沈雅致,為清康熙青花器之代表,且保存完好,彌足珍貴,底署青花雙圈「奇石寶鼎之珍」六字雙行楷書款。


▲清乾隆 礬紅金彩年年有餘果食盒


長28.8cm,高17.9cm


此果食盒作魚形,蓋與身子母口相合,魚睛、魚鰓、魚鰭、魚尾等部位塑造生動,又以礬紅、金彩繪魚身之細節,以墨彩輕點魚睛,似一尾活靈活現的鯉魚遊曳於江海之上。本器成形繁複,工精至極,富貴典雅,極為珍稀。又因魚諧音「餘」,亦表達了「吉慶有餘」、「年年有餘」之美好寓意。







2018年創立於上海的明式家具及生活藝術衍生品品牌「戶上」,涵義自:一、戶為門,引申為宅、家;上為上品、上等、積極、向上。二、戶與滬同音,諧音「滬上」。品牌發源於滬,成長於滬,中西融合、取長補短、與時俱進,七分傳承,三分創新。三、客戶至上。產品和品牌服務秉承客戶至上的價值理念。


戶上,致力於傳承和發揚明式家具,為尊貴客戶提供高端私人定製和尊享生活體驗,設計打造可以收藏、傳世的家具奢侈品。


2019年9月,戶上亮相佳士得上海秋拍,取得100%成交的好成績,戶上作品備受全球藝術家、收藏家的推崇和關注。


▲戶上 鐵力木霸王棖茶桌一套


茶桌:長:185cm;寬:69.5cm;高:82cm

椅:長:50cm;寬:40cm;高:107cm


本品為鐵力木霸王棖茶桌一張,搭配六張鐵力木燈掛椅。茶桌通體取材鐵力木,桌面攢框鑲面板,腿足為方才直腿,落地前內翻馬蹄,並採用彎弧有力的霸王棖連接案面和腿足,增添茶桌的空靈和雋秀。整器穩重大方,清麗動人,線條俐落。雖無過多雕飾,但處處凝聚匠心,堪稱明式家具的傑作。


大茶桌,搭配曲線柔婉美妙的鐵力木燈掛椅,恰到好處,整體文雅素淨,更顯文人氣質和東方文人情懷。陳設至客廳、茶室最適宜。


▲鐵力木方瓜稜腿圓角櫃


75.5×41×154cm


櫃門用整板對開,紋理對稱。腿足線腳瓜稜瓣中夾細線,爽快利落。牙頭兜轉,狀如半個雲頭,裝飾不多,卻増嫵媚。櫃內有屜板一層和安有兩個抽屜的抽屜架,將內部空間分隔成三層。


此櫃輕巧挺秀,瓜稜腿豐富的線腳,為素樸的圓角櫃帶來裝飾趣味。


▲鐵力木三屏風攢接圍子羅漢床(曲尺式)

210×90×79cm


通體採用鐵力木製成,床座為格角攢邊結構,略高的束腰,床邊雙劈料。三屏風式圍子,用短料攢曲尺紋圖案。該床造型簡潔,線條明快,空靈穩重帶有典型明代家具特徵。

          

文學家李漁在《閒情偶寄》中曾言:「人生百年,所歷之時,晝居其半,夜居其半,日間所處之地,或堂或廡,或舟或車,總無一定之在,而夜間所處,則止有一床。是床也者,乃我半生相共之物,較之結髮糟糠,猶分先後者也。」羅漢床多設於書房,既可小憩,又可上陳炕桌,品茶待客皆適宜。


▲花梨木南官帽椅


58.5×46.5×114.5cm


凡搭腦和扶手都不出頭的椅子,北京匠師稱之為「南官帽椅」。 


此椅花梨木製,整板造硬屜;高靠背式,外弧式搭腦,兩側扶手彎曲,光潤流暢,鵝脖聯幫棍曲線優雅,素麵靠背板寬厚有力。 座面下三面都用到底的券口牙子,加重了下部的分量。腿足間設步步管腳棖,棖下設素牙條。該椅雕飾無多,造型簡練明快,風格清新素雅,彎曲中見端正,樸素中顯大氣。


▲鐵力木三層全敞抽屜架格一對


79.8×34.6×178cm


架格為鐵梨木製,方材,用材單細而抽屜扁薄,故顯得輕巧疏朗,與明式家具的風格特色契合:簡、精、雅;與當今明快的氣息吻合。這樣的架格陳置觀賞物品比堆疊圖書更為相宜。(成對)


▲白酸枝五足梅花面香幾


直徑42cm;高104cm


此香幾通體採用白酸枝為材,幾面為五瓣梅花式,腿中下部起雲紋翅,足端做成如意頭並雕飾向上翻卷的卷草紋。整體亭亭玉立,古韻綽約,或置花尊以插花,或單置一爐焚香置之廳堂,必使雅意盎然,漫室生香。


▲花梨木束腰帶託泥月牙桌


70×35×80cm


此月牙桌花梨木製成,桌面呈半月形,攢框鑲板,高束腰,牙板飾卷草紋,蜻蜓腿,外翻卷葉紋足。形制巧妙,可靠牆或臨窗,上置花瓶、古董等陳設,賞心悅目。







【尚品】專場中,既有Artdeco純羊毛手工編織古董地毯,距今已近百年歷史仍保存完好,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裝飾性,與今天多見的波斯風格地毯相比,工藝不相上下但風格卻讓人感覺懷舊復古。


▲1920-30年代 花蝶·Artdeco古董地毯


172×203cm


地毯編織於民國初期,整幅採用大面積留白技法,疏密有致。圖案上方飾以蝴蝶、花卉,搭配左下角清供花瓶、荷葉等紋飾,寓意「平安和美」。


▲1920-30年代 江亭·Artdeco古董地毯


274×350cm


不對稱構圖,圖案在四角向中心延伸,四角飾壽石亭臺及花卉枝葉紋飾,工藝精湛,顏色復古雅致,意境幽長。


▲1920-30年代 尋香·Artdeco古董地毯


269×355cm


整幅地毯對稱構圖,圖案沿用傳統清供瓶花紋飾,以黃地紫邊對比為主色調,搭配數隻寓意美好的蝴蝶縈繞其中,為民國時期的經典設計。


而印第之魂中GORO』S品牌自60年代創立以來,其精緻的製作手藝,神秘的古印第安傳統技術、獨特的款式設計,不做任何廣告,堅持著純手工,少量生產,讓他成為與CHROME HEARTS 並列世界奢侈品行列的兩個銀飾品牌。



創辦人兼設計師高橋吾郎,亦是日本流行界的一個傳奇人物。GORO』S擁有100%古印地安制銀技術,是日本銀器品牌的超人氣代表。


▲GORO』S(高橋吾郎) 金頭老鷹、XL號金餅、金輪、老鷹頭金鉤、銀鉸鏈


▲GORO』S(高橋吾郎) 客定款XL號全黃金VIP限定金羽毛、全銀點金鷹XL號羽毛、銀制匕首


▲GORO』S(高橋吾郎) 金餅銀身十字架


▲GORO』S(高橋吾郎) 羽毛點金鷹手鐲M號


此外,NIKE回到未來第二代自動繫鞋帶高幫球鞋、愛馬仕限定籃球、KAWS人偶以及村上隆親手製作包括手繪籤名魔菇、手繪馬克杯、展會限量雕塑、五百羅漢、與LV合作限量版畫等等,更是引領潮流的一流潮品。



▲NIKE回到未來第二代自動繫鞋帶高幫球鞋


▲勞力士一代彩虹全鑽圈迪通拿(二手)


▲Nike Dunk Low Pro 「Pairs」巴黎城市限定


▲愛馬仕洛杉磯比佛利山莊開業限定籃球


村上隆,是上世紀60年代以後出生的日本藝術家中極具影響力的一位,在日本不僅是一位受到廣泛的喜愛的藝術家,也是日本新一代年輕人的偶像。他強烈意識到西方的當代藝術與日本的藝術創作是截然不同的,重要的是我們這一代人如何不依靠任何固有的文化體系而創造出最本質的東西。


▲村上隆 龍


▲村上隆親手制泥塑 五百羅漢


▲村上隆 Mr. DOB(會展限量雕塑一對)


▲村上隆 親筆繪製圖案籤名版畫


▲村上隆 親手繪製馬克杯一對


▲KAWS 木雕塑Companion


▲KAWS 早期卡通人物掛件(一大三小)


▲米奇 原作者原畫手稿






世間「長物」如鏡,置一書齋,雅器陳設於几案,可寄情,可抒懷,可銘志,亦可養性矣。


格物致知,各有所宜!






參考資料:

李硯祖:長物之鏡——文震亨《長物志》設計思想解讀



上線開拍時間:4月22日

直播時間:各專場結拍前

結拍時間:4月25-27日





——END——


觀書時自得新解,作事便應同古人

文:林妹妹;圖:明軒拍賣



相關焦點

  •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國、治家、平天下,出自哪裡
    中心思想可以概括為「修己以安百姓」,並以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主題。對過《大學》書籍的人,應該清楚其全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大學之道」至「此謂知之至也」)講的是大學之道。
  •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此句意為:祖祖孫孫都能夠遵守「善建」、「善抱」的道理,後代的香火就不會終止。3、長:尊崇。4、國:一本作「邦」。5、故以身觀察,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自身察看觀照別人;以自家察看觀照別家;以自鄉察看觀照別鄉。
  • 「格物」是什麼意思?有三個人說透了此事
    在對待意識和物質關係問題上,孔子與他的門徒用一句話說明了問題: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你如今再怎麼翻譯,也只能是粗略體會,如果想找原汁原味的格物,只能到春秋諸子百家典籍中找。在《禮記》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重要的四目,另外的四目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顯然「格物」是認知的重要方式,可後來人卻格來格去,總想搞出新的意境來。
  • 了無說·第34期|格物為何意?
    作者:張曙中 本文由張曙中老師授權發布 格物的基本概念 《大學》八條目中的第一個,就是格物。今天,我們先從文字、經典和生活三個角度理解格物的基本概念。
  • 「問鼎格物」品牌日·即將開幕!
    (原標題:「問鼎格物」品牌日·即將開幕!) 2020年9月9日,由中國問鼎汝瓷、中國問鼎鈞瓷、中國問鼎哥窯、中國問鼎官窯、鼎峰柴窯、鶴鼎堂銀壺共同舉辦的【問鼎品牌日】盛宴活動將在中國·景德鎮舉行,為便於全國鼎粉共襄盛舉,品牌日活動將以全程網絡直播的方式進行。
  • 「江西校訓」徵集丨南昌三中高新校區:勤樸忠勇、格物弘毅
    南昌三中高新校區校訓是勤樸忠勇、格物弘毅。「勤樸忠勇」是承襲百年名校南昌三中校訓,即「勤以治學、樸以持己、忠以待人、勇以任事」。「格物弘毅」中「格物」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意思是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此句旨在激勵學生要有探究、求是精神。「弘毅」意思是抱負遠大,意志堅強。語出《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 格物真正的要義是什麼?|印光大師教言選講(續載四)
    汝若以彼所說之格物為是.汝一生也格不到窮盡處.說什麼豁然貫通。此一上絡索.關係甚大.故為汝說.亦令汝父看。至汝之為商為儒.汝自審察。若看見前段說汝之毛病.不生感激.反生煩惱.則汝之為商也是偽商.為儒也是偽儒。離倫常因果.而作事教人.亦只落得自誤誤人之實際。恐汝尚夢不及此.故為預說。如不相信.不妨存之.以為後來依違成敗之鑑。
  • 一口飯,一間屋,一些人
    人活著不過為了一口飯,為了一間屋,為了一些人。人生不過一口飯,吃自己的飯,叫做從容,吃別人的飯,叫做屈從。俗話說得好:吃自己的飯,滴自己的汗,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人生不過一間屋,屋子再大,沒有溫馨屋將不家。「廣廈千間,只不過夜眠八尺」,人生在世,希望有一屋幸福,有一屋終老,這一屋不在於多大多小,也不在於豪華簡陋,而在於一屋是否有溫度。一屋有男人沒女人,屋不叫家,叫孤單,一屋有女人沒男人,也不叫家,叫孤守。所以說,人生在世,為了一個屋,也需要有個人來陪伴。
  • 致知書院2022屆招新
    致知人歡迎你們的加入期待著你們和我們共創輝煌在北大附中改單元制為書院制時「二單元」正式更名為「致知書院」致,求得;知,知識。致知,意為獲得知識,達到完善的理解致知人以「致知」為目標,力求對新知識深入學習認知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        龍,是鳥獸中的王者,威嚴之氣縈繞眉宇。龍有象徵寶貴的獅鼻、象徵長壽的鹿角、象徵勇猛的鷹爪、象徵勤勞的馬臉,像鳥一樣翱翔穹宇、像狼一樣桀驁不馴,集多種動物的優點於一身。
  • 高爾夫格物致知-右手扔石頭手法打出純正甜蜜球-和光同塵級視頻-Eric Cogorno-GOLF-SPGA
    高爾夫格物致知-右手扔石頭手法打出甜蜜球Deep Heart1秒前
  • 明軒「一間屋」:概念型專場的文化效應
    其中「一間屋」為明軒首次推出的特色概念型專場,共呈現91件拍品,包括茶器、器具類、現當代藝術、家具、書畫等眾多門類。在歷時將近1個小時10分的競拍中,本專場以約近9800萬的總成交額、97.8%成交率,成為滬上本季春拍的一大亮點。而「一間屋」的試水成功,也意味著這種新穎的概念型專場的文化效應受到市場的肯定。
  • 【大象視界】明軒「一間屋」裡意想不到的「奇趣」
    流傳至今,已逾百載,為杭州陳仲恕君所得。拓贈番禺葉遐庵先生。先生轉贈及餘者。丁丑六月,吳湖帆識。」當年陳仲恕為紀曉嵐大煙管所拓的三張拓片,一張毀於戰火,一張去了臺灣,還有一張,就在明軒的「一間屋」。名門的寵物 一間屋裡不僅僅有著紀大才子的大菸斗,更有兩隻來歷非凡的萌寵物。
  • 【大象視界精製視頻】明軒:一間屋,一場拍賣
    大象受到明軒拍賣董事長曹向東先生的熱情相邀,希望我們為明軒春拍別具創意的"一間屋"專場拍攝一個小宣傳片。
  • 一間深夜手工烘焙甜品屋
    相信大多數人都已經熟睡當中了,但是在深夜這裡卻是大排長龍,人人拿著號碼牌,這是深夜手工烘焙甜品屋。臺大的他是深夜手工烘焙甜品屋的經營者,其實他並未特別熱愛甜食,與甜點相遇的緣分,始於接手朋友收掉的烘焙甜品店,他是試著利用晚上補課的時間,試做甜點當娛樂,送給同學吃,後來從網絡社群中開始傳出口碑,生意就從未停過
  • 孩子喜歡搶別人的東西,不會克制欲望,原因是父母沒進行格物教育
    有一句成語叫格物致知,意思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從中獲得更多的知識。但是這個格物教育用在教育上就不是這個意思,格物的意思就是不會克制自己的欲望,格也有去掉的意思,就是不會把物品去掉,什麼都想要擁有。父母應該對孩子進行格物教育建立物權概念建立物權概念應該從寶寶有物權意識的時候就開始建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從稱呼上開始讓孩子感受到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