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天道》是2008年開播的神劇,剛開播平淡無奇,因為其中涉及大量文化知識,如果不了解中國的儒釋道、東西方哲學、經濟學,就很難理解這部劇的精妙之處。那些喜歡俊男美女的觀眾對這部劇不會有很大興趣,那些有腦子,喜歡思考的人則非常喜歡這部劇。後來觀眾的智商和水平上來了,這部劇就一發不可收拾,越來越火(即使火,這部劇還是小眾,因為不愛動腦子的人很多)。
我們用事實說話,就在去年《天道》在豆瓣評分就高達9.1分,如今更是漲了0.1分,達到9.2分,在很多人心裡,除了配樂,還有製作成本比較低,單從思維和知識上面來講,這部劇堪稱完美。
《天道》的兩個主演,左小青和王志文演技精湛,左小青將芮小丹的清純、內心豐富、有慧根演繹得淋漓盡致,王志文則將丁元英的深謀遠慮、清高、痞氣演繹得活靈活現。導演也值得一說,《天道》的導演叫張前,他導演過一部家戶喻曉的神劇——《亮劍》。
《天道》改編自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如果從名字上來說,《遙遠的救世主》更符合這部劇的主題,這部劇時刻都在告訴我們,能拯救自己的,不在天邊,就在眼前,能救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如《易經》中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據作家豆豆所說,這部劇裡的很多思想並不是她原創的,而是現實中就有,她只不過拿來罷了,正如丁元英所說的:「按規律辦事就是神。」
劇中王廟村扶貧裡,公司加農戶的機制並不是憑空而生,而是來自2003年前後的「藍田股份」,農戶生產則是來自於樓百金製衣廠案例;格律詩與樂聖的商戰則是借鑑電視劇《大染坊》中陳壽亭的宏巨與虞美人的爭鬥。作者將這些事件聯繫起來,串成一條線,就成了《天道》的主線。
想要了解《天道》,必須知道這幾點:改革開放後,經濟騰飛,有些人乘風破浪成為巨富,有些人則在浪潮中負債纍纍,這些靠風浪改變命運的人與被命運之浪拍倒在沙灘上的人是怎樣的?他們的心路歷程,他們的人生命運是如何?
《天道》絕非事件的羅列,而是在其中加入經濟學、儒釋道、東西方哲學等元素,對人性、對社會、對制度、對國家進行深度分析與批判。
作者豆豆借用丁元英的口,大膽批判政治、社會、傳統文化,因此部分內容在電視劇裡並沒展現出來,而如今在網絡平臺上看《天道》,更是被刪減得面目全非,觀察力敏感,重細節的朋友應該看出來了。比如丁元英與韓楚風在酒店裡「煮酒論道」,丁元英對政治的解讀,對傳統文化的深刻批判,就被刪去了一部分;丁元英與韓楚風在五臺山跟智玄大師品茶論道的部分細節也刪減了;結局芮小丹因公殉身被封為烈士,但是在小說裡,卻是芮小丹自殺,最後沒有成為烈士……
看完了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我發現作者豆豆簡直是神人,於是就去搜查她的信息,發現網上關於她的信息很少,看來作者有意隱藏自己的私人信息。作者豆豆原名李雪,高中文化,有個叫李紅英的朋友,長期居住在歐洲,經常給她寄送大量資料,而且他的人生觀、價值觀等深深影響了豆豆。
有人說這位李紅英就是當年股市大名鼎鼎的「纏中說禪」李彪,看了李彪的信息,發現這個人精通股市,除此之外,對中國傳統文化,東西方哲學了解頗深,不得不讓人懷疑他是不是丁元英的原型。
除了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她還有兩部作品,一部叫《背叛》,已經被拍成電視劇,一部叫《天幕紅塵》,還未被拍成電視劇,《天幕紅塵》之後,作者再無作品,而這部作品中葉子農「見路不走,見相非相」的思想跟《遙遠的救世主》中「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有異曲同工之妙,非常經典。
如果您對豆豆的作品感興趣,可以考慮入手一套豆豆三部曲,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可以珍藏,可以品讀,希望對你有所提升,早日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