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多次用到長鏡頭。第一處長鏡頭是芳菲和羅進一看魚的時候。背景音樂是懷舊的,伴之以慢鏡頭。第二處長鏡頭是羅進一從芳菲家離開的背影,體現了他內心的失落,他認為他們的家庭差距太大。第三處長鏡頭是羅進一告別芳菲後從芳菲家離開的背影,與之前離開的背影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一次的離開顯得更加灑脫。第四次長鏡頭是羅進一暈倒,羅進二看著羅爸背進一去醫院的背影。
第五處長鏡頭是進一住院後,芳菲去醫院看他,兩人在醫院的陽臺上相擁,為之後進一的死亡作下鋪墊。最後一處長鏡頭是在墓地上空出現了兩道彩虹,與之前進一和芳菲在墓地看到彩虹相照應。影片中還有三次推鏡頭令人印象深刻。影片開頭推鏡頭,特寫在閣樓上進一看著進二,表現濃濃的親情,然後俯拍院子夜景,回憶淡出。第二處推鏡頭是進一第一次從芳菲家出來後,彈琴寫曲的場景,這是情節的轉折點。第三處推鏡頭是在進一死後,羅爸播放進一寫的歌,先是拉鏡頭,繼而推鏡頭,特寫羅爸哭泣的表情,表現他內心的悲痛之情
羅啟銳的文字,細碎,簡易,而又情真意切。或許,美妙文字真不是用手撰寫的,而是偷來的,是從歲月的光陰中偷來的。羅啟銳如此描述頭痛:痛苦是滾燙的水,會破壞茶香,和日常的情趣。人生在世難免會遇上頭痛人、頭痛事、頭痛情,能夠治標已經是造化,反正悲歡離合,一切仍將過去。他還說:所有的人生大徹大悟,莫過於「他出生,他受苦,他死去」僅此三句。因此,在他的心目中,機場是一個神奇而美妙的地方,沒有什麼擱置不下,若是你心甘情願愛一個人,喜歡一個地方,那就為自己買一張機票。
他如夢遊者,歲月如神偷,我們心中除卻了一堵過濾的牆,似乎也像羅啟銳般偷取了歲月?偷來不必強迫自己奔波的慵懶,偷來那仰天長笑的年少輕狂,偷來長眠不醒墓碑的幻夢……從現在起,我們也學他走出生命的坦然,無需關心是非,無需讓自己輕易迷失,而我們知道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正如母親對我說過:每個人都怕走彎路。但是世上的所有道路,沒有哪一條對自己而言是最好的,或是非走不可。
若自己走了錯誤的人跡罕至的小道,那裡自有風景。只需要在這有限的生命裡,盡力讓自己豐盛和快樂一些。如此,即使在臨終時仍有些許遺憾和慚愧,又何妨。我想,母親是對的,儘管歲月偷走我們的青春和誓言,曾經認為自己走了錯路,但若不曾到達,又怎會明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走過聽雨的歌樓,都會懂的。
這部電影對細節的處理十分到位,片中親人、鄰裡、小夥伴之間的感情真摯動人。一共看了兩遍,每一遍都忍不住淚水,那個時代的人們單純、善良、樸實,街裡街坊的像是一家人一樣,每天一起露天吃晚飯。歲月並不會因為你的善良而善待你,可憐的進一查出來白血病,讓個家庭雪上加霜,高昂的醫藥費對這個家庭來說是沉重的,但是羅爸爸羅媽媽不曾抱怨、叫苦,始終在積極的生活,希望有一天兒子能夠康復,但是病魔同樣無情帶走了進一,幾年後也同樣的方式帶走了羅爸爸。片中進一與富家女的愛情,描寫的很唯美,這份愛情在沒有經過世俗的審視下,就結束了,不知道如果進一沒有生病,兩個人的結局會是怎樣。
於我而言,這是一部很能讓人感觸很掏心窩子的電影。尤其裡面的配樂,有時配著之前的劇情,聽著音樂就能哭到不能自已。從電影的開頭,跟著小男主仿佛我也回到了我的童年。或許我沒有處在那樣一個動蕩的年代,不會有親人的那樣讓人絕望的絕症,但我似乎依舊能感受到他們一家人相聚的其樂融融,也能感受到他們對於親人離去的悲痛,能體會到歲月的無情。我不會像平時看腦殘劇一樣知道主人翁得了絕症覺得很假很搞笑,這部影片讓我覺得一切水到渠成,主人翁一家沒有因為羅一進的離去而一蹶不振墮落不堪,羅二進也沒有因此而奮發圖強進入哈佛劍橋,一切都那麼平淡的進行著,或許這就是人生。演員的演技真的好在線呀,尤其任達華和吳君如的演繹,兩個人對視滿眼的溫柔,老演員真的是給人的感覺都不一樣
生活真的很不容易,歲月悠悠,有些事卻總是來的讓你猝不及防,只剩下回憶。珍惜!何嘗懂的珍惜。!當健康被剝奪的時候,你才發現,原來很多東西不再重要。如果可以,你願意捨棄一切東西換來家人的健康陪伴。而我們的生活何嘗不是正在上演的屬於自己人生電影。一步難,一步佳,難也一步,佳也一步。單一個情節看起來也許沒那麼重要,只有把它連貫起來,融入情感,這樣的故事才真正的投入。感人忘我,經典。
彩虹低聲嘆息,往事深藏心底。」銘記,一輩子的回憶。親臨歲月神偷,羅啟銳和他的文字,在微醺的夜光杯中,和著歲月搖晃出殷紅的魅惑。正如他在書中講述演員查理士羅頓的故事:「電剪處」那把嚴厲剪刀如何淡然處之?查理士羅頓輕描淡寫:「他們大概不能剪掉我眼中那一點詭異的光芒吧?」戀上羅啟銳的電影,也戀上羅啟銳的文字,進而也戀上了那神偷一般的歲月。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