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或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mage17chen
晚清十大著名高手:董海川、大刀王五、黃飛鴻、霍元甲、王子平、杜心武、韓慕俠、燕子李三、孫祿堂、郭雲深、楊露禪
1、董海川
(1797年-1882年)生於清代嘉慶年間,原名董明魁,清朝河北省文安縣朱家務村人。一般認為是八卦掌拳術的創始人和主要傳播者。董海川身材魁梧,臂長手大,膂力過人,擅長技擊。相傳在安徽九華山得遇"雲盤老祖"傳授其技,創立了八卦掌。
2、大刀王五
京師武林名俠。本名王正誼,字子斌,祖籍河北滄州,回族人。因他拜李鳳崗為師,排行第五,人稱"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純熟,德義高尚,故人人尊稱他為"大刀王五"。
3、黃飛鴻
(1856年7月9日-1925年4月17日),原名黃錫祥,字達雲,號飛鴻,幼名飛熊。生於南海縣佛山鎮。原籍南海縣西樵嶺西祿舟村,
黃飛鴻是清末民初有代表性的洪拳大師,嶺南武術界的一代宗師。也是位濟世為懷、救死扶傷的名醫。
1924年10月 廣州國民鎮壓商團暴亂,西關一帶房屋被毀,仁安街"寶芝林"受累被焚,資財付於一炬,其長子漢林又告失業,因而憂鬱成疾。次年農曆三月廿五日(1925年4月17日),病逝於廣州城西方便醫院。
4、霍元甲
(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清末著名愛國武術家,字俊卿,生於天津靜海縣。霍元甲出身鏢師家庭,繼承家傳「迷蹤拳」絕技。幼年體弱,在27歲以前基本上生活在故鄉,時常挑柴到天津去賣。28歲後到天津當上碼頭裝卸工,後來在農勁蓀開設的懷慶藥棧當幫工,升任掌柜。1909年,41歲的霍元甲,由農勁蓀介紹來上海,接受由陳公哲、陳鐵生所創辦「精武體操會」中主教武術。被評為滄州十大武術名人。
孫中山對霍元甲「以武保國強種」的膽識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在精武會成立10周年之際,他親臨大會,題寫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以示對霍元甲的紀念。
5、王子平
河北滄州人,中國近代著名武術家。受家風影響,王子平自幼習武,擅長查拳與太極。
6、杜心武
(1869年-1953年),名慎魁,號儒俠,道號鬥米觀居士,是中國著名的武術家,被萬籟聲稱為自然門的第二代宗師,也是清末時的革命黨員,曾擔任宋教仁、孫中山先生等人的保鏢。因杜心武為他身材瘦削,被稱為俠骨。在日本留學時,曾經飛腿打敗相撲,又被稱為神腿
7、韓慕俠
(1877-1947),天津津南區大韓莊人,形意拳、八卦掌大師,曾先後隨張佔魁、應文天等九位師傅習武,編採百家而獨具一幟。周恩來在南開學校就讀期間,曾隨其練習武藝,鍛鍊身體。1947年,韓慕俠在窮困中不幸去世。
8、孫祿堂
(1860-1933年)名福全,字祿堂,晚號涵齋,別號活猴,河北順平縣北關人,孫式太極拳暨孫門武學創始人,中國近代著名武術家。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聖,武神,萬能手,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稱。
9、郭雲深
名峪生,河北深縣馬莊人,清朝末年的一位武術名家。郭雲深幼年習練拳術,後拜能然先生為師,晝夜練習數十年,深得形意拳之精義。後來練就絕技半步崩拳,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而著稱。清光緒三年設教西陵,曾在宗室等地任教。以後遊訪南北,閱歷頗多。七十餘令而終。
10、楊露禪
(1799—1872年),名福魁,又名福同,字露禪,「禪」亦作「蟬」,別號祿纏。河北省永年縣人。幼時家貧,約10歲到河南溫縣陳家溝陳德瑚家為僮,著名武師陳長興每晚至陳德瑚家前廳教授族中弟子,楊露禪殷勤伺候,窺習拳藝,功力大進。一次,陳家師兄弟多人與之較量,皆敗於他的手下。長興喜其敏慧,正式收其為徒,盡傳己術。後經人舉薦到北京教拳,清代王公、貝勒從學者頗多,後任旗營武術教師。因為武功高強,故有「楊無敵」之稱。所傳拳術有「凌得起筋,萬全其骨,全得其皮」以及「風格勻緩、柔和、舒展大方」,精髓為「松」與「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