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2021-02-07 詩摘詞選



宋代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掛小銀鉤。


 

譯文

一陣陣輕輕的春寒襲上小樓,清晨的天色陰沉得竟和深秋一樣,令人興味索然。回望畫屏,淡淡煙霧,潺潺流水,意境幽幽。

柳絮飛舞如虛無縹緲的夢境,絲絲細雨落下如同我的憂愁。再看那綴著珠寶的帘子正隨意懸掛在小小銀鉤之上。

 

注釋

《浣溪沙》原唐教坊曲名,本為舞曲。「沙」又寫作「紗」。又稱《小庭花》、《滿院春》。另有一體五十六字。

漠漠:像清寒一樣的冷漠。

輕寒:薄寒,有別於嚴寒和料峭春寒。

曉陰:早晨天陰著。

無賴:無聊,無意趣。

窮秋:秋天走到了盡頭。

淡煙流水:畫屏上輕煙淡淡,流水潺潺。幽:意境悠遠。

絲雨:細雨。

寶簾:綴著珠寶的帘子,指華麗的簾幕。

閒掛:很隨意地掛著。

 

鑑賞

這首詞以輕淺的色調、幽渺的意境,描繪一個女子在春陰的清晨裡所生發的淡淡哀愁和輕輕寂寞。全詞意境悵靜悠閒,含蓄有味。

 

每一次春來,就是一次傷春的體驗。詞人之心,很早就發出了「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的愁怨。然而他們的命運也往往是一年年地品嘗春愁。此詞抒寫的是淡淡的春愁。它以輕淡的色筆、白描的手法,十分熨貼地寫出了環境氛圍,即把那一腔淡淡的哀怨變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滲透出來,表情深婉、幽緲。「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種心情」。索漠輕寒中嫋嫋而升的是主人公那輕輕的寂寞和百無聊賴的閒愁。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恰能稱景,景也恰能傳情,這便是詞作的境界。

 

上片寫天氣與室內環境的悽清,通過寫景渲染蕭瑟的氣氛,不言愁而愁自見。起首一句「漠漠輕寒上小樓」,筆意輕靈,如微風拂面,讓人不自覺地融入其中,為全詞奠定了一種清冷的基調。隨後一句還是寫天氣,強調「輕寒」。初春之寒,昏曉最甚。更何況陰雲遮日,寒意自然更深一步,難怪會讓人誤以為是深秋時節。「無賴」二字暗指女主人公因為天氣變化而生出絲絲愁緒。「淡煙」一句視角從室外轉到室內,畫屏之上,淡煙流水,亦是一片悽清模樣,讓人不禁生出一絲淡淡的哀愁。

 

下片寫倚窗所見,轉入對春愁的正面描寫。不期然而然中,他的視線移向了窗外:飛花嫋嫋,飄忽不定,迷離惝恍;細雨如絲,迷迷濛蒙,迷漫無際。見飛花之飄緲,不禁憶起殘夢之無憑,心中頓時悠起的是細雨濛濛般茫無邊際的愁緒。本寫春夢之無憑與愁緒之無際,卻透過窗戶攝景著筆於遠處的飛花細雨,將情感距離故意推遠,越發感生出一種飄緲朦朧、不即不離之美。亦景亦情而柔婉曲折,是「雖不識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語」(《人玉屑》卷二十一引晁無咎語)的佳例。詞人將「夢」與「愁」這種抽象的情感編織在「飛花」、「絲雨」交織的自然畫面之中。這種現象,約翰·魯斯金稱為「感情誤置」,而這在中國詩詞中則為司空見慣。「自在飛花」,無情無思,格外惹人惱恨,而反襯夢之有情有思。最後,詞以「寶簾閒掛小銀鉤」作結,尤覺搖曳多姿。細推詞脈,此句應為過片之倒裝句。沉迷於一時之幻境,不經意中瞥向已經掛起的窗簾外面,飛花絲雨映入眼帘,這便引出「自在」二句之文。而在結構藝術上,詞人作如是倒裝,使得詞之上、下片對稱工整,顯得精巧別致,極富迴環變化的結構之美。同時,也進一步喚醒全篇,使簾外的種種愁境,簾內的愁人更為分明,不言愁而愁自現。句中「閒」字,本是形容物態,而讀者返觀全篇,知此正是全詞感情基調──百無聊賴的情感意緒。作為紅線貫串打通全詞,一氣運轉,跌宕昭彰。

 

此詞以柔婉曲折之筆,寫一種淡淡的閒愁。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擁有自己的一份閒愁。不知何時何處,它即從你心底無端地升起,說不清也拂不去,令人寂寞難耐。詞人們又總是能更敏銳地感受到它,捕捉住它,並流諸筆底。而此時,又必然會滲透進他們對時世人生的獨特感受。馮延巳的《鵲踏枝》寫出了人人心中皆有的這般閒情,卻也包蘊著一種由時代氛圍所釀成的說不清、排不開的愁緒。「古之傷心人也」的秦觀,年少喪父,仕途抑塞,於新舊黨迭為消長之際,一再受到排抑,滿腹滿腔人生的遭際感慨,泛化為一種悽怨感傷的心境意緒而瀰漫於詞作之中,呈現出含蓄蘊藉、窈深幽約之美。此詞曲折傳情而悽清婉美,《詞則大雅集》卷二稱「宛轉幽怨,溫韋嫡派」。作為婉約派詞人,他正是遠祖溫韋,近承晏柳,融各家所長為一體,成其細膩含蓄而又悽怨感傷之風格,吟唱出較「花間」、「尊前」更為綢繆悽婉的角聲,別具一番魅力。

 

就思想內容來說,秦觀的詞多寫豔情,與晏幾道、柳永相似,但卻能以語言的翻新、情致的幽趣歷來受人激賞。這首詞寫的是春愁,一種細微幽渺的、不容易捉摸的感情,但作者以他非凡的功力,借具體的景物描寫和形象的比喻,將它表現了出來。最具代表性的是它的「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它將細微的景物與幽渺的感情極為巧妙而和諧地結合在一起,使難以捕捉的抽象的夢與愁成為可以接觸的具體形象。沈祖棻《宋詞賞析》分析這兩句時,說:「它的奇,可以分兩層說。第一,『飛花』和『夢』, 『絲雨』和『愁』,本來不相類似,無從類比。但詞人卻發現了它們之間有『輕』和『細』這兩個共同點,就將四樣原來毫不相干的東西聯成兩組,構成了既恰當又新奇的比喻。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體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說,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譬難以捉摸的事物。但詞人在這裡卻是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說夢似飛花,愁如絲雨,而說飛花似夢,絲雨如愁也同樣很新奇。」這兩句用語奇絕,特別具有一種音樂美、詩意美和畫境美。

 

在文學大家的筆下,對情、意表達的處理常見「舉重若輕」和「舉輕若重」兩種方式。它們都會有理想的表達效果,但秦觀在這裡的幽情輕吐卻有如此的效果,依賴於其善於渲染、語言精美、比喻神奇,但更關鍵的是內中的那種情致。馮煦稱讚說:「他人之詞,詞才也;少遊,詞心也。得之於內,不可以傳。」秦觀的個人氣質與文體特徵已經融而為一。這首詞沒有一處用重筆,沒有痛苦的吶喊,沒有深情的傾訴,沒有放縱自我的豪興,沒有沉湎往事的不堪。只有對自然界「漠漠輕寒」的細微感受,對「曉陰無賴」的敏銳體察,對「淡煙流水」之畫屏的無限感觸。這春愁,既沒有涉及政治,又沒有涉及愛情、友誼,或者其他什麼。它其實只是寫了一種生活的空虛之感。在一個敏感文人的心裡,這種空虛寂寞伴隨生命的全程,它和願望、和理想、和對生命的珍視成正比,無邊無際,無計可除。

 

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遊,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託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蹟。如浙江杭州的秦少遊祠,麗水的秦少遊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遊臺。

 


本文轉載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柳絮風輕,梨花雨細。春陰院落簾垂地。碧溪影裡小橋橫,青簾市上孤煙起。鏡約關情,琴心破睡。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表達了秦觀怎樣的感情?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充分體現了秦觀婉約的敏感的性格,雖然他是個大絡腮鬍子的壯漢。在北宋的詞人中,秦觀和晏幾道是出了名的多愁善感,他和晏幾道被稱為古之傷心人。詞作中有很多是關於愁思的描寫。這句話還是小情緒,你要是看到他的「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就更加對他的性格有深刻的認識。李後主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千古絕句最美宋詞: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從別後,憶想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重逢的對象亦是相愛的歌女,情況不同,則情致各異。詞中說,在別離之後,回想歡聚時境況,常是夢中相見,而今番真的相遇了,反倒疑是夢中。情思委婉纏綿,辭句清空如話,而其妙處更在於能用聲音配合之美,造成一種迷離惝恍的夢境,有情文相生之妙。
  • 暮春,我們一起來讀寫雨的古詩詞
    傷感的雨,傷感的人,傷感的青春。人生如斯,一逝不返。這是李煜的悲涼,雨是媒介。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一生一世的守侯,源自於那份執著,雨輕輕地落下,人竟在自痴自憐中漸漸老去,徒生春光不再的感慨。這是才子唐伯虎在思索。
  • 詩詞起名:帶「雨」字,且難得一見的寶寶名字精選
    可以取名「雨池」,如謝雨池納蘭容若的詩詞大家一定很熟悉,他的《蝶戀花·出塞》有一句非常出名的詩句:「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情深意切,情景交融,可以取名「雨深」,如蘇雨深,情意深深。韋應物的《滁州西澗》「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 中國詩詞大會之風字飛花令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 30句古詩詞中描寫「雨」的名句集錦,不可錯過的唯美意境
    ____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3、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____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4、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____許渾《鹹陽城東樓 / 鹹陽城西樓晚眺 / 西門》5、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____志南《絕句》6、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 關於描寫雨的詩句,細雨綿綿,風雨替花愁
    ——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3、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4、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鹹陽城東樓》5、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6、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
  • 多讀詩,讀好詩:100句「入口即化」,沁人心脾的詩詞!
    美好的詩詞在於語言的凝練,或溫暖,或感傷,或豪情,或滄桑……無論身居何處,經歷著怎樣的人情冷暖,每每讀之,總會沁人心脾。這100句詩詞來自於筆者的日常讀書筆記,有的記錄在手機裡,有的在便籤紙上,有的寫在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