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以後,我才看懂了《千與千尋》,我們都活成了面目全非的樣子

2021-02-19 爪的異想世界

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長大了,當我長大後再去影院看《千與千尋》,我才看懂了這部電影,也發現自己活成了像電影中那些配角一樣,都是面目全非的樣子。

小時後看《千與千尋》,並不懂電影中的種種隱喻,只是覺得這是一個關於尋找的故事,女主人公要找回自己的父母,要找回丟失的名字,所以她在這個奇幻世界,經歷了種種冒險。年少不知事的我,並沒有看懂這個冒險背後的隱喻。

當我已經長大,已經上班幾年,我有了自己的工牌,有了自己的工號,客戶不會記住我的名字,但公司系統會給他發簡訊,有我的工號。有什麼事情,他只要報上我的工號,就可以鎖定我,我就可以為他服務。公司的報表,我的姓名也不是重要的,工號才是最重要的。

漸漸的,我變成了一個沒有名字,只有工號的員工。

慢慢的,我成了普通上班族中的一員,我變得不再有理想,我想做的就是每天快點把工作完成。

最終,長大了的我,活成了面目全非的樣子。當把我丟進人群中,我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有時候我看著鏡子裡的自己,與身邊的人並沒有什麼不同。我們穿著一樣的工裝,抹著相同的油頭,戴著只是數字不同的工牌而已。

這就是我們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多少人關注你是不是獨特,你只需要活得能夠適應這個社會,成為一個螺絲刀就可以了。我們在現實世界的打磨中,漸漸失去了自身的模樣,自己都不知道現在這番樣子是什麼樣

相關焦點

  • 長大後回看千與千尋,最終,我們都活成了那個面目全非的人
    《千與千尋》是真正的恐怖片!我四年級第一次看的時候就嚇壞了,我可不要爸爸媽媽變成豬頭!我一直認為在宮崎駿所有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起風了》,但不得不說,《千與千尋》仍然是很特別的存在。在不同的時間階段,以不同的心情去看都會產生不同感想的電影。
  •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有些情節,長大後才能看懂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有些情節,長大後才能看懂第一次看《千與千尋》是在小學時,大概是在動畫頻道看到的。已經不記得當時是什麼樣的感覺,也不記得劇情,只是特別的喜歡白龍。後來再一次觀看,已經上高中了,當時終於理順了全部的劇情,也有了一定的感觸。
  • 《千與千尋》:看懂了,也就長大了
    宮崎駿導演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以前從電腦上看過,現在僅僅有些模糊的映像。6月21日該動畫電影又重新上映。《千與千尋》應該是我們80後很多童年記憶的經典電影,它也是全球唯一同獲奧斯卡獎、金熊獎的動畫電影。影片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進入靈異世界所經歷的冒險故事。
  • 麥兜的故事,長大以後才看懂了
    在《麥兜·我和我媽媽》中,長大以後的麥兜成了神探波比,而且還被譽為自福爾摩斯以來最深入民心的私家偵探。神探波比說,一切,都得自我媽媽,麥太。這個世界,滿滿的都是成功人的故事。長大後的你才懂得,麥兜的故事,一點都不好笑。麥兜的故事,其實很悲傷。《麥兜故事》(2001)「拿著包子,我忽然明白,原來有些東西,沒有,就是沒有。
  • 長大以後,才知道《千與千尋》童言童語裡,藏著無數愛情真諦
    長大以後,才知道《千與千尋》童言童語裡,藏著無數愛情真諦從2001年首映,到去年國內再上映,如今再次和兒子一起回顧了一遍。19年過去了,如白駒過隙,看電影的我早已變了模樣:由青澀變得成熟,由少女成了母親。
  • 《千與千尋》我也曾以為自己是千尋,回首才發現我竟活成了無臉男
    但當年,我還只是個孩子,只看到了一個神秘美好的童話故事,等我再看懂《千與千尋》時,時間已過了19年。我也曾以為自己就是勇敢美麗的千尋,現在回首才發現自己竟成了油屋裡那個貪婪醜陋的無臉男。像大多數人一樣,我之前一直也覺得動畫就是寫給孩子的,現在才發現,孩子們才沒有我們那麼多的欲望。
  • 《千與千尋》:18年後才發現,這是一部成年人的電影
    等長大了,我們再去看《千與千尋》卻有了不同的領悟。其實,《千與千尋》就是一部成人世界的電影。 成人的世界,時刻都面臨著「成為豬」的誘惑 《千與千尋》裡面有一幕,相信很多人都印象深刻。可是他迷戀魔法,被湯婆婆給控制,替她做了很多壞事,他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人。 《千與千尋》整部電影就是對我們現實生活的一個投射。 整個浴場的人,都努力工作,加班加點,像一顆顆流水線上的螺絲釘,像不像我們現在996的員工們?
  • 《千與千尋》上映刷屏:18年後才發現,這是一部成年人的電影
    湯婆婆討厭別人不做事,只知道吃飯,可是她自己的兒子才是最大的巨嬰。
  • 《千與千尋》那些隱藏的「玄機」,你真的看懂了嗎?
    因為現在看來,裡面很多東西我們其實並沒有完全看懂我們的宮崎駿大神,遠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幾乎每個年輕人都可以在這個故事裡讀出自己的理解所以才有了「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說法《千與千尋》想要表達的主題之一,我理解為四個字:勿忘初心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說「社會的整個產業發展壯大,人卻永久性的失落了」
  • 聽說,我們長大以後的生活都是這個樣子的!
    你有沒有想過你長大以後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呢?你有沒有想過長大以後你的生活會遇到什麼事情呢?以前我曾經幻想過長大以後我的生活是怎麼樣的,但是當我長大以後,我發現我的生活和我想的完全不同。後來我發現,我的生活之所以會這麼不一樣,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失去了勇氣,失去了和其他人交流的勇氣。
  • 在線免費看《千與千尋》
    作為首部同獲奧斯卡&金熊獎、豆瓣9.3分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的獎項、漂亮數據,都是錦上添花,其中情懷、其中隱藏於丟失的自我,是我們時隔十幾年之後,依然覺得熱淚盈眶所在。由黃海操刀發布的海報,戳中了許多人脆弱不堪的淚腺:守.望 黃海
  • 《千與千尋》就是一部成人世界的電影.
    《千與千尋》裡面有一幕,相信很多人都印象深刻。」白龍伸出去的手很久才垂下來,留白留的有點令人心慌。大學時,是真覺得他倆會再見,長大後心緒變了,感覺再看一遍,隱約覺得是個悲劇。我們都很像這個小女孩呀,會跌倒、會流淚。也會慢慢長大,學著千尋的另一面,哭完要繼續勇敢往前走。
  • 《千與千尋》再上映:18年後才發現,這是一部成年人的電影
    18年後這部電影再一次搬上了大銀幕,昨天剛上映,可是長大之後我們再去看《千與千尋》卻有了不同的領悟。 其實,《千與千尋》就是一部成人世界的電影。可是他迷戀魔法,被湯婆婆給控制,替她做了很多壞事,他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人。 《千與千尋》整部電影就是對我們現實生活的一個投射。 整個浴場的人,都努力工作,加班加點,像一顆顆流水線上的螺絲釘,像不像我們現在996的員工們?
  • 漫迷:我們活成了他的樣子!
    《千與千尋》這部動漫主要講述的是:10歲的小女孩千尋一家,在搬家的過程中誤入神靈的世界,可是由於千尋的父母因為貪食,被神靈世界的主人變成了豬,而千尋為了救自己的父母,不得不在這個陌生的世界中,獨自成長和自我鍛鍊的故事。在《千與千尋》這部電影裡,有一個獨特的角色——無臉男,他像幽魂一樣遊走在奇幻世界,沒有親人朋友。
  • 你有沒有看懂《千與千尋》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部電影,名字是《千與千尋》。相信大家都看過,這部電影是宮崎駿的代表作,是一部頗受好評的作品。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是高中的時候,看完只覺得講了一個成長系的勵志故事,除此之外沒有太多感覺。上大學之後,宿舍的幾個小夥伴特別喜歡這部電影,還把千尋的照片拿來做頭像。這讓我特別好奇,我很想知道她們為什麼這麼喜歡這部電影。
  • 我所認為最深沉的愛,莫過於分開以後,我將自己,活成了你的樣子
    我不貪心,只希望現在的朋友都不變,以後還是可以相聚,無關金錢名利,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能瀟灑開心的日子就忘記痛苦。老了,以後相擁回憶往事,在黃昏下相望。如果開始下一段感情,我只想要三樣東西、不再哭泣的眼,不再撒謊的嘴和永不枯竭的愛。
  • 影視 ▎《千與千尋》再上映:18年後才發現,這是一部成年人的電影
    18年後這部電影再一次搬上了大銀幕,昨天剛上映,可是長大之後我們再去看《千與千尋》卻有了不同的領悟。 其實,《千與千尋》就是一部成人世界的電影。可是他迷戀魔法,被湯婆婆給控制,替她做了很多壞事,他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人。 《千與千尋》整部電影就是對我們現實生活的一個投射。 整個浴場的人,都努力工作,加班加點,像一顆顆流水線上的螺絲釘,像不像我們現在996的員工們?
  • 《千與千尋》再上映:18 年後才發現,這是一部成年人的電影
    18年後這部電影再一次搬上了大銀幕,昨天剛上映,可是長大之後我們再去看《千與千尋》卻有了不同的領悟。 其實,《千與千尋》就是一部成人世界的電影。可是他迷戀魔法,被湯婆婆給控制,替她做了很多壞事,他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人。 《千與千尋》整部電影就是對我們現實生活的一個投射。 整個浴場的人,都努力工作,加班加點,像一顆顆流水線上的螺絲釘,像不像我們現在996的員工們? 你看這個青蛙,勞累之後在窗戶口抽菸,和我們加班的員工在窗口抽菸有任何區別嗎?
  • 我們終將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其實不管什麼原因,一個倡導戒菸的少年,長大以後成為菸民,這本身就是成長的宿命。不管你承不承認,每個人在長大的過程中,都會活成某種自己討厭的樣子。「長大了」的李玩,裝作無動於衷的樣子,沒有跟它相認。那一刻,曾經為找狗而不顧一切的正義少女,活成了大人們想要的樣子。就像韓寒在《後會無期》裡說的: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
  • 《千與千尋》的成人秘密,其實我們都沒看懂
    今天,在《千與千尋》熱映之際,我為大家推薦一本書——《捕風者宮崎駿:動畫電影的深度》。我必須要去一個地方,你也回到你來的地方去吧。電影裡的許多角色,似乎都喪失了記憶,忘記了自己的來處。如千尋,小白,無臉男,青蛙男,千尋父母,湯鳥(湯婆婆的鳥形化身),腐爛神(被汙染的河神)等。這些角色,都經歷了一個失去自我、尋找自我、最終回歸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