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安,祖籍山西平陸。澎湃新聞記者 李聞鶯 圖
3月3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山西代表團,一位老人惹人注意。
他打格紋領帶、穿條紋襯衫、休閒西裝,面對記者侃侃而談。
他說令計劃——很多人以為他們是兄弟,其實連遠親都不是。
他說中央反腐——最高領導層有強烈的危機意識是個好事。
他說放開二胎——一對夫妻生兩個孩子,這個事情不能再拖了。
他姓「令狐」,名「安」,祖籍山西平陸。曾擔任過勞動部副部長,雲南省委書記、國家審計署副審計長,中央紀委常委等職務。2014年出任中央第十巡視組組長,率巡視組先後進駐科技部和中科院。
如今,他的身份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15年的春天,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他正在履行職責。
談姓氏:
和令計劃都來自山西平陸,但僅開會時見過
69歲的令狐安像個大俠。
在經歷了山西官場地震,山西代表團一些全國人大代表都小心翼翼講話的情況下,只有他能坦然自若地和記者談及所謂的「敏感問題」——不就是反腐嗎?有什麼不能說的?
真有兩個人叫過他「令狐大俠」。
「一位是金庸,另一位是國務院前總理朱鎔基。」令狐安告訴澎湃新聞,朱鎔基是個「金庸迷」。那時他還在審計署,有一天朱鎔基來,一下車就問,令狐大俠呢?
不過,也是因為這個特殊姓氏,鬧過不少笑話。比如遇到姓「令狐」的人,總有人猜測是不是他的親戚。
2014年12月22日,全國政協原副主席、中央統戰部原部長令計劃落馬。
澎湃新聞此前曾報導,令計劃原姓「令狐」。
令狐族譜記載,「令狐」原是春秋時期的一個地名。《水經·凍水注》曾寫到,「令狐即猗氏地」,所指位置即山西運城境內的臨猗縣。
後來周文王的後代魏顆屢立戰功,晉悼公封魏顆之子魏劼到令狐地,並將令狐姓賞賜於劼。
數千年來,令狐家族歷經興衰,到如今,在山西運城境內的臨猗、平陸一帶相對常見。
令計劃的老家的正是山西平陸。
上世紀70年代末,他從這個緊鄰黃河的小縣城走出去,一步步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並一度官至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
巧合的是,令狐安的祖籍也是山西平陸。
他的父親李東冶,原名令狐俊文,曾擔任過冶金工業部部長、中央財經領導小組顧問等重要職務。
公開資料顯示,李東冶出生在平陸一個貧苦農家。1936年,16歲的他參加革命,兩年後赴陝北,就此與山西揮別。
比令計劃整整大10歲的令狐安,出生在內蒙古,曾在北京工學院(即現在的北京理工大學)讀書,之後又在遼寧、雲南以及中央任職,從沒在山西工作或生活過。
但是因為祖籍平陸,「令狐」這個姓氏又不常見,在過往的歲月裡,他和令計劃的傳聞一波又一波出現。
「令計劃當中辦調研室副主任時,有人說我是他哥哥,說是靠我當上了副主任。後來令計劃官做大了,進了政治局(中央書記處書記),我到審計署了,又有人說我是他弟弟,成了我沾他的光。」令狐安說,一直到2013年,令計劃調職,也有老同志特意安慰他,誤以為令計劃是他的兒子。
那麼,令狐安和令計劃到底認不認識呢?
他回答,開會時見過。
令狐安解釋,自己曾是中央紀委常委,每年中紀委開全會,中央領導會參加。全會前有個接見環節,中央領導會依次過來握手,那時令計劃也會和他一下握手。
「我知道有這麼個人,也就是他進了(中央)書記處,跟我握手的時候。」令狐安說,他和令計劃只是同姓而已,不是近親也不是遠親,最多只能說500年前是一家。
即使如此,還是有人不肯罷休。早些年的時候,令狐安還收到過一封舉報信,裡面提到令狐安和令計劃光著屁股長大。紀委人員核實情況,認為該說法子虛烏有,問當事人為什麼這麼寫。對方答,事情搞大了才有人關注。
談反腐:
被誤認為和令家很熟,山西老鄉找他「要官」
最近幾年,令狐安看的舉報信不少,因為他曾是第十七屆中央紀委委員、常委。2014年3月和7月,他還作為中央巡視組第十組組長,先後進駐科技部和中科院。
也是在這一年,山西發生系統性、塌方式腐敗,先後有7名現任省部級官員落馬,省委省政府領導班子經歷「大換血」。
對於這一現象,令狐安表示,發生塌方式的腐敗,他不奇怪,發生在山西倒是在意料之外。
「因為我不了解山西,知道會發生,不知道會在哪兒。」他對澎湃新聞表示,自己和山西幾乎沒有來往,就兩會而言,中央八項規定前,一些地方代表團會請在京任職的本省籍官員吃飯。他只接受過一次雲南團的邀請——那是2002年春天,他剛從雲南調任審計署不久。
至於山西代表團,這十幾年,他沒有參加過一次請客吃飯,也沒有接到過類似的邀請。
不過,對於山西的「跑官要官」現象,他倒是有那麼幾次親身經歷。
據令狐安回憶,山西曾經有人以為他和令計劃很熟,託人聯繫他,說想弄個縣長噹噹。對方還稱,縣裡「買官賣官」現象嚴重,自己沒錢,希望請令狐安找令計劃的哥哥令政策說說。
10多年前,令狐安唯一一次回平陸,因為擔心老家的人找上門,他沒敢回村子,也沒在當地過夜。即便如此,後來還是有人跑到北京,試圖攀上關係。
談巡視:
腐敗案多數靠舉報,中央並未給巡視組下過「指標」
也是這些小插曲,讓令狐安對中央反腐十分擁護。
「早就該這麼做了,中央最高領導層有強烈的危機意識,是個好事。」他表示,腐敗滲透了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很多領域。塌方式腐敗不止山西一個地方,在不少地方、單位,也到了很嚴重的地步。
2014年,令狐安被任命為中央第十巡視組組長。他坦言,一開始也猶豫過,畢竟年紀大了,身體不是很好,而且也是得罪人的工作。但另一方面,想想自己以前針對反腐提過很多意見,說不幹也不太好意思。
年近七旬再出馬,令狐安感慨萬千。他在小詩《巡視有感二首》中寫到,「奮發莫為廉頗老,一箭穿心中命門。」
在外界看來,中央巡視組工作充滿神秘。不少人覺得,中央巡視組主要就是受理舉報,查案辦案。
令狐安表示,腐敗案件大部分都是依靠舉報。尤其是近些年,通過巡視工作、審計工作的增強,發現腐敗案件的比例也在不斷提高。
但他同時也強調,巡視組並不辦案。它主要是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受理各種各樣的舉報線索,分析這些線索有哪些特點,有沒有可信性。對於重點問題,要經過請示做一些深入了解或調查,最後形成一個巡視報告。
令狐安還告訴澎湃新聞,巡視報告包括很多內容,最主要的任務,是了解這個地方的黨委對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履行是不是到位,同時了解地方紀檢監察部門對黨風廉政建設的監督責任是不是履行到位。
其次是看對中央的八項規定是不是落實到位,是不是有變相違反或頂風上的跡象。
第三個方面才是受理接待群眾來信來訪,梳理舉報線索,報告中央紀委或單位紀檢監察部門。
此外,巡視過程中還要針對選人用人制度,做一次專門檢查。中組部會專門派一個組,配合巡視組工作。如果舉報裡有「買官賣官現象」,他們就會做出相應的評價。最後是提出整改建議。
值得一提的是,令狐安透露,中央並沒有給巡視組下過什麼「指標」,不同巡視組之間也不存在攀比或平衡關係。這是為了讓巡視工作真正做到實事求是,杜絕立功思想。
此外,巡視中會設接訪機制,它主要也是為了保證巡視工作的正常,因為群眾上訪很大一部分內容與巡視無關。
「主要是攔人的,攔不了信件,也攔不了電話。」令狐安說。
談「二胎」:
全面放開「二胎」這事不能再拖了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今年兩會令狐安想提交的建議,與最近的熱門話題「全面放開二胎政策」有關。
「這個事情不能再拖了。」他認為,獨生子女政策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對資源壓力、基礎設施建設壓力、工資提高壓力大大減輕;另一方面,獨生子女政策又有些矯枉過正,造成了「倒金字塔」結構,四個老人對著一對夫妻以及一個獨生子。
國民未富人先老,養老在我國成為一個特殊問題。
據民政部此前發布的《2013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0243萬人,佔總人口的14.9%,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3161萬人,佔總人口的9.7%。
這些老人的養老問題怎麼辦?
令狐安自己都面臨這樣的難題,家裡3個老人,請了6個護工,成了「老老贍養」。
事實上,從去年年初開始,全國各地就開始密集實行「單獨二胎」政策。具體來說,就是指夫妻雙方一人為獨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
但據《中國青年報》報導,廣東省現代社會調查與評價研究院聯合益派諮詢和搜狐新聞中心,對全國10302名公眾進行專項民意調查發現,儘管全面放開二胎的呼聲高漲,已生一孩群體確定會生二胎的僅29.8%,生育意願低。
因此,令狐安認為,全面放開二胎,並不會導致人口爆發式增長。
同時他也指出,放開二胎政策,不等於可以無限制生育。比較好的方式是一對夫妻生兩個孩子,城鄉一個標準,特殊情況可以生三胎。
(摘自澎湃新聞 作者:李聞鶯)
實習生丨李瑩瑩
主編丨凌陳
微信用戶如何查閱及分享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騰訊微博
點擊右上角→複製連結,可發送到電腦上查看
如何訂閱人民網微信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帳號:人民網
添加朋友→搜號碼:people_rmw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添加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連結,查閱更多內容,喜歡此文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