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詩仙太白
我是一個金庸迷。
金庸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和姓名,早已深入人心,婦孺皆知,成為華人世界的文化符號。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甚至一些小人物的名字,金庸都用足了功力,不僅讀來朗朗上口,背後更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歷史人物,是金庸筆下人物姓名的主要出處之一。
黃藥師、郭靖。《笑傲江湖》裡,少林寺方丈給後起之秀令狐衝上了一堂武林歷史課:
直到十二年後,二祖在長安道上遇上一位精通武功的年輕人,談論三日三晚,才將《易筋經》中的武學秘奧,盡數領悟。」他頓了一頓,說道:「那位年輕人,便是唐朝開國大功臣,後來輔佐太宗,平定突厥,出將入相,爵封衛公的李靖。
李靖,字藥師,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初唐傳奇名將,被後人神化為託塔李天王之名。金庸毫不掩飾對李靖的推崇,把李靖的名「靖」賜予了筆下的第一大俠,把李靖的字「藥師」賜予了筆下的最大天才和全才。
楊過。楊過的名字是郭靖所取:「我給他取個名字叫楊過,字改之,但盼這孩子長大後有錯必改」。南宋時期有位豪放派詞人,名劉過,字改之。說起來還要感謝金庸,劉過這個並不知名,長得又不帥,更不會武功的詞人才能被今天這麼多的金迷所認知。
張無忌。歷史上有兩個「無忌」,一是戰國時期魏國公子信陵君魏無忌,與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並稱為「戰國四公子」。二是歷史課本上的老熟人,唐太宗名臣兼大舅哥長孫無忌。從歷史年代來看,長孫無忌很可能是仰慕魏無忌而取名,正如司馬相如仰慕藺相如一樣。
按照張無忌的人設,風流倜儻,馳騁江湖,扶危救困,更多是參照了信陵君魏無忌。長孫無忌所精通的官場謀略,恰好是張無忌所欠缺的。
韋小寶。女皇武則天有一個廣為人知的癖好:養男寵。被這個天字第一號富婆包養的面首中,最著名的當數薛懷義。他本是長安的一個流浪漢,靠著一副好皮囊,先是勾搭上了千金公主家裡的婢女,後來被公主看中,最後被公主獻給了女皇。自從傍上女皇這個老乾媽,從此走上人生巔峰,不僅入朝為官,還跨界兼任白馬寺住持、輔國大將軍。
這個薛懷義是賜名,原名叫做:馮小寶。
鹿鼎記主角韋小寶,同樣是風流好色,善於逢迎,得到康熙的寵幸,還同樣做過清涼寺住持,撫遠大將軍,爵封鹿鼎公。而鹿鼎記也並非傳統的武俠小說,韋小寶也不是大俠,而是弄臣。
這兩個小寶,不僅僅是巧合。
玄貞。唐中宗李顯,是歷史上著名的怕老婆皇帝。他第一次當皇帝僅僅幾天時間就下課,就因為說過一句不恰當的話:「就算把天下讓給韋玄貞又如何?」韋玄貞,正是中宗皇后韋氏的父親,中宗的嶽父。
這個名字,不僅解決了鹿鼎記主角的姓,還順道把名給了天地會的一個道長。金庸讀唐史,還真沒浪費。
令狐衝。令狐,同樣是唐朝的一個顯貴姓氏。德宗時期著名宰相令狐楚,以及他的兒子令狐綯,父子兩代宰相,權傾晚唐天下。令狐這個姓氏,也具有極高的辨識度,符合「複姓出高手」這樣一個武俠傳統印象。當代也有一個令狐家族,善於計劃、路線等等功夫,卻因騎術不佳,最終從馬上落下來。
令狐衝的名字「衝」,則與女主角「盈盈」一起,取自於《老子》:大盈若衝,其用不窮。
金庸對唐朝情有獨鍾,大量化用了唐朝人物的名字。除了歷史人物,金庸乃文化大師,古典文化、詩詞歌賦信手拈來,也是人物名字的重要出處。
任盈盈。古詩十九首中兩次提到「盈盈」這個詞,一首是「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一首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從任盈盈這個角色來看,當是取自於第一首:
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昔為娼家女,今為蕩子婦。
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笑傲江湖裡,盈盈的身份先是魔教教主之女,暗合「昔為娼家女」。而後與令狐衝相戀,令狐衝是一個典型的浪子,正好是詩中所說的「今為蕩子婦」。
詩的最後兩句說:浪子如果太浪不回家,那這空床,盈盈可不願意獨守!這是不是暗示任盈盈在警告令狐衝呢?
木婉清、風清揚。《詩經·鄭風·野有蔓草》名句:有美一人,清揚婉兮。天龍八部中的木婉清,金庸形容她的美貌「如新月清暈,如花樹堆雪」,美得超凡脫俗,是詩經這句詩的最佳形象代言人。
除了美眉,絕世高人風清揚的名字也傾倒眾生,最有錢的金庸迷馬雲在阿里巴巴內部就叫風清揚。這麼風雅的名字,也取自於詩經中的這首詩。
美女與隱士,都不是凡間俗人,也只有他們才配得上這樣的境界。
向問天。問天二字,有幾個出處。李白的《把酒問月》寫道:「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蘇軾的《水調歌頭》開篇化用太白詩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白坡二仙都如此推崇問天,是因為他們共同的偶像屈原,其代表作之一,正是一首《天問》。
向問天這個名字,論境界,足以做男一號,只做一個光明左使,委屈你了。
何足道。名字直接來自於李白《行路難·其三》: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倚天屠龍記的開篇,「何足道」一出場就屌炸天,賺足了眼球。按照書中所說,他取這個名字是因為別人誇他「琴聖、劍聖、棋聖」,而自己為了謙虛,就取名為「崑崙三聖何足道」。這段故事,也暗合了李白「功成不退皆殞身」的詩意。
阿朱阿碧阿紫。武則天傳世之作《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此詩本來是媚娘在感業寺中為抒發對高宗李治的思念之情而做,天龍八部裡面的這三個小花旦,命運也都是為情所困,一輩子相思,憔悴支離,阿碧終身守著瘋瘋癲癲的南慕容,阿朱阿紫姐妹倆更是為同一個心上人北喬峰而捨命。
射鵰英雄傳。不只是人物名字,金庸的小說名字同樣有講究。七十年代末,金庸小說在臺解禁,唯有《射鵰英雄傳》,由於《沁園春》中有「只識彎弓射大雕」之言,臺灣當局竟認為「有鼓吹毛之嫌」,不許在臺刊行。
金庸哭笑不得,解釋道:「射鵰是中國北方民族由來已久的勇武行為。王維有詩:回看射鵰處,千裡暮雲平。中國描寫塞外生活的文學作品往往提到射鵰,一箭雙鵰的成語更是普通得很。」
臺灣當局看來是想多了,這是沒文化且不自信的表現啊。
那麼問題來了:
如果說臺灣想多了,難道笑傲江湖也是想多了嗎?日月神教怎麼回事?教主寶訓說誰呢?千秋萬載,一統江湖,翻譯成白話文怎麼講?
金庸老爺子解釋一下?
看完金庸取名,是不是覺得好名字都被前人用完了?其實機會還是有的。
時光穿越回十幾年前,鵝廠要開發一款新的聊天軟體,老馬正為取一個響亮的產品名字而抓耳撓腮,這一天正好讀到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靈光一閃,大腿一拍:那就叫微信吧!
END
往期讀金庸文章回看:
金庸告訴你:炒股如何選擇武功秘笈?
金庸小說中一個全世界都沒有的幫主
論股票名字的六大門派
賭神韋小寶的大局意識
屠龍刀:一場大題材引發的血案
令狐衝:新生代遊資誕生記
論股市武功修為的九個段位
關注公眾號,查看更多好文和漲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