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黃秋生「變態」到拿影帝的香港恐怖片,現在才敢看懂

2020-08-17 毒舌電影

如果拍《舌尖上的澳門》,什麼會榜上有名?

豬扒包,葡式蛋撻,水蟹粥。

還有一樣……

說出來心裡難免要打一下咯噔。


又香又大的叉燒包。

口感滑軟,鮮香不膩,吃得人不停吮手指。


經典美食,和經典三級片深度捆綁。

這一鎖就是27年。

你肯定猜到,今天Sir要說的是——

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


香港三級片中變態不少。

但能夠像《人肉叉燒包》這樣讓人揮之不去的,實在不多。

飾演變態兇手的黃秋生憑藉逼真的表演,獲得第13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成為第一個,憑三級片拿影帝的演員


當年在香港,《人肉叉燒包》票房大爆,慶功宴開了兩回,老闆給劇組每人發了一個足金打造的叉燒包。

另一邊,可害慘了港澳兩地叉燒包,電影熱映期間銷量瞬間撲街……

但如果今天,我們還在重複《人肉叉燒包》如何變態,如何噁心。

實在太沒意思。

它的經典在於——

不止切開皮肉。

更切開社會的表象,釋放出沖天的不忿之氣。

不用說,殺人犯黃志恆當然是惡人。

那麼在他對面的人又怎麼樣?

警長,每天帶一隻不同的雞到警局指導工作。


白衣天使的護士,同樣眼放寒光。


被害人家屬,按理說應該是好可憐的樣子吧。

但導演卻讓「惡人專業戶」的成奎安來演。

比較之下,黃志恆才顯得弱小無助可憐。


顯而易見,《人肉叉燒包》刻意模糊了善惡的界線。

好人,並不光鮮。

壞人,也值得好好去了解。

來,鑑定一下這張臉。

還有嘴角那個緊繃度,帶動著法令紋都顯得特別詭異。

他還故意縮下巴,讓臉和脖子仿佛連在一起(要知道沒下巴可是鬼的特徵)。


是不是渾身難受?

難受,那就對了。

這讓人看一眼就發噩夢的臉,就是黃秋生的「影帝理由」。

圍繞這張臉,黃秋生還建立了一個「角色系統」:

方法派演技的道具設計。

比如那副鏡框超大的眼鏡,鋥亮的光頭我就不說了……再看一把刀。

有人來應聘做「斬料」師父,黃秋生就要求他當面剁兩下。

結果呢?

……這人完全拿不起刀。


這是多重的刀?

使用它的,又是一個多怪的人?

是不是,角色感馬上有。

還有運鏡

本片鏡頭,特喜歡給特寫。

當鏡頭往前推,當黃秋生整張臉逐漸佔據屏幕,磨刀霍霍的他,迅速能帶觀眾進入殺人犯的主觀世界。

而且由於運鏡快,觀眾自己就能感受到壓迫感。


還有動作設計

每一次手起刀落,都有東西被一分為二,絕不落空。

微微上揚的嘴角,有殺意,也有快意。

這是在斬肉,還是在斬一個令人生怨的社會?

你自己琢磨。


總之,黃秋生這一套「角色系統」大獲成功,評委和觀眾都紛紛表達了滿(想)意(吐)。

據黃秋生自己說,電影上映後走在路上,都會有女生罵他「變態」。

他也不想啊……可拍片前什麼都不知道啊。

我先籤合同才收到劇本

我不喜歡,但只能拍

當時我非常憤怒


不得不說,電影公司這波「賣豬仔」操作很騷。

沒辦法,不演就賠錢,可他又賠不起。

所以你看電影,全片都充斥著一種黃秋生的莫名憤怒……說不定根本不是裝的。就是這種憤怒,反而無心插柳,表現出了一種電影想表達的底層變態與壓抑。

「人肉叉燒包」是個獵奇噱頭。

也是一塊照妖鏡,有著現實的辛辣批判。

文明的社會,會吃人嗎?

一般答案是不會的。

但《人肉叉燒包》的驚悚,正在於它試圖打破禁忌,讓文明人重新回到「野蠻狀態」。

那你又問了,好好的人,為什麼要變野蠻?

電影裡有一段吃人肉的戲。

黃志恆被警方抓去拷問,警察一邊吃著叉燒包,一邊嚴刑拷打。

被逼得不行,老黃說話了:

肉……就是各位長官又吃又拿不給錢的

人肉叉燒包!


所以,野蠻人到底是誰?

老黃殺人做包子是野蠻,但這幫警察的所作所為,也沒有多對得起文明制度。

對報案信置之不理,對嫌疑人刑訊逼供,推卸責任,各種瀆職。


肉只是肉,吃肉的,未必是野獸。

但以野蠻的行為對待同類,才叫「野獸」。

再看老黃周圍的人,同樣。

沒有彼此關心,只有貪婪和互相陷害。

這樣的同類,渾身散發的不是人味,是肉味。

從來沒吃過這麼好吃的包子

好吃就多吃就多吃幾個吧


要說透《人肉叉燒包》的那股邪性,就不得不提到導演邱禮濤

他究竟有多邪?

哪怕在向主旋律接近的內地合拍片中,他也絕不打算乖乖就範。

拆彈專家》。

解不開炸藥,「英雄」也要丟下自己的同事,抽身逃跑。


《掃毒2》。

富豪懸賞一個億獵殺頭號毒梟,代表法治的警察,要掉頭來24小時保障毒梟的安全。

在最後對決時刻,毒梟掏出槍對警察說:

你一支槍

但有兩個人

看你打誰


始終在堅守法律底線的警察,那一刻,口嫌體正直地把槍口從富豪轉移到毒梟身上……

很多人覺得很荒謬——古天樂飾演的毒梟圖什麼?

在Sir看來,他要的正是不公

年輕時,被誣陷販毒,被最好的兄弟不分青紅皂白砍去手指。

到後來,黑社會的兄弟洗白成了商人,當上禁毒大使;警察口口聲聲說法治社會,仿佛到處都是美好和陽光。

你們這些「好人」,憑什麼呢?

他就是要用生命,去坐實「好人」們打死不認的不公。

《拆彈專家》結局,警察剪錯引線,炸彈爆炸;

掃毒2》毒梟與富豪一齊斃命,警察心態崩塌,此時鏡頭從撞得稀巴爛的地鐵站拉出,是一派毫不知情的太平景象。


就算正邪分明的警匪片,邱禮濤也保持著他比別的導演多一度的懷疑——

不相信秩序,可以覆蓋失控。

不相信正義,一定會得到補償。

如果說,觀眾愛看的是懲惡揚善,惡有惡報善有善報。

那麼邱禮濤不關心善惡的清算。

他只是把善與惡各自的荒謬,同時呈現給你。

這種人間失衡,天地無倫的情景,在主流商業片中,只能腹誹。

在三級片中,才能呈現得更淋漓盡致。

不得不對《人肉叉燒包》一場戲拍案叫絕。

也就是全片的高潮——黃志恆夜屠鄭臨一家八口。

小時候看,只被這極度的血腥嚇得捂眼。

但回看,你會發現導演別出心裁地設計了明暗兩條線。

明裡,當然是殺人。

暗裡,你看。


這是一個極其重男輕女的家庭。

這和命案有關係嗎?

有。

也許它不能決定是否殺人,但卻影響著案情的走向。

因為母親不耐煩地把女兒趕下樓,所以女兒看到了樓下的爭執。

因為兒子吵著要下去,所以才有了接下來——

黃志恆抓住兒子為要挾。

就輕鬆讓被抓住命根的母親,乖乖找來鋼絲,幫自己綁好了全家人!



諷刺嗎?

更諷刺的還有。

雖然我們現在一聯想到《人肉叉燒包》,就會浮現出黃秋生磨刀霍霍的畫面。

但片中黃志恆一開始殺人,用的不是刀,而是用碎玻璃瓶——

和老闆鄭打架時敲碎的。


這說明他殺人並沒有計劃,只是一時動氣,就抄起最近手邊的工具,兇器都顧不上挑選。

就算真的殺了人,也是無意間失手。


注意看他的第一反應——

慌亂,且後悔。


這是他的人性時刻。

他本來只是想報復老闆,沒想過要害他的家人。

但下一秒,黃志恆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格,很快拒絕了這種自我否定和懊悔。

我錯了?

我怎麼可能錯。

錯的一定是別人——

活該,你害死你自己兒子!


一不做,二不休。

他相繼用玻璃瓶捅死了平時欺壓他的老闆娘和老闆。

等全部的怒火發洩完後,他才想起來,家裡還有四個女兒要解決。

於是換了更順手的工具——

刀。

將她們一個個斬殺。


手法單一,沒有感情,就像平時在叉燒店重複的勞作……

不管是給了她們生命的父母,還是奪走她們生命的兇手。

女孩,都一樣沒有存在感。

兩種相反的立場,在這裡達到了驚人而荒誕的一致。

如果說在《人肉叉燒包》裡,黃秋生飾演的是惡貫滿盈的「獸」。

那麼他在三年後的《伊波拉病毒》裡,是一隻「雞」。

黃秋生在採訪中,總結過兩部戲的人物區別——

前作的黃志恆很強悍,從不屈服於任何人,如果要他在屈服和死之間選,他選死。


但後作的阿雞就不同,他的極端獸性是被逼無奈,是弱者的反抗。

身為社會底層的屌絲,他從香港逃到南非,被當地白人各種歧視。

那麼同胞會善良嗎?也不。

同胞老闆只會剝削,毫不照應,還會因為白人的需求,罔顧同胞的利益。



老大的女人勾引他,老大要剪他的小雞雞;

感染病毒,老闆要把他拋到叢林餵野獸。

於是,他殺人了。

他的反抗,不像黃志恆的睚眥必報,而是被逼到生存的最後底線。


所以,阿雞是歧視鏈最底端嗎?

也不算啦……

電影中,唯一可以給阿雞凌辱的「弱者」,是一具黑人屍體。

阿雞隻能「欺負」黑人,還跟死去的黑人發生了關係。


終於,病毒附體。

此時,影片的反轉出現了,感染病毒的阿雞,反而在某種程度成了「強者」。

無產者要翻身,砸爛一切了。

以前,別人欺負阿雞,阿雞欺負黑人,黑人又「欺負」雞。


現在,秩序開始倒轉。

阿雞用黑人殺雞的方法,弄斷了老闆的脖子。

以前,阿雞反抗的方式,很阿Q,很精神勝利法——

朝茶壺裡口水。


現在,看起來弱雞的口水,成了最具殺傷了的生化武器。

遇人殺人,遇佛殺佛。

口水一噴,無人敢近前一步。


等到最後,阿雞在香港的街頭奔走,割破身體,噴灑血液,進入到一種癲狂的境界。

什麼是報復社會?

現在每當一起報復社會的案件出現後,我們會說:冤有頭債有主,為什麼不去找得罪你的人,而要揮刀向更弱者?

事實上,這種「一報還一報」仍然是我們對於秩序的期待。

是我們的道理。

而報復社會者,要的恰恰是反道理。

他們期待的是顛覆秩序。

因為對於流氓無產者而言,在秩序中,他們是人人都可以欺負的對象。

當社會失序時,他們才成了最有存在感的人。

就像阿雞。

如果沒有病毒,沒有大混亂,那些警察,那繁華忙碌的上流社會,怎麼會像現在這樣重視和敬畏他?

當所有人都譴責阿雞,罵他傳播病毒時。

他反駁:

關我什麼事?又不是我造出來的

伊波拉是天上製造來的



確實,誰說得清暴力的起源。

暴力是一環環傳遞的,不僅在強者間傳遞,因為有些受害者,也能進化為「加害者」。

要說邱禮濤電影最大的邪性。

那就是不講道理,不要公平,也不伸張正義。

當我們對不合理的劇情嗤之以鼻的時候。

邱禮濤卻反問——

這個世界本身,又合理嗎?

如果不是,那麼不合理的電影,是否恰恰才說出了真實。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香港最新「三級」驚悚電影,黃秋生變態封刀之作
    香港最新「三級」驚悚電影,黃秋生變態封刀之作來源:電影解碼 微信號
  • 香港最新「三級」驚悚電影,黃秋生變態封刀之作!
    如果你要問在盤叔心目中哪個演員演「變態」最棒,那我的回答一定是——黃秋生最近,黃秋生又拍了一部「變態」電影,更難得的是,據說這是黃秋生的「最後一次變態演繹,封刀之作」沒錯,盤叔今天要推薦的電影是片中除了血腥的場面外,本片還加入了鬼神元素~作為這部電影的導演邱禮濤與黃秋生再度合作,可以說將「變態」
  • 黃秋生的「濫交色情史」
    據聞,當年《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播出之後,香港包子鋪的生意一落千丈。可見影片影響之大。《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這部片子幫助黃秋生拿到了第一個影帝。他也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個憑藉三級片拿到影帝寶座的演員。
  • 四歲被父親遺棄,演盡變態色情狂,靠三級片拿金像影帝…黃秋生的人生,是一場不能上映的電影
    不過歡迎大家轉發到朋友圈~麼麼噠~他長著一張全香港最敢言的嘴巴、一雙全香港最犀利的眼睛、一副全香港表情最突出的面孔;他容易全心緊張地陷入角色,也善於從容灑脫地從中跳出;他喜歡看似無心地大放厥詞,卻能讓你在其中品到一點真理的味道;他亦正亦邪,亦熱情亦冷酷,亦強悍亦內斂
  • 變態色情狂,三級片拿到金像影帝,這就是黃秋生演繹的人生!
    1993年他在電影《人肉叉燒包》中精彩絕倫、神形兼備的變態演出讓人至今心驚膽寒,憑著這他在這部戲中的精彩表演,他被稱為華人世界的霍普金斯。與現在混血帥哥受追捧的情形不同,80年代的香港影壇,混血面孔並不受青睞。當不了主角,黃秋生最初很長一段時間裡他演過的角色只有四類:警察、黑社會、色情狂和變態。有段時間,黃秋生很為自己的懷才不遇自憐自艾。「
  • 黃秋生「變態」告別作,要一刀切JJ!影視生涯最血腥恐怖電影《失眠》!
    船木一輝寫道自己是希望世界和平的,他最後的工作是拍一部香港恐怖片(即《失眠》),當初接演時原本覺得不是戰爭片,在恐怖片演出奸角無所謂,但真正開拍第一場戲時,就覺得作為日本人,是不應該這樣做的。當時他便由上個拍攝場地泰國,直接前往馬來西亞準備開拍,之後他在演出數日前才首次收到劇本。「作為一個日本演員,我只能在適應環境的同時,拼命熟讀劇本,苦戰言語不通的問題。感謝導演、工作人員幫了我很多,但是要演出邪惡軍官仍然感到不舒服。」他又在網誌呼籲有意在亞洲發展的日本演員要慎重考慮選角,了解實際拍攝情況才接演。
  • 三級片影帝黃秋生,香港電影的一個異類
    但是由誰來演,我心目中有一位非常適合的演員,不吐不快,那就是靠出演三級片中的變態殺人狂而贏得香港金像獎影帝的黃秋生黃老邪。可以說,演變態,我只服黃秋生。稍提一句,任達華演的變態,我也是滿服的。曾經就有人如此評價過黃秋生精湛的演技:假如想從香港找一位可以演話劇《茶館》的演員,那麼這個人就是黃秋生。雖然在這段時間中,黃秋生出演的大量變態角色在當時看來讓人無法接受,甚至為之作嘔,但是現在卻有一大群影迷熱衷於看這樣的電影,這也就是所謂的Cult電影的魅力所在。黃秋生出演該類型的電影數不勝數,質量一般都比較差,但其中有幾部也倒值得一看。
  • 這部變態到不能在大陸公映的電影,尺度直逼四級!
    光聽名字就覺得很變態了,再加上合作這兩部電影的王牌組合邱禮濤和黃秋生,更是成為不折不扣的變態天團。 不愧是香港的「變態專業戶」,從1993年的《人肉叉燒包》,到2017年的《失眠》,即便時間跨度已近25年,但是,黃秋生依然把這個「變態」演的很變態!到底有多變態,看影片最後十分鐘就知道了,不得不感嘆:變態還是秋生好!
  • 昔日影帝想賣叉燒包,59歲的黃秋生還敢「懟」人嗎
    有些靠帶貨,有些靠直播,而有一些,則是靠一張嘴巴來刷存在感,59歲的黃秋生,便是其中一位。近日,黃秋生在臺灣節目《開著餐車交朋友》中,稱雖然家人還在香港,但是自己並不想回去,而是要在臺灣停留到跨年,甚至打算在臺灣賣叉燒包,或者開開培訓班。
  • 黃秋生憑藉該片成為影帝
    他的名字叫黃秋生,說到《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估計沒有多少人會不想起黃秋生,一個把變態人物演繹得如此逼真的演員實為難得,奈何憑著《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問鼎金像獎,也讓黃秋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本期讓我們一起來聊聊影帝黃秋生吧...
  • 我失眠了,因為黃秋生這部變態新片
    邱禮濤執導的《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1993年),成就了黃秋生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榮譽。變態和暴力是該片最大特點,當年該片因為有很多血腥暴力場面而被定為三級片,黃秋生更在片中有強姦鏡頭。這次獲獎令黃秋生成為首位憑三級片做影帝的影星,亦奠定了他日後在電影圈的地位。
  • 質疑鍾南山的黃秋生:從「愛國影帝」到「過街老鼠」(上)
    不禁好奇,當初那個所謂的"愛國影帝"黃秋生,為何變成現在這般模樣?請容我細細道來......1961年,黃秋生出生於中國香港。父親是港英政府官員,母親是祖籍江門的粵劇演員。像黃秋生這種中英結合的家庭,在當時的香港並不少見,被稱為"半唐番"現象。
  • 香港異類 黃秋生
    先後獲共 6 個香港電影影帝獎兩個影帝獎是香港電影金像獎每次都演「變態佬」和反派角色使他在觀眾眼中有不大好的印象《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就是靠飾演變態殺人犯而做影帝接著在《伊波拉病毒》又是重複《人肉叉燒包》的變態殺手角色他又常常以驚人的言論作出批評如他曾說過「當影帝會壞足三年
  • 黃秋生:從「影帝」到「人人喊打」,他是如何走到這步的?
    黃秋生:從「影帝」到「人人喊打」,他是如何走到這步的?黃秋生的父親叫Perry,是英國政府派駐在香港的工作人員。他好說歹說謊話一堆,騙取了黃秋生媽媽的信任,獨自跑回了英國,這一走就是一輩子沒有回頭。黃秋生媽媽在香港左等右等也等不到男友的消息,才發覺自己被騙了,可惜為時已晚,不僅搭掉了青春,還多了個兒子要撫養。
  • 黃秋生這輩子最三級的一部,畫面很「走腎」
    我敢保證,它絕對夠得上是近幾年來尺度最大的一部國產電影——《失眠》The Sleep Curse心理承受能力不夠的人請繞行……邱禮濤+黃秋生+林家棟。影片裡,黃秋生飾演兩角。一個是膽小怕事的林醒,想當好人卻逃不過慫命。另一個是犀利又變態的林惜家,一邊做著肢解,一邊若無其事的嚼著口香糖。
  • 黃秋生,沒有想到,原來你是這樣的一個「影帝」
    我們也都知道幾位赫赫有名的香港影帝,如梁家輝、梁朝偉、周潤發等等,正是他們將那個時代的香港警匪片推上了一個高峰,卻很少知道有一個叫黃秋生的演員通過飾演變態殺人狂而獲得了影帝,他也因此有了個變態影帝的稱號。
  • 質疑鍾南山的黃秋生:從「愛國影帝」到「過街老鼠」(上)
    ,為何變成現在這般模樣?畢業後,黃秋生受邀加入香港無線電視臺。此時的他,離成為香港影帝僅一步之遙。時代給了黃秋生一個機會。1991年,黃秋生在蔡瀾參與製片的《聊齋豔譚續集五通神》中,全裸出鏡,扮演一個色情男魔,將色情和變態演到了極致,此後開始在三級片市場大放異彩。1992年,黃秋生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與十幾歲就認識的妻子吳惠貞攜手走進婚姻殿堂。黃秋生與妻子相識的經過,頗為有趣。
  • 香港影帝黃秋生現身路邊吃美食,引來大批民眾圍觀拍照
    香港影帝黃秋生近期跟美食很有緣,喜歡烹飪的他,先前在蘋果動新聞開設單元《黃仔教煮》,教大家做菜,近期更與KID、宋柏緯主持新節目《開著整車交朋友》 ,開完記者會後,更在自己社群平臺上宣布「下一站臺南,蝨目魚粥」,讓不少鄉親相當期待。
  • 「香港犯罪片第一人」逝世,他的作品是錄像廳噩夢
    被逼到最後的阿祥,怒轟程峰後,看到趴在地上的程峰,鄭則仕癲狂地靠近並不斷喊著:「爆死你個爛樣」,「爆死你個爛樣」!但隨之,當阿祥發現程峰沒死時,鄭則仕那一剎那的表情轉變太傳神了。鄭則仕則是將變態由內裡向外釋放,畢竟這個角色是到了最後,才走向變態式的要爆發。而兩人用演技撐起來的變態終極對決,就有了像白衣V.S.紅衣這樣的鮮明對比度。
  • 香港無尿點的變態電影——《伊波拉病毒》
    該片拍攝於1996年,由王晶監製,邱禮濤執導,金像影帝黃秋生主演。影片講述一個變態殺人狂連續殺人並攜帶致命病毒的故事。本片製作時正值黃秋生憑《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贏得金像影帝,在該片成功之時正值非洲國爆發伊波拉病毒,故以相關新聞製作類似《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的變態黑暗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