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與少年》演唱:瓦小雲、虎文林 + 哈輝、蘭天
《花兒與少年》- 馮健雪
《花兒與少年》是在1956年冬天,為參加全國專業音樂舞蹈匯演,由朱仲祿作詞、呂冰作曲與舞蹈編導章新民合作完成的。它以青海民間小調《藍橋相會》《四季調》《五更鼓》為素材,共同創作出了歌舞《花兒與少年》。
「花兒」的名稱,來自於生活。西北高原上的男女青年,經常用民歌作為傳情達意的手段,向對方傾吐自己的愛情。男方親呢地稱女方為「花兒」,女方稱男方為「少年」。於是,稱呼情人的名詞,就變成了這種民歌的名稱了。
《花兒與少年》曲調優美,節奏歡快,朗朗入耳,而成為家喻戶曉、最親切、最鮮亮,非常經典的作品。
小提琴齊奏《四季調》- 傳奇樂坊
小提琴齊奏《四季調》領奏:張敬知 表演:渝中區人和街小學
王家陽的小提琴齊奏曲《四季調》是根據青海民歌小調的音樂素材改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曾創作過一個舞蹈,風靡全國,叫做《花兒與少年》,它的音樂就是採用了四季調的素材編成的。小提琴曲《四季調》基本上保留了這個舞蹈的音樂。樂曲節奏規整勻稱,具有非常濃鬱的地方特色。
樂曲開始六小節由獨奏小提琴悠揚舒展地奏出節奏自由的引子,音樂由遠而近,猶如有一縷和煦的春風,呼喚著春季裡踏青的姑娘和小夥子們。一陣陣濃鬱的生活氣息和鄉上風味迎面撲來。
緊接著小提琴齊奏,風趣幽默、熱情奔放、感情充沛的音樂主題:花兒般的姑娘,踏著輕盈的舞步,來到如詩如畫般美麗的山野,唱著迎春之歌,吸引了英俊的少年。
樂曲的中段轉為3/4拍民族風情的舞蹈節奏。首先提琴組在低音區奏出深情甜美的舞曲旋律:
緊接之後,更為優美舒情的舞蹈音樂在高八度高音區回應互答,與前面的節奏對比明顯,旋律線條較長,但不失舞蹈的韻律感。表現出年輕的姑娘們和小夥子們連歌帶舞的動人場景。
樂曲第三段又回到二拍子節奏,同第一段一樣風趣活波、親切幽默,而情緒更加熱烈、奔放。
歡快的節奏持續到最後以右手的撥奏和弦結束。
重慶小姑娘張敬知領奏的小提琴齊奏曲《四季調》乾淨、清新、流暢、明快,富於歌唱性,聽起來悅耳動聽,有如珠玉般的天使的歌唱,詩情畫意的表達,喚起人們的豐富想像,別有一種音韻迴環的趣味。她的母親、重慶市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苟達嫻為她進行鋼琴伴奏。整個視頻音樂略嫌不足的是小提琴組被淹沒在小張敬知的音樂中。
張敬知出身音樂世家,媽媽是重慶市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苟達嫻,爸爸是中提琴演奏家,她的外婆和外祖都曾是小提琴手。張敬知是這個家庭的第4代小提琴手。她4歲就跟著父母學琴,天資聰穎、酷愛音樂的她,在三年多時間裡,掌握了大量的經典曲目。
2010年,張敬知小朋友在由義大利文化與旅遊部、外交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義大利委員會、義大利費爾莫省費爾莫市聯合舉辦的第17屆「安德烈波斯塔基尼」國際小提琴比賽中,從來自30多個國家的134名優秀小提琴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少兒組比賽第一名,並榮獲比賽總冠軍。
張敬知是此項世界小提琴大賽歷屆冠軍獲得者中最小的總冠軍,也是中國獲得此項大賽桂冠的第一人。
在比賽頒獎音樂會上,張敬知精彩的演奏讓臺下驚呼「這個小女孩好棒啊!太可愛了!太神奇了」!她贏得了頒獎晚會全場最熱烈的掌聲和讚賞,費爾莫市市長親自頒予她一把價值1萬多歐元的義大利小提琴和1000歐元獎金,以及獲獎證書、獎牌和其他禮物。
(烏克蘭)歐麗雅令人愉悅的演奏《四季調》
管弦樂《花兒與少年》- 中央交響樂團
關注 崇惠的貝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