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科實驗:80人的大逃殺適得其反,並非人越多故事就越精彩

2020-12-23 輝兔的愛與生活

電影又名辦公室大狂殺,我是被這個名字吸引的,試想一下整個辦公大樓的人在玩大逃殺,那種血漿紛飛的場景,重口味的觀眾可以嘗試一看。但說實話除了獵奇或者尋求一點刺激外,電影本身並沒有什麼意義,甚至連幕後BOSS為什麼要開展這種實驗都未交代清楚,有點莫名其妙的感覺。

無論大逃殺也好,狼人殺也罷,想活下去,對智商、情商、體力、心理等因素要求還是很高的。恰好這部貝爾科實驗裡的人們,將精華的部分捨棄得差不多了,連主角與外派的生死戰也是匆匆一瞥,不太能提起情緒和興致。大結局時一堆屏幕出現在鏡頭前,才終於有了大逃殺的味道,不知道這電影有沒有第二部,如果能把故事背景交代清楚,至少完整性上會飽滿很多。

一個處在郊外的豪華辦公大樓,某天早上被特種士兵給圍了起來,所有哥倫比亞籍的員工都被趕回了家,其他員工則照常在貝爾科公司裡工作,大家像平日一樣有說有笑。一道廣播徹底打破了這份和諧,現有的80人被要求進行一場死亡遊戲,第一輪是半小時內任意殺死兩名同事,否則都將會受到懲罰。大樓所有出口和窗戶隨之被封死,運營官說這是惡作劇,他們一邊安撫眾人情緒一邊試圖查明情況,只有邁克認為事情沒那麼簡單。

每個在貝爾科工作的外國人都以安全為由,在後腦被植入了定位晶片,便於發生走失、綁架等事件時可以營救。四人突然死亡,邁克發現是有人引爆了晶片,可被威脅之下只能默默聽從。第二輪要求死30人,大家都在做各種自救的嘗試,但運營官則認為關鍵時刻,必要的犧牲在所不惜。幾個支持運營官的人打開了武器庫,並挑選出一批人進行槍決,唯一沒被聚攏的人關掉了電閘,讓大家瘋一般的逃散,無情互殺開始。

因為規定時間未殺夠人數,結果幕後BOSS在30人基礎上又多殺30人,公司僅剩16人存活。最後一輪殺人最多者可存活,邁克在女友被殺之後徹底暴走,怒殺排名第一的運營官,成為了貝爾科唯一的倖存者。邁克是個聰明人,他一開始就懷疑是政府搞的某種人類實驗,結果他猜對了,而且他也成功擊殺這些測試人員。可當他以為解脫的時候,噩夢才剛剛開始,像極了狼人殺裡的初選獲勝者將進行全國大比選了。

相關焦點

  • 《貝爾科實驗》辦公室版大逃殺!不殺就會爆炸!
    貝爾科實驗 The Belko Experiment (2016)又名:  辦公室大逃殺類型: 恐怖/動作 / 驚悚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貝爾科實驗的劇情簡介 · · · · · ·故事講述別爾科公司的職員們原本平靜的一天被廣播裡的神秘聲音劃破,他們被告知公司範圍內將強制展開大型逃殺活動,一群平日西裝革履的偽善者會不會在死亡面前創造人性醜陋新高度?
  • 辦公室版大逃殺《貝爾科實驗》
    不過貌似不太過癮,今天再安利一部《貝爾科實驗》。如果說大騷亂是熱血奔放的辦公室血拼的話,那麼貝爾科實驗就是冷色調的辦公室大逃殺了。閒話不說,上劇情。首先故事發生在一家叫做貝爾科的公司裡,這家公司由政府控制,為非營利性質的機構,在全球擁有40多家分部。比較有意思的是,每一家分部裡都由佔有相當比例的本國公民為主要員工。而本片所在的位置,就是哥倫比亞分部。
  • 辦公室大逃殺:貝爾科實驗
    今兒跟大家聊一部2016年動作驚悚電影《貝爾科實驗》說實話這片挺一般,亮點也只存在狂撒血漿這一點上,就算我是B級片愛好者,這部片子也顯得有些單薄,完全沒有想像中那麼刺激。看這種片子最大懸念就是下一波有多少人死,是以什麼方式死,除此之外別無他求,希望在這種片子裡看到人性的探究,那真的是高估這片兒了,人性都是趨利避害,在一個封閉的空間裡讓他們自相殘殺,只能看到最殘忍的一面,為了生存下去,對曾經的好友和同事狠下殺手,絕境中想要活下來這才是人性最真實的一面,根本就不用測試,就已經知道了結果,非得搞這種毫無意義的實驗,無非是為高層或者是操控者增加一點談資罷了。
  • 大吉大利八部經典「大逃殺」模的式電影【貝爾科實驗】【驚悚/動作】百度雲資源,1080P高清中字在線觀看
    博覽影視電影分享每天分享電影資源,我們在這裡等你【貝爾科實驗
  • 今天小編帶你們看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貝爾科實驗》
    受路西法效應啟發,編寫出[貝爾科實驗]的故事大綱(類似辦公室版[大逃殺]),是詹姆斯·古恩對人性的一次近乎殘酷的拷問,正如他自己介紹的那樣:「這些發生在貝爾科公司的殺戮故事,通過讓員工們或殺死別人或被別人殺死的手段,進行生死抉擇,就是為了驗證人性之惡的毫無底線」,儘管在緊張刺激的情節設定上,血漿噴湧的鏡頭裡,冰冷、深沉的基調穩固奠定,但詹姆斯·古恩也曾表示,[貝爾科實驗會繼承他以往作品中慣有的幽默風格
  • 【驚悚大逃殺】《貝爾科實驗》辦公室掀起腥風血雨!(2016)【jiao神巨獻】
    《鬼哭狼嚎》導演克瑞格·麥克林恩、《銀河護衛隊》導演詹姆斯·古恩聯手再掀腥風血雨,多倫多電影節「午夜狂映單元」年度最佳影片《貝爾科實驗》(臺譯《辦公室大狂殺》),該恐怖片由《招魂》團隊製作,並將於2017
  • R級驚悚片《貝爾科實驗》最新預告血腥來襲
    限制級驚悚片《貝爾科實驗》發布首支官方中字預告!把《大逃殺》和《飢餓遊戲》的故事封進了一個密閉辦公室空間,這個套路果然是百試百靈~!!影片的故事講述美國一家非營利公司—別爾科,這裡的員工平日裡和睦相處,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 辦公室大逃殺!血漿足,人性毒,出手狠!
    今天給大家推薦部辦公室版本的大逃殺。。。《貝爾科實驗》下面講故事,貝爾科公司暗中選出80名員工,被封閉在公司大樓裡,他們只能通過你死我活的方式決出勝者… 故事模式不陌生,也很緊湊,本來井井有序的一天,公司大樓裡的南美本地人被驅逐,只留下了80個美國人,應急廣播裡突然傳出了一條驚人的消息!
  • 史蒂文元主演的《大騷亂》比《貝爾科實驗室》哪個更厲害?
    不管有多少人不想看到這一幕,也不知有多少人哭天喊地的求編劇復活格倫,不然就寄刀片棄劇。史蒂文·元都不會在《行屍走肉》的世界中繼續一次次逢兇化吉,求生奔跑下去了。因為,他有了一個更大夢想,那就是:升職加薪,當上CEO,迎娶白富美!——《大騷亂》影片一開始就介紹了一種病毒:ID-7。這種病毒能讓感染者的壓力荷爾蒙水平上升,堵塞神經通道,攻擊人類感官並打破人腦情感與理智的平衡。
  • Top | 辦公室的殺戮實驗,80個人只能活一個
    前兩天星際小編推了日本電影《大逃殺》,看過都說好。後有《飢餓遊戲》也是類似的屠殺同類,獨活即是勝利的劇情。今天這部《貝爾科實驗》講述的就是一場辦公室屠殺 。《貝爾科實驗》I  2016又名:辦公室大逃殺
  • 這部辦公室版「大逃殺」看得人絕望...
    於是他們把一群學生丟到島上,最後存活的人才能離開。前幾年,好萊塢以此為藍圖,拍攝了轟動全球的《飢餓遊戲》系列,再次證明這種類型片具有市場和可以深挖的東西。今天,胖哥要推薦一部小而巧的同類型影片《貝爾科實驗》(The Belko Experiment)!
  • 重口味的辦公室大逃殺,原地爆炸
    故事模式並不陌生,一群人被關起來互相撕殺,只有最終勝利的人才能活下來。不論是開篇鼻祖《大逃殺》,還是後來的模仿者《飢餓遊戲》,大家都已熟悉了這個套路。這類題材的影片,大都是發生在比較模糊的地點:比如荒島上,甚至是虛擬實境的場景,。而這部《貝爾科實驗》在前輩基礎上,別具創新。把撕殺場景挪到了大家日常都能看到的辦公樓裡,一下子讓代入感更加強烈。
  • 同類型盤點,驚悚又刺激,5部大逃殺式的小眾影片
    就像近年來大火的遊戲《絕地逃生》,將一群人空投到一個密閉的島嶼環境裡,一群人相互廝殺,最終只能有一個人存活,這種緊張刺激的模式也被稱為「大逃殺」模式。如果將這種模式放到電影中又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呢?今天大南就盤點幾部比較小眾又精彩的大逃殺類型電影,保證有你愛的菜!
  • 7部大逃殺電影,帶你體驗真正的絕地求生!
    「大逃殺」看到這名恐怖好多小夥伴都很熟悉,玩過「H1Z1」和「絕地求生」遊戲的都知道,而最近網絡上非常流行的「吃雞」就是源於「絕地求生」。約打遊戲「吃雞」,不如來看看這些大逃殺電影。今天君君帶來7部大逃殺電影,來看看電影裡的「大逃殺」是什麼樣子的吧!
  • 從電影《貝爾科實驗》看職場生存法則
    《貝爾科試驗》劇照《貝爾科實驗》講述的是一個叫貝爾科的公司突然有一天公司大樓被全方位封鎖起來,
  • 血腥刺激的10部大逃殺電影
    一個一個的人在不同的方式中相繼死去。女主在躲過多場的危機和獵人的追殺後。她決定要反殺回去。但成績排名榜上的人還是一個接一個的死去。這所有的一切,原來是兇手為了復仇。女主不得不反殺整個家族的人。結局真的太炸了。7 死亡實驗(8.0)監獄實驗中的大逃殺。根據真人真事和小說改編。
  • 職場版《飢餓遊戲》,80人只活一個,這部驚悚片看得很過癮!
    今天要講的,就是這樣一部被稱為辦公室版的《飢餓遊戲》的「辦公室大屠殺」的電影:《貝爾科實驗》I  2016又名:辦公室大逃殺影片講述了貝爾科公司的80名員工,被困在公司大樓內,進行大型逃殺活動,他們只能通過互相殘殺的方式,才能活下來……
  • 驚險又刺激的5部小眾電影,大逃殺式劇情,看的緊張過癮
    就像近年來大火的遊戲《絕地逃生》,將一群人空投到一個密閉的島嶼環境裡,一群人相互廝殺,最終只能有一個人存活,這種緊張刺激的模式也被稱為「大逃殺」模式。如果將這種模式放到電影中又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呢?今天大南就盤點幾部比較小眾又精彩的大逃殺類型電影,保證有你愛的菜!
  • 辦公室大逃殺:斬老闆,殺同事,不然要你腦袋開花!
    如果是,那麼一定要看看這部超級火爆的職場解壓片——貝爾科實驗The Belko Experiment而今天推薦的這部《貝爾科實驗》,才是詹姆斯·古恩的「親生骨肉」:血腥、重口、滿滿的惡趣味。網友評價:血漿和爆頭特寫滿天飛西裝革履的殺戮也有別樣的迷人感。上班族被害妄想症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