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又名辦公室大狂殺,我是被這個名字吸引的,試想一下整個辦公大樓的人在玩大逃殺,那種血漿紛飛的場景,重口味的觀眾可以嘗試一看。但說實話除了獵奇或者尋求一點刺激外,電影本身並沒有什麼意義,甚至連幕後BOSS為什麼要開展這種實驗都未交代清楚,有點莫名其妙的感覺。
無論大逃殺也好,狼人殺也罷,想活下去,對智商、情商、體力、心理等因素要求還是很高的。恰好這部貝爾科實驗裡的人們,將精華的部分捨棄得差不多了,連主角與外派的生死戰也是匆匆一瞥,不太能提起情緒和興致。大結局時一堆屏幕出現在鏡頭前,才終於有了大逃殺的味道,不知道這電影有沒有第二部,如果能把故事背景交代清楚,至少完整性上會飽滿很多。
一個處在郊外的豪華辦公大樓,某天早上被特種士兵給圍了起來,所有哥倫比亞籍的員工都被趕回了家,其他員工則照常在貝爾科公司裡工作,大家像平日一樣有說有笑。一道廣播徹底打破了這份和諧,現有的80人被要求進行一場死亡遊戲,第一輪是半小時內任意殺死兩名同事,否則都將會受到懲罰。大樓所有出口和窗戶隨之被封死,運營官說這是惡作劇,他們一邊安撫眾人情緒一邊試圖查明情況,只有邁克認為事情沒那麼簡單。
每個在貝爾科工作的外國人都以安全為由,在後腦被植入了定位晶片,便於發生走失、綁架等事件時可以營救。四人突然死亡,邁克發現是有人引爆了晶片,可被威脅之下只能默默聽從。第二輪要求死30人,大家都在做各種自救的嘗試,但運營官則認為關鍵時刻,必要的犧牲在所不惜。幾個支持運營官的人打開了武器庫,並挑選出一批人進行槍決,唯一沒被聚攏的人關掉了電閘,讓大家瘋一般的逃散,無情互殺開始。
因為規定時間未殺夠人數,結果幕後BOSS在30人基礎上又多殺30人,公司僅剩16人存活。最後一輪殺人最多者可存活,邁克在女友被殺之後徹底暴走,怒殺排名第一的運營官,成為了貝爾科唯一的倖存者。邁克是個聰明人,他一開始就懷疑是政府搞的某種人類實驗,結果他猜對了,而且他也成功擊殺這些測試人員。可當他以為解脫的時候,噩夢才剛剛開始,像極了狼人殺裡的初選獲勝者將進行全國大比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