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語影壇,成龍和周星馳無疑是北鬥泰山的人物,他們對華語電影的貢獻和取得成就足以讓人望塵莫及。二位都是華語影壇的標誌性人物,周星馳是中國的卓別林式喜劇大王,成龍是國際功夫巨星,當年他倆的電影屢破票房紀錄,其影碟銷量也遙遙領先。
縱觀這麼多年的華語影壇,能烙上自己名字的電影也只有他們兩個,他們的電影中具有鮮明的自我風格 ,成為僅有的兩個可以讓觀眾忽略導演,而只以演員的名字來標誌一部作品的人 ,「成龍作品」,「周星馳作品」這幾個字也已經成為品牌和票房的象徵,他們的電影極具個人色彩,一個是動作片領域,一個喜劇領域,所以很多人總在比較成龍,周星馳這兩個人到底誰的影響力更大?
成龍和周星馳兩個都是從跑龍套開始的,後來都是憑藉天賦和努力才取得今天的成就,這是他們共同的特點。成龍1975年以主角的身份開始接觸電影拍攝,《廣東小老虎》,《北派功夫》以及大製作的少林系列《少林寺人巷》均票房慘澹。
直到3年後遇到吳思遠,拍攝《蛇形刁手》,與往前的作品不同的是,這次的作品除了一板一眼的定格動畫式動作融入了喜劇,既能夠展示成龍活潑的動態,又能逗得觀眾哈哈大笑,功夫喜劇一舉兩得。成龍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多年後的作品裡依舊能夠看到與壞人搏鬥的時候還不忘記搞笑。
出圈成名的成龍,憑著《醉拳》的成績,開始了導演的生涯,自導自演《笑拳怪招》成績不俗,此時的周星馳中學畢業,在外打工謀生。直到1988年電影《警察故事》成龍的風格走向成熟,拿到了當時最受歡迎的演員,最佳導演、最佳影片。而這一年也等來了電影新人周星馳,此時的星仔受到伯樂李修賢的賞識拍攝電影《霹靂先鋒》並拿到了金馬獎最佳男配。
成龍成名於80年代,1995年憑藉動作片《紅番區》打入美國好萊塢 ,1998年主演的動作片《尖峰時刻》奠定其在好萊塢的地位。客觀來說在一定程度上他已經超越了前輩李小龍,成為好萊塢華人影星的代表,2012年成龍被美國《紐約時報》評選為「史上20位最偉大的動作影星第一位」。
而周星馳則要晚出名很多,1988年,周星馳得到李修賢的賞識,憑藉電影處女作《霹靂先鋒》開始嶄露頭角,1990年,因出演劉鎮偉的《賭聖》一炮而紅,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至此香港電影正式步入了周星馳時代。
1994年,周星馳推出首部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國產凌凌漆》,周星馳全面掌控電影,周星馳步入了個人演藝生涯的巔峰期。2005年,在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舉辦的評選活動中,周星馳被選為「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之一。
周、成二位大帥才華橫溢,自導自演,周星馳獨特風格的無釐頭式喜劇開創先河,鼎鼎有名,成龍南拳北腿中華功夫招招式式的真諦與精髓,獨樹一幟名聲顯赫,成龍不但功夫了得,唱歌亦娓娓動聽,發行多張個人專輯。倆人的電影國內國外獲獎不計其數,各項榮譽數不勝數,二位在觀眾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周星馳和成龍的才華不分仲伯與春秋,其影響力旗鼓相當,但成龍在好萊塢拍影較多,略勝於周星馳一籌。
關於才華他們都突出在表達的方面、那就是如何把自己心裡想的展示給人們而得到共鳴。尤其又是在演藝圈、最需要的就是如何展示。所以,他們可以達到他人想達而又達不到的影響力。在精益求精的方面周星馳要更高一層、成龍更注重如何取悅觀眾的眼球。雖然最近的作品他想多表達一些內在的情感、可他的演技未能與他的武術表演並肩、所以讓人總覺得欠缺什麼。
星爺電影以喜劇為主,因文化不同影響力會有所受限。「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這是國內觀眾對周星馳喜劇的最高評價。成龍和周星馳在全球大範圍內,成龍更具有影響力,而星爺更具風格明顯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