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偷偷拍下過別人的照片嗎?
你經常性地去翻朋友圈裡別人的生活嗎?
你曾保留過喜歡的人遺落的私人物品嗎?
你會為了和某個人「遇見」而調查TA的日常路線嗎?
法國微電影《調音師》中有這麼一句臺詞:
這社會上的人不是偷窺癖就是暴露狂
很多時候,窺探別人的生活是一種不自覺的行為,也是一種很常見的行為。
不過若是一個人有意識地去窺探,甚至抱有某種目的或影響了別人的生活。
這行為就變味了,那純粹只是個變態而已。
今天要推薦的這部漫畫講述的就是圍繞這些跟蹤狂們而展開故事的短篇集——
《stalkers》
在推理和懸疑題材的各類影視作品裡,跟蹤狂應該是最常見的罪犯了。
他們或是陰暗地躲在角落裡記錄下眼中人的一切,留下自己的痕跡,做著獨佔某個人的全部的夢;
或是看起來和每一個擦身而過的普通人一樣,一轉身卻藉由各種手段窺探並接近某個人。
電影《我在你床下》和漫畫《班會》的男主都算是這兩類跟蹤狂裡的傑出選手了。
(電影還討論了關於家暴的內容,只想看個刺激的還是推薦下面那部)
(沒找到《班會》漫畫的豆瓣,才發現居然拍了電視劇,帶勁……)
不過《stalkers》裡那些跟蹤狂們的故事,又和上面提到的那些大有不同。
第一個故事。
女主角乃咲就是一個跟蹤狂~~
她每天起床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喬裝,然後趁早去「取」她同學佐伯優太家昨天的垃圾。
之後,還要回家換好衣服掐準時間和佐伯趕上同一輛電車——
平時甚至連朋友的邀約也必須要考慮到佐伯的日程安排。
晚上回家的她會把早上的垃圾進行整理並記錄信息。
從這種種行為來看,妥妥的病嬌沒跑了。
然而在某天晚上,乃咲在例行整理佐伯垃圾的時候,卻從中找到了一封沒記名的情書——
在多番搜證下,乃咲確定了佐伯的心儀對象。
那就是和佐伯雙向暗戀的阿部惠——
病嬌遇到情敵該怎麼辦?
這裡先按下不表,先看第二個故事。
錄音是鈴木真修的愛好。
具體的說,收錄眼前的那個孩子(最左邊的短髮女孩子)的聲音是他最大的興趣。
他是如此迷戀她的聲音,只要能錄到她的聲音的地方,鈴木一定會出現。
一次,鈴木意外地發現一個大驚喜。
如果把錄音裡的發音都單獨分割出來,那不是無論何時都能聽到自己想聽的話了嗎。
可是追著錄了很多,卻始終沒有錄到一個關鍵的發音——「shu」。
只要有了那個發音,他就可以隨意組合出自己想聽的話。
可左等右等,那個妹子始終就是沒說過帶那個發音的話。
受到街邊看手相的人的啟發,鈴木有了主意。
只要自己借著「看手相」的機會去搭訕,不就可以誘導她說出自己想要的發音了嗎?
那麼這個粗糙的搭訕術能成功嗎?以及成功之後.....他還會再跟蹤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等會再說,還有下一個故事。
阿部剛剛交了男朋友,她希望能給自己的男友買一個好禮物。
她在上學之餘去了書店打工賺錢,但奇怪的事情卻接連發生。
先是雜物櫃的門上被貼上了一個玩具小熊。
下班後,她在自行車的籃子裡發現了一張字條。
她本以為是同事的惡作劇,但問詢過後卻沒人知道這個事。
第二天上班時,一切如常。
店長和同事還打趣她這麼努力的工作是不是要給男朋友買禮物。
可在回到家後,第二張字條卻在不經意間出現——
阿部嚇壞了。
害怕會把男朋友牽扯進來,阿部選擇暫時不和他見面。
只是....字條卻沒有就此減少,甚至更加猖狂。
看出阿部的不對勁,男朋友主動找到她想要弄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但阿部什麼都沒說只是避開了他。
而看到了這些的跟蹤者在隱秘處暗暗偷笑。
這對情侶的結局會是什麼呢?這個隱秘的跟蹤者又是誰呢?
這三個故事就這麼直直地被擺了出來。
你們肯定都猜到了三者之間有一定的聯繫,而眼尖的朋友應該就已經發現了。
在書店打工被跟蹤的女孩子就是阿部惠。
而她的男朋友就是第一個故事裡一直被跟蹤的佐伯優太
按照時間線,是佐伯和阿部在一起之後,然後又遇見了另一個跟蹤狂。
實際上,第一個故事裡那輛明明通往火葬場的車,一個急轉彎就開進了幼兒園。
乃咲在不斷回憶和佐伯相遇的點點滴滴之後,才終於發現,原來她只是想看著佐伯長大而已。
她只是想在遠處看著那個名為佐伯的人所演繹的故事。
她暗暗發誓發誓自己一定要把那兩個人的未來跟蹤(守護)到最後。
病嬌女友一下變成了親媽粉,這個彎轉得太急,一下讓人猝不及防~~
那既然如此,乃咲又怎會讓別人去妨礙佐伯和阿部惠之間的關係呢?
早在阿部惠第一次表現得有點怪時,乃咲就已經察覺到了事情的不對勁。
經過一番熟練的跟蹤排查,乃咲便盯上了這位「元兇」——就是阿部惠打工處的店長!
乃咲怒了。
而正所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既然他這麼喜歡給別人留紙條,就讓他自己也試試這個滋味吧。
還有那隻玩具小熊。
乃咲也順便一道送還給了他,徹底讓他歇了心——
那麼第二個跟蹤事件呢?
這麼可疑的街頭搭話,自然沒人會答應。
鈴木最後放手一搏,高呼「幸運物是奶油泡芙」(第一個發音為shu)。
終於成功地誘導出來了妹子的「shu」發音,錄音成功。
但故事就這麼簡單?
當然不是。
仔細看看被搭訕的女生三人組,這熟悉的身影……
發現了嗎?劇情線交匯了!
雖然《stalkers》看起來是由不同的主角和不同的跟蹤事件組成的短篇故事集。
但如果你多注意一下出場人物和人物對話,就會發現這些事件其實相互交錯著——
主角變配角,配角變主角。
之前的角色出現在之後篇章中的人物對話裡。
上一個故事中的跟蹤者在下一個故事中就變成了被跟蹤者。
你會發現這些看似獨立的故事在同一條世界線上被拼湊在了一起。
它是在告訴你,看似平靜的生活下,還可以隱藏那麼多不為人知的人和事。
但必須說明的是,《stalkers》絕對不是在給跟蹤狂們加萌點再順手洗白。
事實上,作者在這件事上表示了相當明確的態度。
故事儘管是圍繞跟蹤狂展開的故事,但若是真打擾了別人的生活那是絕不可原諒的。
就像上面故事中的養兒式跟蹤、百萬調音師式跟蹤。
他們的確幹著跟蹤狂才會做的事,可又不是那種會進入被跟蹤者生活的真·正經變態。(雖然光是幹這事就已經很變態了)
而像店長這類攪亂別人生活的人更是漫畫的重點「打擊」對象。
雖然劇情是正義的跟蹤狂打敗了邪惡的跟蹤狂。(恩?這話怎麼聽起來有點怪?)
但如果現實中真的遇見了這種事最關鍵的還是要立刻報警。
因為害怕而不敢反抗只能讓對方氣焰更加囂張。
說回漫畫,《stalkers》以不同的跟蹤事件為故事主線,但並不是單純地把「跟蹤狂」當作噱頭。
這些跟蹤狂的行為其實大多表現出的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想法。
而當這些想法和欲望不斷被放大,一個人很容易就會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
其實喜歡某個人也好,想和某個人親近也好。
與其被動的窺視和等待,倒不如真的主動地去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