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諾蘭的回文迷宮 時空奇觀與終極宿命論

2021-02-15 雙稜鏡

高速追車,飛機撞毀,輪船逆行,逆時空的海陸空奇觀在同一個畫面裡以正向和逆向的時空同時呈現。子彈瞬間回膛,高樓逆轉爆破,海鷗倒著飛翔,漣漪反向聚合,這一切,令觀者瞠目結舌,腦洞大開。

迴文結構,祖父悖論,原教旨主義的電影技術控,後現代的時間觀與宿命論,這部看似老派的特工片,因為諾蘭深不可測的腦洞,製造出後疫情時代的觀影奇觀。

作為繼《星際穿越》與《盜夢空間》後,在內地上映的諾蘭「時空三部曲」的最新作,《信條》國際票房首周狂攬5300萬美元,霸佔32個國家及地區票房榜冠軍,創下9個國家及地區諾蘭電影最佳開畫成績,為全球電影市場注入了復甦的強心針。《衛報》《完全電影》《時代》三家媒體為影片打出了全五星好評,同時CTV更是稱本片為「諾蘭最佳作品之一」。

然而《信條》也成為諾蘭迄今為止口碑最富爭議的電影。在IMDB都豆瓣跌破8分。是否看懂《信條》激發了觀者的勝負心,也讓影片口碑經歷了兩極分化的捧殺。

 

 

《信條》的線索隱藏在龐貝古城的一塊薩特方碑中(Sator Square)。這塊石碑是歐洲的考古學家、語言學家、歷史學家都難以解開的謎團。

石碑上刻著的拉丁迴文詩句在歐洲很多教堂磚牆、壁畫上都有出現。T E N E T正向與反向順序的組合都是同一個單詞。十字架方向呈現的也是T E N E T。而在石碑上畫一個圈,路徑上的單詞也還是回文。

S A T O R

A R E P O

T E N E T

O P E R A

R O T A S

 

詩句意為,播種者阿里坡用著輪子工作。而另一層意思是:農神(薩特)一直控制著時間之輪運轉。在片中,凱特幾次提到,兒子要去龐貝古城,同樣印證了片中的隱藏線索。從符號學意義來解讀,石碑的回文書寫法也呼應了《信條》的主題和表現手法:扭轉、回溯。

 

這組詞彙同樣構成片中的幾個重要元素。Sator是毀滅者劇中反派的名字,Arepo是戈雅(Goya)名畫的偽造者,Tenet是電影的名字,Opera是開場戲的地點,Rotas是奧斯陸自由港的藝術品公司。

《信條》的故事結構,就像一個迴環交織的迷宮。開場的劇院恐怖襲擊對應結尾同一天的越南遊艇對決與斯塔克12決戰場,形成一個時間閉環。外交官的一句暗號:We live in a twilight world.說明了整個故事的時間概念。

鈽元素首尾相連,給恐怖分子、烏克蘭軍方洩密鈽元素的,都是TENET信條組織。而這是為了讓主角完成「測試」,整個人質解救行動,就是一場「測試」,也因此成為全劇的引子。

信條的英文TENET 由兩個TEN組成,一正一反,無名和尼爾的第一次任務和最後的任務,都是10分鐘,而最後的任務是一個順時間10分鐘和一個逆時間10分鐘。在印度攀爬大樓是十分鐘,追車大戰等待運輸車進入市區也要等10分鐘。

故事的迴文結構,不僅顯現在場景的安排中,同樣也體現在角色命運中。正向的主角是當下時空的主人公(片中他沒有名字),逆向的主角卻是來自未來時空的尼爾。一個救贖世界,一個救贖英雄。

 

整個故事裡,逆行的尼爾數次拯救了男主,斯塔克12決戰中,尼爾明知自己的結局,卻依然選擇犧牲自己完成使命,兩人命運在此交匯,世界命運也因此產生轉折。

促成所有事件發生並且成立TENET組織的是未來的主角自己。正如,主角和曾經利用他的印度女軍火商普利亞說過的一句話:我才是主人公。

而尼爾更接近《星際穿越》中的五維人類,在正向和逆向的時間洪流中「創造」或引導了先知。他與淚流滿面的男主說的最後一句:我在起點等你。讓這個故事也完成一個時間閉環。

 

《信條》的時空逆轉,是否有自洽的邏輯。成為議論的焦點。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基普·索恩曾經通讀了《信條》劇本,為諾蘭梳理其中的科學概念。《信條》其實就是描述時空穿越,只不過這裡的時間機器是一道逆轉門(Turnstile)。電影的理論基礎,就是熱力學定律。

熱力學和熵。這是德國物理學家魯道夫·克勞修斯在1854年提出的概念,是熱力學中表徵物質狀態的參量之一,其物理意義是體系混亂程度的度量。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宇宙中的熵總是不斷增加的。因此,時光逆流是不可能的。然而隨著量子力學的發展,科學家在量子實驗中,發現了時光逆流的現象。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熵的增減過程是可逆轉的。

時間逆流也並非簡單的倒帶,嚴格遵循「熵減定律」,結果發生在原因之前。影片用博物館裡一段子彈回膛的過程來展示這一定律。

電影中所有逆向的角色,都是正常的熵增狀態,角色狀態沒變,改變的只是時間逆流之後的世界狀態。這也就是為什麼薩特點火引燃男主的汽車,火苗在爆炸後逆向結冰的原因。

 

片中,男主遭遇了3場令人瞠目結舌的「逆熵」大戰——機場倉庫探底,高速公路飆車,以及結尾的大決戰。在逆向世界裡的設定裡,角色需要帶著氧氣面罩才能呼吸,因為氧氣不能逆向進入肺膜。

 

片中的一些角色在經歷了兩次逆熵運作後,再次進入正向狀態。比如逆向回來的尼爾並沒有戴著面罩,而是再度逆轉後與主角共同經歷正向世界裡的時間線。在開篇劇院恐襲中協助主角的黑衣人就是逆行回來的尼爾。

在逆向世界難免會與過去的自己遇見,與「另一個自己」接觸會導致自我毀滅。穿越旋轉門時遇到的人是主角自己,高速追車時看到翻車的也是主角自己。穿上特製的服裝,隔絕與外界的熱交換,這樣男主才有機會自己打自己。

 

諾蘭突破了從空間上兵分兩路,通過逆轉門來設計的時間軸鉗形戰術(軍事術語,兵分兩路從兩個方向夾擊敵人。)《信條》中使用了紅色和藍色來區分正反時間,紅色代表正常世界的瞬時狀態,藍色代表逆時狀態。

最後的斯塔克12決戰場也是正向的紅隊和逆向的藍隊。諾蘭使用了他慣用的平行剪輯手法,讓整個大戰的觀看難度陡然上升。藍隊的尼爾以自我犧牲的方式換取了最終勝利。影片中的紅繩掛墜揭示了蒙面尼爾的身份,而他的故事則是隱藏版的《信條》。

 諾蘭是重組時間的好手,他對時間的理解有自己的一套哲學體系。正如電影學者大衛·波德維爾所說,一般人會把三重時間維度像磚塊般壘到一起,諾蘭卻把它們擰成了麻花。

 《記憶碎片》,用倒敘來呈現失憶造成的時間混亂。

《盜夢空間》,用多層夢境來呈現不同的時間感受。

《星際穿越》,用引力波來穿越不同流速的時間。

《敦刻爾克》,用陸海空時間跨度來營造緊迫感。

《信條》,則是一個全新升級的莫比烏斯環式的故事,收尾相接互為因果。因此在電影設定的時空中理解故事更加困難。

 

但是在諾蘭的電影裡,已經發生的事情,從來都是不能被改變的。他對時間的理解有一種後現代的宿命論。「一切已經發生的,是一定會發生的。」但因為劇中互為因果的事件發生,才導致將要發生的(毀滅)沒有發生。

電影中,逆向逆轉回去的人,可以給過去的人傳遞關於未來的情報。利用時間差來贏得優勢。薩特通過這個辦法來監聽信息,搶奪鈽元素。時間膠囊是未來與過去的溝通介質,逆向物品在未來埋下之後,會被過去的人發現。薩特也是靠著這個方法來給自己的計劃鋪路。

與此同時,在正向時間線的發展中,掌握了逆轉時空秘密的男主,可以通過這個辦法,從未來逆轉回來。結尾凱特在學校門口感知危險時,面對監控報告地點,這樣男主獲得信息後可以趕來解救她。

無論是《盜夢空間》還是《星際穿越》,其內核依然是好萊塢故事中男主人公「回家」的母題,而在《信條》裡「回家」的是薩特的妻子凱特,她沒有聽從男主的安排,殺死了邪惡的丈夫奪回對自己和兒子的控制權。

 

關於尼爾的身份,有一種猜測,尼爾有可能是凱特的兒子,凱特的兒子也在電影裡表達過自己想去薩特石碑出土的龐貝古城,這也符合薩特方磚回文的設定。

而尼爾(Neil)意為勝者,名字倒過來寫是「Lien」,在法語中是「連接,關係」的意思,符合電影裡連接現在和未來的意思。男主逆轉時空拯救了凱特,她的兒子Max在長大後,穿越時空來拯救男主。這一設定似乎也符合迴文結構。

 

 時間是諾蘭電影裡非常重要的概念,時間穿越電影裡常出現的「祖父悖論」來探討時間穿越所產生的效果和影響。祖父悖論,或者叫外祖母悖論,是法國科幻小說作家赫內·巴赫札維勒在1943年小說《不小心的旅遊者》中提出的一個關於時間旅行的悖論。片中,諾蘭並沒有對「祖父悖論」展開討論。

 「熵增」和「逆熵」能否在同一時空中交匯。這成為影片的推演的關鍵。也是很多觀眾爭議的焦點。諾蘭的設定是單一宇宙的世界觀,還是多個平行宇宙,讓很多觀眾對影片的理解造成認識分歧。這也是諾蘭刻意製造的時空混亂。

 

是否存在平行世界?諾蘭從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聯繫出發,借尼爾之口說了出來,「無法解釋。」但是一如諾蘭在以往的電影中所表達的,人的自由意志和行為,無法改變因果。而片中,唯一具有自由意志的是來自未來的尼爾,但他依然遵循著自己的宿命去完成使命。

諾蘭在接受西班牙電影媒體Sensacine的採訪時,提及時間是在其電影作品中的意義。

「自從我開始拍電影,就著迷於電影的運行方式,觀眾是怎麼樣觀看電影的,電影人又是怎麼創作的,著迷於這些和時間的關係。我覺得在所有媒介之中,電影和時間的聯繫尤其獨特。作為觀眾,觀感的產生,或是電影中故事的持續時間,對比坐在電影院觀看電影的時長,這之間存在著很複雜的機制。向觀眾展示這種機制,並讓他們參與其中,一直是我的樂趣。」

 

人物、故事與情感,不是諾蘭想要在其中表達的重點,這也是《信條》最為人詬病的地方。(但尼爾的故事卻足以承包全劇的淚點,只是因為隱藏線索很多人在一刷時未曾注意。)

在這個意義上,《信條》更像是一種行為主義,諾蘭的電影或許將以《信條》為中心,形成過去與未來的交匯,在其中是諾蘭構建的因果宿命與時間哲學。在諾蘭的電影美學中,人類歷史在這個意義上,具有了一種全局觀。

高速爆炸的信息,縝密的邏輯,硬核的技術,高能的技巧與套環結構,形式感的登峰造極讓許多人望而卻步,但形式本身就能帶來猶如宏大樂章般令人愉悅的美感,借用電影中的臺詞,「不要嘗試理解,感受就好」。

💬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關焦點

  • 《信條》「時空逆戰」預告 主角投身逆轉大戰
    來源:電影網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最新原創科幻動作奇觀大片《信條》將於9月4日登陸中國內地,預售現已全面開啟。9月2日,影片發布了「時空逆戰」版預告,再曝主人公適應逆向時空、投身終極逆轉大戰的震撼畫面。時空逆戰開闢全新戰術 回文片名暗藏神奇玄機此次曝光的「時空逆戰」版預告震撼揭示電影《信條》的故事核心:這不是時間之旅,而是時空逆轉。享有「時間魔術師」美譽的導演諾蘭這一次將無形的時間,打造成有形的武器,一場拯救世界的時空逆戰就此打響。
  • 如果諾蘭讀過中國迴文詩,也許《信條》會變樣
    來源:解放日報在「燒腦」方面,諾蘭的新片《信條》對於文科生和理科生是一視同仁的。拋開「負熵」「反物質」「祖父悖論」等複雜高深的科學理論,它的另一大核心靈感要素是「迴文詩」,同樣給不少人造成了閱讀障礙。《信條》片名的英文TENET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迴文結構,而且片中主要角色、地點等名稱都取自一首西方古代迴文詩。
  • 《信條》曝「時空逆戰」版預告 海外票房口碑雙豐收狂掀觀影熱潮
    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最新原創科幻動作奇觀大片《信條》(Tenet) 將於9月4日本周五強勢登陸中國內地大銀幕,預售現已全面開啟。影片今日發布了「時空逆戰」版預告,再曝主人公適應逆向時空、投身終極逆轉大戰的震撼畫面。
  • 《信條》海外開畫狂攬佳績,本周五「時空逆戰」即將開啟
    諾蘭執導的最新原創科幻動作奇觀大片《信條》,將於9月4日強勢登陸中國內地大銀幕!影片今日發布了「時空逆戰」版預告,主人公將適應逆向時空,投身終極逆轉大戰。目前預售已全面開啟,做好準備加入逆轉時空的銀幕冒險!
  • 《信條》發中國獨家預告 諾蘭上演「時空逆轉」
    8月31日,影片發布中國獨家預告片,時空逆轉的視覺奇觀密集來襲,高燃對決一觸即發,令人大開眼界。作為2020年規模最大的好萊塢重磅新片之一,《信條》已於近日在國際影市開畫,截至8月30日海外首周末票房大爆5300萬美元,遠超業內預期,成功幫歐洲、亞洲各國拯救了電影市場。
  • 《信條》時空三部曲,諾蘭野心最大的電影,全程燒腦
    這部《信條》諾蘭大神的電影,咱們先來給大家看看預告片中的鏡頭。,沒有差評部部經典,現在輪到《信條》諾神的集大成之作。《信條》是一部非常典型的諜戰電影,這個類型是導演諾蘭一直想拍的,我們知道他一出手肯定是顛覆,信條不同於《碟中諜》、《007》這些傳統意義的諜戰片,而是加入了一些很時尚的時空元素。
  • 《信條》時空三部曲,諾蘭野心最大的電影,全程燒腦!
    網上說這麼一句話評價像《蝙蝠俠:黑暗騎士》一樣炸裂的開場,和《星際穿越一樣 硬核的設定,和《記憶碎片》一樣 高能的結構,和《盜夢空間》一樣燒腦的感官,這就是《信條》。那些喜歡燒腦電影的朋友肯定知道,上述作品都是出自著名導演諾蘭之手的作品,沒有差評部部經典,現在輪到《信條》諾神的集大成之作。
  • 《信條》曝中國首映禮「跨時空連線」視頻 首日票房創諾蘭作品內地開畫紀錄
    該片上映首日勁收6231萬票房,不僅問鼎單日票房冠軍,榮登票房佔比第一、排片佔比第一、觀影人次第一等多項榜單榜首,更是一舉創造諾蘭導演作品內地開畫紀錄!影片今日發布中國首映禮「跨時空連線」視頻,全面曝光主創採訪內容,超多幕後信息對更好地理解《信條》大有裨益。
  • 《信條》首日票房創諾蘭電影開畫新紀錄,時空混戰是其職業生涯最大...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9月4日,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最新原創科幻動作大片《信條》正式上映。該片上映首日勁收6231萬票房,不僅問鼎單日票房冠軍,榮登票房佔比第一、排片佔比第一、觀影人次第一等多項榜單榜首,還創造了諾蘭導演作品中國內地開畫票房新紀錄。
  • 《信條》上映之前,請務必要知曉諾蘭的「套盒與迷宮」
    在《星際穿越》庫珀家中的圖書架上擺放著諾蘭鍾愛的一些書,比如艾略特的《詩歌選集》。諾蘭說:「最複雜的時空概念有時在藝術中得到了最好的表達,而非在科學中。艾略特的《四個四重奏》與任何科技文本一樣發人深思。」
  • "信條"曝中國首映禮跨時空連線視頻
    時光網訊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最新原創科幻動作奇觀大片《信條》正在全國熱映。該片上映首日勁收6231萬票房,不僅問鼎單日票房冠軍,榮登票房佔比第一、排片佔比第一、觀影人次第一等多項榜單榜首,更是一舉創造諾蘭導演作品內地開畫紀錄!目前影片上映第二天,內地票房已破億。
  • 九月逆轉時空!諾蘭導演新作MX4D®《信條》要來了
    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最新原創科幻動作奇幻大片《信條》(Tenet) 將於9月4日同步北美,登陸全國MX4D®影院。近日片方發布終極超長預告,超多新鏡頭首次曝光,神秘人物、重要道具、宏大時空戰場一 一亮相,展現更多時空逆轉奇觀的同時
  • 你看懂《信條》了嗎?全民解析狂歡,諾蘭到底浪漫在哪?
    影片日前曝光「最強戰力」版預告,國外權威媒體盛讚該片是「諾蘭最佳作品之一」、「令人上癮的特工片」,五星好評不斷。與此同時,國內觀眾也紛紛對諾蘭這部全新神作奉上好評,「絕對是諾蘭電影中動作戲最佳的一部」、「雙男主戰力爆表」,不少影迷更沉迷於《信條》解析不能自拔,為導演在時空大戰中鋪陳的超越了時間的最強戰友情感動不已,紛紛二刷、三刷才能釋懷。
  • 《信條》曝中國獨家預告 時空激戰大開眼界 諾蘭出手復甦影市
    今天,影片發布了中國獨家預告片,時空逆轉的視覺奇觀密集來襲,高燃對決一觸即發,大開眼界。克裡德是2020年最大的好萊塢大片之一,上周在國際電影公司開業,周日在海外首個周末達到5300萬$,遠遠超過行業預期,並幫助歐洲和亞洲拯救了電影市場。 作為之後的諾蘭三部曲的最新作品,Creed也將於周五落地,業內人士預計該片將與國內大片一起加速中國電影市場的復甦。《信條》的魅力值得每位觀眾到影院親自體驗!
  • 《信條》曝中國獨家預告 時空激戰大開眼界諾蘭出手復甦影市
    影片今日發布中國獨家預告片,時空逆轉的視覺奇觀密集來襲,高燃對決一觸即發,令人大開眼界。作為2020年規模最大的好萊塢重磅新片之一,《信條》上周已於國際影市開畫,截至周日海外首周末票房大爆5300萬美元,遠超業內預期,成功幫歐洲、亞洲各國拯救了電影市場。
  • 《信條》上映三天票房破2億 被評「諾蘭最佳作品之一」
    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最新原創科幻動作奇觀大片《信條》(Tenet) 正在全國熱映中,首周末票房勇破2億人民幣。影片日前曝光「最強戰力」版預告,國外權威媒體盛讚該片是「諾蘭最佳作品之一」、「令人上癮的特工片」,五星好評不斷。與此同時,國內觀眾也紛紛對諾蘭這部全新神作奉上好評,「絕對是諾蘭電影中動作戲最佳的一部」、「雙男主戰力爆表」,不少影迷更沉迷於《信條》解析不能自拔,為導演在時空大戰中鋪陳的超越了時間的最強戰友情感動不已,紛紛二刷三刷才能釋懷。
  • 《信條》曝中國獨家預告 時空激戰大開眼界 諾蘭出手復甦影市
    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最新原創科幻動作奇觀大片《信條》(Tenet) 將於9月4日本周五強勢登陸中國內地大銀幕,預售現已全面開啟。影片今日發布中國獨家預告片,時空逆轉的視覺奇觀密集來襲,高燃對決一觸即發,令人大開眼界。
  • 諾蘭「時空三部曲」最新力作《信條》今日發布中國版獨家預告
    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最新原創科幻動作奇觀大片《信條》(Tenet) 將於9月4日登陸中國內地大銀幕,影片今日發布中國獨家預告片,時空逆轉的視覺奇觀密集來襲,高燃對決一觸即發,令人大開眼界。作為繼《星際穿越》與《盜夢空間》後「諾蘭時空三部曲」的最新作,《信條》本周五也將登陸國內,業界預計本片將與正在熱映的一眾國產大片一起,加速中國電影市場復甦。
  • 《信條》2個入門級隱喻,簡化理解逆時空奇觀,與隱藏的時間之謎
    正在全國熱映的《信條》被稱為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最&34;的電影,由約翰·大衛·華盛頓與羅伯特·帕丁森等主演,講述信條組織逆轉時空、拯救世界的故事。目前豆瓣7.9分。本文不涉及科學、物理知識,從最簡單的隱喻入手,以日常經驗體會設定,簡化理解諾蘭創造逆時空奇觀之想法。並指出本片在人物塑造上的薄弱點,缺乏動機與情感衝突的人物,成為名副其實的工具人。
  • 有劇透的《信條》影評 給有自信能看懂的你
    ,基本可以判斷為低於諾蘭電影平均分。《信條》的成功,在於對時間空間化塑形的技術突破,視覺奇觀不斷敲擊觀眾;《信條》的失落,在於加強了諾蘭不擅長拍攝感情戲的既往印象。整體來說,《信條》與李安導演的《雙子殺手》,構成了更深意義上的影像。觀眾對於這兩部電影的評價兩極分化:批評者視之為導演的失敗,支持者則是信徒式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