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聽16】北海道十勝千年之森——森林旅遊千年大計

2021-02-19 景觀之路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


本期主播

李潤楠

城規三所 所長

國家林業局  林產工業規劃設計院 

如果可以用一千年的時間做一件事情,你會選擇做什麼呢?是以匠人之心執著鑽研一門技藝?還是千年等一回,守候一份完美的愛情?

十勝千年之森©十勝千年之森官網

在日本北海道的十勝地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要用一千年的時間保護一片森林,這就是十勝千年之森,位於日高山脈與十勝平原的交界處,面積四百公頃,是一片集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生態農業、庭院花園、科普宣教、觀光旅遊等功能於一體的自然公園。

千年之森鳥瞰圖 ©十勝千年之森官網

雖然名叫「千年之森」,實際上這片森林只有10年,目前還是一片「十年之森」。原來,設計者和建設管理者的苦心是:以終為始,用一千年的時間將這裡恢復成一片原始森林,作為留給千年後子孫的禮物。

距離成為千年之森還有990年。©圖片來自網絡

高野文彰先生是千年之森的總設計師,他邀請了英國庭院設計師Dan Pearson設計了大地庭院和原野庭院,高野文彰先生則負責整體規劃設計森之庭院、農場庭院,以及全園的落地實施工作。

設計師高野文彰和DanPearson

©王君現場拍攝高野先生照片 DanPearson照片為網絡搜索

大地庭院和原野庭院在2012年英國庭院設計師協會所主辦的競賽中榮獲大獎,也是日本首次獲此獎項。

獲獎宣傳頁 ©十勝千年之森官網

千年之森本是十勝每日新聞社社長的土地,他覺得新聞社每天用很多紙,耗費了大量木材,砍了很多樹,對環境是一種破壞,應該怎樣去保護樹木、保護環境呢?高野先生告訴他:可以植樹造林,恢復森林,把資源還原回去。這就是「碳補償(Carbon Offset)」,兩人以此初心,開始了千年之森計劃。

90年代初期的日本經濟繁榮,當時日本整個設計界的主流是建造大型酒店,滑雪場、高爾夫球場等。

日本北海道TOMAMU度假村,90年代初瘋狂建設的產物

©景觀之路同學拍攝

但是高野先生卻對每日新聞社的社長說,今後世界的發展趨勢將會是和自然環境有關的休閒度假,我們應該保護生態、保護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如果要做大規模的開發,他將退出,請社長另請高明。

新聞社的社長是非常有權力和影響力的人物,當他聽到高野先生這樣對他講話,非常吃驚。但是想到十勝地區今後能有一片美麗的千年森林,最後還是決定請高野先生做設計。

高野先生在設計之前,用了一年時間做現場調查。一年時間裡,高野先生和他的團隊在春夏秋冬四季中,和森林進行著各種身體和精神上的親密交流。

千年之森四季變化©圖片來自網絡


他們尊重森林,將它看作是一種有靈性的生命,用心傾聽森林的聲音,與森林對話,思考森林想做什麼?想怎麼做?通過這種設計師親自參與的貫穿一年四季的現場調研,他們去找尋森林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去發現森林在不同季節的變化……

千年之森的植物©十勝千年之森官網

最終,他們將建設重點聚焦於農業、林業、教育、生態、觀光等方面,建設理念是保護森林環境,合理利用大自然,不從森林中拿走任何東西,也儘量不把外面的東西帶到森林中。

結合場地的自然特性,設計師規劃設計了七個庭院。現在建設完成了其中四個,分別是:大地庭院森之庭院原野庭院農業庭院

大地庭院©十勝千年之森官網

藉由日高山脈帶來的靈感,設計師Dan Pearson的理念是通過該庭院表現大地的起伏,帶領人們進入一片廣闊的土地,讓人感受到與大自然的聯繫。一眼望去,大地庭院似乎只是傾斜的草地,走近才發現是起伏連綿的如同大地雕塑般的景觀設計。

進入和回望時,會產生兩種景觀語言:當背靠餐廳站立時,眼前是一片草地與山丘的壯麗景象。

草地與山丘的壯麗景象©十勝千年之森官網

當從相反的方向回望,河岸陡峭的長草搖曳在風中,陽光在綠色風景的畫布上閃耀著光芒,在這個充滿生機的空間中,人成為了自然的一部分。

從千年之丘上回望大地庭院©十勝千年之森官網

大地庭院採用的是精細化的設計方法:在佔地5公頃的平坦草地上,塑造出13個大大小小的波紋形地貌,通過計算達到挖方和填方的土方平衡,並計算了波紋的高度、位置和斜面,還製作了1:20比例尺的模型,用於檢查陽光落在草地上的陰影情況。

1:20比例尺的模型 ©王君提供

大地庭院平面圖 ©拍攝自標識牌,李潤楠翻譯

確定波紋地形的高度與布局時,充分呼應周圍風景,以山為借景,產生山與庭院的有效對話,體現出獨此一份的北海道庭院特徵。

波紋地形 ©景觀之路同學拍攝

某個地方背景中山是最高的,所以前景中的庭院就設計為最窄的,最高的山與最窄的院,空間上有一種戲劇性的強烈變化

高山與窄院©景觀之路同學拍攝

某地背景的山矮,所以前景地形就塑造成寬闊的緩坡。

矮山與開闊的坡©景觀之路同學拍攝

在大地庭院中,還有高野先生的兩個學生創作的作品:神的圓圈七顆鑽石

神的圓圈©景觀之路同學拍攝

神的圓圈由外圍一圈石頭和中間的一個石頭組成的雕塑,外圍的石頭代表十勝和日高的鹿,中間的石頭代表神,在自然中充滿了寧靜氣息和神秘感。

神的圓圈近景©十勝千年之森官網

七顆鑽石是一名法國的藝術家設計的,據說藝術家這片草地裡埋藏了7顆鑽石,誰能找到就送給他。

據說埋藏了鑽石的草地©景觀之路同學拍攝

鑽石真的被埋下去了嗎?還是根本就不曾埋過?憑藉一個虛擬的故事,這個平凡的場景被激活了,人的好奇心和物慾被激發。當你尋找很久之後,猛然抬頭,會不會發現其實真正的鑽石就在身邊?這件作品的設計理念就是,讓遊客在環境得到:大自然就像鑽石一樣寶貴的覺悟。

森之庭院©十勝千年之森官網

森之庭院是我最喜歡的,根據高野先生的講解,總結了他的8個設計理念。


1、設計空間,步移景異

從大地庭院到森之庭院,通過地形和植物的變化,塑造出了五種空間,沿著路徑依次呈現

空間變化平面示意圖 ©李潤楠利用googlemap衛片繪製

2、重視宣教,傳播自然知識

在森林步道上設置標牌、宣教牌,內容細緻而精細易懂,標牌的材質、外形與自然融洽,還提供專門的森林知識現場講解課程。

植物解說牌©景觀之路同學拍攝

植物開花季節圖示牌 ©景觀之路同學拍攝

3、讓自然去做功

北海道很少有颱風,但去年這裡反常的發生了特大颱風,當年清澈優美的河流,變得河床凌亂,河水渾濁,高野先生卻決定,不做太多幹預,留給自然去恢復。人是不可能完全控制、掌握自然的,自然有它的生命過程。

被颱風破壞的小河,只是簡單梳理歸置了河床

 ©景觀之路同學拍攝

4、人為引導,生長出預想中的風景

小樹林裡的植物都是自然生長的,沒有任何人工種植。設計者會有一個對這片林子未來林種的思考,是希望這裡將來變成白樺林?還是柳樹林?如果希望這裡將來是白樺林,那就會間伐掉柳樹,留下更多的白樺,等它們長大後,這裡就成為一片白樺林。這種森林管理理念,不是亂砍亂伐,也不是重新種植,而是留下想留下的東西,以人類的意志和追求的風景來引導森林的生長和發展。

高野文彰先生講解將人對森林的想法和自然生長結合起來的方法

©景觀之路同學拍攝

5、砍掉底層蘆竹,長出遍地野花

當年的林下草本層長滿了一米多高的蘆竹,沒有其他地被可以生存。高野先生砍掉底層的蘆竹,有了陽光和生長的空間,林下自然長出各種各樣的花草,森林像復活了一樣,充滿生機。

豐富的草本地被©景觀之路同學拍攝

不同季節來到千年之森,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花朵,是完全自由生長的野花。

落英繽紛 ©王君提供

6、設計做減法,通過適度砍伐展現森林的魅力

高野先生用砍樹的方法,做減法設計,把不需要的樹木拿掉,讓人們看到森林最有魅力的地方。

留下的白樺如少女一般耀眼©景觀之路同學拍攝

這棵白樺就像一個妙齡少女一般亭亭玉立。當時就是為了突出她的美麗,把旁邊的樹都砍掉了,留下她像一個少女站在舞臺中央,有燈光打上去發出耀眼白光的效果。

7、設計順勢而為,充滿自然哲學

入口處的半環形空間,原本場地中就有兩棵大樹,非常適合做大門,於是高野先生把周邊的一些小樹砍掉,砍掉的樹樁也物盡其用,全都堆在這裡,共同組成大門區域。

森之庭院入口區域©景觀之路同學拍攝

用木頭圍成人們聚集的地方©王君提供

木頭搭建的自然景觀 ©景觀之路同學拍攝


8、全新的森林體驗,最奢侈的林中享受

在密林深處,高野先生和他的學生們為茶會、午餐會等活動設計了非常大的橡木桌子和酒吧檯,邀請人們以一種新的方式享受森林。最奢侈的東西是自然和生態,這樣的森林餐桌有幾個人能擁有?

森林酒吧©十勝千年之森官網

吧檯©景觀之路同學拍攝

森林中的奢侈享受©景觀之路同學拍攝


原野庭園 ©十勝千年之森官網

原野庭院由英國設計師Dan Pearson設計,當時英式庭院在日本非常流行,但高野先生告訴他,如果只是在這裡複製英式庭院,那就不如不要做了。高野先生希望他儘量利用北海道十勝地區本地的植物進行設計。

Dan Pearson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用第一年調查適應這片土地自然氣候的花草,又用了一年確定植物配置計劃,從第三年才開始正式施工種植。

原野庭院入口 ©景觀之路同學拍攝

繁花似錦©十勝千年之森官網

原木鋪地©景觀之路同學拍攝

植物與鋪地十分協調©景觀之路同學拍攝

草叢中的色彩變化很微妙,秋天長出芒穗,是最具日本風格的景色,太陽光強烈的時候,裡面陰影浮動,顏色變化更加豐富,光影的動感十分美麗。

本地花草適應力強 ©十勝千年之森官網

農場庭院©十勝千年之森官網

農場庭院的主題是「農場連接食物和花園」,包括廚房花園玫瑰花園果園山羊農場

1.廚房花園

廚房花園是有機栽培為基礎的循環花園,遊客在享受蔬菜、香草和花朵的顏色、形狀和紋理的同時,還可以看到食物的生長過程,體驗到安全可靠的食物。

廚房花園©十勝千年之森官網

2.玫瑰花園

玫瑰花園中,種植了80多種、約1200株玫瑰。選擇的是強壯結實的品種,可以在北海道寒冷的冬天中生存下來。

玫瑰花園©十勝千年之森官網

3.果園

果園採用了日本著名有機蘋果種植專家木村秋則的栽培方法,由一個蘋果花園和一個漿果種植區組成,儘量使觀賞價值最大化,果園與玫瑰花園相連,共同形成了一幅優美的畫卷。

果園©十勝千年之森官網

果實豐產©十勝千年之森官網

4.山羊農場

在山羊農場中可以餵養山羊,旁邊的商店中出售山羊奶製成的乳酪,還可以親自體驗製作奶酪的過程。

農場中的山羊©十勝千年之森官網

餵養山羊©景觀之路同學拍攝

農場森林中的休憩座椅©景觀之路同學拍攝

文章最後,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麼把這片森林叫做「千年之森」呢?除了營造千年森林的決心,還有一個原因。

這裡的規劃開始時,即將要進入千禧年。過去的一千年,是大發展、大跳躍的時代,社會在進步,人類在拼命奔跑。今後的一千年如果還是按照過去的速度和形式發展,地球可能就毀滅掉了,人類也可能不存在了。

正好我們處在這個千年過渡時期,我們的課題是以後的如何在下一個千年我們怎麼把地球保護好,把人類的根留下。希望今後的一千年裡,不是像以前那樣只是追求欲望學問、知識,每天操勞忙碌,而是可以把生活的速度放慢,能夠去享受自然。

我想起了那個用自己的一生在巴塞隆納建設聖家族大教堂的高迪,聖家族的龐大和宏偉,即使是高迪這樣才華橫溢的人,用盡一生卻仍然無法完成,所以他早早的製作模型,建起壯美的立面,就如同在給這個世界寫下遺書,邀請世人繼續完成這一偉大的夢想。

千年的森林和百年的建築,工程技術不同,相同的是:要想完成一份持續偉大的事業,都需要一群人用堅定的信念和決心,一代代書寫下傳承的遺書。

千年之森,千年夢想,千年大計,千年執行!

©十勝千年之森官網

——  END  ——

主播招募中

想成為下一期《邊走邊聽》的主播嗎?

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最新招聘

景觀設計師都喜愛的

最美期刊!

相關焦點

  • 1片森林、7個庭院成就森林旅遊典範之作!十勝千年之森是如何做到的?
    如果可以用一千年的時間做一件事情,你會選擇做什麼?是以匠人之心執著鑽研一門技藝?還是千年等一回,守候一份完美的愛情?在日本北海道的十勝地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要用一千年的時間保護一片森林,這就是十勝千年之森。十勝千年之森位於北海道日高山脈與十勝平原的交界處,海拔275~460米,面積400公頃,對外開放時間為每年的4月到11月。
  • 日本旅遊小貼士:吃貨不要邊吃邊走
    日本旅遊小貼士:吃貨不要邊吃邊走文/心心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國民選擇在節假日出國遊玩。在各種條件的對比之下,我們周邊鄰居的優勢就顯現了出來。日本以它獨特的文化環境和自然美景吸引了許多的遊客前去遊玩。但是我們出門在外,一定要多多了解當地的文化習俗和社會習慣,比如說到日本旅遊,心心提醒大家儘量不要發生一邊逛街走路一邊吃零食的行為,即使便是吃貨,也要管住自己的嘴。或許聽了這個意見有很多人會表示充滿疑惑和無法理解。如今我們出去遊玩,為的是放鬆身心,讓自己遠離家庭的負擔和工作的枯燥無味。遊山玩水、逍遙自在無疑是放鬆和享受的最佳方式。
  • 全世界十個最適合邊走邊逛的城市就在這了!
    不是登山徒步那種,而是在城市裡漫步,走過一條條街道,走到下個十字路口,繞著住的酒店走一圈,沿著湖畔小路或是海濱步道邊走邊讓大腦放空……可以更真切地感受道路的轉彎起伏,可以聞到咖啡香麵包香或是小吃攤的濃鬱味道,可以清楚地看到擦肩而過的人的表情...全世界最適合邊走邊逛的城市都在這了...
  • 轉發有獎 | 北海道薰衣草季,吃喝玩樂全攻略!
    六花亭只有2周~所以抽完獎之後,我們會人肉帶回,保證帶著新鮮的北海道空氣來~)📷攝影富良野美瑛12個無敵拍攝點12個無敵拍攝點:富田農場 / 彩香之裡 / 日之出公園 / 風之花園 & 森林精靈露臺 / 七星之樹 / Ken&Marry之樹 / 北西之丘展望公園 / 親子之樹 / 新榮之丘展望公園
  • 電影《神話》:考古千年之戀
    中韓合作,奇幻古今,配樂金曲經久不衰,一邊刻畫一場千年戀,一邊還早早弘揚了「國寶必須上交國家」的正能量。比起當下主流大量依賴特效,《神話》實打實地走遍祖國大好山河,遠赴印度古蹟,特效用在僅幾個核心室內場景上,連荒山野嶺也在金喜善歐尼的翩翩舞姿襯託下,顯多幾分唯美可愛。成龍一人分飾考古學家Jack及前生蒙毅將軍,角色足跡各成一線,跨越千年時空。
  • 實地探訪雄安,千年大計最新進展!
    浩蕩春風起,千年大計定先來說一下大背景:1979年8月26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設置深圳經濟特區。1992年10月11日由國務院批覆設立浦東新區。2017年4月1日由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雄安新區。這屬於最高標準。
  • 千年大計的開路先鋒——寫在京雄城際鐵路開通之際
    新華社石家莊12月27日電題:千年大計的開路先鋒——寫在京雄城際鐵路開通之際新華社記者高博、曹國廠、齊中熙、丁靜12月27日10時18分,雄安新區剛剛落成的雄安站內,復興號高速動車組C2702次列車準時發出,駛向北京西站。
  • 千年大計 未來之城 智慧雄安—2019雄安新區智慧城市安防、消防展歡迎您
    2017年4月1日,新華社用通稿形式公布了中央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決定,並聲明「雄安新區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到國家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為止,中央政府已在19個省、直轄市設立了19個新區,但只有國家批准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把河北雄安新區提到了與深圳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同等甚至超越的高度,是「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事」。雄安新區作為「千年大計」的「國家大事」,對民營企業的紅利也是持久的。
  • 毛尖:「這套書就是中國孩子的《一千零一夜》」——《邊走邊看的...
    孩子怎樣聽,更有現實意義? 8月17日上午,由中信出版集團聯合嘉閱文化推出的《邊走邊看的中國史》新書發布會在上海書展舉辦。這是一套中國首部實地踏訪歷史書,也是中國家庭的回「家」之旅。8月初上市後,隨即獲得專家學者和語文教育研究家的關注。
  • 39元/人起「走主席走過的路,邊吃邊看刺桐時代村」 泉州美食民俗網紅刺桐時代村+泉州南少林一日遊
    「走主席走過的路,邊吃邊看
  • 北海道2020春節攻略:在小樽、函館、十勝泡溫泉,賞祭典
    北海道一直是冬季出國遊的大熱門,今年就攜家人去北海道賞雪泡溫泉,看看能趕上北海道哪些地方的"冰雪節"吧。 1.小樽:前往北方華爾街之都,浪漫異國情調滿溢
  • 印度聖城瓦拉納西,恆河邊古老而神秘的夜祭儀式,數千年從未間斷
    恆河,發源自西瑪雅拉山南麓和德幹高原,是一條主要流經印度的南亞大河,為印度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有印度的母親河之稱。提起印度恆河,經常有網友調侃恆河水如此之髒竟然還有人喝,但恆河在印度人心中是聖河,是女神的化身,是不可以隨便開玩笑或去褻瀆的。
  • 請收下北海道富良野的這份夏日饋贈
    在園內的薰香乾燥燥花之舍 、 倖之小路小舖 、 罌粟花之舍 、 森林之舍 、 Rapport之舍 、 花人之舍 René 、 Petit René 、 Lavare之舍 、Arbre之舎均有販售。從山丘上的展望臺塔不僅可以把整個薰衣草公園盡收眼底,還可以眺望到十勝嶽山脈,被十勝嶽觀光協會認定為「上富良野八景」之一。日之出公園最適合拍照留念的地方,是在展望臺前白色的「愛之鐘」,與紫色的薰衣草相互交會。每年七月薰衣草季時這裡會開放新人婚禮,在鐘聲與薰衣草的包圍之中,見證新人的幸福。
  • 在日本「邊走邊吃」也有罪?還能不能好好當個「乾飯人」了
    大多日本人覺得邊走邊吃不雅觀,但是在地鐵上化妝就很雅觀嗎?大多數日本人可能會去私人空間或允許吃東西的地方,而不是公共場所、街角。如果你想圖個方便,可以在便利店或超市買點東西,然後在便利店的休息區坐下來吃。因此,日本人還是經常關注周圍環境和周圍世界的外觀和德行。
  • 北海道牛奶地圖整理:札幌、十勝、美瑛、函館的香醇牛奶完整筆記
    去美食天堂北海道旅行時,一定要喝牛奶!北海道的酪農業發達,牛奶生產量超過日本一半,而且牧場遍布北海道各地,處處都有香醇、濃鬱又新鮮牛奶可品嘗!小編就幫讀者們整理出「北海道牛奶地圖」,介紹札幌、十勝、美瑛、函館這些人氣觀光地與便利商店,有哪些美味的牛奶能選購!▋北海道牛奶為何有名?
  • 廣播劇丨白洋澱邊的千年古鎮
    雄安新區安新縣的安州鎮,古稱葛城、濡陽,發源於戰國時期,是一座千年古鎮,這裡的古蹟、遺址頗多。沿著白洋澱大道進入安州鎮,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具有強烈年代感的古城牆。相傳,安州城系宋代名將楊延昭駐軍御遼所築,初為土城,明萬曆中期以三合土為基,以大磚修築城牆。
  • 70種北海道甜品,你吃過幾個?#史上最全北海道甜品攻略#
    六花就是雪花的意思,也是六花亭故鄉十勝平原的六種山野花卉。 帶廣本店:北海道帶廣市西2條南9丁目6札幌本店: 北海道札幌市中央區北4條西6丁目3-3六花亭吃茶室,並不是每家店都有吃茶室,我常去的有帶廣本店和札幌本店,基本把堂食甜點都吃了一遍。總結一下,閉著眼睛點,每個都很好吃。
  • 陝西漢江邊的千年古城,1500年從未改名,邂逅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
    拋開宏大的歷史,僅從微觀而言,漢江之於陝西,也留下了無數自然美景、留下了諸多人文古蹟。今天,小漁想帶大家去陝西漢江邊的一座千年古城逛逛。相比國內那些布局完整、古建巍峨、聲名赫赫的古城景區而言,它算不上起眼。不過藏在老街舊巷裡的原生態生活,卻讓我們邂逅了美人、美景和煙火生活……它就是——石泉古城。
  • 四會:「鍋邊菜」味美地下森林舉世罕見 古法造紙手藝獨特民歌沃野...
    舉世罕見的地下森林 清香味美的「鍋邊菜」 沃野迴響的四會民歌 傳承千年的古法造紙工藝 不管縣境如何變化,「四會」之名從未更改。
  • 怒江跨越 一躍千年——人類減貧史「怒江實踐」(下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怒江州堅持走生態立州,綠色減貧、綠色富民之路,增綠與增收並重,生態與生計協同,治理和致富同步,綠水青山成為怒江可持續發展最大的「靠山」。「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