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萬人打出了9.1的高分國產劇《甄嬛傳》,算是十年來分數最高的幾部古裝劇之一了。
《求是》曾經刊過這樣一句話:文藝創作如果不能用好看的故事吸引人,用生動的典型感動人,用精良的製作愉悅人,再深刻的思想都無從談起。
一部劇,如果只有內涵而沒有精良的製作、好看的故事,生動的典型,那麼再好的思想都是暴殄天物。
相反,如果一部劇這幾方面都做到了,那麼這部劇無疑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甄嬛傳》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
服化道自不必說,連嬪妃床上的枕頭都是按嬪妃角色的喜好來製作,細節精細到這個份上,也算是道具的頂配了。
思想更是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比如沈眉莊的做人之道,甄嬛的處事之道。
年少時看《甄嬛傳》,以為甄嬛能贏,靠的是運氣;8年後再看,發現她其實靠的是自己。
知書達理,聰穎善道是一方面;天生麗質,貌似純元是另一方面。這兩方面的原因只能夠保證她得到寵愛,一旦做了錯事,便不可能東山再起。
而最重要的一方面——一直心懷善意,才是她必勝的法寶。
都說伴君如伴虎,陪王伴駕的日子,讓她的生活被粉飾的表演佔據,表演又漸漸成為生活的習慣。
但是在這些變化中,她的善心一直沒變。
儘管後宮險惡,但是她從來不吝嗇對別人好,也不吝嗇做好事。
選秀當天,出身低微的秀女安陵容被夏冬春刁難,她雖然也初入宮中,卻還是挺身而出為安陵容解圍。
在安陵容被刁難時,有另外一個秀女看不過去準備出手,被同伴拉住勸說了之後便袖手旁觀。
就連沈眉莊都不打算沾惹是非,勸她別管閒事,她卻還是出面幫助了安陵容。
若不是古道熱腸,心有善意,看不得別人受欺負,她也不會在陌生環境、規矩森嚴的皇家院內,冒著被報復的風險去救下一個出身低微、不一定會被選上的秀女。
不小心被選上進入碎玉軒後,聽說小允子哥哥病重,便放小允子去照顧哥哥,順便請溫太醫為其醫治。
麗嬪曾說,太監都記不住人的好,可甄嬛卻依然願意在深宮幫助這些太監。
在她看來,只要是人,只要是命,就必須救,管你是天潢貴胄還是低微下賤的普通人。
只替身份低微的普通人解圍也就算了,就算是遭人冷落的四阿哥和葉瀾依也是心懷善意。
彼時我們誰也不知道四阿哥會是將來的太子,因為其母親出身低微,他更是皇帝心頭的一根刺,後宮中人便不待見四阿哥弘曆。
她不僅說話的時候彎著腰,和別人平等對話,更是冒著被皇帝冷眼的風險,偷偷帶著四阿哥去看皇上,已解四阿哥對父親的思念之苦。
她能理解別人內心的苦楚與念想,亦能身臨其境的替別人思考。
不管是對流珠、浣碧還是崔槿汐,若非她真心待人,她們又豈會甘心為她犧牲。
特別是浣碧,曾經起過反叛之心,後來便死心塌地的跟著她。
她對安陵容,對葉瀾依,甚至是對端妃、敬妃皆是如此。
都說廢妃不會再回宮,多少失去寵愛的妃子便不再獲寵,可她樣樣經歷了,也東山再起了,皆是因為她身邊的人都願意幫她。
不管是四阿哥、崔槿汐、浣碧、小允子,還是有位份的人,都是她先給人善意,才得到的回報。
太后也是因為她的性情,才允許她再次回到後宮,成為皇帝的妃子。
不以惡意揣測別人,亦不主動找別人的不痛快是她的準則;用一顆善意的初心行事是她的底線。
也因此,她最後勝了;更因為如此,勝了之後的她卻更加孤獨。
因為這些都是她不想做的,她的本心一是「是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二是與人為善,和諧相處,而不是起什麼害人之心。
從最初,她就不願意嫁入帝王家,不願意和一群女人爭,在選秀時故意打扮樸素,卻還是難逃一劫。
不得已進宮之後,卻依然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在紛紛擾擾的後宮,保持初心是最難的事情,而她做到了,宮中的其他人卻做不到。
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人明明有機會做善事,卻不願意費心費力去幫助別人。當壞事降臨,才發現悔之晚矣,即使有那麼幾個不計前嫌的人幫你,卻也還是杯水車薪,不及眾人之力。
曹貴人雖然心思深沉,但是也願意與人為善。所以她雖然跟著華妃,卻與後宮之人和平相處。華妃苛待溫宜,更是有人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告訴她。
所以要想成功,必得心懷善意。只有心有善意,才算厚德,厚德才能承載萬物,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行善之人,天必佑之,看人長處,幫人難處,記人好處。
生在當今社會,更應該發揚這種優良傳統,也算是為自己成功的將來打下基礎。
俗話說的好,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雖然甄嬛是古代人,但是做人的準則、成功所應具備的因素卻是古今通用。想要知道甄嬛能成為最大贏家還做了哪些事,那就在今日頭條APP上方搜索框裡輸入「甄嬛」,在下拉菜單選擇自己想看的答案吧~